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河南五陽 » 洛陽隋唐

洛陽隋唐

發布時間: 2021-02-17 18:08:43

『壹』 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怎麼樣

隋唐洛陽城始建於隋代,歷經隋、唐、五代和北宋時期都城的核心區域,前後回沿用530年之久,是答當時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作為古代著名都城,隋唐洛陽城見證了中國最輝煌的一段歷史,包含豐富的文化內涵,是研究中國古代都城建制、城市布局、社會生活等方面的寶貴資料,在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平面布局、建築形制對後世影響深遠,影響東亞各國。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位於洛陽市老城區,是國家大遺址保護示範項目和重點工程,隨著大遺址保護展示工程的實施,沉睡千年的文明重新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貳』 隋唐洛陽城遺址位於哪裡,意義是什麼

隋唐洛陽城遺址是隋唐兩代的東都城遺址,位於我國河南省洛陽市區及近郊。建於605年,一直沿用至北宋末年,歷時500多年。作為我國古代著名都城,隋唐洛陽城見證了我國封建社會最輝煌的一段歷史,包含豐富的文化內涵,其平面布局、建築形制對後世影響深遠,甚至影響到東亞各國。隋唐洛陽城是隋、唐兩代的東都城,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以及隋唐大運河的中心。

『叄』 隋唐洛陽城由幾部分組成

隋唐洛陽城是隋、唐兩代的東都城,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以及隋唐大運河的中心。它主要由宮城、皇城、郭城、東城、含嘉倉城、上陽宮、西苑、離宮等8部分組成,佔地47平方千米。

隋唐洛陽城不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代都城,但它的軸線建築,卻是世界歷史上最恢宏的建築群。自定鼎門至龍光門,南北長7千米,相繼建有天樞、明堂、天堂、貞觀殿、玄武門、曜儀門、圓璧門等10多座規模宏大的建築。

定鼎門是隋唐洛陽城郭城的正門。據史料記載,它正式啟用於606年,隋煬帝是第一個通過這座城門的帝王。定鼎門由平面呈長方形的墩台、三個門道、東西飛廊、東西兩闕和左右馬道組成。東西飛廊和東西兩闕分別位於墩台兩側,和墩台呈平行對稱分布,這種門闕形制僅見於定鼎門遺址,在國內其他地方還沒有發現。

定鼎門與皇城正門端門之間為定鼎門大街,其寬度116米。外郭城南寬北窄,略近方形。城牆全部用夯土築成,稍呈弧形。東西兩牆下面發現有石板砌的下水道。外郭城有8個城門,西牆無門。南牆3門,自東向西為長夏門、建國門(即唐定鼎門)、白虎門(即唐厚載門)。東牆3門,自南向北為永通門、建陽門(即唐建春門)、上春門(即唐上東門)。北牆2門,東為喜寧門(即唐安喜門),西為徽安門。南牆3門和建春門等都是一門三道,城內街道橫豎相交,形成棋盤式的布局。在洛河以南有南北豎街12條,東西橫街6條;洛河以北有南北豎街4條,東西橫街3條。其中最著名的是定鼎門大街,又稱天門街、天津街或天街,是南北主幹道,現存長約3千米。城內街道組成里坊,據《唐六典》及《舊唐書》等文獻記載並結合考古鑽探的實際情況可知,總數為109坊3市,即洛河南為81坊2市,洛河北為28坊1市。已勘查出洛河南的55個坊和洛河以北的9個坊,其餘各坊市為今城所壓或被洛河沖毀。宮城位於外郭城的西北部,平面略呈長方形。中為夯築,內外砌磚。南牆正中的應天門(即隋則天門)、東邊的明德門(即隋興教門)、西邊的唐長樂門(即隋光政門)和北牆的玄武門、西牆的嘉豫門。在宮城中軸線上,發現多處大片夯土殿址,西部有多處長方形基址和一處石砌圓形基址。

應天門內右側發現了為營建宮室而設置的窯場,存有大批註明官、匠或官工的印字磚瓦。在夯土殿基正中,有由4塊大青石構成的巨型柱礎。柱礎外圈直徑4.17米,內圈直徑3.87米,這就進一步看清了宮城內宮殿的布局,確立了宮城、皇城內建築的准確標志。宮城東南側自成一城,有東宮以及北部的陶光園、中部偏北的徽猷殿、西北部的九州池,特別重要的是宮城內武則天時的明堂遺址。688年,武則天命拆毀乾元殿造明堂。明堂有上下三層,中有巨木十圍,上下貫通,號萬象神宮。明堂相當壯觀華麗,在圓形屋頂上,有展翅欲飛、飾以黃金的鳳凰雕塑;中層的圓蓋則盤有九龍。在明堂的北面,武則天又命造了一座天堂。天堂主要用來安放一尊大佛。史料記載,天堂共五層,它比明堂高得多,在第三層就可以俯視明堂全景。經調查,天堂中心柱礎保存完好。皇城圍繞在宮城的東、南、西三面,其東西兩側與宮城之間形成夾城。由於洛河北移,皇城東南部被沖毀,南牆僅存西段,皇城內發掘了隋代的子羅倉。其他許多小城和曜儀城在宮城之北,為狹長形,東西長約2.1千米,南北寬約120米。

曜儀城以北是圓壁城,圓壁城北牆即外郭城北牆西段。這兩座小城的斷續城垣以及兩城中部相通之門道和圓壁城北牆正中的龍光門。在皇城東側發現有東城,城址為縱長方形,在宮城東北角和西北角外,還有面積較小的東西隔城。諸小城中最重要的是東城北面的含嘉倉城。城平面為長方形,有城門4座,即倉東門、中門圓壁門、北門德猷門、南門含嘉門。德猷門為單門道,門道留有車轍。東北部和南半部有糧窖287座,東西成排,南北成行。其中9座出有銘磚,有唐代「調露」、「長壽」、「天授萬歲通天」、「聖歷」等年號,記載著糧窖在倉城中的方位,儲糧的品種、數量,糧食來源、入窖年月、運輸和管理人員的官職和姓名。

『肆』 隋唐時期,洛陽的皇宮叫什麼

紫微城,又稱紫微宮,是隋唐洛陽城宮城,隋、唐、武周帝國的大朝正殿,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 位於隋唐洛陽城西北隅,始建於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次年竣工。唐太宗貞觀六年(632年)號洛陽宮,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稱太初宮。[1]自建成後,陸續成為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北宋七朝的理政之所,存世530餘年[2],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的皇宮。

『伍』 魏晉、隋唐時期洛陽有著怎樣的發展過程

洛陽稱「九朝古都」,這座城市的興衰和變遷,不亞於南京。洛陽早在西周就已經是個很規范的都城,這在上一章已經說過了。東漢之後,洛陽因戰亂而衰敗。但後來又是曹魏、西晉和北魏的都城。

晉武帝司馬炎建都洛陽,有了一些建設,但不久內亂外患,如「八王之亂」、「五胡亂華」,頻仍相繼。永嘉五年(311)匈奴人攻克洛陽,皇室和官僚集團聚族南逃,西晉洛陽只有短短的四十六年,又被夷作一片廢墟,史稱「永嘉之變」。

南北朝時期,拓跋氏集團建立北魏,也定都洛陽。這時的洛陽城,位於近洛陽市東約十五里的孟津、偃師附近。這是一塊風水寶地:北倚邙山,南臨洛河,自然條件極好。北魏都城洛陽與以前漢魏時代的都城營建方式不同。此城分外廓、內城、宮城三層相套的形式。在內城的東、西、南三面興建外廓。最裡面的宮城,則是整個洛陽都城的中心了。

北魏是少數民族統治的政權,但多已漢化,魏孝文帝(467~499)對漢文化十分崇拜,因此都城規制還是比較規范的。內城基本上是原來的。宮城之北有皇家苑囿,即華林園。內城之西北有三座小城,叫金鏞城,精工細築,可謂固若金湯,是洛陽都城的軍事要地。北魏大興佛教,故洛陽都城裡佛寺浮屠(塔)相當多。最多時寺院達一千餘座,而且有的規模十分宏大。最著名的要數永寧寺塔,「高九十丈」,有些不可思議。

『陸』 隋唐洛陽城的城門是如何分布的

隋唐洛陽城抄外郭城有襲8個城門,西牆無門。南牆3門,自東向西為長夏門、建國門(即唐定鼎門)、白虎門(即唐厚載門)。東牆3門,自南向北為永通門、建陽門(即唐建春門)、上春門(即唐上東門)。北牆2門,東為喜寧門(即唐安喜門),西為徽安門。南牆3門和建春門等都是一門三道。

『柒』 河南洛陽在隋唐時期被稱為什麼

東都

『捌』 隋唐洛陽城的都城布局

隋唐洛陽城分為外城、皇城、宮城三重城垣,外城周長28公里,城垣全部以夯土築成,基址寬15~20米。洛陽城的平面呈方形,東城牆長7312米,南城牆長7290米,西城牆長6776米,北城牆長6138米,牆下有石板砌成的下水道。
外城城垣的四面共開辟有8座城門,南牆定鼎門城門寬28米,東西兩門寬7米,中門道寬8米。
城內街道縱橫相交,寬窄相配,由街道分割成眾多的里坊,形成棋盤式的城市布局。
定鼎門大街是城的主幹道,這是隋唐洛陽城中最重要的街道,寬度達到116米,最寬處達到140餘米。
根據《唐六典》記載城內分布有103坊,現已探明的有64坊。坊的平面呈正方形,邊長500~580米不等,每坊的四周都築有圍牆,牆的正中辟有門,坊的正中設有十字街。城內還設立三市,三市是全國著名的貿易市場,以南市最為繁華,市內縱橫街道各有3條,四面各闢有3門,交通十分的便利。 郭城是都城的外圍廓,也叫羅城,對都城起防護作用。唐洛陽城是在隋洛陽城的舊址上修復興建的,為南北長的准矩形里坊式布置的中世紀城堡城市。郭城,隋時只有短垣,唐時築高約5.22米。外郭有八門,通過郭城正南門——定鼎門與天津橋、皇城和宮城軸線貫通,形成唐洛陽城中軸線。根據陸機《洛陽記》的記載,唐洛陽城外廓共十二門,城內有三條大道,居中一條為官道,是文武百官平日著官服晉朝面聖的專用通道,而平常百姓只能通過左右兩側的大道進入城中,且左出右進。
定鼎門
主詞條:定鼎門
定鼎門為隋唐洛陽城的郭城正南門,始建於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定鼎門隋代稱建國門,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平定王世充後改稱定鼎門。定鼎門三門道過梁式建築結構,門址系以城門樓為主體,兩側 以一字型闕樓,其間以城垣相連接的建築群。整個遺址由門址墩台、門道、闕樓、飛廊、馬道、過水涵道、郭城南垣、門外道路和水渠等遺跡組成。由隋唐至北宋,定鼎門的基本格局沒有發生重大變化。

天街
定鼎門大街是城的主幹道,亦稱天街,這是隋唐洛陽城中最重要的街道,寬度達到116米,比北京長安街還寬。考古人員對這條道路延伸出定鼎門外的部分進行發掘,發現最寬處達到140餘米,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寬的古代都城道路。而且其路土多達16層,最早為隋代路土,最晚的為新中國建立前後的路土,說明自隋唐洛陽城建設之初,直至新中國成立前,這條道路一直在使用,時間長達1300多年。
城內東北和南部是坊市居民區,共103坊 。商業貿易集中在城內的南市、西市、北市三個市場,其中北市、南市也是國際商品的主要集散地,為了貿易的便利,三市都依傍可以行船的河渠,可以直通大運河。
里坊是居民宅院、各宗教寺廟以及中央或當地行政機構的所在地。里坊的街巷布局包括:東西南北大街、環坊牆內側的街巷和其他一些小的巷、曲。這樣十字街再加上小的巷、曲相隔,就構成了隋唐洛陽里坊的內部結構,居民住宅就分布在諸巷、曲之內。郭城內三分之一的里坊分布洛河以北,大抵貧寒人家居多,其餘分布於洛河以南多為達官顯貴的邸宅,不少被精心營建為園林,其中最負盛名的有:白居易履道坊宅院、李賀在仁和里的住宅、牛僧儒歸仁園和午喬庄綠野堂。 皇城,名曰太微城。是按照天宮「三垣」中的太微垣命名的。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位居於紫微垣之下的東北方。在北斗之南。太微城是唐王朝的中央機關辦公所在地,為都城的外朝。皇城長千八百一十七步,廣千三百七十八步,周四千九百三十步,城牆高三丈七尺,為隋唐兩京面積最大的皇城。
都城建築群最為壯麗者是皇城和宮城。建築造型宏偉壯麗,庭院明朗開闊,象徵封建政權至高無上。皇城位於洛河北都城的西北角地勢最高亢的地方,南起今洛河橋,北至今燒溝村,東起今老城北大街,西至今西工電影院這個方形區域內。它區別於西京長安皇城在都城正中北部的布局,其原因之一是自然地理條件,皇城軸線「七天建築」要對准伊闕,使其符合風水格局。
皇城正南對準定鼎門和天津橋的端門。城中南北向有四條街,東西向有四條街。宋代李格非的《洛陽名園記》「環溪」園中曾說:「以北望,則隋唐宮闕樓殿千門萬戶,延亘十餘里。」
主詞條:紫微宮
宮城,位於皇城北,「以象北辰籓衛」名曰紫微城、紫微宮,武則天時期號太初宮,是唐朝皇帝舉行大典、接見外國使節和皇族宴飲起居之處,相當於明清故宮的內廷。紫微宮長千六百二十步,廣八百有五步,周四千九百二十一步,城牆高四丈八尺(約15米左右) ,其面積規模,以及城闕高度,均在長安大明宮、太極宮之上。庭院深邃,建築緊湊,相對排列,秩序井然,幽美而恬靜。皇城內北為宮城。隋稱紫微城,宮城的正南門——應天門址在今周公廟西側的定鼎路上,門兩側有垛樓,垛樓外有闕樓,兩者之間有長廊相連(廊長38米,寬約11米)。由此可見應天門城樓的宏大景象。
應天門
主詞條:應天門
勘查探明了宮城東南側自成一城的東宮以及北部的陶光園、中部偏北的徽猷殿、西北部的九洲池,特別是宮城內武則天時的明堂遺址的發掘,是迄今洛陽隋唐東都城考古最重要的發現。遺址的方位、形制、建築特點,與文獻記載的明堂〔開元二十八年(740)改稱含元殿〕頗相符合。在夯土殿基正中,有由4塊大青石構成的巨型柱礎。柱礎外圈直徑4.17米,內圈直徑3.87米,它的發現為進一步弄清宮城內宮殿的布局,逐步復原宮城、皇城內的建築,確立了准確標志。
天堂
主詞條:天堂
天堂,即一代女皇武則天的禮佛堂,是武則天命薛懷義負責主持修建的皇宮內禮佛的重要場所。據《資治通鑒》記載,天堂位於明堂北面,共五層,其三層即可俯視明堂(高約90米),可見其高大,其內供養有大佛像。由於太高,天堂建成不久,被巨風摧毀。隨後武則天又下令復建,「日役萬人,采木江陵數年之間,所費以萬億計。」
其遺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內,武則天當政時期所建的明堂、天堂,是東都洛陽宮城內最高大的兩個建築,它們一改皇宮中軸線主殿為單層的傳統,使洛陽宮城殿宇的立體輪廓和風貌氣勢顯得更加輝煌壯麗。
明堂
主詞條:明堂
明堂為武則天時期洛陽太初宮的外朝正衙主殿。由應天門,進入宮城,便可見宮中最高大壯麗的皇宮建築——明堂。它相當於北京明清故宮里的太和殿。象徵皇帝的威嚴,震懾天下。
唐睿宗垂拱三年( 687 年)二月,武則天下詔拆除了正殿乾元殿,於其地造明堂,初號「萬象神宮」。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 696 年)三月,明堂被毀之後的第二年,重新建造的明堂重新落成,重建後曰「通天宮」。
明堂原為隋時所建的乾陽殿,後經四次被毀,四次修建,先後九次易名。據《資治通鑒》「唐紀」中記載,明堂共三層,底層為四方形,四面各施一色,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中層十二面效法一天中十二個時辰。頂層為圓形,四周環繞九龍雕塑。中間有周長十五米左右的巨型木柱,上下通貫,故此又名為萬象神宮。明堂是史上體量最大之木構建築,基底正方90米X90米,高88米,唐代建築技術之巔峰巨作。其建築技術和施工技術驚世駭俗。 其他諸小城曜儀城在宮城之北,為狹長形,東西長約2100米,南北寬約120米。曜儀城以北是圓壁城,東西長2110米,南北寬為460(西端)~590米(東端)。圓壁城的北牆即外郭城北牆西段。已勘查出這兩座小城的斷續城垣以及兩城中部相通之門道和圓壁城北牆正中的龍光門。在皇城東側發現有東城,城址為縱長方形,南北長約1270米,東西寬約620米。在宮城東北角和西北角外,還有面積較小的東西隔城。
從考古發現看,諸小城中最重要的是東城北面的含嘉倉城。城平面為長方形,南北長725米,東西寬615米。有城門4座,即倉東門(東門)、倉中門或圓壁門(西門)、德猷門(北門)、含嘉門(南門)。德猷門經發掘為單門道,寬4.9米,進深17米,門道留有車轍。東北部和南半部,已探出糧窖287座,東西成排,南北成行。先後發掘了12座糧窖,其中9座出有銘磚,有唐代調露、長壽、天授萬歲通天、聖歷等年號,記載著糧窖在倉城中的方位,儲糧的品種、數量,糧食來源、入窖年月、運輸和管理人員的官職和姓名。第160號窖還保存有約25萬千克的炭化穀物。含嘉倉城的發掘,為研究隋唐時期大型官倉的倉儲和管理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含嘉倉
主詞條:含嘉倉
隋煬帝營建東都時在宮城東、東城北建造含嘉倉,唐代一直延用,為隋唐兩代中央政府設置的大型糧倉。據考古勘探,含嘉倉城平面呈長方形,四面築有夯土牆,總面積43萬平方米。在含嘉倉160號窖內發現滿窖唐代炭化的粟米遺存,估算當時該窖儲糧達50萬斤左右。
回洛倉
主詞條:回洛倉
回洛倉遺址位於隋唐洛陽外郭城外西北1公里左右,今瀍河河區小李村、馬坡村西。2004年在該區域約36000平方米的范圍內發現道路4條,倉窖71座。這些倉窖排列規整,東西成排,南北成行,共12排9行,倉窖間距在8-10米之間。在且一座倉窖內出土一塊刻有「大業元年」的銘文殘磚,據此推定該處倉窖的時代為隋代。

『玖』 洛陽隋唐遺址的具體位置

你先找到洛陽隋唐城遺址植物園,就可以找到了。
洛陽隋唐城遺址植物園位於新舊城區的中部核心地區,洛河南岸的隋唐城遺址里坊區西部。東起現狀里坊路(埋在地下的里坊路)、西至王城大道、南臨古城路、北接洛宜路,總佔地面積2835畝。園區被東西流向的古洛渠、勝利渠分成三大區域,南區為生產管理區,北區為苗圃科研基地,占植物園總面積2/3的中區是專類園區。周邊為規模更大的隋唐地遺址保護區,全園佔地861 800㎡。

『拾』 洛陽在唐朝時到底叫什麼

洛陽在唐朝時叫東都、神都或東京。

隋唐洛陽城始建於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唐專、五代、北宋仍作屬都城或陪都,相繼沿用530餘年。

隋唐洛陽城遺址佔地47平方公里,由外郭城、皇城、宮城以及東城、含嘉倉城、圓璧城和曜儀城等小城構成。城西還有西苑,洛陽全城共有109個坊里和三個市場。

隋唐洛陽城遺址是中國現存隋唐時期保留較為完整的大型古代城市遺址隋唐洛陽城作為帝國東都(東京),與隋大興城、唐長安城並列為隋唐時期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之一。

(10)洛陽隋唐擴展閱讀:

陽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歷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洛陽建都。

洛陽市有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東周王城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等五大都城遺址。洛陽市共有龍門石窟、漢函谷關、含嘉倉等3項6處世界文化遺產。

洛陽市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

熱點內容
駐馬店上蔡縣郵編 發布:2021-03-16 21:53:57 瀏覽:888
新發地招聘 發布:2021-03-16 21:51:19 瀏覽:217
漯河大偉 發布:2021-03-16 21:51:07 瀏覽:401
相親愛一家 發布:2021-03-16 21:49:54 瀏覽:504
校園跳蚤市場系統 發布:2021-03-16 21:48:31 瀏覽:929
洛陽到鞏義汽車時刻表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108
男人胖相親 發布:2021-03-16 21:47:49 瀏覽:948
蘇寧鄭州網點電話查詢 發布:2021-03-16 21:47:42 瀏覽:459
同城幫二手良品真假 發布:2021-03-16 21:47:20 瀏覽:227
河南周口甲醇 發布:2021-03-16 21:42:35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