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河南五陽 » 洛陽光啟

洛陽光啟

發布時間: 2021-03-03 10:19:17

㈠ 唐朝詩人排名前十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王維 其餘的杜牧 李商隱 孟浩然 王昌齡 劉禹錫等差不多
具體的:
張九齡(673-740),字子壽,韶州(今韶關市)人,唐中宗景龍初年進士。玄宗時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唐代有名的賢相。
<<--

李白(701-762),字太白,晚年自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出生於當時唐安西大都護府所在的碎葉城(今吉爾斯坦境內)。天才橫溢,被譽為謫仙人。其詩想像豐富,構思奇特,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
<<--

杜甫(712-770),字子美,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屬河南),為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因詩中常自稱少陵野老,又做過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少陵、杜工部,其詩善於選擇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題材,反映出當時政治的腐敗,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人民的願望,他的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開元盛世轉向分裂衰微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詩風沉鬱頓挫,語言精煉傳神,對後世詩人影響極大。
<<--

王維(701-761),字摩詰,原籍祁(今山西祁縣),其父遷居於蒲州(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任過大樂丞、右拾遺等官,安祿山叛亂時,曾被迫出任偽職。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東坡贊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
<<--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除了四十歲時到長安應過一次科考外,一直在家鄉鹿門隱居讀書、寫詩自娛。詩多以山水田園為題材,是盛唐主要的山水田園詩人,與王維齊名,合稱「王孟」。
<<--

王昌齡(約690-756?),字少伯,今陝西西安人,一說為南京人或山西太原人。開元十五年進士,一生只做過中下級官吏,安史之亂時,於還江寧途中被亳州刺史閭丘曉殺害。詩以寫宮怨、邊塞、送別為佳,尤長於七絕,有「七絕聖手」之稱,時人推為「詩家天子」。
<<--

丘為(694-789?),蘇州嘉興(今屬浙江)人,天寶年間進士,歷官太子右庶子,與王維、劉長卿等友善,活到95歲,相傳是唐代享壽最高的一位詩人。
<<--

綦毋潛(692-749?),字孝通,今湖北江陵人,一說江西南康人。開元十四年進士,由宜壽尉入為集賢院待制,遷左拾遺,終著作郎,後歸隱江東。詩多寫山林隱逸生活和方外之情,清秀俊麗。
<<--

常建(708-765?),籍貫不詳,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只做過盱眙尉的小官。詩以寫山水田園為主,選語精妙,境界超遠。
<<--

岑參(715-770),南陽人,一說湖北江陵人,少時隱居河南嵩陽。天寶三年進士,初為小官,後做過嘉州刺史等官,世稱「岑嘉州」。詩以寫邊塞生活著稱,與高適齊名,合稱「高岑」。
<<--

元結(719-772),字次山,號漫郎、聱叟,曾避難入猗於洞,因號猗於子,河南人。天寶十二年進士,因招募義軍抗擊史思明有功,廣德二年授道州刺史,後遷容管經略史。詩多諷喻時政,反映人民疾苦。
<<--

韋應物(737-791?),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天寶末年曾在宮廷擔任過玄宗的侍衛官,早年為人任俠,狂放不羈,後來發奮讀書考中進士。因做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解(今山西運城縣解州鎮)人,世稱柳河東。德宗貞元年九年進士,又舉博學鴻詞科。官禮部員外郎,因參與變革的王叔文集團,被貶為永州司馬,後遷柳州刺史,人稱柳柳州。詩文在當時都很有名,和韓愈共同領導了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隱居河南嵩山,四十多歲才中進士,只做過縣尉一類的小官。一生困頓,性情耿介,詩多描寫民間疾苦和炎涼世態。語言力戒平庸,追求瘦硬奇僻的風格。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
<<--

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年輕時使年任俠,睿宗文明元年進士,武則天執政時,任時麟台正字、右拾遺等小官。他對自六朝以來浮華綺麗的詩風深感不滿,力求改革,在詩歌創作與理論上都作出過重要貢獻。
<<--

李頎(690-751),東川(今四川三台)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幼孤貧刻苦好學,德宗貞元八年進士。曾任監察御史,因上疏請免關中賦役,貶為陽山縣令。後隨宰相裴度平定淮西遷刑部侍郎,又因上表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做過吏部侍郎,死謚文公,故世稱韓吏部、韓文公。是唐代古文運動領袖,與柳宗兒合稱韓柳。詩力求險怪新奇,雄渾重氣勢。
<<--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號士。其先世為太原人,後遷居下圭(今陝西渭南),出生於河南新鄭。貞元十五年進士。元和時曾任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因得權貴,貶為江州司馬,晚年好佛,又自號樂居士。他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敘事詩哪《琵琶行》、《長恨歌》等也極有名。
<<--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進士。因處於牛李常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其詩構思新奇,風格農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都愛西昆好,只恨無人作鄭箋」之誚。
<<--

高適(702-765),字達夫,德州莜(今河北景縣)人,少潦倒落拓,四十歲後舉有道科中第,授封丘縣尉,不久即辭去,後來在河西節度使歌舒翰幕中掌書記,接觸了大漠神奇風光和戍邊士卒的艱苦生活。其詩直抒胸臆,不尚雕飾,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寫邊塞生活,與岑參齊名,也稱「高岑」。
<<--

唐玄宗(685-762),一稱唐明皇,姓李隆基,睿宗李旦之子,公元712年受禪即位,次年十二月改元開元,初期任用姚崇、宋景等賢相,政治清明,史稱開元之治。後來相繼任用奸臣李林甫、楊國忠,寵幸楊貴妃姐妹和邊將安祿山,釀成安史之亂,逃往蜀中,其子李亨即位後,尊之為在上皇。能詩,通曉音律。
<<--

王勃(649-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十四歲應幽素科及第,曾任虢州參軍,後往交趾探望父親,不幸溺溺水死,年僅二十七歲。其詩力求擺脫齊梁的綺靡詩風,文也有名,著名的《滕王閣序》就出自他之手。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合稱初唐四傑。
<<--

駱賓王(640-?),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早年落魄無行,但詩文早有名,平生只做過主簿一類的小官,參加過徐敬業討伐武則天的義兵,為徐起草了《討武氏檄》,後來兵敗亡命,不知所終。也是初唐四傑之一。
<<--

杜審言(約646-708),字必簡,祖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河南鞏縣,是大詩人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進士,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士,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稱「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
<<--

沈亻全期(約656-714),字雲卿,相州內黃(今屬河南)人,上元進士,官至太子少詹事。詩與宋之問齊名,合稱「沈宋」,所作多應制之作,意義不大,但對律詩的定型所起作用較大。
<<--

宋之問(約656-712),一名少連,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陽)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人,上元進士,武則天時官尚方監丞,中宗時入選為修文館學士,因謅事武則天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為士林所不齒,玄宗先天年間賜死。詩與沈亻全期齊名,合稱「沈宋」,所作多粉飾現實,歌頌昇平,價值不大,但律詩在初唐時有一定地位。
<<--

王灣(?-750),今河南洛陽人,玄宗先天年間進士,開元五年任滎陽主簿,終洛陽尉。詩作流傳下來的不多,這首《次北固山下》為最著名。
<<--

劉長卿(709-790?),字文房,河間(今屬河北)人。開元二十一年進士,曾任長洲縣尉,因事下獄兩遭貶謫,移睦州司馬,官司隨州刺史。詩多寫政治失意之感受,也有反映離亂之作,善於描繪自然景物。五言詩成就較高,被稱為「五言長城」。
<<--

錢起(722-780),字仲文,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人,天寶十年賜進士第一人,曾任考功郎中,翰林學士,與韓雄(左)羽、李端、盧綸等號稱大歷十才子。又與郎士元齊名,人為之語曰:「前有沈宋,後有錢郎。」題材多偏重於描寫景物和投贈應酬。
<<--

韓雄(左)羽(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南陽(今屬河南)人,天寶十三年進士。德宗時,除駕部郎中,知制誥,經中書舍人,為大歷十才子之一,詩詞藻華麗,以七絕《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一首為最有名。據說當時有兩個韓雄(左)羽,都善詩文,一次要授官,上命下來,不知該授給哪一位,皇帝只好批曰:「與詠『春城無處不飛花』之韓雄(左)羽。」可見此詩知名度之高。
<<--

劉繚(右上部)日(704-745?),江東(今江西奉新)人,開元十一年進士,曾任校書郎、洛陽尉、夏縣令,為人淡泊,喜結交方外之士。詩多寫自然景物。
<<--

戴叔倫(732-789),字幼公,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也有反映人民生活痛苦的作品。
<<--

盧綸(748-800?),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濟)人。曾因安史之亂,遷居今江西波陽。屢舉進士不第,後得宰相元載賞識,才得以做了幾任小官,累官檢校戶部郎中。大歷十大才子之一,詩多贈答應酬之作,無甚特色。但邊塞詩寫得很有氣勢,一些描繪自然景物的詩也不乏佳作。
<<--

李益(748-827),字君虞,陝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後遷河南鄭州。大歷四年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憲宗時官秘書少監,終禮部尚書。詩風豪放明快,尤以邊塞詩為有名。
<<--

司空曙(約720-790?),字文明,一作文初,廣平(郡治今河北永年東南)人。曾舉進士,為劍南節度使幕府,官水部郎中,也是大歷十才子一,詩多寫自然景色和鄉情旅思,長於五律。
<<--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自言祖籍中山(今河北定縣),貞元九年進士,登博學鴻詞科,授監察御史,因參加王叔文變法,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失敗後被貶為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後因宰相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與柳宗元交好,人稱「劉柳」,又與白居易常相唱和,又並稱「劉白」,詩風格清新,宛轉含蓄,善於吸收民歌的精華,並多反映社會生活。
<<--

張籍(768-830?),字文昌,原籍吳郡(治今江蘇蘇州),少時僑寓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貞元十五年進士,歷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員外郎、國子司業等職,故世稱「張水郎」或「張司業」。又因其家境窮困,眼疾嚴重故孟郊稱他為「窮瞎張太祝」。是韓愈的學生,詩多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民生疾苦,頗得白居易推重,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
<<--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太和二年進士,曾為江西觀察使和宣歙觀察使沈傳師及劍南節度使牛僧孺的幕僚。歷任監察御史,黃、池、睦諸州刺史,後入為司勛員外郎 ,終中書舍人。詩豪爽清麗,自成風格,人稱「小杜」。又與李商隱齊名,並稱「小李杜」。
<<--

許渾(生卒年不詳),字用晦,一作仲晦,潤州丹陽(今江蘇鎮江)人。屢試不第,直到文宗太和三年才中進士,官虞部員外郎,睦州、郢州刺史,自少苦學多病,喜愛林泉,詩長於律體,多登高懷古之作。
<<--

溫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飛卿,今山西祁縣人。文思敏捷,精通音律。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時號「溫八叉」。仕途不得意,官止國子助教。詩辭藻華麗,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映。與李商隱齊名,並稱「溫李」。亦作詞,是「花間派」鼻祖,對五代以後詞的發展起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
<<--

馬戴(775-?),字虞臣,今陝西華縣人,一說河北人或江蘇人。屢試不第,直到武宗會昌四年才中進士。宣宗大中初年在太原幕中掌書記,因直言得罪,被貶為龍陽(今湖南漢壽)尉,後官太常博士。詩風與賈島相近,嚴羽認為其律詩成就在晚唐諸人之上。
<<--

張喬(生卒年不詳),今安徽貴池人,懿宗咸通中年進士,當時與許棠、鄭谷、張賓等東南才子稱「咸通十哲」。因避黃巢之亂,曾在九華山隱居。詩清雅巧思,風格也似賈島。
<<--

崔塗(854-?),字禮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帶人。僖宗光啟四年進士。終生飄泊,曾長期羈旅於四川和陝西一帶。詩多以飄泊生活為題材,情調蒼涼。
<<--

杜荀鶴(846-907),字彥之,自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相傳為杜牧出妾之子。昭宗大順二年進士,但示授官。後任五代梁太祖朱溫的翰林學士,僅五日而卒。其詩語言通俗,部分作品反映唐末軍閥混戰局面下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的悲慘遭遇,當時較突出,宮詞也很有名。
<<--

韋庄(836-910),字端已,長安杜陵(今屬陝西長安縣)人,昭宗乾寧元年進士,年輕時生活放盪,後入蜀為王建掌書記,王建為前蜀皇帝,任命他為宰相,詩詞都很有名,長詩《秦婦吟》反映戰亂中婦女的不幸擬遇,在當時頗負盛名,但詩中對黃巢農民起義軍頗多詆毀。所作詞語言清麗,多用描手法,寫閨情離愁和游樂生活,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的重要詞人。
<<--

僧皎然(730-799),字清晝,本姓謝,為南朝宋謝靈運十世孫,湖州(今浙江吳興)人。曾與顏真卿等唱和往還,又與靈徹、陸羽等同居吳興杼山妙喜寺。詩多送別酬答之作,部分篇什宣揚佛教出世思想。情調閑適,語言簡淡。
<<--

崔顥(約704-754),汴州(今河南開封)人。開元十一年進士,官司勛員外郎。早期有過一段風流不羈的生活,詩多寫閨情,流於浮艷,後歷邊塞,詩風變得雄渾豪放。
<<--

祖詠(699-746?),洛陽(今屬河南)人,後遷居汝水以北,開元十二年進士。曾因張說推薦,任過短時期的駕部員外郎。詩多狀景詠物,宣揚隱逸生活。
<<--

崔曙(約704-739),宋州(今河南登封)人,開元二十三年第一名進士,但只做過河南尉一類的小官。曾隱居河南嵩山。
<<--

皇甫冉(716-769)字茂政,今江蘇丹陽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歷初入河南節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詩清逸可誦,多飄泊之感。
<<--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陽)人。早年家貧。舉貞元九年明經科,十九年書判拔萃科,曾任監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守舊官僚,遭到貶斥,後轉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最後以暴疾卒於武昌軍節度使任上。與白居易同為早期新樂府運動倡導者,詩亦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其實,無論是反映生活的廣度與深度還是詩歌藝術,元稹都遠不能與白居易相比。
<<--

薛逢(806-876?),字陶臣,今山西永濟人,武宗會昌元年進士。官宏文館學士、尚書郎,後出為巴州、蓬州、綿州刺史。持論鯁切,以謀略高自標顯。終秘書監。詩多草率而成,未免失之淺露。
<<--

秦韜玉(生卒年不詳),字中明,京兆(今陝西西安市)人。應進士不中,僖宗中和二年賜進士及第。曾從僖宗入蜀,依附有權勢的宦官田令孜,官工部侍郎、神策軍判官。詩以七律見長。
<<--

裴迪(716-?),關中(今屬陝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書省郎。早年與王維友善,同居終南山,相互唱和。現存詩多為五絕。常描寫幽寂的景色,思想傾向與王維的山水詩相近。
<<--

王之渙(688-742),字季陵,祖籍晉陽(今山西太原),其高祖遷今山西絳縣。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
<<--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是大歷十才子之一。
<<--

王建(約767-830?),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出身寒微。大歷十年進士。曾作過縣尉、縣丞、司馬一類的小官,又從軍到邊塞,晚年退居今陝西西安市。擅長樂府詩,與張籍齊名。其以田家、蠶婦、織女、水夫等為題材的詩篇,對當時政治的腐朽和人民生活的痛苦作了不同程序的反映,語言也較朴實。
<<--

權德輿(759-818),字載之,今甘肅秦安人,一說為陝西略陽人。少有文名,曾官禮部侍郎同平章事,因與李林甫不合,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詩多而無甚特色,只有少數樂府詩為人稱道。
<<--

張祜(生卒年不詳),字承吉。清河(今屬河北)人,一說河南沁陽人。早年寓居蘇州,後至長安,為元稹排擠,遂至淮南。愛丹陽曲阿地,隱居以終。詩以宮詞為最有名,深得同時代詩人杜牧的推重。
<<--

賈島(779-843),字閬仙,一作浪仙,范陽(今河北涿縣)人。初落拓為僧,名無本,後韓愈勸之還俗。屢考進士不中,曾任長江主簿,人稱賈長江。是有名的苦吟詩人,以追求清奇、冷峭的意境著稱,又重煉字。與孟郊齊名,人稱「郊寒島瘦」。
<<--

李頻(818?-876),字德新,今浙江建德人,宣宗大中八年進士,歷官秘書郎 、南陵尉、武功令、侍御史,終建州刺史。詩以寫山水、別情為主要題材。
<<--

西鄙人,西部邊地的人民,故稱為西鄙人。
<<--

金昌緒(生卒年不詳),今浙江杭州市人,余不詳。
<<--

賀知章(659-744),字季真。越州永州(今浙江蕭山)人,武則天證聖元年進士,曾任禮部侍郎、太子賓客、秘書監等。自號四明狂客,與李白、張旭等人在長安稱「飲中八仙」。工書法,尤善草隸,詩多祭神樂章和應制之作,偶有小詩清新可喜。
<<--

張旭(675-750?),字伯高,吳(今江蘇蘇州)人。曾官常熟縣尉,金吾長史。善草書,性好酒,世稱張顛,也是「飲中八仙」之一。其草書當時與李白詩歌、裴文劍舞並稱「三絕」,詩亦別具一格,以七絕見長。
<<--

王翰(約687-735後),字子羽。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睿宗景雲元年進士。任過仙州別駕,後貶道州司馬。任俠使酒,恃才不羈。詩多古體,蒼涼奔放。
<<--

張繼(生卒年不詳),字懿孫,襄州(今湖北襄陽)人。天寶十二年進士,曾官鹽鐵判官、檢校祠部郎中。其詩多登臨紀行之作,多寫抑鬱怨憤之思,不事雕琢,而清新可喜。
<<--

劉方平(生卒年不詳),今河南洛陽人。天寶時名士,卻不樂仕進,寄情山水、書畫,詩亦有名,擅長絕句。
<<--

柳中庸(生卒年不詳),本名淡,字中庸。今山西永濟縣人,大歷時進士,曾任洪州戶曹參軍,與盧綸、李端等為詩友。
<<--

顧況(約725-約814),字逋翁。蘇州海鹽(今屬浙江)人。肅宗至德二年進士。曾官著作郎,因高刺權貴,被貶為饒州司戶。後攜家隱居潤州延陵茅山,自號華陽真逸。善畫山水,詩平易流暢,比較注意反映當時的社會矛盾,嚴羽稱其有盛唐風骨。
<<--

朱慶余(生卒年不詳),字可久,越州(今浙江紹興)人,敬宗寶歷二年進士。曾官秘書省校書郎。其詩辭意清新,描寫細致,為張籍所賞識,內容則多寫人具日常生活。
<<--

鄭畋(約824-882),字台文,滎陽(今屬河南)人,武宗會昌年間進士,歷任中書舍人、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同平章事等職,曾鎮壓過黃巢起義軍。
<<--

韓亻屋(844-約914後),字致堯(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號玉山樵人,今陝西西安人。昭宗龍紀元年進士。官翰林學士、中書舍人。黃巢入長安,隨昭宗奔鳳翔,升兵部侍郎、翰林承旨。後以不附朱全忠補貶斥,南依閩王王審知而卒。其詩多寫艷情,詞藻華麗,有香奩體之稱。
<<--

陳陶(約812-885前),字嵩伯,鄱陽(今江西波陽)人,一作嶺南人,又作劍浦(今福建南平)人。舉進士不第,寄情山水,自稱三教布衣。宣宗大中年間避亂入洪州西山學神仙,後不知所終。
<<--

張泌(930-?),字子澄,今江蘇江都人。曾任句容尉,南唐後主時官中書舍人。
<<--

無名氏,無名。
<<--

杜秋娘,杜牧《杜秋娘詩序》雲: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為李奇妾,後奇叛來,籍之入宮,有寵於景陵。穆宗即位,命秋娘為皇子傅母。皇子壯,封漳王,被罪廢削,秋因賜歸故鄉。
<<--

薛濤 字洪度,生於大歷五年,卒於大和六年(即公元770-832年),享年63歲。原籍長安,幼隨父居成都,八九歲能詩,十六歲入樂籍,脫樂籍後終身未嫁。
<<--

蘇味道 趙州欒城人。與里人李嶠俱以文翰顯,時人謂之蘇李。弱冠擢進士第,累轉咸陽尉。裴行儉引管書記,延載中,歷鳳閣舍人、檢校侍郎。證聖元年,出為集州刺史,俄召拜天官侍郎。聖歷初,遷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三品,前後居相位數載,多識台閣故事。神龍時,坐張易之黨貶眉州刺史,還為益州長史卒。詩風清正挺秀,綺而不艷。多詠物詩。代表作為《正月十五夜》、《詠虹》、《和武三思於天中寺尋復禮上人之作 》等,其中《正月十五夜》寫元宵夜景,火樹銀花加之穠李游伎,更有明月行歌,令人不禁悠然神往,不愧佳作。另外《詠虹》詩對虹的描寫刻劃亦頗值得稱道。有集十五卷,今編詩一卷(全唐詩上卷第六十五)。
<<--

劉希夷 一名庭芝,汝州人。少有文華,落魄不拘常格,後為人所害。希夷善為從軍閨情詩,詞藻婉麗,然意旨悲苦,未為人重。後孫昱撰《正聲集》,以希夷詩為集中之最,由是大為時所稱賞。代表作有《從軍行》、《採桑》、《春日行歌》、《春女行》、《搗衣篇》、《代悲白頭翁》、《洛川懷古》等。其中《代悲白頭翁》一詩寫花開花落,時光擲人;昔日紅顏美少年,今成半死白頭翁,由此發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以及「宛轉娥眉能幾時,須臾鶴發亂如絲」之感慨。其用詞與意境與《紅樓夢》中甄士隱對跛足道人的《好了歌》的解注之詞「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以及黛玉的《葬花詞》「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的用詞與意境何其相似,然其辭氣不弱於後者,年代上則早之幾百年,由此足見希夷洞察世事之深,文學造詣之高。所謂曲高和寡,尺澤之鯢難量江海之大,希夷之初不為人重亦難怪也。集十卷,今編詩一卷(全唐詩上卷第八十二)。
<<--

虞世南 字伯施,餘姚人。沉靜寡慾,精思讀書,至累旬不盥櫛。文章婉縟,見稱於僕射徐陵,由是有名。在隋,官秘書郎,十年不徙。入唐,為秦府記室參軍,遷太子中舍人。太宗踐祚,歷弘文館學士、秘書監。卒謚文懿。太宗稱其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手詔魏王泰曰:「世南當代名臣,人倫準的,今其雲亡,石渠、東觀中無復人矣。」其書法剛柔並重,骨力遒勁,與歐陽詢、楮遂良、薛稷並稱「唐初四大家」。其詩風與書風相似,清麗中透著剛健。因是近臣,故侍宴應詔的作品較多。代表作有《出塞》、《結客少年場行》、《怨歌行》、《賦得臨池竹應制》、《蟬》、《奉和詠風應魏王教》等。其中後三首詠物詩(即《賦得臨池竹應制》、《蟬》、《奉和詠風應魏王教》)分別寫竹、蟬和風,緊緊抓住對象特點,刻畫得相當傳神,例如《蟬》詩寫蟬飲清露,棲(梧桐)高處,聲因高而遠,而非是依靠秋風,寓意君子應象蟬一樣居高而聲遠,從而不必憑借、受制於它物,世南描摹狀物、托物言志之功夫可見一斑矣。集三十卷,今編詩一卷(全唐詩上卷第三十六)。
<<--

張謂 字正言,河南人。天寶二年登進士第,乾元中為尚書郎,大歷間官至禮部侍郎,三典貢舉。其詩詩風清正,多飲宴送別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歸上都》等,其中以《早梅》為最著名,《唐詩三百首》各選本多有輯錄。「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疑白梅作雪,寫得很有新意,趣味盎然。詩一卷(全唐詩上卷第一百九十七)。
<<--

徐氏 系前蜀太後也。成都徐耕,生二女,皆有國色,能為詩,蜀王建納之。姊為賢妃,娣為淑妃。王衍即位,冊賢妃為順聖太後,淑妃為翊聖太妃。咸康元年,衍奉太後太妃同禱青城山,凡游歷之處,各賦詩刻於石。其詩不僅能點出所游歷勝景的妙處,還跳出所詠實物的囿限,浮思聯翩,虛實相生,令人不禁悠然神往,誠才女之作也。十六首詩中《題金華宮》、《玄都觀》(一)、《三學山夜看聖燈》(一)等皆是佳作,尤以《三學山夜看聖燈》(一)為最善。「磬敲金地響,僧唱梵天聲。若說無心法,此光如有情」將觀聖燈之景有聲有色地呈現於人前,寫得十分高妙離俗。有詩一卷(全唐詩上卷第九)。
<<--

於良史 徐州張建封從事。其五言詩詞語清麗超逸,講究對仗,十分工整。詩多寫景,同時寄寓思鄉和隱逸之情。詩七首,都是佳作,尤以 《春山夜月》、《宿藍田山口奉寄沈員外》兩首為最善。《春山夜月》中「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㈡ 北宋時期洛陽的著名街道有哪些

北宋時期的西京洛陽

周寶珠

【內容提要】宋代洛陽城已由原來的坊市分離制,嬗變成新的坊市合一制;由於水土氣候方面的優越條件和歷史、政治等原因,宋代洛陽園林之盛成為一大特色;宋代洛陽又是官僚麋集的城市,官僚集團中一些政見相同者,利用會社組織,形成左右政局的政治力量。會社組織活躍,是其又一特色;宋代洛陽的經濟遠不如它在政治、園林方面的地位重要,但與開封之外的其他城市相比,亦屬較為發達,是一個典型的消費城市。

北宋以前,洛陽已有九個王朝在此建都。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里,像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幾代建都洛陽之時,作為全國城市來看,都是城市之首,是洛陽城市極其輝煌的歷史時期。隋、唐兩代,長安與洛陽是西、東兩都,城市人口與經濟發展水平不相上下。可謂站在同一個制高點上,是當時全國兩個最重要的城市。從中國都城的發展史上考察,自周秦以降,五代以前,建都在哪裡,主要是在長安與洛陽兩地之間進行選擇,這是當時社會經濟發展與政治形勢所決定的。
唐末戰亂之後,長安、洛陽均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昔日的輝煌已一去不復返了,其中以長安為甚。五代伊始,朱溫建立梁朝,史稱後梁。代替了唐朝,把國都選擇在汴州開封。不過,開封建都在草創階段,朱溫在以開封為東都的同時,又以洛陽為西都,並長期駐蹕於此,所以洛陽仍保持著陪都的地位。至於長安,則降為雍州,變成一個地方性的城市了。後唐之時,以洛陽為首都,雖以長安為陪都,實際上是徒有其名而已。五代中的晉、漢、周三代,依照後梁制度,稱開封、洛陽為東西兩京,即開封為首都,洛陽為陪都,北宋繼之。由此可知,五代時期,建都在開封、洛陽兩個城市之間選擇,最後把首都的地位確定在開封,這也是當時的經濟發展及政治形勢決定的。
五代時期,從洛陽本身的城市演變來考察,時或首都,時或陪都,大體上保持著都城的地位,所以在唐末破壞之後,不斷地有所恢復,已非長安可比。正因為如此,北宋一代,把這個陪都的地位擺在南京(河南商丘)、北京(河北大名)之上,繼續加以扶持,使洛陽在全國有著特殊的歷史地位。關於這一時期洛陽城市的具體面貌和特徵,本文將分成若幹部分來論述。
一 洛陽在唐末的大破壞及五代時期的初步恢復
隋唐時代的東都洛陽,有宮城、皇城和京城三重,京都之內,縱橫各十街,整齊劃一,表現出非凡的帝都氣派。根據唐人韋述的記載,皇城至京城正南門的定鼎門大街,也即御道,廣百步,其他如上東、建春二橫街為七十五步,長夏、厚載、永通、徽安、安喜及左掖門等街,各廣六十二步,余小街各廣三十一步。[1]在街道之間,隋有一百零三個里,三個市;唐改里為坊,有坊一百一十三,市三。[2](卷五)每坊四周各長三百步,中開十字路,四齣趨門,從坊的大小相同這一點上看,比長安之坊還規整得多。
當時,洛陽的三個市,商業繁榮,經濟發達。如唐之南市,即隋之豐都市,東西南北居二坊之地,其內一百二十行,三千餘肆,四壁有四百餘店,貨賄山積。隋之通遠市,周圍六里;大同市周四里,開四門,邸一百四十一區,資貨六十六行。[1]應當肯定,隋唐時代,洛陽是一座非常繁華的都市,實行著嚴格的坊、市分離制度。
唐自安史之亂後,洛陽就不斷遭到戰爭的破壞,降及唐末,天下大亂。中和四年(884年),蔡州秦宗權遣將孫儒攻擊河南尹、東都留守李罕之,「據京月余,焚燒宮闕,剽掠居民」,[3](卷五)無惡不作。李罕之暫退澠池,孫儒又與諸葛爽「迭相攻伐」,民無寧日,這樣經過幾年的戰亂破壞,「都城灰燼,滿目荊榛」。光啟三年(887年)時,張全義為河南尹,駐軍於故市,「井邑窮民,不滿百戶」,[3](卷六十三)「寂無雞犬之音」。[3](卷五)可以說,洛陽又一次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已經不像一個城市的樣子了。
張全義進駐洛陽時,所帶百餘人,與原來的窮民百餘戶,在城內原南市地方,築壘自固,是為北城。後於市南又築嘉善坊為南城,且戰且耕,招納百姓,披荊種藝,經過幾年的努力,「京畿無閑田,編戶五六萬」,「號為富庶」。[4](卷二)顯然,這里所說的「富庶」,不是城市的繁華,而是城市廢墟上的農村化,稼禾滿野,所以才沒有閑田。
唐昭宗天復四年(904年)前,朱溫准備遷唐都於洛陽,乃命張全義「繕治洛陽宮城,累年方集」。[3](卷六十三)這年正月,昭宗東遷,為充實洛陽,朱溫下令「長安居人按籍遷居,撤屋木,自渭浮河而上連甍哭號,月余不息」。[5](卷二十)這年二月,朱全忠還親赴洛陽,督促工役,用犧牲長安的辦法,來恢復洛陽的都城地位。這次究竟從長安遷多少人往洛陽,史無明載,但從「月余不息」的時間上推斷,似乎有相當規模,人數是不少的。可是,張全義已把洛陽廢墟變成農田。這對城市恢復工作又造成不小困難。唐哀帝天yòu②二年(905年)十月的敕書這樣說:
洛城坊曲內,舊有朝臣及諸司宅舍,經亂荒榛,張全義葺理以來,皆已耕墾,既供軍賦,即系公田,或恐妄有披論,認為世業,須煩按驗,遂啟幸門。其都內坊曲及畿內已耕殖田土,諸色人並不得論認。如要田業,一任買置,凡論認者,不在給還之限。如有本主元自差人勾當,不在此限。如荒田無主,即許認識,付河南府。[6](卷十四)
唐朝末年,先是經歷過黃巢領導的農民大起義的打擊,後又遭受軍閥的連年混戰,洛陽城的官僚、民戶,大批逃亡或死亡,房舍被燒。城市變成一片白地。唐政府承認張全義開墾的田土為公田,不準原業主認領,也即不承認他們的產業所有權。未曾耕墾的荒田,才允許原業主認為己業,還須到河南府重新辦理手續。在這樣一個事實的基礎上,想要重建洛陽城,其難度是相當艱巨的。所謂唐朝的這一敕書,實際上是朱溫頒布的,因此,朱溫代唐建梁,洛陽城的變化並不很顯著。
從五代時期的史實考察,真正對洛陽進行重建的是後唐王朝。唐庄宗於同光元年(923年)十月滅梁,年底即以洛陽為都城。次年八月,他在一道敕書中追述了漢、唐以來洛陽的富庶,並對後梁不重視洛陽一事作了一番斥責,然後表示了重建洛陽的決心和辦法。敕書有這樣一段話:
……自削平大憝,纂嗣丕圖,重興卜洛之都,永啟朝宗之會,將資久遠,須議葺修。務令壯觀於九重,實在駢羅於萬戶,京畿應有空閑地,任諸色人請射蓋造。藩方侯伯內處臣僚於京邑之中,無安居之所,亦可請射,各自修葺。其空閑有主之地,仍限半年,本主須自修蓋,如過期不見屋宇,亦許他人占射,貴在成功,不得虛占。[6](卷十四)
這一敕書的內容,較之唐末,有較大改進,凡是京城空閑的土地,各色人等都可以申請蓋造房舍,以為己有。京城內外的各級官僚,由於後唐政府還不能為他們在京城找到合適住房,只好允許他們申請佔有閑地,自建房舍居住。原來有主之閑田,先令本主於半年之內自行建造房屋。過期不見動靜的,也允許別人佔有。後唐政府提出一條原則,「貴在成功,不得虛占」。這一規定,勢必會加快洛陽的恢復工作。為落實這一敕書,後唐又下詔「令諸道節度、觀察、防禦、團練、刺史等,並宜令洛京修完宅一區,既表皇居之壯麗,復佳清洛之浩穰」,同時又宣稱,各地方官能否執行這一詔令,是「愛君之誠節」[6](卷十四)的一種表現。這樣使各地方官紛紛在洛陽投資建房,加快了洛陽建設的速度。但是,由於缺乏統一的城市建設規劃,使建設處於一種盲目的狀態,很快就暴露出自身的弱點來。
後唐同光三年(925年)六月,河南府開永通、厚載二門,並再次重申京城內空閑地的修營辦法。是時,左諫議大夫崔huì③曾經指出:
臣伏見洛都頃年當制葺之初,荒涼至甚,才通行逕,遍是荊榛。此際集人開耕,便許為主,或農或圃,逾三十年。近歲居人漸多,里巷頗隘,須增屋室,宜正街坊,都邑之制度既成,華夏之觀瞻益壯。因循未改,污濁增深,竊惟舊制宮苑之側,不許停穢惡之物,今以菜園相接。宗廟祠宇公府民家穢氣薰蒸,甚非蠲潔,請議條制,俾令四方則之。[6](卷十四)
由此可知,在此以前,農田的開耕已逼近宮城,道路狹窄,「才通行逕」,城區之內到處是農田菜圃所用的穢惡之物。針對此情,崔huì③才要求制定規劃,不僅供洛陽重建使用,而且也令四方為則,這確實是一項刻不容緩的大事。
後唐為了恢復洛陽帝都的面貌,同光三年(925年)八月,左補闕楊途上奏,認為「明君舉事,須合前規」,要求毀掉張全義在城內所築的南州、北州舊壘,改變「浩穰神京,旁通綠野,徘徊壁壘,俯近皇居」[6](卷十四)的局面。這年九月,後唐政府根據楊途的上奏,同意拆除張全義、李罕之的城寨,並要求河南府「先擘出舊日街巷,其城壕許人占射平填,便任蓋造屋宇,其城基內舊有巷道處便為巷道,不得因循,妄有侵佔。仍請限一月,如無力平kuī④,許有力人戶占射平填」。[6](卷十四)從這里可以得知,後唐恢復洛陽時,其道路街巷,基本上想按照唐代舊制,張全義等所築的城寨、城濠均被填平。此時,後唐還重新建立了興教門樓,以增加宮城南面的壯觀。
但是,洛陽多年形成的事實,並非後唐一紙敕書馬上就能糾正過來的。《冊府元龜》卷十四《帝王部?都邑》明宗長興二年(931)六月戊辰條記載:
應京城六街及諸聞坊,先許人修建屋室,如聞侵地太多,乃至不通車駕。今後蓋造外,須通車馬,或有越眾牽蓋,並須劃時毀拆。並果園池亭外,余種蒔菜園空間田地,如本自辦,即限三月內蓋造須畢;如自不辦,並許人收買。敕旨:伊洛之都,皇王所宅,乃夷夏歸心之地,非農桑取利之田。當亂離而曾是荒涼,及開泰而兢為修葺,從來⑤寂,多已駢闐,永安天邑之居,宜廣神州之制,宜令御史台、兩街使、河南府專切依次第擘劃,曉示眾多,勿容侵越,或有利便,亦可臨時詳度奏聞。其月,河南府奏:准敕、京城坊市人戶菜園許人收買,切慮本主占佃年多,以鬻菜蔬為業,固多貧窶,豈辦蓋造?恐資有力,轉傷貧民,敕旨:都邑之間,殷繁是貴,欲九重之轉盛,在百堵以齊興,作事斷自於不疑,出令必歸於劃一。此據巡司申奏,為有亂射土田,遂設規程,令還價值,只要增修舍屋,添益閭閻,價使華夏共觀壯麗。朝廷以邦本興隆之計,務使駢闐,府司以園圃價例之間恐傷貧下,備詳敷奏,須議允俞。其在京諸坊,若是有力人戶及形勢職事漕司等已有居第外,於別處及連宅置得菜圃,令園子主把或典賃與人者,並准前敕價例出賣,不得輒有違越。如實是貧窮不濟人戶,置得園圃年多,手自灌園,身自賣菜,以供衣食者,則與等第特添價值,仍買者不得廣置地位,各量事力,須議修營,並要酌中,庶無yú⑦越。
這段記載,對於研究洛陽在後唐時期的恢復一事,非常重要,可以說明以下幾個問題:
(1)以前允許人戶在閑地建房,由於盲目性大,沒有計劃,造房者侵地太多,擠佔了原來的街道,使道路由寬變窄,「乃至不通車駕」,造成了交通的困難。
(2)針對上述情況,制定相應措施,建房時要保留道路的寬度,「須通車馬」;如果不合此制,則要進行拆除。
(3)再次提出了「伊洛之地,皇王所宅,乃夷夏歸心之地,非農桑取利之田」的原則,宣布原來開墾耕種的田地及菜園,均不在保護之列,原業主有條件的自己建房,無條件建房者允許出賣土地,只對貧窮自耕菜農的地價進行適當照顧而已。
(4)根據城市建設的需要,後唐政府令御史台、兩街使、河南府協同合作,進行規劃,使洛陽逐步進入有計劃的恢復階段。
(5)經過前段的努力,官僚形勢職掌曹司及有力人戶,在洛陽建起居第,增加了城市的壯觀。為防止他們多佔土地,不得不提出了一些相應的限制措施,不允許他們在別處及連宅再有菜園等。
(6)所謂「都邑之間,殷繁是貴」,遵循這一指導思想,在建設中盡量要求好一些,「貴使華夏共觀壯麗」,「務使駢闐」等等,都反映出後唐洛陽城的特點來。
不過,從當時實際的建設來看,後唐絕不可能完全恢復唐代洛陽街道的制度。直到北宋,宋敏求撰《河南志》時,引證韋述記載的洛陽街道後,不無感慨地說:「今不復舊制矣。」[1]這句話的實際意義,就是五代宋元間,洛陽的街道由寬變窄了,應是後唐城市規劃跟不上形勢發展的必然結果。
晉、漢、周三朝,以洛陽為陪都,許多官僚在這里安家,城市上雖無大的創舉,但官僚們都在充實自己的家庭,修建安樂窩。這就是說,城市仍在不斷加強建設,人口也有所增加,經濟在繼續恢復之中。
到了宋初,洛陽河南府的兩個附郭縣,一曰河南縣,管4鄉54坊;一曰洛陽縣,管3鄉43坊。兩縣中去掉所屬鄉村,共有93坊,大體上反映了西京坊制的恢復情況。[7](卷三)北宋中期,西京有坊120,其中88個隸河南縣,32個隸洛陽縣。這些坊的形成,「自唐末五代,鞠為荊棘,復約依舊地列坊雲」。由於洛陽城池廣大,短時期的建設是不可能填滿的,直到皇yòu②二年(1050年),張奎知河南府事,感到「坊久無榜」,「命布列之」,[1]「按唐街陌,分榜諸坊」。[8](卷三十二)從這些記載中可知,許多坊的建立或者說恢復,是大體上「約依」唐朝的街巷來劃分諸坊的,至於坊的榜額,是到北宋建立90年後,才統一制定出來。
關於隋唐時期洛陽的「市」,至宋而逐步消失。如隋之豐都市,唐改曰南市。原佔二坊之地,至貞觀九年(935年)即佔半坊,另一半名通利坊。唐末大亂後,張全義治洛陽,將南市改為臨時的河南府治所在地,使南市與通利坊成為南北二城的居民區了,宋朝不可能在這里恢復那種坊市分離的「市」,只能一沿其舊。宋時洛陽的時泰坊,本為隋之通遠市,周六里,這個市南臨洛水,後亦廢掉,唐顯慶中舊市改坊,宋亦名大同坊。宋代洛陽有北市坊,本鄰德坊地,唐顯慶中創為北市,後廢市改坊,包括鄰德坊在內,原均為北市,到五代時,市的面積已大大縮小,盡管後唐時還在北市行刑,[3](卷四十)保留有北市之名,實際上很快就被官僚建宅與設置寺院而報廢了,至宋而為應天院廨院。[1]
由上可知,從唐末到北宋,洛陽原來的專門「市」已不見提及,都劃成坊,增加了建築,成了居民區。這個史實說明,宋代的洛陽城內已是由原來的坊市分離制,嬗變成新的坊市合一制,坊中居民面街而居,沿街成市,這是洛陽城市演進過程中的一大進步。
二 三城垣牆與皇宮
根據《宋史》卷八十五《地理志》記載,宋代洛陽有宮城、皇城與京城(外城)三重,均為沿襲隋唐城而來,但周長略有不同。
宮城,周長九里三百步,座落在京城之西北。隋時,舊名紫微城,唐代相因,周長十三里二百四十一步,高四丈八尺(註:關於唐洛陽宮城長度,《舊唐書》卷三十八《地理志》作「城東西四里一百八十步,南北二里一十五步,共合十三里三十步」。《新唐書》卷三十八《地理志》作「周長四千九百二十一步,其崇四丈八尺,長度合十三里二百四十一步」。二者所記宮城周長,均與宋不同,可見宋洛陽宮城可能有所縮小。所以《河南志》在《宋城闋古⑧》部分記載:「宮城,周九里三百步。」注文說:「疑西與北經損減。」這是正確的。)。宋宮城南面三門,中曰五鳳樓,東曰興教,西曰光政;東面一門曰蒼龍,西面一門曰金虎,北面一門曰拱宸,宮城東西有夾城,各三里余,東二門,南曰賓曜,北曰啟明;西二門,南曰金曜,北曰乾通。
關於五鳳樓,歷經滄桑,很能反映出唐末五代時期宮城的一些變化。唐時興建的五鳳樓,在唐末已經不復存在,朱溫迫唐昭宗東遷洛陽時,命羅紹威等重修五鳳樓、朝元殿。「巨木良匠非當時所有,倏架於地,sù⑨流西立於舊址之上,張設綈綉,皆有副焉。」[3](卷十四)《新五代史?羅紹威》亦記載:「紹威取魏良材為五鳳樓、朝元殿,浮河而上,立之京師。」羅紹威時為魏博節度使,實力雄厚,擁有一批能工巧匠,才能完成洛陽宮城的部分修建任務。
洛陽宮城之建築,在唐末五代之時,相對來說破壞較少,所以朱溫建梁後長期居住在這里,後唐又略加修復。宋開寶八年(975年)之時,為迎接太祖西幸,在這年十月至次年春曾大修一次,由庄宅使王仁guī⑩與知河南府焦繼勛督役,修葺之後,「宮室壯麗」,使宋太祖非常滿意。[9](卷十七)當時的洛陽皇宮,共有9990餘區,[9](卷十六)比開封宮城建築為多。宮城內有一夾城,夾城內及夾城北為軍營區,皆左右禁軍所處。北宋中期,由於宮闕長期失修,「歲久摧圮」,令河南知府張奎「大加興葺」。[8](卷三百二十四)景德二年(1005年)八月,真宗將到鞏縣朝謁諸陵,下詔西京八作司修葺大內及諸司(11)舍。[10](方域一之二十四)至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時,京西轉運司言,西京大內損壞屋宇,少4000餘間,要求在次年春季修理時,「每二間拆創修之數一間」。[10](方域一之二十四)可以說,在宋哲宗以前,西京宮城內之建築,基本上是因襲舊制,或稍修葺,而無創建,甚或損壞嚴重,而無力增修。這里原來的宮殿群體規模大,而皇帝則很少到洛陽去,久而久之,也無心修理,才出現把舊房二折一的修葺辦法,這樣使宮城建築日益縮小。直到政和元年(1111年),宋徽宗准備謁陵,才令京西轉運使宋biàn(12)「治宮城,廣袤十六里,創廊屋四百四十間,費不可勝」。[8](卷三百五十六)又,《宋史》卷八十五《地理志》記載,這次創修大內,「合屋數千間,盡以真漆為飾,工役甚大,為費不貲」。髹漆之時,「須骨灰為地,科買督迫,灰價日增,一升至數千」。獸骨不足,「至灰以人骨為胎,斤值數千」。洛陽城外四郊20里內之古冢,「凡衣冠壟兆,大抵遭暴掘」。[8](卷三百五十六)由此可知,北宋末年,宋徽宗時曾對洛陽皇宮進行過一次大修,城垣擴大到16里,超過了前代。同時,新創了廊房數百間,使宮城之建築又達數千間,而且髹漆裝飾也比過去講究。從史籍來看,為髹飾建築,乃至大發古墓,使地下文物遭到了一次浩劫,損失是相當嚴重的。
洛陽宮城建築如何,作為宋代城市發展史來講並不太重要,可是作為洛陽市本身而言,則應當重視,這是它作為陪都的必要條件。它建設的好壞,說明宋廷對洛陽的重視程度,又是必須加以論述的。
洛陽皇城,周長十八里二百五十八步,[8](卷八十五)隋唐曰太微城,亦號南城,高三丈七尺,根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皇城周長為四千九百三十步,應合十三里二百五十步,似較宋皇城為小(註:《河南志》雲:「皇城,宮城之外夾城也,周八十里二百五十八步……」顯誤,因皇城在京城之內,京城周長才五十二里有餘。)。皇城為宮城之外夾城,當然亦座落在京城之西北。南面三門:中曰端門,東西曰左右掖門。東一門曰宣仁。西三門:南曰麗景,與金曜相直,中曰開化,與乾通相直;北曰應福。「內皆諸司處之」。[8](卷八十五)
外城,周長五十二里九十步。南面三門,中曰定鼎,東曰長夏,西曰厚載;東面三門,中曰羅門,南曰建春,北曰上東;西面一門曰關門;北面二門,東曰安喜,西曰徽安。這座城是隋大業元年(605年)築,名曰羅郭城,唐武後長壽二年(693年)增築,號曰金城,城高丈有八尺。根據考古實測,周長為 27165米,合27.52公里。[11](p46)這應是一個准確的數字,但與唐城記載還不能完全吻合,而且唐城記載中,史籍亦有互相矛盾處,有待進一步考證(註:《舊唐書》卷三十八《地理志》謂:都城南北十五里二百八十步,東西十五里七十步,周圍六十九里三百二十步,按四周合計,實際只有六十一里三百四十步,與總數不合。《新唐書》卷三十八《地理志》載,東都外城周長25050步,合六十九里二百一十步,與舊志所記總數稍有差別。《河南志》引韋述記雲,城東面為十五里二百一十步,南面十五里七十步,西面十二里一百二十步,北面七里二十步,周回六十九里二百一十步,此總數與新志一致,可與四周總計不合。由此可知,各書記載不一,或傳抄刊刻有誤,或所記時間有別,待考。)。
洛陽唐代外城高度遠比宮城、皇城為差,經唐末戰亂,「摧圮殆盡」,破壞極其嚴重,周世宗時,「以洛陽城頭缺,令葺之」。時兼中書令的武行德「率部民萬余完其城」。[8](卷二十五)這次修的究竟如何?《河南志》稱「然甚庳陋」,甚至南牆部分或根本未加修築。直到仁宗景yòu②元年(1034年)九月十五日,宰相王曾還有這樣的話:「西京水南地理闊遠。居民甚多,並無城池,望令漸次修築。」於是,宋廷下詔,由知河南府李君谷來辦理此事。[10](方域一之二十四)這次修的結果,據《河南志》雲:「城雉僅完。」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司馬光曾說洛陽外城,「卑薄頹缺,犬豕可yú⑦」。[12](卷四十八)顯然缺乏昔日之壯觀。
由上述事實可知,宋代洛陽城雖然保持隋唐三重城之格局,實際上遠非昔日舊觀,這不僅是簡化了隋唐時代城內的許多建築,而且連外城亦相當簡陋,從根本上說是缺乏防禦功能的。從三重城的高度上看,宮城為四丈八尺,皇城為三丈七尺,外城僅一丈八尺,中高外低,主要是顯示皇家威嚴,這從整個城的功能上講,已經不能和宋東京城相比了。不過,就全國而言,洛陽外城又是第一大城,其他城市在北宋一代不能和它相比,作為陪都是完全有資格的。與之同時,洛陽城在總體上仍佔有重要地位,而保持自身的許多特色,頗值得認真研究一番。
三 洛陽園林甲天下
宋洛陽園林之盛,是這個城市的一大特色,非其他城市可比。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因素,即水土氣候方面的優越條件,也有歷史和政治的原因,即隋唐以來向為園林盛行之區,至宋,許多重要官僚在洛陽安家,故園林恢復的速度特別快。蘇轍曾說:
洛陽古帝都,其人習於漢唐衣冠之遺俗,居家治園池,築台榭,植草木,以為歲時游觀之好。其山川風氣,清明盛麗,居之可樂。平川之衍,東西數百里,嵩高少室,天tán(13)王屋,附圖{圖}巒扉迤,四顧可挹。伊洛附圖{圖}澗,流出平地,故其山林之勝,泉流之潔,雖其閭閻之人與其公侯共之。一畝之宮,上矚青山,下聽流水,奇花修竹,布列左右,而其貴臣巨室,園囿亭觀之盛,實甲天下。[13](卷二十四)
蘇轍是四川人,曾在許多地方做官,見多識廣,他認為洛陽園林「實甲天下」,並非過譽之言。文章中說的「古帝都」,「漢唐遺俗」,可視為歷史因素;而所謂「山川氣候」之類,則指自然因素;至於所言「貴臣巨室」,那就與政治因素有關系了。正是這幾種因素的結合,才使洛陽園林在宋代迅速恢復發展起來,長久不衰,在全國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關於前述歷史因素方面,優勢是相當明顯而重要的,如唐代「貞觀、開元之間,公卿貴戚開館列第於東都者,號千有餘所」。[14](卷二十五)這批官僚館第,雖經唐末五代離亂,絕大部分焚毀凈盡,但故址猶存,特別是園石之類的遺留物相當多,成為可觀的文化遺產,宋代的許多園林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故李格非在《洛陽名園記》中斷言,宋之園林「多因隋唐之舊」,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自然因素方面,除上述蘇轍講到的以外,宋人李復亦雲:「泉甘土沃,風和氣舒,自昔至今,人樂居之。青山出於屋上,流水周於舍下,竹木百(14)茂。」[15](卷六)由此可知,洛陽自然因素中,最重要的特點是有山有水,土沃氣和,宜於花草樹木的生長。在政治因素方面,洛陽為宋之西京,五代以來,許多官僚於此安家,形成自己的安樂窩,至宋初,不少官僚在開封做官,其家仍安置於洛陽,可以說官僚聚居的程度,僅次於開封。住在洛陽的官僚或其家屬,他們利用唐末五代以來的土地荒蕪無主等情況,盡可能地擴大對土地的佔有,其辦法就是興建園林,宅園結合,形成一種風氣,互相攀比,園林之盛由此而起。范仲淹曾說:「西都士大夫園林相望。」[16](卷二十四)穆修有《過西京》詩雲:「西京自古帝王宮,無限名園水竹中。來恨不逢桃李日,滿城紅樹正秋風。」[17](卷一)長期居住在洛陽的司馬光,對洛陽園林更是liǎo(15)如指掌,他亦有詩雲:「洛陽名園不勝紀,門巷相連如櫛齒。修竹長楊深徑迂,令人悒悒氣不舒。」[12](卷四)此類詩句頗多,不再贅引,均可證明洛陽園林眾多且盛,是人所共知的。
當然,提起洛陽園林,人們都會想起李格非的《洛陽名園記》,其中提到19處名園,特別引人注目。因為這些園子不僅繁盛,而且各有特色,足以代表有宋一代洛陽園林的風貌,下面略作介紹。
北宋洛陽園林,首推曾任宰相的富弼家的園子。李格非說:「獨富鄭園最為近辟,而景物最盛。」董氏「以財雄洛陽」,其家建有東、西二園,雖荒蕪不治,而其規模「尚足稱賞」。東園北向,入門有栝樹,粗有十圍,並有亭台噴池等。歸仁園以歸仁坊而得名,盡一坊之地,「廣輪皆里余,北有牡丹、芍葯千株,中有竹百畝,南有桃李彌望。唐丞相牛僧儒園七葉檜其故木也,今屬中書李侍郎,方創亭其中。河南城方五十餘里,中多大園池,而此為冠」。洛陽城內120坊,這個歸仁園竟獨佔一坊,所謂城內「多大園池」,那麼園林在城市內所佔的比重是相當大的。
洛陽的苗帥園,「又號最佳處」,原為故相王溥園宅,「園既古,景物皆蒼然。復得完力藻飾出之,於是有欲憑陵諸園之意矣」。園中有七葉樹二棵對峙,高百餘尺,「春夏望之如山」。園中有大竹萬余竿,皆滿二三圍,其他建築,「制度甚雄奢」,然而還沒有達到王溥故園的程度。

李氏仁豐園,原為唐相李德裕之平泉莊,花木種類甚多,除本地花木外,又移植大量的外地花卉,成為園中的一大特色。天王院花園子,本是一座佛寺,以種養牡丹出名。松島園內種植的松、柏、樅、杉、檜、栝,皆美木。洛陽人獨愛栝而敬松,松島園內有數百年之古松,東南隅雙松尤奇。此園本唐朝袁象先宅園,宋時屬李文定公丞相,後又為吳氏園。經過數代經營,園中「頗葺亭榭池沼,植竹木,其旁南築台,北修堂,東

㈢ 唐朝皇帝的排列順序

唐朝共21位君主,依次為:唐高祖李淵(在位8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唐高宗李治(在位34年)、唐中宗李顯(在位6年)、唐睿宗李旦(在位8年)。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唐肅宗李亨(在位6年)、唐代宗李豫(在位17年)、唐德宗李適(在位26年)、唐順宗李誦(在位1年)、唐憲宗李純(在位15年)。

唐穆宗李恆(在位4年)、唐敬宗李湛(在位2年)、唐文宗李昂(在位14年)、唐武宗李炎(在位6年)、唐宣宗李忱(在位13年)、唐懿宗李漼(在位14年)、唐僖宗李儇(在位14年)、唐昭宗李曄(在位16年)、唐哀帝李柷(在位3年)。

1、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與武則天之孫,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稱李三郎,母竇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寶十五載(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亂退位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亦是唐朝極盛時期的皇帝。

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於東都洛陽。生性英明果斷、多才多藝。通曉音律,儀表雄偉俊麗。初封楚王,後改封臨淄王,歷任衛尉少卿、潞州(今山西長治)別駕。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時,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後集團。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禪位於李隆基,李隆基於長安太極宮登基稱帝。

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為。他勤於政事,從各方面採取措施,鞏固和發展了唐朝政權。唐玄宗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開創了唐朝的極盛之世——開元盛世。

但是在位後期逐漸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且寵愛楊貴妃,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塞外民族試圖來穩定唐王朝的邊疆,結果導致了後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埋下了唐朝中衰的伏筆。天寶十五載(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為太上皇。

寶應元年(762年)病逝於長安神龍殿,終年78歲,葬於金粟山,名為泰陵。廟號玄宗,又因其謚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清朝為避諱康熙帝之名玄燁,多稱其為唐明皇,另有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2、李亨

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即唐肅宗,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紹,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個在京師以外登基再進入長安的皇帝,至德元年(756年)至寶應元年(762年)在位。

李亨初封為陝王,開元十五年(727年),徙封忠王。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被立為太子。安史之亂起,被玄宗任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領朔方、河東、平盧節度使,負責平叛。

唐玄宗西逃,他在馬嵬坡為百姓所留,與玄宗分道,北上至靈武。至德元年(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靈武即位。尊父親玄宗為太上皇,他命郭子儀與李光弼等討安史,先後於至德二年(757年)六月和十月收復長安、洛陽兩京。

寶應元年(762年),李亨病危,張皇後想廢除皇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李輔國、程元振出兵保護太子李豫,逮捕張皇後、李系等人。當夜唐肅宗病死,時年五十二歲。廟號肅宗,謚號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葬於建陵。

3、李豫

李豫(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即唐代宗,初名李俶,唐肅宗李亨長子,唐朝第八位皇帝(不計武則天和殤帝,762年-779年在位)。

原封廣平王,後改封楚王。安史之亂中,以天下兵馬元帥名義先後收復長安、洛陽。乾元元年(758年),被立為皇太子。寶應元年(762年)即位。

次年,安史之亂平定。李豫在位時期,改革漕運、鹽價、糧價等,實行了安定社會,發展生產,「以養民為先」的財政方針。

大歷十四年(779年),李豫崩逝,謚號睿文孝武皇帝,廟號代宗。葬於元陵。

4、李適

唐德宗李適(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代宗李豫長子,唐朝第九位皇帝(除武則天和唐殤帝外,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在位)。

李適初封奉節郡王。寶應元年(762年)擔任天下兵馬元帥,改封魯王、雍王,在名義上統軍平定安史之亂。次年拜尚書令。廣德二年(764年),被立為皇太子。大歷十四年(779年),李適即位。

李適在位前期,以強明自任,堅持信用文武百官,嚴禁宦官干政,用楊炎為相,廢租庸調制,改行「兩稅法」,頗有一番中興氣象。

後任用幸臣盧杞等,並在全國范圍內增收間架、茶葉等雜稅,致使民怨日深、政局轉壞。建中二年(781年)發動削藩戰爭,開啟四鎮之亂,兩年後「涇原兵變」爆發,李適相繼出逃奉天、梁州,依靠宰相李泌及大將李晟等平亂。

執政後期,他委任宦官為禁軍統帥,對藩鎮多事姑息,導致淮西勢力增強,但總體局勢較為安定。李適在位時期,對內先導古文運動;對外聯合回紇、南詔,打擊吐蕃,成功扭轉對吐蕃的戰略劣勢,為「元和中興」創造了較為有利的外部環境。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李適於會寧殿駕崩,年六十四,在位二十七年。謚號神武孝文皇帝,廟號德宗,葬於崇陵。

5、李誦

李誦(761年1月8日―806年2月11日),即唐順宗(805年在位),唐德宗李適長子,唐朝第十位皇帝(除武則天和唐殤帝以外)。

李誦初封宣城郡王,後進封宣王,779年立為太子。805年,唐德宗駕崩,太子李誦繼位,是為唐順宗。同年八月,禪位給太子李純,自稱太上皇。次年李誦駕崩,謚號至德大聖大安孝皇帝,廟號順宗,葬於豐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唐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隆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誦

㈣ 管仲、諸葛亮、王猛都是濟世之才,然而後來齊國衰落,蜀國亡國,前秦分裂,其共同原因是什麼

簡而言之:天命所致天意如此!

分析來說可以長篇大論不盡其言!

個人找些資料就其冰山一角簡單淺說一二吧

據《史記》記載,管仲病重將不久於人世時,齊恆公親自探望問管仲朝中大臣誰能繼承他的位置,齊恆公把他的三個近臣易牙、開方、豎刁說出來皆被管仲否決不可任用,管仲死後齊恆公沒有聽從他的意見,還是近親、重用了這三個人,而這三人糾結在一起,包攬了朝政大權。

齊桓公去世後,他的寵臣易牙,帶兵沖入宮中,與豎刁一起,殺死了許多大臣,擁立公子姜無詭做國君,太子姜昭逃奔到宋國。而齊桓公生病的時候,他的兒子們,就開始拉幫結派,爭奪君位。等到齊桓公去世,更是互相攻打,鬧得不可開交。因此宮中無人,齊桓公屍體,也沒有人去裝入棺材。結果,屍體在床上竟停放了六十七天,腐爛生蛆,蛆蟲甚至爬出了門外。直到姜無詭登位,才裝屍入棺,發出報喪的訃告,舉行追悼儀式。

《三國志》作者陳壽說:自劉備死後,由於後主劉禪幼弱,「事無巨細,亮皆專之。於是外聯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

等到諸葛亮去世之後,費禕在西蜀執政已無諸葛亮的治國原則法歷不嚴對罪人採取姑息的辦法,蜀國遂逐漸削弱,終至於滅亡。而諸葛亮早已在《馬前課》中的第一課預言漢家江山氣數已盡,第一課講「無力回天,鞠躬盡瘁,陰居陽拂,八千女鬼」,「無力回天,鞠躬盡瘁」講的是他自己,後面的「陰居陽拂,八千女鬼」「八千女鬼」是個字謎,「八」加一個「千」加一個「女」加一個「鬼」是個「魏」字,就是說蜀漢最後要被魏國所滅。--節選自《諸葛亮<馬前課>詳解》

據《資治通鑒》記載王猛臨終前說過一句話「千萬莫把東晉伐」而秦王符堅不聽忠言要親自統兵討伐東晉,在朝中也是大多數人反對,只有少數人贊成,而符堅對討伐東晉已下定決心不聽忠言勸諫,下令全國十個男子徵兵一人,有武藝的富家子弟封為羽林郎,作保衛皇帝的親兵,還日夜開工,在長安建造府宅,只等戰爭結束,好讓這些東晉投降的君臣,來居住。苻堅充滿了必勝的信心,真有點想入非非了。最後卻是秦國的二號人物符融死於混戰之中,自己大敗而歸無臉治理天下。

可能大多人會覺得是因為經天緯地之才的棟梁將相死了沒有人能輔助了才使得沒能長治久安

其實我覺得管仲、諸葛亮、王猛這些人是帶有歷史使命之人是為了奠定中華文化的基礎,這些帶有使命的人死了之後便是已經完成其使命了,而這個時期或朝代鋪墊完該有的文化之後便漸漸進入了末期,又由上天安排帶有使命之人改朝換代奠定新的文化使中華文化內涵更加豐富博大精深,而中華傳統文化被稱作神傳文化,也正是神有有意安排的,也許是為了讓後人在末法末劫之時通中華傳統文化的沉澱讀懂天機找到得救的機緣,而如今的世間被稱作十惡毒世,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系非常的尖銳,人們的道德在一日千里的下滑,寺廟里的和尚變成一種工作崗位有工作服有工資拿,正如佛教創建人釋迦牟尼所說:在末法末劫之時會有地獄的爛鬼在寺廟亂法。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曾是中華五年文化的奠定者呢!只是在輪回輾轉之中演繹了太多的角色不能自拔謎在了紅塵之中而已,如今也許正是末法末劫之時了呢!快快找到真相讀懂天機吧!

㈤ 洛陽盜竊唐朝哀皇後墓的主犯判了多少年

一、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共歷289年。
唐朝始於高祖李淵,終於哀帝,共28帝。唐朝時期,中國的封建社會達到了頂峰,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為最。唐高宗後,武則天稱帝,國號「周」。
二、按登基順序如下:
1.高祖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李淵,唐武德元年(高句麗嬰陽王二十九年,隋天壽元年,隋皇泰元年,高昌義和五年,618年)至唐武德九年(高句麗榮留王九年,高昌延壽三年,626年)在位;
2.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李世民,高祖第二子,唐武德九年(高句麗榮留王九年,高昌延壽三年,626年)至唐貞觀二十三年(高句麗寶藏王八年,蒙高祖元年,649年)在位;
3.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李治,太宗第九子,唐貞觀二十三年(高句麗寶藏王八年,蒙高祖元年,649年)至唐弘道元年(蒙世宗十年,683年)在位;
4.中宗大和聖昭孝皇帝李顯,高宗第七子,唐弘道元年(蒙世宗十年,683年)至唐嗣聖元年(蒙世宗十一年,684年)在位;
5.睿宗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李旦,高宗第八子,唐文明元年(蒙世宗十一年,684年)至唐載初元年(蒙世宗十七年,690年)在位;
6.則天皇後武曌,周天授元年(蒙世宗十七年,690年)至周神龍元年(蒙世宗三十二年,渤海太祖八年,705年)在位;
4.中宗大和聖昭孝皇帝李顯復辟,唐神龍元年(蒙世宗三十二年,渤海太祖八年,705年)至唐景龍四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
7.煬皇帝李重茂,中宗第四子,唐唐隆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
5.睿宗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李旦復辟,唐景雲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至唐延和元年(蒙世宗三十九年,渤海太祖十五年,712年)在位;
8.譙王李重福,中宗第二子,唐中元克復元年(唐景雲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
9.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唐先天元年(蒙世宗三十九年,渤海太祖十五年,712年)至唐天寶十五載(蒙贊普鍾五年,渤海大興二十年,燕聖武元年,756年)在位;
10.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李亨,玄宗第三子,唐至德元載(蒙贊普鍾五年,渤海大興二十年,燕聖武元年,756年)至唐寶應元年(蒙贊普鍾十一年,渤海大興二十六年,燕顯聖二年,762年)在位;
11.岐王李珍,睿宗孫,唐正德元年(唐上元二年,蒙贊普鍾十年,渤海大興二十五年,燕顯聖元年,761年)在位;
12.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肅宗長子,唐寶應元年(蒙贊普鍾十一年,渤海大興二十六年,燕顯聖二年,762年)至唐大歷十四年(蒙長壽十一年,渤海寶歷六年,779年)在位;
13.廣武王李承宏,高宗曾孫,唐□□元年(唐寶應二年,蒙贊普鍾十二年,渤海大興二十七年,763年)在位。
14.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李適,代宗長子,唐大歷十四年(蒙長壽十一年,渤海寶歷六年,779年)至唐貞元二十一年(蒙□□×年,渤海正歷十二年,805年)在位;
15.順宗至德大聖大安孝丘帝李誦,德宗長子,唐貞元二十一年(蒙□□×年,渤海正歷十二年,805年)在位;
16.憲宗聖神章武孝皇帝李純,順宗長子,唐永貞元年(蒙□□×年,渤海正歷十二年,805年)至唐元和十五年(吐蕃彝泰五年,蒙全義五年,渤海建興二年,820年)在位;
17.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李恆,憲宗第三子,唐元和十五年(吐蕃彝泰五年,蒙全義五年,渤海建興二年,820年)至唐長慶四年(吐蕃彝泰十年,蒙大豐元年,渤海建興七年,824年)在位;
18.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穆宗長子,唐長慶四年(吐蕃彝泰十年,蒙大豐元年,渤海建興七年,824年)至唐寶歷二年(吐蕃彝泰十二年,蒙保和三年,渤海建興九年,826年)在位;
19.絳王李悟,憲宗第六子,唐寶歷二年(吐蕃彝泰十二年,蒙保和三年,渤海建興九年,826年)在位;
20.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李昂,穆宗第二子,唐寶歷二年(吐蕃彝泰十二年,蒙保和三年,渤海建興九年,826年)至唐開成五年(吐蕃彝泰二十六年,蒙天啟元年,渤海咸和十一年,840年)在位;
21.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李炎,穆宗第五子,唐開成五年(吐蕃彝泰二十六年,蒙天啟元年,渤海咸和十一年,840年)至唐會昌六年(蒙天啟七年,渤海咸和十七年,846年)在位;
22.宣宗聖武獻文孝皇帝李忱,憲宗第十三子,唐會昌六年(蒙天啟七年,渤海咸和十七年,846年)至唐大中十三年(蒙天啟二十年,渤海正永三年,859年)在位;
23.懿宗昭聖恭惠孝皇帝李漼,宣宗長子,唐大中十三年(蒙天啟二十年,渤海正永三年,859年)至唐咸通十四年(禮建極十五年,渤海寬明三年,873)在位;
24.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李儇,懿宗第五子,唐咸通十四年(禮建極十五年,渤海寬明三年,873)至唐文德元年(封民大同×年,渤海寬明十八年,888年)在位;
25.襄王李熅,肅宗五世孫,唐建貞元年(唐光啟二年,封民承智×年,渤海寬明十六年,871年)在位;
26.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李曄,懿宗第七子,唐文德元年(封民大同×年,渤海寬明十八年,888年)至唐光化三年(長和安國二年,渤海慶成八年,900年)在位;
27.德王李裕,昭宗長子,唐光化三年(長和安國二年,渤海慶成八年,900年)在位;
26.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李曄復辟,唐光化四年(長和安國三年,渤海慶成九年,901年)至唐天祐元年(長和安國六年,渤海慶成十二年,904年)在位;
28.哀皇帝李柷,昭宗第九子,唐天祐元年(長和安國六年,渤海慶成十二年,904年)至唐天祐四年(長和安國九年,渤海文德二年,蜀天復七年,晉天復七年,西漢金山天復七年,契丹太祖元年,907年)在位。

㈥ 唐朝皇帝關系表(圖)

關系表圖片:

唐代各個皇帝之間的關系:

1,李淵搶了外孫的北周建立了隋朝。

2,李世明,李淵的二兒子。玄武門之變殺了老大老三,逼李淵禪讓給他。

3,唐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子。其母為長孫皇後,為嫡三子。

4,唐中宗李顯,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前後兩次當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被韋後毒殺。

5,唐睿宗李旦,唐高宗第八子,武則天幼子,唐中宗為其兄長。他一生兩度登基,兩讓天下。

6,武則天為唐太宗才人。唐高宗時封昭儀,後為皇後,高宗駕崩後,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後臨朝稱制。後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

7,唐玄宗李隆基,亦稱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竇德妃。

8,唐肅宗李亨,唐玄宗李隆基之子。公元756—761年在位。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爆發安史之亂。

9,唐代宗李豫,唐肅宗長子。馬嵬之變後,他隨肅宗北上,任為「兵馬大元帥」,統帥諸將收復兩京,公元758年被立為皇太子,763年平定了安史之亂。

10,唐德宗李適(kuò),肅宗的長孫、代宗的長子。

11,唐順宗李誦,唐德宗長子。德宗因他中風而急死,由他繼位。在位8月,被宦官逼迫退位後病死。

12,唐憲宗李純,唐順宗長子。開創唐朝最後一個盛世的皇帝

13,唐穆宗是憲宗第三子。五個兒子中竟有三個做了皇帝。

14,唐敬宗李湛,唐穆宗的長子。在位2年,為宦官謀殺,終年18歲。

15,唐文宗李昂,唐穆宗李恆第二子,母貞獻皇後蕭氏。

16,唐武宗即李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武宗在位時,任用李德裕為相,對唐朝後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

17,唐宣宗李忱,唐憲宗李純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恆異母弟。

18,唐懿宗李漼(cuǐ),唐宣宗李忱長子,母元昭皇太後晁氏。宣宗愛夔王滋,欲立為皇太子,而鄆王長,故久不決。

19,唐僖宗李儇(Xuān),唐懿宗第五子。在位13年,享年27歲,死後謚號為惠聖恭定孝皇帝。

20,唐昭宗李曄,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在位16年,享年38歲。葬於和陵,死後謚號為聖穆景文孝皇帝。

(6)洛陽光啟擴展閱讀:

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聲譽遠播,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唐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並起,617年唐國公李淵於晉陽起兵,次年稱帝建立唐朝,以長安為京師。顯慶元年置東都洛陽,後又陸續增置北都太原,南京成都、鳳翔等都城。

唐太宗繼位後開創貞觀之治,為盛唐奠定基礎。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永徽之治」。690年,武則天改國號為周,705年神龍革命後,唐朝復辟。唐玄宗即位後締造全盛的開元盛世,天寶末全國人口達八千萬左右。

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導致國力漸衰;中後期經唐憲宗元和中興、唐武宗會昌中興、唐宣中大中之治國勢復振。878年爆發黃巢起義破壞了唐朝統治根基,907年朱溫篡唐,唐朝覆亡。

㈦ 上下5000年圖

001 開天闢地的神話 002 鑽木取火的傳說 003 黃帝戰蚩尤 004 堯舜讓位 005 大禹治水 006 神箭手後羿 007 商湯和伊尹 008 盤庚遷都 009 姜太公釣魚 010 奴隸倒戈 011 周公輔成王 012 國人暴動 013 驪山上的烽火 014 囚車里的人才 015 曹劌抗擊齊軍 016 齊桓公九合諸侯 017 愚蠢的宋襄公 018 流亡公子重耳 019 晉文公退避三舍 020 弦高智退秦軍 021 崤山大戰 022 一鳴驚人的楚莊王 023 伍子胥過昭關 024 孔子周遊列國 025 勾踐卧薪嘗膽 026 范蠡和文種 027 墨子破雲梯 028 三家瓜分晉國 029 商鞅南門立木 030 孫臏龐涓鬥智 031 張儀拆散聯盟 032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033 孟嘗君的門客 034 燕昭王求賢 035 田單的火牛陣 036 屈原沉江 037 藺相如完璧歸趙 038 廉頗負荊請罪 039 范雎的遠交近攻計 040 紙上談兵的趙括 041 毛遂自薦 042 信陵君救趙 043 李斯諫逐客 044 荊軻刺秦王 045 秦王滅六國 046 第一個皇帝——秦始皇 047 博浪沙的鐵椎 048 沙丘的陰謀 049 大澤鄉起義 050 劉邦和項羽 051 巨鹿大戰 052 劉邦進咸陽 053 鴻門宴 054 蕭何追韓信 055 楚漢相爭 056 霸王烏江自刎 057 大風歌 058 白登被圍 059 白馬盟 060 蕭曹兩相國 061 周勃奪軍 062 緹縈救父 063 周亞夫的細柳營 064 晁錯削地 065 馬邑誘敵戰 066 飛將軍李廣 067 衛青和霍去病 068 張騫通西域 069 蘇武牧羊 070 司馬遷寫《史記》 071 霍光輔政 072 王昭君出塞 073 王莽復古改制 074 綠林赤眉起義 075 昆陽大戰 076 劉秀重建漢王朝 077 硬脖子的洛陽令 078 老當益壯的將軍 079 取經求佛像 080 班超投筆從軍 081 張衡和地動儀 082 跋扈將軍梁冀 083 「黨錮」事件 084 范滂進監獄 085 黃巾軍起義 086 袁紹殺宦官 087 曹操起兵 088 王允計除董卓 089 遷都許城 090 衣帶里的密詔 091 官渡大戰 092 孫策占據江東 093 諸葛亮隆中對策 094 周瑜火攻赤壁 095 華佗治病 096 劉備進益州 097 蔡文姬歸漢 098 關羽水淹七軍 099 呂蒙白衣渡江 100 曹植七步成詩 101 陸遜燒連營 102 七擒孟獲 103 馬謖失街亭 104 五丈原 105 司馬懿裝病 106 司馬昭的野心 107 鄧艾偷渡劍閣 108 扶不起的阿斗 109 王浚樓船破吳 110 石崇王愷比富 111 周處除「三害」 112 白痴皇帝 113 八王混戰 114 李特的流民大營 115 匈奴人稱漢帝 116 聞雞起舞 117 王馬共天下 118 石勒讀漢書 119 祖逖中流擊楫 120 陶侃運磚頭 121 王羲之寫字換鵝 122 桓溫北伐 123 王猛捫虱談天下 124 一意孤行的苻堅 125 謝安東山再起 126 淝水之戰 127 陶淵明不折腰 128 劉裕擺卻月陣 129 檀道濟唱籌量沙 130 說實話的高允 131 大發明家祖沖之 132 范縝反對迷信 133 魏孝文帝改革風俗 134 北魏的分裂 135 梁武帝做和尚 136 反復無常的侯景 137 陳後主亡國 138 趙綽依法辦事 139 隋煬帝游江都 140 李密牛角掛書 141 瓦崗軍開倉分糧 142 李淵太原起兵 143 李世民取東都 144 玄武門之變 145 魏徵直言敢諫 146 李靖夜襲陰山 147 玄奘和尚取經 148 文成公主進吐蕃 149 女皇帝武則天 150 請君入瓮 151 狄仁傑桃李滿門 152 張說不做偽證 153 姚崇滅蝗 154 口蜜腹劍的李林甫 155 李白蔑視權貴 156 安祿山叛亂 157 顏杲卿罵賊 158 馬嵬驛兵變 159 張巡草人借箭 160 南霽雲借兵 161 李泌歸山 162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 163 杜甫寫「詩史」 164 段秀實不怕強暴 165 郭子儀單騎退回紇 166 顏真卿剛強不屈 167 渾瑊和李晟 168 東宮里的棋手 169 劉禹錫游玄都觀 170 白居易進長安 171 李愬雪夜下蔡州 172 韓愈反對迎佛骨 173 甘露事件 174 朋黨的爭吵 175 沖天大將軍黃巢 176 唐王朝的末日 177 「海龍王」錢鏐 178 伶人做官 179 「兒皇帝」石敬瑭 180 周世宗斥馮道 181 黃袍加身 182 杯酒釋兵權 183 李後主亡國 184 趙普收禮 185 楊無敵 186 王小波起義 187 寇準抗遼 188 元昊建立西夏 189 狄青不怕出身低 190 范仲淹實行新政 191 歐陽修改革文風 192 鐵面無私的包拯 193 王安石變法 194 沈括出使 195 司馬光寫《通鑒》 196 蘇東坡游赤壁 197 花石綱 198 方臘起義 199 頭魚宴上的阿骨打 200 李綱守東京 201 太學生請願 202 兩個皇帝當俘虜 203 宗澤三呼「過河」 204 女詞人李清照 205 韓世忠阻擊金兵 206 岳家軍大破兀術 207 賣國賊秦檜 208 「莫須有」冤獄 209 鍾相楊么起義 210 虞允文書生退敵 211 辛棄疾活捉叛徒 212 陸游臨終留詩 213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 214 賈似道誤國 215 文天祥起兵 216 張世傑死守厓山 217 正氣歌 218 郭守敬修訂歷法 219 歐洲來客馬可·波羅 220 《竇娥冤》感天動地 221 一隻眼的石人 222 和尚當元帥 223 鄱陽湖大戰 224 劉伯溫求雨 225 胡維庸案件 226 燕王進南京 227 三保太監下西洋 228 土木堡的慘敗 229 於謙保衛北京 230 楊一清計除劉瑾 231 楊繼盛冒死劾嚴嵩 232 海瑞剛正不阿 233 戚繼光碟機逐倭寇 234 李時珍上山采葯 235 張居正輔政 236 葛賢痛打稅監 237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238 薩爾滸大戰 239 徐光啟研究西學 240 左光斗入獄 241 五人墓 242 袁崇煥大戰寧遠 243 皇太極施反間計 244 徐霞客遠游探險 245 闖王李自成 246 盧象升戰死巨鹿 247 張獻忠奇襲襄陽 248 李岩和紅娘子 249 吳三桂借清兵 250 史可法死守揚州 251 夏完淳怒斥洪承疇 252 鄭成功收復台灣 253 李定國轉戰西南 254 康熙帝平定三藩 255 雅克薩的勝利 256 三征噶爾丹 257 顧炎武著書立說 258 文字獄 259 乾隆帝禁書修書 260 曹雪芹寫《紅樓夢》 261 大貪官和珅 262 女英雄王聰兒

㈧ 狀元可以當幾品官

明、清通常授予狀元(一第一甲第一名進士)翰林院修撰,是從六品官,相版當於現在的地區任權職級別。

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進士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為散館。

庶吉士出身的人升遷很快,英宗以後,朝廷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局面。

(8)洛陽光啟擴展閱讀:

翰林院修撰,是官名,從六品,主要職責為掌修國史,掌修實錄,記載皇帝言行,進講經史,以及草擬有關典禮的文稿。

古代的翰林院是封建皇帝的秘書機構,各個皇朝的翰林院的組織機構和作用大同小異。而翰林本身,也和現代的秘書一樣,他的作用和權力,因領導對他的信任程度而有所差別。

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進士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為散館。

熱點內容
駐馬店上蔡縣郵編 發布:2021-03-16 21:53:57 瀏覽:888
新發地招聘 發布:2021-03-16 21:51:19 瀏覽:217
漯河大偉 發布:2021-03-16 21:51:07 瀏覽:401
相親愛一家 發布:2021-03-16 21:49:54 瀏覽:504
校園跳蚤市場系統 發布:2021-03-16 21:48:31 瀏覽:929
洛陽到鞏義汽車時刻表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108
男人胖相親 發布:2021-03-16 21:47:49 瀏覽:948
蘇寧鄭州網點電話查詢 發布:2021-03-16 21:47:42 瀏覽:459
同城幫二手良品真假 發布:2021-03-16 21:47:20 瀏覽:227
河南周口甲醇 發布:2021-03-16 21:42:35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