皇帝為啥不敢去洛陽
『壹』 為什麼歷代皇帝都不來洛陽
基本上都去過,好像只有毛澤東沒去過,其他領導人都去過龍門
『貳』 東漢末年董卓有那麼多的兵力,為什麼不敢在洛陽城據守,反而要跑出去
其實不敢在洛陽城據守的原因就是因為一句話,強龍不壓地頭蛇。董卓在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前,他非常聰明的試探了一下百官的意見。發現還是有很多人會反對他。其中就有丁原,把丁原殺了之後,發現袁紹居然也反對他。在這種情況下,他總不可能殺盡所有反對他的人吧。
漢朝在東邊已經延續延續了12代在西邊也同樣延續12代。這樣一來也算是一個正當的理由。並且遷都的時候可以把皇子安排在自己身邊,以此來要挾其他的人。董卓採納了這個方法。當然也是這個方法讓他背上了千古罵名,把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件事情做到了實處。
『叄』 乾隆皇帝御封九朝古都洛陽,九為最多的意思,為什麼不
洛陽的九朝古都也不是乾隆封的,乾隆也不過是按照前人的習慣說法而稱呼洛陽為九朝內古都罷了。而且,容這個「九」並不是後來人們所說的意味著「很多」,說九是陽數之極。其實最早稱呼洛陽為九朝古都就是指的九個王朝。因為那會兒,人們怎麼會知道夏都二里頭和偃師商城在哪裡呢?正因為四九年之後的大規模考古,使得人們知道了夏朝中後期的都城遺址在偃師的二里頭,商朝早期的都城在今天偃師商城遺址。至於後晉在洛陽定都兩年,也屬於牽強~
『肆』 唐朝皇帝離開長安到洛陽就食。長安到底衰落成什麼樣
其實這個並不是戰爭的原因,更不是長安衰落導致的原因,而是跟地理位置有關系。
長安的糧食主要依靠關中平原,雖然關中平原被稱為富庶之地,但畢竟狹小,容量有限,一旦人口膨脹超過了它的承載能力,或者遇到旱災就會產生糧荒。這種糧荒遠在秦未統一時就曾出現過。
糧食和人口的矛盾一直是困擾秦漢甚至隋唐的問題。越是盛世,長安人口越多,人口越多,糧食就越緊張!!秦漢時期接濟長安的糧食主要來自巴蜀,但從巴蜀運糧到關中卻要翻越秦嶺和巴山兩座大山,這條路即使在今天發達的交通條件下,也仍舊是條險途,何況兩千年前。所以秦時開鄭國渠,漢時開白渠,用增加水利灌溉來提高關中糧食產量。但這卻不是最有效的辦法。在國家繁盛、人口龐大的時期,它只能起到杯水車薪的作用。
到洛陽就食這個辦法首先出自隋文帝,當時關中地區糧食不夠吃就到洛陽就食,所以他是歷史上一個很有名的討食皇帝。為什麼到洛陽就食呢?因為從東晉以後經濟中心慢慢向東南轉移了。東南的物資到洛陽以後再往西運的時候就不好運了,因為有三門峽。三門峽這個地方每過三條船就要沉一條,成本非常高。另外當時崤函古道非常難走,要翻越高山不要說過車過人都是很難的,所以運輸非常不便。這種情況下隋文帝只能到洛陽就食。在這種情況下,隋煬帝乾脆就把都城定到洛陽,這樣就不用來回奔波了。
到了唐代,盛世之都也是龐大帝國的權力中心。此時的長安人口達一百多萬,加上周邊地區駐守的大量軍隊。長安的生存,要靠東部(安史之亂後是南部江淮一帶)農業中心的供應。然而以當時的技術條件,運輸供應物資由東向西逆流而上又是談何容易!由於水流湍急,10斗糧能有8斗運到長安已經很不錯了,在一般情況下,只能半數運到目的地。
唐代的皇帝,常常要攜宮廷到洛陽「就食」。682年關中地區飢荒,高宗讓太子留守長安,自己率宮廷到洛陽「就食」。因為情況緊急,出行倉促,隨從人員竟有半途餓死者。最為戲劇性的是在786年,關中糧倉空空如也,禁軍領不到糧食,威脅嘩變。在這個節骨眼上有米運到,德宗大喜過望,跑到東宮對太子狂呼:「吾父子得生矣!」
『伍』 為什麼古代帝王喜歡定都長安和洛陽
洛陽:
我國有個地方素來是皇帝定都的首選,那就是洛陽,要說我國定都的朝代最多專,那麼洛陽是屬當仁不讓的第一,其實為什麼洛陽是皇帝定都最多的地方,主要是因為洛陽位於我國正中心,遠離邊境地區,因為邊境地區時不時就會發生戰亂,情況相對較為復雜。而且洛陽地理位置屬於易守難攻,要想攻打必須先要通過周圍的是城市,但是周圍的城市皇帝往往會把守重兵,進行層層防守,所以,在歷朝歷代洛陽都是皇帝定都的首選位置,因此成為我國著名的古都之一。
長安:
1.長安周圍地形險要,控制住周圍幾個要塞就可以,易守難攻;
2.長安地帶地理環境好;(現在屬於開發過度,所以導致黃河水患重)
3.從秦以來就是政治中心;
4.更接近中原精華腹地,容易控制。
『陸』 武則天做了皇帝以後為何要把都城遷到洛陽呢
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第一,長安是武則天的傷心之地;第二,洛陽的地理環境優勢;第三,洛陽的經濟發展更好。眾所周知,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後人對於她的評論是具有爭議的。毫無疑問,武則天是一個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軍事上,其能力都是特別強的,但也不能因此就否認歷史上武則天的殘暴。
03、洛陽的經濟發展更好從經濟角度上看,洛陽所處的關東地區經濟發展相比於長安之地要好很多。洛陽地處唐朝國土中心,運送食物和物資相比於長安更加方便。更重要的是,洛陽之地擁有著運河,這條運河不僅能夠養活唐朝大部分人民,同時還能夠進行船運各類物資。綜上所述,武則天從個人情感,地理環境以及經濟發展三個方面進行思考,最終遷都到洛陽。
『柒』 曹操為什麼要把漢獻帝辛辛苦苦帶到許昌,而不是留在洛陽
一點都不辛苦,相反還很輕松,如果非要留在洛陽,那才叫辛苦呢!
漢獻帝,東漢最後一位皇帝,雖貴為天子,但一輩子身不由己。漢獻帝登基稱帝是董卓的意思,後又被曹操挾持當成了傀儡,最終被曹丕趕下台,很是悲慘。漢獻帝在洛陽登基,後董卓為躲避十八路諸侯的討伐,於是放火把洛陽燒成廢墟,帶著漢獻帝跑到了西都長安。董卓後來被呂布殺死,長安又遭遇了李傕郭汜之亂,漢獻帝在一些忠誠大臣的保護下逃出長安,再次回到了東都洛陽。不過此時的洛陽已經是一片廢墟了,漢獻帝回來後連個像樣的住處都沒有。無奈之下,漢獻帝向諸侯們發出了援助命令。
許昌,是曹操的大本營,曹操起兵以來最苦心經營的地盤。雖然當時的曹操也是四面受敵,但許昌至少是曹操地盤的核心區域,是要比洛陽安全得多的地方,所以不論如何考慮,遷都許昌都是最好的選擇。
『捌』 隋唐的時候,為什麼皇帝經常帶頭逃荒到洛陽找吃的
隋唐的時候,發生過幾次奇怪的現象,就是長安城多次鬧飢荒,不但普通老百姓找不到吃的,連皇帝也找不到吃的。經常是,皇帝帶著三宮六院文武百官去逃荒,逃荒的地點,主要就是洛陽。
比如開皇四年和開皇十四年,隋文帝楊堅就曾兩次帶著文武百官跑到洛陽去,《隋書》因此還記載他為「逐食天子」。
後來唐朝的時候,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也曾好幾次去洛陽去找吃的,比如唐高宗的時候,長安的飢荒鬧得非常的厲害,以致發生了人吃人的現象,甚至連皇帝的侍衛也餓死了。
唐中宗的時候,關中再次鬧飢荒。大臣也勸唐中宗趕緊到洛陽去找吃的。唐中宗這個時候說了一句硬氣話:「豈有逐糧天子邪!」他這么一說,大臣們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不好再說什麼又沒吃的,只好讓民夫把食物搬到長安來,但這些民夫也相繼餓死累死,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唐德宗的時候,長安再次發生飢荒。老百姓沒有吃的,軍隊也沒有吃的。老百姓沒有吃的可以去逃荒,軍隊沒有吃的就要鬧事兒。因此連保衛皇上的禁軍也都沖到皇宮里去了,皇帝受到嚴重的威脅時。幸好這時候米運到了。唐德宗喜極而泣:「米已至陝,吾父子得剩矣!」
長安經常鬧飢荒,還有一個實際的例子可以證明。就是當年白居易到長安去,見名詩人顧況,那時候白居易還沒有什麼名氣,顧況看著白居易的名字,笑著說:「長安米貴,居之不易呀!」後來讀到白居易的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才說,能寫出這等詩歌,長安還是可以呆了。這個典故固然說明白居易的詩很好,很打動人,但同時也表明了長安那個時候的糧食,確實很緊張。
長安的糧食為什麼那麼緊張?為什麼會經常鬧飢荒呢?主要是長安的漕運不是很方便,江南、四川這些富庶地方的糧食,不容易送到長安去。長安所依憑的,僅僅是關中平原。關中這個地方很容易發生旱災。古人都是靠天吃飯的,天不下雨,水利設施又不好,鬧飢荒幾乎是肯定的。
實際上,隋文帝在長安建都以後,後來隋煬帝就把都城搬到洛陽去,根本的原因,就是長安這個地方生活條件太不好了,眾所周知,隋煬帝是一個懂得享受的人,他當然不願意生活在長安這么一個地方。後來宋朝建國的時候,乾脆把都城建在開封,開封的經濟條件比洛陽還好,漕運比洛陽還方便,所以後來開封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大都市,就像現在的紐約一樣。而且自此後,長安再也沒有哪個朝代把它當成都城了。
既然如此,那唐朝為什麼當時還要定都在長安呢?
定都在長安。至少有這么幾個考慮:一是長安的地勢非常險要,四周有高山大川阻隔,一般不容易被人攻到這里來,皇帝住在這里比較保險比較安心。二是長安有王者之氣。從漢朝開始,一般的朝代都會選長安作為首都,而且是第一選擇。然後只有當這個首都被毀了,才會選擇遷都到洛陽。也就是說,基本上沒有一開始就選擇洛陽作為首都的這種情況。三是唐朝吸取了隋朝的教訓,因為隋煬帝把都城從長安遷到了洛陽,結果很快就滅國了。當然了,隋煬帝的滅國與他遷都到洛陽似乎關系不是很大,但是唐朝皇帝肯定有這方面的考慮,有這方面的迷信。
不過在唐朝末年,由於長安遭到亂軍徹底的破壞,又加上糧食總是不夠吃,所以此後再也沒有朝代把都城定在長安了。但是,不定在長安,就沒有長安那麼好的地勢條件,國運也不長久。直到後來,元明開始把首都定在北京,中國才算找到了真正的都城。
『玖』 哪個皇帝當年落難到洛陽了
東漢光武帝劉秀
東漢光武帝劉秀
『拾』 全國九大帝陵,為什麼四大古都之一的洛陽連一座都沒有呢
中國有九大墓葬,即秦始皇陵, 唐代替昭陵,曹操陵、三國疑墓、西夏王陵, 成吉思汗陵、明孝陵地宮和雍正泰陵。
在九大墓葬中,成吉思汗陵尚未找到確切的位置,其他九大墓葬之所以成為九大墓葬,有一定的神秘和未知因素。
洛陽是否有九大陵墓還不得而知,因為成吉思汗陵墓至今尚未找到。
其次,洛陽,有許多王陵皇帝的陵墓,包括東周的25個王陵皇帝和西漢的11個王陵皇帝的陵墓。曹魏, 晉,五代十國等。
有無數王陵皇帝的墳墓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四大古都之一的洛陽,沒有我們已經知道的九大陵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