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元豐
❶ 黃河古道為何多為鹽鹼地
黃河在今河道以前的河道。從下游自河南武陟、滎陽以下,河道時有變遷。見於歷史記載的大小決徙粗略統計約達一千五六百次,極大多數集中在下游。下游故道略呈一摺扇形,最北經由今河北霸州市(舊稱霸縣)、天津海河入海,最南經由潁水、渦水奪淮河入海(一部分黃河水自淮河循里運河注入長江)。
清康熙間胡渭著《禹貢錐指》,概括自此以前的改道為五大徙;後人沿用其說,1855年河決河南銅瓦廂改由今道入海後,遂有六大徙之說。但胡說實多疏誤,故近年又有學者提出二十六次較大改道之說。茲用分期法概述如下:
(1)戰國或戰國以前。主要幹道有三:1.據《書·禹貢》:故道自今河南武陟東北流至浚縣西折北至河北平鄉北,東北流分為「九河」,最北一支為幹流,北流至深縣南折東北至靜海東南入海。2.據《山海經·北山經》:故道自今河北深縣南以上同《禹貢》,以下東北流經霸縣南,東流至天津市區入海。3.《漢書·地理志》與《水經注》里的「大河故道」,是春秋戰國時期長期存在的河道。此外,漢代篤馬河、泒河、沽河、清河、商河等地曾為黃河決流所經。
(2)西漢。據《漢書·地理志》與《水經注》里的「大河故道」,故道自今河南浚縣西南東北流經滑縣南、濮陽西、河北大名東、山東高唐南,折北經德州市東、河北南皮西,又東北至滄縣西,又東北至黃驊縣境入海。武帝時在今濮陽南決口,東南流注巨野澤通於淮泗,後二十餘年始塞。元、成後屢決,或在今山東濱縣治附近入海,或自今河南滎陽由汴入泗入。
(3)東漢至宋初。自東漢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王景治河功成至唐景福二年(893年),河道長期基本不變,即《水經注》、《元和志》所載當時大河。故道自今河南濮陽南東北流經山東聊城、茌平南,折北經禹城西,又東北經濱縣南入海。自唐末至宋初,決口次數很多,但形成大改道的皆不久即塞,決後不塞的只是小改道,較重要的有兩次:一為景福二年(893年)在海口附近改道經山東濱縣(今濱州市)西北入海。一為宋景祐元年(1034年)在今河南濮陽橫隴埽決口,東北至今惠民、濱州市一帶入海,史稱橫隴河。
(4)宋慶歷後。宋慶歷八年(1048年)河決商胡埽(今河南濮陽東北),至次年形成一新道,自今河南濮陽東北折西北經內黃東,北流經河北大名西、南宮東,棗強、武邑西、獻縣東,至青縣南由今南運河經天津市由海河入海。宋人稱此道為北流。至嘉祐五年(1060年),又在今大名西南東決東北經今山東冠縣、夏津,略循今馬頰河至冀魯交界處入海。時稱此道為東流。熙寧二年(1069年)導東流閉北流,元豐四年(1081年)又決入北流。紹聖元年(1094年)又導東閉北,元符二年(1099年)又決入北流。北流又往往西決漫入漳水,東決漫入永濟渠。
(5)金元至明萬曆初。宋建炎二年(1128年)東京留守杜充於滑縣西南人為決河,遂使河道東決奪泗入淮。自後河道極為混亂。總的情況是:重要決口西移,正流不再經過河南浚縣、滑縣間。經常數道並行,彼此迭為主、副。東流則或由馬頰河、或由徒駭河、或由北清河(今山東東平以下黃河)入海,南流則奪泗、汴、睢、渦、潁等水由淮入海。初以南流為主,東流為副,終於盡斷東流。南流諸道中又以自今河南原陽亂汴、睢故道東出徐州由泗入淮為主。
(6)明萬曆初至清咸豐五年(1855年)。萬曆初潘季馴治河功成,才盡斷旁出諸道,把金元以來黃河東出徐州由泗奪淮的主流固定下來成為下游唯一的河道。故道大致即今地圖上的淤黃河。此後二百八十年,雖經常發生決口改道,不久皆引歸故道。大致南決以入渦、入潁為多,北決皆歸大清河(即北清河)。
(7)1855年至解放前。1855年河決今河南蘭考境內銅瓦廂(時屬蘭陽,今巳坍入河中),改道東流,至1875年形成今道。此後至解放前七十餘年間,又曾發生決口數十次,皆不久即塞。只有1938年國民黨政府挖開鄭州花園口大堤,河水亂潁,渦入淮,形成了經歷九年之久的改道,至1947年才恢復故道。又自山東利津以下海口段因解放前未築堤防,故並無固定河道,八九十年間,曾經改道約二十次。
黃河故道基本有三種,一種是荒蕪的鹽鹼地,一種是水草豐美的濕地,還有一種是尚存的河道。象寧遠、商丘一部分的黃河故道就屬前一類,不過這些故道大多年代久遠,以至於許多當地人都不知道在這樣的河床上曾經流淌過一條叫作黃河的河流。而大多數黃河故道都屬後兩者,比如盛產梨子的碭山、山東單縣、豫北的濕地、江蘇宿遷,黃河奪淮入海後在徐州留下的故道;黃河入海口的東營市境內,還有一條盛產黃河魚的故道。
❷ 曾鞏的《刑部郎中致仕王公墓誌銘》翻譯
刑部郎中致仕王公墓誌銘
墓誌銘:舊籍常用文體,實用文書,墓碑銘文。後人為故先長輩立碑,通常請人代筆,或述及墓主行跡。但體裁限制,以簡說功績德業為務,最後有凝練贊辭。歷代碑銘資料豐富,對宏觀研究時代社會生活頗有證據價值。
本銘簡潔曉暢,今人閱讀理解主要障礙於宋代的職官制度。簡說一下:
隋唐創建形成三省六部制度,五代沿襲。但晚唐與五代各朝後期都出現了許多「因事而設、事已則罷」的使職。如鹽鐵使、度支使,原職事官職權旁落而逐漸階官化;再後使職差遣更加普遍,最後,三省六部與諸寺監大部分或部分職權被奪,漸成請俸祿、敘資考的參照標准系統。宋前期承後周,職事官系統大部分不再實際運行,三省長官,六部尚書、侍郎、郎官、員外郎等正官不再擔任原職官名的相應職務,只作為官員的品階、俸祿、序遷順序、蔭補、封贈的依據,因此稱為「階官」或「寄祿官」,簡稱「官」。官員以本階官出入內外,擔任朝中地方各種使職差遣。差遣指所任實際職務,稱「職事官」,簡稱「職」。差遣名稱前通常加判、知、權、直、試、管勾、提舉,後常綴使、事。差遣本身沒有品級,大多有相應的收入待遇。官、職之間比較靈活,官以年資功過遷轉,職根據需要、能力、任期調整。官與差遣之外另有「職名」系統,也略稱「職」,三館(昭文館、史館、集賢院)、秘閣、諸殿、諸閣的館閣官職,如大學士、學士、直學士、待制、修撰等,逐漸也成為榮譽名銜,也叫「貼職」,有貼職則升遷、待遇、恩數方面優先。「官」、「職」、「差遣」分離,在官員管理上極為靈活,有一定的合理性。(和今天教育界學術界差不多)。至神宗朝1082年元豐改制後才重建三省六部制度,恢復官、職名實,當然也另有寄祿官體系。元豐改制前主要的機構序列作用如下:
以下十二機構都直接對皇帝負責:
一、 中書門下:即政事堂,也稱「政府」,中央最高權力機構,長官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參知政事(副相),下設:
制敕院、舍人院、起居院、禮儀院、太常禮院、審刑院、銓曹四選(流內銓、三班院、審官東院、審官西院)、太常寺、太僕寺、太府寺、宗正寺、大理寺、光祿寺、衛尉寺、鴻臚寺、司農寺、國子監、少府監、都水監、將作監、司天監等九寺五監。各院選基本運行,而九寺五監,多掛名或改隸他屬。
二、樞密院(樞府):中央最高軍政機構,長官為樞密使或知樞密院事、樞密副使或同知樞密
院事。下設:承旨司。
三、中書省(掛名):與門下省、尚書省為行政機關,分掌決策、封駁、執行職能。
四、門下省(掛名):三省長官為:尚書、尚書左丞、尚書右丞、侍郎
五、尚書省(掛名)下設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各部長官為:尚書、尚書左丞、尚書右丞、侍郎、中書舍人、郎中、員外郎
六、三司(計司):幾乎實際全面主管中央財稅、金融、經濟。長官為:使、副使、判官,下轄鹽鐵司、度支司、戶部司。但三司在前期分合不定,元豐改制後廢。
七、宣徽院
八、秘書省(貼職):典籍、圖書、檔案管理。職官:判省事、秘書丞、著作郎、著作佐郎、秘書郎、校書郎等。
九、崇文院(昭文館、史館、集賢院、秘閣)
十、翰林學士院
十一、御史台與諫院
掛名即以作寄祿官系統。
刑部郎中(從六品):即在刑部掛名而為寄祿官職稱,並不實際任刑部職。
郎中:尚書令、僕射、丞,各部侍郎、丞、各部諸司郎中(各司事務)、員外郎
致仕:古代官員正常退休叫作「致仕」,也稱致事、致政、休致、休退等。源於周代,漢以後形成制度。朝廷以厚祿賜予退休官員。宋制,文官滿七十,武將延十年,可自願提前。少數元老不受限。備退官員遞呈申請表、札,朝廷批准後,領取致仕告、敕。神宗之前,皆解去原職,神宗起,允許帶職致仕。致仕後優待:1、真宗起,致仕皆給半俸,部分立功武官全俸。2、致仕時皆升轉一官,之後每遇朝廷推恩,還能轉官。3、高級官員可蔭補一定數目近親子弟為官;中級官員如蔭補子弟,即不能轉官,稱「守本官致仕」。4、為子弟乞請「恩例」。5、致仕後,為親屬敘封或封贈、回授官爵。若朝廷特命復出任職,則稱「落致仕」。
回授:宋轉官規定之一。官員磨勘後原應轉官,礙於止法,經奏請,准許授予弟侄、子孫,使之出官或轉行,為「回授」。官員的服色,允許回授其父。還允許將官階回授,用以封贈父母。
止法:官吏升轉達到最高限制官階,須待官職資格或軍功,方許升轉。
公:先公
君諱逵,字仲達,家晉陽。其譜雲:隋文中子通之後,唐季避亂家濮陽,
君:以子口吻。全文所有「君」字,俱指代墓主王逵。
諱:名諱,平輩、晚輩、後人不得直稱前人之名,稱字避諱。
字:平輩相稱用字,字與名多相關。如墓主,《爾雅》:「九達謂之逵」,名逵,字仲達。
家:聚族世居。家,近同今人之家族;室或戶,近同今人之家。
晉陽:山西縣名,今太原附近。
譜:記錄世代祭祀、承繼關系的宗譜,亦叫族譜、家譜。
隋:581—619,朝代名。
文中子通:王通,580—617,隋儒,字仲淹。門人私謚文中子。絳州龍門人(今山西河津)。603年見文帝上《太平十二策》,不見用。曾中秀才,任蜀郡司戶書佐,蜀王侍讀。後棄官歸里,著書講學。弟子千餘人,時稱「河汾門下」「河汾道統」。著述多種,均佚。僅存宋阮逸注《中說》(《文中子》)10卷。在佛教盛行之際,起而力倡儒學。其學生中薛收、溫彥博、杜淹、竇威、賈瓊、姚義、杜如晦、陳叔達、房喬、魏徵、李靖、薛方士、裴晞、王珪、叔恬、董常、仇璋、程元備,俱為隋唐之交,一時之選。
後:後裔。
唐季:唐,朝代名。季,末期,伯仲叔季。也可反稱季唐。
避亂:季世總是戰亂頻仍。
濮陽pu2:河南縣名
故今為濮陽人。曾祖考溫。祖考名犯濮王諱。考翰,贈尚書工部侍郎。
故:因由。
今為濮陽人:戶籍、籍貫。
曾祖考、祖考、考:年齒高為老,嫡親長輩死者為考。
名犯濮王諱:宋嚴諱,所以名不書。濮王,宋親王。
贈:死後追封。
工部侍郎(從三品):六部長官尚書,副長官侍郎。
君幼學於母史氏,聰警絕人。及長,學於侍御史高弁。天禧三年及進士第,為廣濟軍司理參軍,母喪去。
幼學:童蒙。
母史氏:母親史氏。
聰警絕人:聰,聽覺靈敏;警,心思反應機敏。絕,斷、盡,含獨特之意。人,其他人,人己、人我相對。
及:達到、到達。
長:青春期。
侍御史:(正七品)監察系統御史台官員,輔助御史中丞處理御史台事物,宋初兼知雜事。
高弁:字公儀,濮州雷澤人。弱冠,徒步從種放學於終南山,又學古文於柳開,與張景齊名。至道中,以文謁王禹偁,禹偁奇之。舉進士,累官侍御史。諫修玉清昭應宮,降知廣濟軍。尋以戶部判官試開封府進士,私發糊名,奪二官。稍復知單州、邢州、鹽鐵判官。河決澶州,請弛堤防,縱水所之,可省民力,且以扼契丹南向。議寢。知陝州,卒。 弁性孝友。所為文章多祖《六經》及《孟子》,喜言仁義。有《帝則》三篇,為世所傳。與李迪、賈同、陸參、朱頔、伊淳相友善。石延年、劉潛皆其門人也。
天禧三年:(1019年)真宗趙恆年號,古一朝多年號,至明始一朝一年號。
及進士第:唐宋科舉科目繁多,進士科為其一科。舉人皆布衣,殿試合格,按五甲等級,授予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及進士第,即登一等科。
廣濟軍:地方區劃,與府、州同級。由軍事轄區演化。廣濟軍在今江西武穴。
司理參軍:(從九品)各州司理院,任新及第進士或明經為司理參軍,專治刑獄。州級長官下機構官職有幕職官(簽廳、都廳):判官、推官、掌書記、支使等,屬官:曹官(府院、州院):錄事參軍、司理參軍、司戶參軍、司法參軍,主兵官,監當官四類。司理參軍又稱獄官,偏重刑犯審訊、案情核查、監獄管理。
母喪去:丁憂,官員遇父母喪,普通解職守喪三年(25月以上)。去,解職回家丁憂去。
姜遵知永興軍府事,取君主萬年簿。萬年令免官,君行令事,大去舊弊。
姜遵:(963--1030),字從式,淄州長山(今山東鄒平)人。真宗咸平三年(1000)進士,為蓬萊尉。大中祥符中累遷監察御史。仁宗即位,知滑州,充京東路轉運使,換京西路。天聖四年(1026),拜右諫議大夫、知永興軍。六年,為樞密副使。七年,遷給事中。八年卒,年六十八。
知永興軍府事:湖南東南部。知事:使職差遣,各級官府首要行政長官。
取君主:納用王逵主持。實任差遣。取,選取;在吏部選人檔案里選取並被批准使用。
萬年:縣名。在今江西西部。
萬年令:(從八品),地方官有寄祿官者為京朝管,由皇帝、中書門下及下設機構考核選用;無為選人,由吏部銓選差注。重要縣用京朝管為知縣事即知縣,小縣用選人為縣令,更小縣甚至不設令,主簿代行。知縣、縣令為縣長官,主持縣政務,實際即管理一縣行政,有戍軍則兼領軍務。
主簿:(從九品)縣級屬官,掌出納官物、銷注簿籍。
免官:出問題被上級主管部門(吏部)罷免。
行令事:暫代執行。縣長官有知縣(縣令)、縣丞、主薄、縣尉,如人少事簡,可闕知縣、縣令、縣丞,但不可闕主薄,而由主薄代行。
大去舊弊:贊詞,成績肯定有,不必很大。逵代令之際為宋初上升期,清廉實干風氣尚可。
王文康公代遵,與安撫使王,轉運使李紘皆薦君宜令萬年,詔特以為試秘書省校書郎知縣事,後不得為例。
王文康:曾纂《五代會要》三十卷。景淘年八月癸亥,樞密使王文康公薨。
安撫使:中書門下派出的巡視戰亂、災機地方的官員,相當於高於府州的「路」級官員,為路級軍事長官。路級行政為派出機構,各使司管轄地域不盡同,事權亦有重疊,均向中書門下負責。安撫使司又稱帥司。
轉運使:路地方官員,前期掌財賦,有督查地方官吏;後期兼綜邊防、治安、錢糧、巡察,為路級主要行政長官。轉運使司又稱漕司。另有提點刑獄司(憲司、監司)、提舉常平司(倉司),與轉運使司同為路級民政主管,住地不同,轄區亦不盡同,事務有側重、有重疊,均有互相監察及監察、舉薦州縣官員職責。
皆:都。漢字復用偏旁部首點劃,字義俱有重復、重疊、共同、同樣之意。
薦:推舉。
宜:適合;能力具備,超越其他人選。
詔:官府下行文書,五品以上官員使用,由翰林學士院鎖院起草,採用四六句文體。
特以為試:例外破格試用。
秘書省校書郎:(從九品)校勘書籍,訂正訛誤。寄祿官官職級別,以此身份職事差遣地方。從此王逵已由選人升遷為京朝管。
後不得為例:不是改制、變法,所以只是特例。非責難語詞。套話。
晏殊為三司使,奏君為三司檢法官。李諮代殊,會天聖十年掖庭火,諮任公具材用治宮室,五日而用足。仁宗聞而嘉之,遷秘書省著作佐郎。
晏殊:991—1055,撫州臨川人(今江西撫州),字同叔。幼以文名,工詞。賜同進士出身。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三司使、宰相兼樞密使。貶任宋州(河南商丘南)時,興學校,延用范仲淹教生徒。
三司使:鹽鐵、戶部、度支為三司,長官三司使,掌管統籌國家財政,位亞執政,號計相。
檢法官:實職,非寄祿官系列。宋制度法律繁冗,負責向長官檢索、提供具體案件適用法條。
奏:向上級書面言事,上書上及中央及皇帝。
李諮:
會:遇到一塊。
天聖十年:(1032年)仁宗趙禎年號。
掖庭:宮嬪所居的皇宮中旁舍。掖通腋,兩旁。
火:失火。
任:臨時使用具體事務工作,非官亦非職事差遣。
具材用治宮室:整備材料修理重建房屋建築。
用足:所用材料齊備。
仁宗:仁:廟號。(1022—1063任)年號:天聖、明道、景祐、寶元、康定、慶歷、皇祐、至和、嘉祐。
聞而嘉之:知道之後予以表揚嘉獎。
遷:調動。本文為寄祿官升轉。
著作佐郎:(從八品)寄祿官官職級別,高於校書郎。
王鬷知益州,取君僉書節度判官廳公事,遷秘書丞,通判益州事,遷太常博士。
王鬷:
益州:四川成都。
僉事、僉書公事:判官,州幕職屬官,居幕職諸官之首。京朝管充任稱簽書節度判官或簽書某州判官廳公事,簡稱簽判。協助長官治理郡政,辦理司法、戶籍版帳、管理屬吏等具體事務。僉,通簽。
秘書丞(正八品):寄祿官官職級別。
通判:知州,正長官;通判,副長官。
太常博士(從七品):寄祿官官職級別。
新都里胥捕罪人殺之,獄具當死,君求得其情,為奏讞,里胥得不死,蜀人以為德。入為開封府推官,賜緋衣銀魚。府史馮士元家富,善陰謀,廣市邸舍女妓,以啗諸貴人,一時多與之親。
新都
里胥:鄉級胥吏。中國自古官、吏分別。官用士人;官主決策、管理、監督,用吏執行具體事務工作。早期吏用役人,服勞役之一類,後因官司事務漸繁且專業,縣以上中高級吏改轉用招募,吏也形成不同品級、專業、職能。里胥,多為本鄉役人。
具獄當死
求得其情:探求獲得實際情況。意有冤情。
奏讞
蜀
德
入:京師為中,地方為外,回京師為入。
開封府推官:開封府為四京府之一,地位重要,京府官員高一階。推官,次於判官的幕職屬官,與判官共同協助長官處理州政。
賜緋衣銀魚
府史:府官衙胥吏,較高級有令史、書令史等。府史,具體不詳。
馮士元
善陰謀
廣市
邸舍女妓
啗:食也,從口,臽聲。讀與含同。同啖,吃、咬。
諸貴人
一時
與之
會士元有罪系獄,君治之,竟其事,及諸貴人。以其故多得罪去者,或謂君禍始此矣。君笑曰:「吾知去惡人耳。」
系獄
治之
竟其事
及
以其故
去者
或謂
禍始此矣
曰
吾
去
惡人
耳
出為湖南路轉運使,蠻人歸附。遷尚書祠部員外郎,坐小法。知虔州、池州、福州、揚州、江南西路轉運按察使,遷尚書刑部員外郎,按知洪州卞咸抵其罪,改荊湖北路轉運使。
出
湖南路轉運使:荊湖南路
蠻人
歸附
尚書祠部員外郎:正七品
坐小法
虔州池州福州揚州
江南西路
轉運按察使
尚書刑部員外郎(正七品)
按
知洪州卞咸
抵其罪
改
荊湖北路
初,諫官李京嘗奏君某事,及是,京以言事斥監鄂州稅,聞君至,移病不出。君要諭之曰:「前事君職也,於吾何負哉?」卒與之歡甚。京死,又力賙京家,而奏官其子。
初
諫官
李京
嘗
某事
及是
以言事斥
監鄂州稅
至
移病不出
要諭
前事君職也,於吾何負哉
卒:邊緣的最基層人員、組織,引申為末端,意近最後、終於。
歡甚
力賙:以財物救濟
奏官其子
改河東轉運使,賜紫衣金魚,坐小法,知光州,逾月遷尚書兵部員外郎,知徐州。是時山東大飢,君所活數萬人,收遺骸為十二冢葬之,亦數萬。
光州
逾月
兵部員外郎正七品
徐州
是時
山東
大飢
所活數萬
收遺骸為十二冢葬之
亦
是時富丞相弼為京東東路安撫使,自為文祭其冢。
富丞相弼
京東東路安撫使
自為文祭其冢
明年,遷尚書工部郎中、淮南轉運使。歲飢,又多所全活。
明年
尚書工部省郎中:從六品
淮南轉運使
歲飢
又
多所全活
就加直昭文館,知越州浙東兵馬鈐轄,遷尚書刑部郎中,判刑部,加直龍圖閣、知荊南府荊湖北路兵馬鈐轄,濬渠為水利,又開新河通漕,公私便之。請知兗州,坐法免。
就
加
直昭文館
越州
浙東兵馬鈐轄
刑部郎中:從六品
判刑部
直龍圖閣
荊南府
荊湖北路
濬:疏通;渠,水利
開新河
通漕
公私便之
請
兗州
免,坐法免
起知金州,提舉兗州景靈宮,知萊州,遷尚書兵部郎中,知西京,留司御史台,提舉崇福宮,皆不赴,遂乞致仕。
起
金州(陝西安康)
提舉兗州景靈宮
兵部郎中(從六品)
萊州
西京
留司
御史台
崇福宮
不赴
遂乞致仕
居鄆州,熙寧五年四月癸亥終於鄆州昭慶坊之私第,享年八十有二。有文集五十卷。
居
鄆州
熙寧:神宗(1067—1085在位)第一個年號1068-1077,第二個元豐1078—1085
癸亥
昭慶坊
私第
享年
八十有二
文集、卷
君娶朱氏、賈氏、高氏。高氏封長安縣君,其父弁,君所從學者也。皆先卒。
娶朱氏
封長安縣君
所從學
皆先卒
有子五人。子駿,衛尉寺丞。子淵,鄆州壽張主簿。子建,河南伊闕尉。子皋、子英,未仕也。女七人,適蘄州黃梅令李綱、尚書職方員外郎馬淵、中班殿直侍其珪、進士程行、大理寺丞劉士邵、鄧州穰縣主簿李毅、進士張伉。
衛尉寺丞
鄆州壽張主薄
河南尹闕尉
未仕
女七人
適
蘄州黃梅令
尚書職方
中班殿直侍
進士
大理寺丞
鄧州穰縣
君為人志意廣博,好智謀奇計,欲以功名自顯,不肯碌碌。所至威令大行,遠近皆震。
為人
志意廣博
好
智謀奇計
欲以功名
自顯
不肯碌碌
所至威令大行
遠近皆震
然當是時,天下久平,世方謹繩墨,蹈規矩,故其材不得盡見於事,而以其故,亦多齟齬,至老益窮。然君在撼頓顛疐之中,志氣彌厲,未嘗有憂戚不堪之色,蓋人有所不能及者也。君尤篤於好善,一時與之游者,皆當世豪傑、知名之士。若予者,亦君之所厚。故君之葬,其子來屬以銘,而予不得辭也。君葬於其卒之歲某月某甲子,而墓在鄆州之某鄉某原。銘曰:
維特材,志橫出。世拘牽,困羈馽。見事為,萬之一。形則潛,名不沒。
❸ 姓蘇的來由是怎麼回事還有姓蘇的名人有哪些呀
蘇姓來源有三:1、出自己姓,昆吾之後。據 《元和姓纂》和《蘇洵族譜》等所載,顓頊帝裔孫吳回為帝嚳火正,生子陸終,陸終生樊為昆吾,至周武王,其裔有司寇忿生,受封於蘇(故城在今河南溫縣東南),子孫遂以國為氏。2、出自古代少數民族。據《漢書》所載,遼東烏桓在漢武帝時附漢,他們分遷至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等郡地,中有改漢姓蘇的;又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改鮮卑族代北復姓跋略氏單姓蘇。3、其他少數民族改蘇姓而來。清蘇佳氏、蘇都哩氏、蘇爾佳氏改蘇姓,錫伯族蘇木爾氏,漢姓為蘇,裕固族蘇勒都斯氏,漢姓為蘇,土族蘇卜氏,漢姓為蘇,羌族蘇蟒達房名,漢姓為蘇,彝族阿蘇氏,漢姓為蘇……,其他少數民族亦有。
蘇忿生:周初大臣,官至司寇,能平刑以教百姓,後被封於蘇國為王。蘇秦:河南洛陽人,戰國時的縱橫家,曾成功地勸說六國國王聯合抗秦,身佩六國相印,可謂三寸不爛之舌能抵百萬雄兵。蘇武:杜陵(今陝西西安)人,漢武帝時出使匈奴,被匈奴羈留十九年,牧羊於北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附近),嚙雪吞旃,而仍杖漢節,為保持民族氣節樹立了榜樣。蘇章: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人,東漢名臣,少博學,善屬文,安帝時舉賢良方正,歷任冀州、並州刺史,後因抑制豪強,不徇私情而被罷職。蘇惠:始平(今陝西興平)人,十六國時女詩人,以「迴文璇機圖詩」著名,此詩今人仍尋解不疲。蘇定芳:冀州武邑(今屬河北)人,唐初大將,在抗擊突厥、援救新羅的戰斗中戰功卓著,使大唐勢力西至中亞,東至朝鮮半島,因功封邢國公。蘇味道:趙州欒城(今屬河北)人,唐時宰相,其詩文與李嶠齊名,號「蘇李」。蘇 :京兆武功(今屬陝西)人,唐朝文學家,襲封許國公,曾與宋王景合作,共理政事。文學上,時人有與張說(燕國公)並稱為「燕許大手筆」。後人輯有《蘇廷碩集》。蘇洵、蘇軾、蘇轍:四川眉縣人,北宋文學家,父子三人並稱「三蘇」,又與其他五人合稱「唐宋八大家」。蘇洵其文語言明暢,筆力雄健,稱為「老蘇」,有《嘉佑集》傳世;蘇軾為「大蘇」,尤為著名,辭文書法無所不精,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東坡易傳》等傳世;蘇轍為「小蘇」,有《欒城集》傳世。蘇頌:福建泉州人,北宋天文學家,他設計出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鍾——水運儀象台,有《新儀象法要》遺世。蘇舜欽:四川三台人,宋代高士,其慷慨有大志,好為古文詩歌,隱讀以終,著有《蘇學士集》。蘇廷煜:安徽蒙城人,清代畫家,其墨梅蘭竹菊及書法,為時稱「雙絕」。蘇曼殊:廣東香山(今中山)人,近現代文學家,其小說以男女愛情為主,描寫細膩生動。通英、法語和梵文,亦工繪畫。後削發為僧,號曼殊,有《蘇曼殊全集》傳世。蘇兆征:廣東香山人,中共早期工運領袖之一,曾組織過省港大罷工、廣州起義,一九二九年病逝於上海。
❹ 神宗元豐六年至哲宗元佑元年發生了什麼事
元豐六年
阿里骨繼位
元豐五年(1082)五月,宋神宗下詔冊封西蕃邈川(今青海樂都)大首領董氈為武威郡王,冊封董氈養子阿里骨為肅州團練使,董氈大將青宜結鬼章為甘州團練使,其於欺丁為伊州刺史。阿里骨本是於闐人(今新疆和田),並非唃廝啰後裔,其母掌牟瞎遭曾經為董氈妃子,因而董氈把阿里骨當作養子對待,董氈患病後,將內外政事交給阿里骨處理,並非常信賴阿里骨。阿里骨在董氈之妻喬氏面前孝順之極,深得喬氏歡心,阿里骨將此事處理得井井有條,其地位威信也逐漸提高,於是陰謀篡位。董氈本來有一個兒子,名叫欺丁,西夏人。回鶻人曾經將公主許配給他,但欺丁本人向來輕佻,喜歡變易服裝,微服察訪,阿里骨暗少派人將欺丁假作盜賊殺害。次年十一月,董氈死後,阿里骨與喬氏秘不發喪,突然將全族各部首領召集到青唐城(今青海西寧),謊稱董氈遺詔將王位傳給阿里骨。各部首領只好承認既成事實,擁立阿里骨繼承王位。阿里骨繼位後,貢奉宋朝和董氈在世時完全一樣,宋神宗也就承認了阿里骨的地位。
曾鞏逝世
文學家曾鞏(1019-1083)。鞏子固,南豐(今屬江西)人。有《元豐類稿》。
蒲宗孟知汝州
元豐六年(1083)八月,宋神宗召見執政大臣王珪、王安禮、蒲宗孟等。宋神宗在交談之中流露出朝廷上下缺乏具有真才實學的大臣的感嘆.尚書左丞蒲宗孟不加思索地回答說:朝廷內外人才均為司馬光的異端邪說所迷惑,成為司馬光一夥的人才了。宋神宗很不高興,談話進入了僵局,雙方都十分尷尬。蒲宗孟甚是恐懼,宋神宗憤憤道;蒲宗孟敢看不起司馬光嗎?自從他辭去樞密副使職務後,司馬光從來未曾上書言事,也不曾向我要求過什麼條件,自從本皇帝即位至今,只有司馬光一人如此高潔。還有一次,宋神宗又與執政大臣談論古今偉人,蒲宗孟盛贊漢代揚雄如何偉大,宋神宗嗤之以鼻。從此以後宋神宗對蒲宗孟就很反感了,想找借口趕走蒲宗孟。恰在此時,有人告訴宋神宗說尚書左右丞蒲宗孟、王安禮違法修繕樞密院辦公的房屋。宋神宗大怒,貶蒲宗孟為汝州(今河南臨汝)知州,工部郎中王克臣、將作少監鍾浚罰銅二十斤,工部郎中范子琦、工部員外郎高遵惠、將作監丞韓玠各罰銅十斤。宰相王珪,蔡確嚇得不敢上朝辦公,在家中聽候發落,結果被各罰銅八斤、王安禮罰銅十斤。其後宋神宗派宦官通知王珪等人前去辦公,他們才到中書上朝
七年
澶州等地保甲起義
狄諮、劉定等提舉保甲官縱容當地保甲橫行霸道,州縣官僚不得過問,於是澶(今河南濮陽)、魏(今河北大名)等地保甲膽大妄為,竟敢白晝劫掠農戶。元豐七年(1084)二月,澶州觀城縣(今河南清豐東)等地保甲三百餘人拿起武器,攻入縣城,掠奪老百姓的財產。大名府朝城、相州臨漳(今河北臨漳)等地保甲也紛紛揭竿而起,反抗官府。因而在澶州、滑州(今河南滑縣)兩地的保甲起義漸漸形成了幾個大的集團,其中包括單安、王乞驢、張謝留等分別率領的保甲義軍。宋神宗調集了禁軍專門對付保甲義軍,單安、張謝留等人遇害,其餘義軍全部被誅殺。司馬光、劉摯等人借機向宋神宗提出了廢罷保甲法的建議,他們認為保甲法本身即是農民起義的誘因,農民精通武藝後,往往私帶武器,抵抗官軍的捕殺,因而應及時取消保甲法,社會才能安定。
河西韃靼攻西夏
韃靼(今青海西北)與回鶻東部邊境相鄰。宋太祖乾德年間,曾派使臣入貢宋朝,由於距離遙遠,後來與宋朝之間的聯系逐漸中斷。韃靼人獷悍、好鬥、輕死、好利,他們與夏國是世代仇恨,曾派兵侵略西夏北部邊境,掠奪西夏人口賣到遼朝。元豐七年(1084)宋夏之間再次爆發戰爭,韃靼又派兵掠奪西夏右廂監軍司(今內蒙古烏海)所在地。宋熙河路經略司將韃靼與西夏之間的關繫上報朝廷,宋神宗委派右班殿直皇甫旦帶著皇帝的詔書安撫吐蕃各部,使他們團結起來,共同對付西夏,皇甫旦到達青唐(今青海西寧)後,被吐蕃大將鬼章截留,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
西夏進攻安遠砦
元豐七年(1084)、夏大安十年四月,宋朝涇原路經略使盧秉派大將彭孫等人攻破葫蘆溝(今陝西佳蘆河)兩岸的西夏部落。秉常怒不可遏,派遣都統軍葉悖麻、副統軍咩訛埋統領軍隊圍攻安遠寨。安遠寨守將呂真、米贇迎戰,西夏軍隊大敗,葉悖麻、咩訛埋被殺死。劉昌祚將這一消息上報朝廷後,宋神宗龍顏大悅,下詔獎勵劉昌祚及有關參戰人員。
《資治通鑒》撰畢
從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開始設置機構,進行《資治通鑒》的集體創作,司馬光建議回韶州翁源縣(今廣東曲江南),縣令劉恕、將作監主簿趙君錫同自己一道共同撰寫,其後趙君錫因父親去世而未能參加,改由國子監直講劉攽負責趙君錫之工作。劉攽撰寫五年以後,由知資州龍水縣(今四川簡陽西南)范祖禹代替。每撰寫完一朝的歷史,即上呈宋神宗。元豐七年十月將《五代紀》三卷上呈宋神宗。《資治通鑒》總共二百九十四卷,《目錄》、《考異》各三十卷。《資治通鑒》撰寫完畢時,參加編寫工作的劉攽已被貶為監衡州酒務,劉恕已去世。宋神宋高興地對執政大臣們說:「前代沒有出現過這類書,《資治通鑒》比荀悅的《漢紀》好多了。」宋神宗下令將《資治通鑒》送到三省,交給執政大臣閱讀。其後宋神宗又下令晉升主要負責人司馬光為資政殿大學士(司馬光原來是端明殿大學士),並獎給司馬光銀、絹、衣帶、馬等物。
李憲上《擾耕策》
李憲攻佔蘭州(今甘肅蘭州)後,西夏曾多次派兵前去爭奪,但都被宋軍打敗。永樂城(今陝西米脂西北)之戰後,西夏進一步發動了更大規模的戰爭,用攻蘭州。元豐七年正月(1084)西夏步兵、騎兵號稱八十萬圍攻蘭州,志在必得。宋神宗一再下詔,命令李憲等人不得輕舉妄動,同時要求李憲聯合吐蕃首領阿里骨共同對付西夏的進攻。二月,李憲向朝廷遞交了《擾耕策》一文,具體闡述了自己對防禦西夏,保衛蘭州的意見。他認為單是防禦恐怕很難守住蘭州,應將防守與進攻有機結合起來,主張在西夏春耕季節派遣一小部軍隊向西夏領土發動襲擊,而不是出動大軍深入西夏本土,破壞西夏的農業耕作,在西夏收獲季節也同樣派兵進行掠奪,以達到削弱西夏的目的,另一方面,宋朝政府應千方百計招納西夏人口,使他們歸順宋朝,反抗西夏的統治,這樣就可以保住蘭州。宋神宗採納了李憲的意見。
藍載起義
元豐七年(1084)四月十九日,汀州(今福建長汀)軍賊藍載等人劫掠州縣後,轉戰進入梅州(今廣東梅州)境內,殺死惠州(今廣東惠州)歸善縣巡檢使臣。宋神宗命令權宜州沿邊溪洞都巡檢程健迅速前往廣南東路進行征討。程健上任後,發布安民告示,獎勵捕盜,規定凡是有捕獲藍載者授予班行之職,賞賜錢五百貫,捕獲藍載以下義軍首領者賞錢三百貫。後來義軍轉戰廣南東路地區。宋神宗又下令福建路提點刑獄司與汀州地方官吏共同征討,並令兩路轉運司兵匯一處,合力進討,不得擅自招安,以致養虎貽患。同年八月,福建路槍仗手李抗等人與藍載相遇,藍載大敗,李抗殺死了全部義軍戰士。
王沖起義
吳居厚任京東路轉運使時期,對廣大人民進行殘酷的統治,搜刮民脂民膏,引起了當地老百姓的強烈不滿。元豐七年(1084)六月,王沖領導逃亡士兵振臂一呼,發動了聲勢較大的農民起義。義軍隊伍轉戰於商(今陝西商縣)、虢州(河南靈寶)之間,殺貪官污吏,與宋朝官軍周旋了很長時間。在一次戰斗中,王沖英勇犧牲。起義軍余部在成俊的領導下,勢力又逐漸壯大起來。宋神宗下令商,虢二州禁軍迅速前往鎮壓。最後,起義失敗,成俊等人犧牲。
王宗望建議改革蜀鹽生產
元豐七年(1084)七月,夔州路轉運使王宗望上書宋神宗建議改革四川地區的井鹽生產和銷售。他認為應在成都設立榷鹽司,而在其它產鹽的地區設置鹽場,各產地的鹽井完全由官府控制,榷鹽司和鹽場負責把各地的鹽收購起來,然後由官府銷售給各地百姓,官府銷售井鹽價格在原來從鹽戶手中購價的基礎上最多不得超過百分之十五。這樣,國家就可以獲三十萬貫的利潤,同時壓低一些地方的鹽價,達到興利除弊的目的。王宗望還建議成都府路、梓州路都為禁鹽地區,煮鹽戶必須到官府指定的地區交納禁鹽,如果擅自買賣私鹽,要受到嚴懲。成都專門設置轉般都鹽務,負責貯藏食鹽,這樣四川地區各州縣總共有六百口鹽井,大鹽井每天煮鹽四百斤,小井二百斤,因而每天收購十八萬斤食鹽,每年收購食鹽六千三百七十二萬斤,每一百斤鹽賣錢四千錢,總計賣錢二百五十四萬貫,每年在原鹽價的基礎上增加百分之十五,國家可以收入利潤三十八萬貫。王宗望還建議宋神宗從國家財政中撥出度僧牒五百道,十萬兩銀給四川轉運提舉司,三年之後還給國家。宋神宗下令各路轉運司討論他的建議,並指出其建議的利弊。
張汝賢彈劾王安禮
元豐七年(1084)七月,侍御史張汝賢上書宋神宗,彈劾尚書左丞王安禮利用職權之便,擅自把自己的兒子王枋差遣為監泗州(今江蘇盱眙)糧料院,不符合法律程序。張汝賢還彈劾王安禮詆毀宋神宗等等。宋神宗在召見王安禮時將張汝賢奏章大意告訴了王安禮,王安禮當即上書宋神宗進行辯護,並同時指出張汝賢將一些道聽途說的東西當成事實真相;是不公平的。還指出張汝賢是公報私仇,自己不可能詆毀宋神宗,憑自己的一貫表現即可證明。張汝賢又上書,指責王安禮所到之處,與當地妓女往來密切,其行為污穢不堪;王安禮對父母極不孝順,在守喪期間即與妻妾尋歡作樂,有損執政大臣的形象等等;王安禮這樣的大臣不能正己,焉能作為士大夫學習的榜樣、充當執政大臣呢?張汝賢的奏章上遞宋神宗後,王安禮多次上書辯護,以其兄王安石患病為借口;並請求宋神宗派他知江寧府(今江蘇南京)。於是宋神宗任命王安禮為江寧府知府。
八年
神宗崩
元豐八年(1085)正月,神宗患病後,卧床不起,二月,神宗疾病癒來愈嚴重。三省樞密院長官進入內宮請安,宰相王硅說元豐七年 (1084)冬天曾同神宗談到延安郡王出宮之事,乞望陛下早日將延安郡王(趙煦)立為太子,此時宋神宗巳不能說話,只是點頭表示同意。王硅又建議讓皇太後<宜仁太後)暫時處理朝政,等神宗身體康復後再還政,神宗也點頭認可。當時宣仁太後、皇子趙煦、朱德妃都在場,王硅等人退出神宗卧室後,跪在宣仁太後面前,要求她處理朝政,宜仁太後慌忙躲避,但宦官張茂則對宜仁太後說:太後固然應當為國家社稷著想。不應竭力逃避責任。於是宣仁太後才同意垂簾聽政。神宗於三月去世,趙煦即帝位,這就是後來的哲宗。
梁乙埋卒
大安十一年(1085)二月,梁氏兄妹專權後,梁乙埋多次派兵侵擾宋朝邊境,宋朝鄜延路經略使趙卨曾寫信質問梁乙埋為什麼要與宋朝結仇,並提醒梁乙埋說入侵宋朝是得不償失的愚蠢作法。梁乙埋鑒於國內一些權臣掌握兵權,憂心忡忡,因而後來他自己從不親自帶兵出征。早在諒祚統治時期,梁太後即特批梁乙埋官爵可以世襲。大安十一年(1085)二月,梁乙埋去逝,其於梁乙逋自立為國相,把持了西夏政權。
宣仁太後垂簾聽政
元豐八年(1085)三月,宋神宗去世後,宰相王珪立即宣讀神宗遺詔,由哲宗繼皇帝位。哲宗八歲即位,尊奉宜仁太後為太皇太後,皇後向氏為皇太後,德妃朱氏為皇太妃,軍國大事由太皇太後暫時處理,一切按照真宗劉皇後聽政的先例辦理。同月,朝野內外大臣上書要求小皇帝哲宗聽政,並請求太皇太後垂簾聽政。宣仁太後垂簾聽政後,立即起用王安石變法的反對者,任用司馬光為宰相,文彥博、呂公著等人也相繼上台,掌握了朝政,司馬光等人任用劉摯、王岩叟等人為諫官,竭力詆毀攻擊變法派。當時宋哲宗年齡尚幼,根本不理朝政,因而司馬光等在宣仁太後的大力支持下,全部廢除了王安石的新法,同時堅決打擊變法派人物和奉行新法的各級官僚,如呂惠卿、章敦、蔡確、呂嘉問等人,這些變法派人物有的被貶,有的被判刑,有的被逐出政府機關,不一而足。呂大防、梁濤、劉安世等人還把支持變法的八九十名官僚劃入王安石、呂惠卿、蔡確等人名下,認為他們結成死黨。這就是歷史上所謂的「元佑更化」。元佑期間的一切措施都是在宣仁太後的操縱下進行的,直到元佑八年(1093),宣仁太後去世,年輕的宋哲宗才親自處理朝政,改元「紹聖」(紹述神宗之政)。
呂公著上書太皇太後
元豐八年(1085)六月,呂公著上書,認為哲宗剛即位,太皇太後聽政,其中有十件事是皇帝應注意的,一曰畏天,二曰愛民,三日修身,四日講學,五曰任賢,六日納諫,七曰薄斂,八曰省刑,九曰去奢,十曰無逸。太皇太後看完呂公著的奏章後,十分高興,派遣宦官梁惟簡帶著御旨去看望呂公著,希望呂公著更進一步加以論述。於是呂公著又上書說,自從太皇太後柄政以後,廢除導洛司、堆垛場等機構,減免市易司貸款利息,廢除養馬法等措施十分得力,罷黜一些大臣如吳居厚、王子京、李憲、宋用臣等,這些貪官污吏是必然罷免的。自從王安石變法以來,凡是持不同政見者即被斥為變亂法度,必然予以罷黜,於是青苗、免役、保甲、保馬等法得以施行,掠奪民財以歸國家,太皇太後也深知新法之弊,逐漸開始廢除,其中青苗、免役、保甲三項新法應加以修改,另選良法代之,以為長久之利,保馬、市易、專利等法從先帝在世時即發現弊端叢生,其中尤以市易法為甚,使民不聊生,應該完全廢除,其中南方鹽法、三路(開封、京東西、河北)保甲尤其應該最先廢除。呂公著還進一步陳述了對人事安排的意見,他認為目前人才匱乏,執政者應不拘一格,大膽任用一些大臣,台諫官更需有真才實學的人擔任。同時呂公著還向太皇太後推薦了一些人才,將作少監孫覺敢於直言極謙可充任諫議大夫,范純仁、李常、劉摯、蘇轍、王岩叟等官僚均屬德行俱佳的士大夫,太皇太後完全可以信任這些人並加以重用。其後司馬光又推薦趙彥若、傅堯俞、范祖禹、粱燾、韓宗道、蘇軾、朱光庭、王存、趙君錫、唐淑問等人。這樣,反對變法的人物幾乎都被推薦到中央行政機構擔任要職。
司馬光論保甲法
元豐八年(1085)七月,司馬光上書太皇太後,陳述保甲法的弊病。他認為宋神宗為征討邊疆少數民族,拓寬疆域而在全國各地推行保甲法。但先帝在世時已發現保甲法有不少弊病,因而頒布了不少法令加以矯正。保正、保長以訓練為名每天將保甲集中起來,從中索取賄賂,行賄的人可以不參加訓練,因而訓練保甲使耕田、播種,收獲等完全荒廢,而一些充當保甲的農民,貪圖享受,逐漸變成了一幫游手好閑之徒,這就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各地巡檢、保正、保長利用職權貪贓枉法,行賄受賄,如果保甲之家稍不如意,即擅自動刑,嚴刑拷打,弄得民不聊生,廣大農民煩家盪產也難填滿保正長的貪欲,國家還得支出錢財滿足保甲訓練的需要,這種勞民傷財的法令,不廢除是不行的。保甲法實施後,又相應制定保馬法,本意是想通過保甲法鎮壓廣大農民的反抗,擔負起捕捉盜賊的任務,還可以在保甲訓練好後命令他們戍守邊關。為國效力。實際上一旦送上前線,與敵人交戰,保丁則逃之天天。加之保甲、保馬法實施後,一些保丁乘馬打劫,為盜鄉里,騷擾百姓,官府無從捕捉,本來想藉此平息盜賊,反而使盜賊更加盛行,河東、陝西、京西等路自從實行保甲法之後,盜賊公行,更加猖獗,他們居然敢進入衙門刺殺官吏,便是證明。有鑒於此,司馬光主張全部廢除保甲法,使保丁回到農業生產第一線上去。將提舉保甲司的官員召回京城,恢復原來的弓手制度,召募弓手捕賊,其餘巡檢士兵、縣尉、弓手、耆長、壯丁等並按王安石變法前的祖宗舊法加以改正。司馬光的奏章呈上後,宰相蔡確等人認為司馬光的意見不通,因而未加以執行。
司馬光上書太皇太後
元豐八年(1085)三月,司馬光擔任提舉崇福官職務期滿後,御史台和國子監未將這一情況上報宋神宗,因而司馬光上書宋神宗要求繼續留在西京洛陽(今河南洛陽)任職。宋神宗去世後,司馬光到京城開封弔唁宋神宗。剛到開封,宮廷衛士及京城老百姓爭先恐後地擁在司馬光身邊,對他說:相公不要回洛陽了,留下來當宰相,老百姓會生活更好。圍觀者達數幹人。司馬光十分恐懼,急忙不辭而別,返回洛陽。太皇太後聽說司馬光回洛陽後,急忙派宦官梁惟簡到洛陽,代表太皇太後加以安慰,並詢問司馬光當務之急是什麼?於是司馬光上書太皇太後,他認為:太皇太後秉執國政,日理萬機,首先應該謹慎從事,以迫在眉睫的事情為當務之急,其餘瑣碎之事可以緩一步處理;同時由於官僚機構臃腫和士大夫們的明哲保身,下情不能上達,上下不通自然會造成不良的影響,雖然民間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但執政者卻無從知曉,這是各級官僚的責任。因而他向太皇太後建議說當務之急是下達一道詔書,並建議將朝廷的詔令張貼在繁華熱鬧地區,廣開言路,無論官僚還是老百姓,均可上書指出朝廷政治上的得失和訴說民間的疾苦,各地的奏章一律由地方長官妥善保管,移送中央,不得強行退還作者本人,然後朝廷根據這些意見制定出相應的政策,這樣就能達到長治久安、天下太平的目的了。
拽厥嵬名被擒
拽厥嵬名是西夏皇帝的駙馬,擔任宥州(今陝西靖邊西北)正監軍,他一直駐兵賀蘭原(今陝西靖邊東南),經常出兵侵略宋朝邊境,而且每年都取得勝利,因而驕傲自大,在宥州境內根本不做防禦的准備。元豐八年(1085)、夏大安十一年三月,宋慶州(今甘肅慶陽)知州趙卨派遣李照甫、耿端彥、蕃官歸仁為大將,兵分三路偷襲拽厥嵬名。因為賀蘭山地勢險要,假如拽厥嵬名率軍逃入平夏城 (今寧夏固原西北),宋軍將無法攻破此城。於是趙卨另外派三員蕃將各自統帥五百名輕裝士兵,截斷拽厥嵬名的歸路。耿端彥等三路宋軍直搗賀蘭原,拽厥嵬名統一萬士兵迎戰,西夏軍隊大敗,率殘兵敗將逃往平夏城,這正中了宋軍的埋伏,拽厥嵬名被擒。
司馬光任門下侍郎
司馬光被任命為陳州 (今河南淮陽)知州後,連續兩次給朝廷上書,談到一些具體問題。他重復了自己從前在一道奏章中的內容,要求太皇太後廣開言路,以達到天下大治的目的。在另一道奏章中他指出宋神宗皇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但所用非人,王安石不知國家事體,專門用一私之見變亂祖宗舊法,造成很多老百姓失業,民間怨氣滿腹,自從太皇太後執政後,深知王安石變法之弊端,在宋哲宗即位伊始,就著手改變其中一小部分法度,民間百姓歡喜之情溢於言表。由此可見,新法害民是十分明顯的,新法之弊病灼然可知。陛下為什麼還不將其餘的各項新法全部廢除呢?沒有什麼可怕的,因為徹底廢除王安石新法對廣大勞動人民是有利的。司馬光還進一步指出自己曾在前一次上書中提到訓練保甲勞民傷財,使廣大農民失業,農民苦不堪言,而免役法對富人有利,而對窮苦百姓無利,將兵法使將官專軍政,州縣長官無權染指,一旦出現盜賊公行的局面,將如何應對等等。元豐八年(1085)五月,太皇太後高氏派宦官梁惟簡給司馬光傳達御旨,任命他為門下侍郎,進入中央決策機構。
廢保馬法
元豐八(1085)三月,資政殿學士韓淮上書認為農民的主要精力是種田,但保馬法卻讓農民出錢買馬,農民本身就不情願,而且農民還要投入大量精力飼養馬匹,一旦馬匹死亡,農民還得負責賠償,農民所遭受的損失是慘重的;加之保甲、保馬等法又是結合在一起的,許多保甲外出為盜賊,嚴重影響了社會治安,因而他建議廢除保馬法。四月,朝廷下詔將開封府、京東、京西、河北、陝西、河東等地農民所養馬匹由官府出錢買回來,撥給陝西等地區缺馬的士兵,這就廢除了這些地區的養馬法。八月,保甲養馬制度完全廢除。
章敦論除授諫官
元豐八年(1085)十月,高太後突然降下御旨,提升慶州知州范純仁為左諫議大夫,知虔州(江西贛州市)唐淑問為左司諫,朱光庭為左正言,蘇轍為右司諫,范祖禹為右正言。任命名單下達到三省和樞密院後,太皇太後問執政大臣對這五人的晉升有何意見,知樞密院事章敦回答說按照慣例提拔諫言先由兩制(翰林學士、知制誥)官推薦給中書,然後由執政大臣向皇帝匯報,皇帝批准後再作宣布,這次任命范純仁等人為諫官,本人身為執政大臣,居然沒有得到兩制官的推薦意見,不知太皇太後從何處得到的名單,難道是左右近臣推薦的嗎?這種違背祖宗舊制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太皇太後說:這五個人均由各位大臣推薦,並非宮內宦官等近臣所薦舉。章敦回答道倘若是大臣所薦,就應該光明正大。太皇太後極為尷尬,呂公著、韓縝、司馬光等老臣不得不挺身而出,辯解說范祖禹、范純仁等人與我等有密切關系。章敦按照祖宗法加以駁斥:台諫官乃是糾察執政大臣過失和錯誤而設置的,倘若執政大臣建議提拔親戚及所薦舉人任台諫官,必須將被推薦的人任命為其它官僚,這是祖宗成法,是不能違背的。司馬光無可奈何,對章敦說范純仁、范祖禹等人任諫官是眾望所歸,不能因為我的緣故而擋住賢臣晉升之路,倘若必須如此,那麼我寧願辭職。章敦回答道:我也知道韓縝、呂公著、司馬光不會徇私舞弊,但如果將來有一天奸臣執政,以此為例提升諫官以親疏為標准,台諫官就失去意義了,這會造成政治的昏暗,國家安危之所系。其後太皇太後不得不下詔申明祖宗舊制,范純仁也被改任為天章閣待制,范祖禹為著作佐郎,其餘三人依舊。章敦雖然言之有理,迫使司馬光等人做出了讓步,但受到司馬光一夥人的圍攻。在章敦與司馬光等人爭論後幾天,侍御史劉摯、監察御史王岩叟即上書太皇太後,彈劾章敦超越職權范圍橫加干涉,說來皇帝已經御批五人為諫官,是符合祖宗舊制的,後來劉摯、王岩叟等人又借題發揮,猛烈抨擊章敦,指責章敦與驕橫不法的宋用臣勾結起來,宋用臣已被罷,章敦仍然在位,何以服天下等等。章敦的處境愈益艱難。
太後梁氏卒
大安十一年(1085)十月,西夏國母梁氏逝世。梁氏經常患病,至晚年才有孫子乾順,太後十分溺愛乾順。她臨終之際留下遺書給秉常,說西夏世世代代接受宋朝的封爵,宋朝對西夏可謂有大恩大德,但目前宋夏雙方戰爭不息,因此,她決定將遺留的物品上交給宋朝,表示自己並未曾忘記宋朝的恩情。因此,梁氏去世後,秉常將她的馬匹,白駱駝獻給宋朝,宋朝派遣刑部郎中杜紘出使西夏,祭奠太後梁氏。
洛陽耆英會
熙寧元豐年間,文彥博、司馬光、范純仁等人被罷免官職以後,與在洛陽的一些士大夫往來十分密切,邵雍、程顥、程頤等人都以道學家自居,文彥博等人待之如上賓。富弼、司馬光等人也仿照白居易九老會的故事,經常集中在一起,賦詩取樂。他們只按年齡大小排列順序,不按官職高低來論資排輩。在他們集中的地方修建一所房子,將他們十三人的像全部畫在房子裡面,當時人稱之為「洛陽耆英會」。他們卻十分喜歡接納賓客,與這些士大夫在一起談論一些趣聞軼事或國家大事,然後喝幾杯酒,吃一頓便飯,號稱是「真率會」,洛陽人都敬重他們,也十分羨慕他們的生活方式,每次在他們聚會之時總有人圍觀。
折克行御夏兵
宋夏戰爭爆發後,西夏軍隊入侵環慶路。種諤派兵抵抗西夏軍隊的進攻,命令折克行帶兵三百人保護糧道的暢通,與西夏軍隊相遇,大戰於葭蘆(今陝西佳縣境)。折克行身先士卒,奮勇殺敵,大敗西夏軍隊,折克行因戰功而被晉升為府州知州。陝西軍隊主動出擊西夏,折克行率領府州(今陝西府谷縣)兵為先鋒軍,西夏大將咩保吳良領兵萬人前來抵抗折克行軍隊,咩保吳良大敗身死。知太原府孫覽與各邊將商量修築葭蘆城,但宋軍將領大多反對這一計劃,孫覽召見折克行,折克行堅決支持孫覽的計劃,並立刻率領所部軍隊屯駐吐渾河,假裝准備隨時出擊西夏。西夏軍隊不敢輕舉妄動,怕中折克行之計,因而宋軍順利地修築了葭蘆城。折克行領兵防禦西夏三十年,他善於統帥士兵,深得士兵擁戴,戰功卓絕,羌人親切地稱呼他為「折家父」。正因為折克行在對西夏的戰爭每戰必勝,西夏軍隊十分畏懼他,元昊大力擴充左廂軍,專門對付折克行。
台諫彈劫蔡確
元豐八年(1085)十一月,宋神宗逝世後,宰相蔡確、知樞密院事章敦、中書舍人劉恕等人自認為擁立宋哲宗有功勞,還誣蔑太皇太後高氏有廢宋哲宗的陰謀。韓縝對蔡確等人向來不滿,因而當太皇太後宣布宋神宗靈柩到太廟的山陵使時,韓縝愈益憤憤不平,在太皇太後面前告狀,訴說蔡確等人的奸計。蔡確擔任山陵使回到朝廷後,准備提拔太皇太後親戚高遵惠為待制、張琎為郎官、韓宗文為館職。太皇太後將蔡確的建議傳達給韓縝,徵求他的意見。韓縝回答說:高遵惠是太後的族人,張琎是中書侍郎張璪的弟弟,韓宗文是我的侄子,這樣晉升大臣,恐怕引起朝廷內外混亂,人們必定以為太後和執政大臣一道以權謀私,任人唯親。這些事情傳出後,朝廷上下一片嘩然。群臣紛紛上書,指責蔡確專權誤事,結黨營私。幾乎每天都有類似的奏章上呈到太皇太後處。恰在此時,京城開封地區久旱無雨,莊稼乾枯而死,農民四處逃亡。台諫官們又找到了新的口實,他們上書猛烈攻擊蔡確等人,說他們在執政期間,政治昏暗,奸臣當道,民不聊生,因而引來了上天的懲罰。迫於壓力,蔡確多次上書太皇太後要求辭職。元佑元年(1086)二月,貶宰相蔡確為陳州知州,司馬光被認命為尚書左僕射,開始真正執掌大政。
哲宗元佑元年的事由於字數原因就給你個網址:
http://www.gg-art.com/history/1.php?dynastydetailid=2033
❺ 安徽省廣德縣出過多少探花、秀才、狀元!
景佑元年(1034)陳南
熙寧三年(1070)湯景仁
熙寧六年(1073)沈憑專 沈沖
元豐二年(1079)胡庶
元豐八年(1085)陳舜諮
紹聖元年屬(1094)陳時敏
祟寧二年(1103)李承
祟寧五年(1106)笪敏
大觀三年(1109)夏迪簡 五儔 倪濤
政和二年(1112)沈丕
政和五年(1115)范欽 陳紆
重和元年(1118)何大圭 潘禹
宣和六年(1124)查揆 沈虛中 沈素 李唐俊
南宋27名
建炎三年(1128)湯耜之 胡兗 潘邦彥
紹興二年(1132)李濟忠 笪元忠
紹興五年(1135)湯耘之
紹興八年(1138)談誼 葛去病 莫浚 李彭年
紹興十二年(1142)曹距 宋周 王存之
紹興十八年(1148)潘國光 李開
隆興元年(1163)李嘉言 周承勛
乾道八年(1172)錢悌
淳熙二年(1175)周復
淳熙八年(1181)濮陽楫
寶 元年(1253)梅應發 楊高
天慶元年(1259)趙
咸淳元年(1265)居易
(1268)趙孟宋 趙孟宰 趙孟宓
咸淳四年 楊體仁 石齶 湯與謚
疑兼陽台雨天天與他人而已trytry人同意讓他
❻ 河東獅子吼出自哪
出處:宋·洪邁《容齋隨筆·卷三·陳季常》:「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典 故:成語「河東獅吼」出處------很多人,甚至是沒有人知道這個典故出自新洲。這個故事出自北宋時期的龍丘,即今湖北、武漢市新洲區三店街。
北宋的時候,有一太常少卿、工部尚書陳希亮,亮有一兒子叫陳慥,此人狂放不羈,傲視世間,視榮華富貴為糞土,盡管是官宦之後,不坐車,不載官帽,和我們今天愛擺架子,擺譜的人不一樣。隱居龍丘。當地人不知道他的來歷,就叫他「方山子」。元豐三年(1080年),蘇東坡因「烏台詩案」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不期遇上陳慥,兩人系成為好友。陳慥在龍丘的房子叫濯錦池,寬敞華麗,家裡養著一群歌妓,客人來了,就以歌舞宴客,就有點象我們現在招待客人進歌廳的意思差不多。而陳慥的妻子柳氏,性情暴躁凶妒,每當陳歡歌宴舞之時,就醋性大發(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拿著木杖大喊大叫,用力椎打牆壁(當然她不敢打陳慥,否則就會遭到休妻的懲罰)弄得陳慥很是尷尬。蘇東坡就寫了一首詩取笑陳慥:
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
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河東是柳氏的郡望,暗指柳氏。「獅子吼」一語來源於佛教,意指「如來正聲」,比喻威嚴。後來這個故事被宋代的洪邁寫進《容齋三筆》中,廣為流傳。河東獅吼的典故從此確立,至今仍然是兇悍妻子的形容詞。又因為陳慥字季常(電影中就是以這個名字出現的),後來人們就把怕老婆的人稱為「季常癖」。
❼ 歷史題、快快
一
1、鄭和下來西洋 2、戚繼光源抗倭 3、葡萄牙殖民者佔領澳門 4、鄭成功收復台灣 5、雅克薩自衛反擊戰
二
戰國時期 甘德和石申的《甘石星經》
唐朝僧一行制訂《大衍歷》
北宋的沈括改革歷日制度「十二氣歷」
元代郭守敬主持編定《授時歷》
❽ 宋朝重大的歷史事件。不用說那麼詳細,直接列舉事件名稱即可
1、陳橋兵變
趙匡胤發動的取代後周,建立宋朝的兵變事件,此典故又稱黃袍加身。
959年,周世宗柴榮崩,七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與禁軍高級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掌握了軍權。
960年正月初一,傳聞契丹聯合北漢南下攻周,宰相范質等未辨真偽,急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御敵。周軍行至陳橋驛,趙匡胤和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眾將以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
隨後,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京城守將石守信、王審琦開城迎接趙匡胤入城,脅迫周恭帝禪位。趙匡胤即位後,改國號為「宋」,仍定都開封。石守信、高懷德、張令鐸、王審錡、張光翰、趙彥徽皆得授節度使位號。
2、杯酒釋兵權
杯酒釋兵權是指發生在北宋乾德年間,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避免下屬將領也被迫「黃袍加身」,起兵篡奪新生政權,通過酒宴方式,威脅利誘,要求高級將領交出兵權的歷史事件。
杯酒釋兵權是宋太祖為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所採取的一系列政治軍事改革措施的開始,被視為寬和典範。其後,宋太祖還在軍事制度方面進行了多項改革,大大強化了北宋中央集權。
後來,「杯酒釋兵權」演變為一個成語,引申為輕而易舉解除將領兵權。
3、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是北宋與遼在經過二十五年的戰爭後締結的盟約。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蕭太後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河南濮陽)城下以八牛弩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
遼由於自身原因,很早就通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北宋朝廷暗通關節。宋真宗也贊同議和,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於十二月間(1005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因澶州(河南濮陽)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此後宋、遼之間百年間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事,禮尚往來,通使殷勤,雙方互使共達三百八十次之多,遼朝邊地發生飢荒,宋朝也會派人在邊境賑濟,宋真宗崩逝消息傳來,遼聖宗「集蕃漢大臣舉哀,後妃以下皆為沾涕」。
4、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變法是宋神宗時期,王安石發動的旨在改變北宋建國以來積貧積弱局面的一場社會改革運動。變法自熙寧二年(1069年)開始,至元豐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結束,故亦稱熙寧變法、熙豐變法。
王安石變法以發展生產,富國強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機為目的,以「理財」、「整軍」為中心,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各個方面,是中國古代史上繼商鞅變法之後又一次規模巨大的社會變革運動。
變法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充實了政府財政,提高了國防力量,對封建地主階級和大商人非法漁利也進行了打擊和限制。
但是,變法在推行過程中由於部分舉措的不合時宜和實際執行中的不良運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如保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觸動了大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元豐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終。
5、靖康之恥
靖康之恥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發生於北宋宋欽宗靖康年間(1126~1127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今開封),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三千餘人,押解北上,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靖康之恥導致了北宋的滅亡,深深刺痛漢人的內心。
北宋王朝由盛而亡,只經歷了短短100年時間。而亡國的原因很久以來,都由王安石一個人背負著。直到近代,對王安石的評價才有了轉變。
❾ 南樂檯球桌
你好,南樂縣應該不會有賣檯球桌的地方,你要開檯球廳的話,可以到鄭州看看,鄭州有個賣紳士檯球桌的地方,名氣好,知名度高!河南很多檯球廳用的就是他們的,全稱是「鄭州紳士檯球桌」,你上網搜一下就能找得到。
南樂縣位於河南省東北端,隸屬河南省濮陽市管轄。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字聖倉頡故里。唐朝高僧、天文學家一行的故鄉,古樸典雅的民俗民風,多種新穎的名優特產,有特色風味的小吃,形成南樂縣經濟開發環境。地處平原,物華天寶,處三省交匯處,交通十分便利。
南樂縣[1]位於河南省東北端,豫、冀、魯三省交界處,轄5鎮7鄉,南樂
與清豐縣相鄰,東與山東省莘縣隔河相望,西北分別與河北省魏縣、大名縣接連,境域624平方公里,其中縣城面積12平方公里,總人口47萬人,隸屬濮陽市管轄。相傳黃帝之子昌意曾經在此居住,並築有昌意城,漢初因置樂昌縣。「樂」取沃野平壤、茫茫樂土之意。西晉改為昌樂縣,隋時縣廢,唐復置。五代後唐避庄宗祖父李國昌諱,因唐代昌樂縣治在漢晉故治之南,更名南樂。
2歷史沿革
夏為兗州,漢初置樂昌縣,屬東郡,其址位於今南樂縣城西北17.5公里倉頡陵北側,因縣內古有昌意城,相傳為黃帝之子昌意所築。「樂」取沃野平壤,茫茫樂土之意。西晉置昌樂縣,縣治與樂昌同垣。何以將樂昌二字顛倒過來,可能認為昌在樂後,與古聖昌意之名不恭有關。南樂舊志與新志,皆言此縣尋廢。晉置廢昌樂縣時間和何以置廢匆匆,其因不祥。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分魏縣復置昌樂縣。隋大業元年(605年)廢昌樂縣入繁水縣。唐武德五年(622年)再置昌樂縣。六年(623年),昌樂縣治由吳村北(即倉頡陵北側)向東南遷至谷村一帶(距今南樂縣西北10公里)。五代梁貞明二年(916年),晉王李存勖避其祖父李國昌諱,以新治在舊治南,故改名南樂。一說在晚唐出土的墓碑誌中已有南樂之名,南樂名稱始於何時,還需要進一步探討。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九月,為避河患,敕令南樂縣東遷今城,即今南樂縣城。
2000年,南樂縣轄3個鎮、9個鄉:城關鎮、元村鎮、韓張鎮、近德固鄉、寺庄鄉、谷金樓鄉、西邵鄉、楊村鄉、梁村鄉、福堪鄉、千口鄉、張果屯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468360人,其中:城關鎮43659人、韓張鎮34919人、元村鎮46781人、楊村鄉28469人、張果屯鄉34579人、千口鄉40276人、福堪鄉40426人、谷金樓鄉32881人、西邵鄉41679人、寺庄鄉48984人、梁村鄉41174人、近德固鄉34533人。
截至2013年11月20日,南樂縣轄5個鎮、7個鄉:城關鎮、韓張鎮、元村鎮、福堪鎮、張果屯鎮[2]、千口鄉、谷金樓鄉、近德固鄉、楊村鄉、西邵鄉、寺庄鄉、梁村鄉。
南樂戰役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4月,中國八路軍冀魯豫軍區部隊在河南省南樂縣城及其周圍地區對日軍及偽東亞同盟自治軍的進攻戰役。
南樂縣城位於冀魯豫區腹地。八路軍冀魯豫軍區收復清豐、內黃、濮陽、朝城之後,該城已成為日偽軍孤立據點。為鞏固與擴大衛河以東和開辟衛河以西地區,冀魯豫軍區集中3個步兵團、1個騎兵團及地方武裝與民兵發動南樂戰役。24日23時,冀魯豫軍區第8軍分區主力部隊在火力掩護下向南樂縣城發起強攻,迅速從城西南和西北角攻入城內,旋即對偽東亞同盟自治軍第3旅旅部和偽保安團團部及日軍小隊分割包圍,爾後採取先打分散小股,後打集中大股之日偽軍的戰法,激戰至26日,全殲守城之日偽軍。與此同時,開赴浚(縣)滑(縣)和大名地區擔負打援和牽制日偽軍任務的冀魯豫軍區第3、第7、第9軍分區部隊亦將外圍據點全部拔除,並擊退由安陽、大名等處出援之日偽軍。戰役於27日結束。
此役,軍區部隊及清豐、南樂等縣大隊攻克南樂縣城和清豐、衛河、南樂境內日偽據點,殲日軍1個小隊、俘偽東亞同盟自治軍第三旅旅長楊法賢。八路軍共殲滅日偽軍、3400餘人,攻克據點32處,繳獲大量武器和糧食。衛河縣全境獲解放。
城關鎮原為五代王彥章駐兵營地。北宋元豐四年(1081年),南樂縣治遷此。築土城,周長6華里又130步。明嘉靖年間易磚城。昔城內有七龍廟,八虎街,十二牌坊,八大槐諸景。
璨 固
在城關西南有趙、丁、李、張四璨固。「璨」在全國城鎮鄉村名稱中未見用此字者,是罕見的稀有字。首先用此字者是元朝隱士張淳。張淳,字夢山,他學問淵博,不作官,著書立說,有《夢山文集》。「夢山三峰」為南樂八景之一。
岳 固
在縣城北1公里,該村西南,舊有水潭,深數丈。四時清澈,因屬元代處士傅西溪所有,故曰「傅潭」。「傅潭秋月」為南樂八景之一。今傅潭酒、岳固酒皆以此命名。
元 村鎮
為元村鎮政府駐地,距縣城西12.5公里。該村鎮形成於北魏時期,原為鮮卑族拓跋氏居住之處。孝文帝改拓跋氏為漢姓元氏,故名元村。
留 胄
屬元村鎮。傳說武王滅紂以後,行至此處認為天下太平,令將士解盔卸甲,埋留此地,故名留胄。
操 守
屬元村鎮,原為操刀營。傳說有三:武王伐紂,諸侯會此,嚴戒操刀;武王伐紂,軍駐此處操練刀槍;南北朝時,北周軍隊在此操練刀槍,故名操刀。清同治年間知縣以「操刀」二字不祥,改名操守。
谷 村
出自復姓谷那氏。谷那氏祖居此地,唐初有谷那律,其子孫改復姓為單姓,故名谷村。唐武德六年(623年),昌樂縣城由倉陵北遷至東南5.5公里谷村一帶。五代貞明二年(916年),晉王李存勖避其祖父李國昌諱,改名南樂。北宋元豐四年九月,東遷今治,縣治於此歷358年。
梁 村鄉
為梁村鄉政府駐地,距縣城西北14公里。唐代已有此村,以姓氏命名。
千 佛
屬梁村鄉。該村外原有大寺一座,內塑佛像4尊,俗稱千佛寺。明初姚張諸姓,從山西遷此寺旁建村,以寺為名,故名千佛。
吳 村
原名史官村、吳家樓,距縣城西北18公里,今屬梁村鄉。村北有倉頡陵廟,倉頡陵,為仰韶和龍山文化遺址。相傳黃帝之子昌意封於此,建昌意城。黃帝史官倉頡生於斯,葬於斯,現有倉頡陵廟和造書台。西漢初於此置樂昌縣。晉改昌樂,北魏置昌樂郡,東魏郡廢,只存昌樂縣。唐武德六年遷縣治於谷村一帶。
邵 庄
距縣城西北13公里衛河西岸,今屬梁村鄉。該村南有一高台,台上舊有三娘子台和九天玄女殿,松柏成蔭,每年二月二十五日和九月二十七日有廟會。相傳宋時黃河泛濫,守堤官三女兒為救百姓跳水堵口而死,民感其德。築三娘子台及三娘子廟,以示紀念。
寺 庄鄉
為寺庄鄉政府駐地。距縣城西北7.5公里。該地舊有安慶寺,村以此寺得名。相傳北宋元帥楊延昭與遼兵戰於此得病,被西寺庄名醫袁代治癒,楊以重金相謝,袁拒而不受,只求傳習槍法。楊延昭應諾,並將楊家槍譜相贈。袁代無後,將槍譜送與東寺庄韓家。韓家視為珍寶,世代相傳,一直流傳至今。
利 固
在寺庄鄉西南,為明萬曆年間監察御史魏允貞故里。後遷於南樂縣城內。
張浮丘
在寺庄鄉西,瀕臨黃河故道。辛亥革命爆發後,該村以楊傑為代表的八家大地主與楊儼為代表的中小地主斗爭相繼近十年,時稱「八大家」與「八小家」斗爭,其時間之長,耗資之大,波及之廣,涉及人之多,都是非常驚人的。
近德固鄉
據清咸豐三年(1853年)《大名府志》記載,明初,縣人在此設立社學,取名「近德」。意在贊村民和善,近乎道德。「固」堅固之意。願近乎道德之風永固,故名近德固。
近德固鄉在西漢時屬樂昌縣地,東漢時屬陰安縣,晉屬昌樂,隋朝為繁水縣地,唐時復歸昌樂縣,五代歸南樂。鄉名無考。明朝時,全縣設35鄉,近德固鄉北部屬長泰鄉。明中期改鄉為里,清朝改里為社。中華民國十八年(1929年)廢社建區,近德固鄉大部屬四區。抗日時期,近德固鄉為衛河縣地。1946年撤衛河縣,該地復歸南樂。建國後,全縣分6個區,近德固鄉為六區,區政府機關駐近德固。1956年撤區建鄉鎮,始有近德固鄉。1958年改為公社,1984年復為鄉。
近德固鄉政府原駐李村。1975年遷佛善村南安濟公路北側,即今址。
善緣疃
距縣西9公里,今屬近德固鄉。傳說明初燕王朱棣靖難時途經此地石上屯,人已逃亡,井亦堵填。時值盛暑,燕兵口乾舌渴,戰馬嘶鳴,正在焦急時,見二童桃水而來,將士爭相飲喝。一擔清水,甘洌甜美,想不到千軍人馬飲之不盡。燕王知是仙童,遂相拜謝,卻不見二童。後燕王登極為皇帝,便命飲差在此建二仙堂,改村名為善緣疃。
佛善村
在近德固鄉北,有人5000口,為一大村,取拜佛求善之意命村名。該村於1927年4月成立中共佛善村黨支部,為濮陽市最早的農村黨支部。現村南有中共直南特委創始人劉大風和烈士吳書升陵墓,現已立碑紀念。
留固店
位於近德固鄉政府南6公里,現有2000多口人,是個大村。據胡氏家譜載:明初自山西遷來時,該村就名留固店。相傳宋代村西有一條官路,路旁有一店,地勢高。原有一村,名佛台村,地勢低窪,後黃河泛濫,村落沖毀,唯留一店。佛台村人皆依店建房而居,因地高店固,又以留下此店為由,故改村名為留固店。現村東路南有株古槐,傳為劉秀系馬槐,人稱漢槐(據析可能為宋代前古槐)。1937年10月,共產黨人劉大風在此槐下成立「181師抗日游擊隊」,後改名「四支隊」,今為革命紀念地,樹碑以志。
吉 七
現有西、東、溫三吉七,位近德固鄉南,相傳為劉秀訪吉昌、馬五處。三村之間,瀦龍河畔有閻王廟、建築面積之廣,在濮陽市尚屬少見。現廟院內有株古槐,胸圍1.5米,為大古槐之二代槐。
楊 村鄉
唐朝時,楊村鄉一帶為昌樂縣禮行鄉。當時的村名有樂博村、曹八娘疃等。宋、元時期,仍為鄉的建制,而鄉名失考。據遷民碑記載:明初,有楊姓自山西洪洞縣一帶楊村遷此,定居成村,並沿用楊村之名;明中期,李姓從山西遷此;明末仝姓、史姓先後從山東濮洲一帶遷此,睢姓從本縣睢庄遷此,各分居一方。後楊姓漸衰,仝、史、李、睢等姓漸成旺族。遂在村名前加「仝、史、李、睢」字,稱仝楊村、史楊村、李楊村、睢楊村以示區別。1956年鄉鎮取代區的建制,稱吳村鄉,駐吳村集。1958年人民公社取代鄉的建制,公社駐地由吳村集遷到仝、史、睢、李四楊村之間,稱楊村公社。1983年恢復鄉的建制,稱楊村鄉至今。
吉 道
現楊村鄉西有楊、郭、齊、聶四吉道和前後兩吉樓。傳說殷商時此處有一條殷河,其水清澈,魚躍柳蔭,鳥語花香,景色秀麗。紂王及妃妲己東游至此,招民工萬余,命一天一夜蓋兩座花樓,並建花園和梳妝台,賴仙人魯班相助得以築成。後人於此建村,以神仙相助,逢凶化吉之意,取村名為吉道、吉樓。因紂王衛隊在花樓旁住宿,其地名樓營。
曹八屯
位於楊村鄉政府東北2公里。該村原名曹八娘瞳。相傳曹氏有兄弟八人,皆有勇謀。其父率八子隨李淵反隋,幾經征戰,軍功顯赫。父及七子相繼陣亡,唯餘八郎。曹八郎不願受封居官,與母辭朝。李淵將其母子封於昌樂縣地。曹母為人賢慧,和睦鄉里,所居之處,人稱曹八娘瞳,後演變為曹八屯。
南清店
在楊村鄉南,界於清豐、南樂兩縣之間,取二縣各一字命名。有言該村原名清豐店,隋孝子張清豐故里。此說有誤。不可訛傳。
西 邵鄉
為西邵鄉政府駐地,距縣城北13公里。相傳五花營為一古代營壘,軍營四方設哨,該村居西,為西哨,後演變為西邵。此說是否屬於附會,現已無法考證。
李西邵
位於西邵鄉政府以東1.5公里、西與王西邵和趙西邵相交;村內以李姓為主;有名的手工藝村、小吃芝麻糖更是遠近聞名。
王崇疃(町)
在西邵鄉政府正北5里。清光緒年間因在村東頭建有高爐「以冶為業」故又稱「鐵爐」。
五花營
在西邵鄉政府西南2公里。明正德《大名府志》載:「五花營在縣北十八里,唐河北五鎮常會兵於此,故名。後人因其壁壘聚居成鎮。」又考,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五月,北京(今大名)留守粱思寶,將十萬貫金銀珠寶、奇巧緞物,差縣尉馬安國一行送至京師,趕六月初一為蔡京上壽。途至此,被梁山好漢晁蓋、吳加亮(吳用)、劉唐、阮氏兄弟等人所劫。這就是有名的智取生辰綱的故事。
蔡 村
位於西邵鄉政府西南黃河故道西岸。清光緒《南樂縣志》載:「桑泉在縣北迤西二十里蔡村坑,常伏不見,人呼其坑曰桑坑,深數尺。每大旱,村人掘之丈許,輒見古桑根,大如柱礎,色類凡桑,隱隱有金星,中嵌一穴,圍可四五寸,甘泉溢出,以為雨征,旬月後漸復湮塞。泉涌時有金蛙躍出,昔人以細繩縋鉛探之,數十丈不可底。」今經實地考察,其說不謬。
谷金樓鄉
為谷金樓鄉政府駐地,距縣城東北6公里。鄉北官莊,清設私立學校,頗有名望。鄉東西小集以生產甜瓜聞名。鄉西閆李谷金樓有明初古槐一株,明代棗樹兩株。
平 邑
在縣東北4公里,屬谷金樓鄉。周威烈王八年(前418年),趙成平邑,取意平原之邑。東魏置平邑縣,北齊廢。隋復置平邑縣,大業初省入貴鄉縣。現有前、後、中、東四平邑,是一古老村落。
方山固
距縣城北3.5公里,屬谷金樓鄉。現有梁、王、崔諸方固,皆以方山為名。此處原有東西二山,並峙而立,其形方正,故名「方山」。北宋時,黃河屢濫為患,方山幾遭滌盪,漸不復存。「方山夕照」為南樂八景之一。
岳 連
現有前後二岳連,在谷金樓鄉東南。該村明前稱王莊村。明初有一姓岳名連的醫生來此定居,行醫有方,頗有聲望。岳連去世後,人們念其德,改村名為岳連。
韓 張鎮
為鎮政府駐地,距縣城東12.5公里。該村為古遺址,三國後為東武陽縣,隋唐為武陽縣,後改武聖縣。唐開元七年(719年),以春秋齊桓公會諸侯於此,赴洛陽朝周王為由,改為朝城縣。五代梁將王彥章曾駐兵於此。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黃河泛濫,朝城東遷杜婆鎮(即今山東莘縣朝城鎮)。原址遂成集鎮,金稱韓家鎮。元末明初遷來張姓望族,改名韓張店。1986年,稱韓張鎮,原鎮北有演教寺。「演教鍾聲」為南樂八景之一。
張果屯鎮
為張果屯鎮政府駐地,距縣城東南12公里。相傳明初,該村有一張姓老翁,膝下無子女,廣行善事,家種果樹百畝,果熟,多分送鄉里,人稱張果老人。死後,人們感其德,取村名張果屯。
孫 黑
張果屯鎮政府西南有前、後孫黑和東、西吉干,其村名來歷與王莽趕劉秀故事有關。
相傳西漢末年,王莽追趕劉秀,從濮陽過畔觀縣到東武陽縣地,行至孫黑村時,太陽已落山.夜幕降臨,人困馬乏,劉秀與部下想在此休息一會。不料王莽追兵已至,劉秀躍馬揚鞭,急急趕路,擺脫了王莽的追兵。後來這里就出現了兩個村,一名昏黑,一名急趕,後演變為孫黑和吉干。
張果屯北街雞叫早,南街雞叫遲。此處還有板倒井、馬倒溝、啞驢寺等均與王莽趕劉秀傳說有關。
千 口鄉
為千口鄉政府駐地,距縣城東17.5公里。千口為南樂縣大村之一,以百姓擁有千口而得名。該村閻現朝院內有株古槐,胸圍7.35米,為濮陽市古木之冠,樹齡約1500年,被譽為「活文物」、「千歲槐」。
張庄集
以張庄集為中心的李家村、閻村、武家村、杜家村和樊村六個自然村,像一朵抗嚴寒、斗冰霜的梅花,地處南樂、清豐和山東莘縣三縣交界處。東瀕徒駭河,隔河與山東相望,西為廣闊的紅荊鹽鹼坡,南為理直溝,北有南樂通山東的大道,水陸交通方便,為戰略要地。
1941年秋,中共南樂黨組織派人來這里活動,把六個村的群眾組織起來,用武裝保衛家鄉,取名「武聯防」,共有300餘人,90多支步槍和12門土炮。從1942年至1944年多次給日本侵略軍以沉重打擊,大長了人們抗日救國的勢氣,成了抗日戰爭的堡壘。現作為革命紀念地,樹碑誌之。
東西梁村
該村為明朝御史梁天啟故里,其墓在苗郭、北郭兩村之間。
福 堪鎮
為福堪鎮政府駐地。距縣城東北20公里。該村明初為韓家莊,因南街有一古井,水旺質好,堪稱福地,故名。
宋耿落
村南有東漢公侯族墓,俗稱「赫胥陵」。出土有黃釉陶倉樓、錯金銀銅帶鉤、盤龍石硯等國家珍貴文物。
才 丈
今屬南樂縣福堪鎮。據傳明初,楊氏兄弟二人自山西洪洞縣遷此,老大居北墳上,老二居今才丈。老二遷居此地後,種植許多楊樹,後成材,不忍刨掉,盼望成材的楊樹繼續成長,取村名「材長」,後演變為才丈。
龍 卧
南樂縣福堪鎮古時有一條龍卧河,河邊有一龍卧村。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曾駐兵卧宿於此,故名龍卧。
該村昔有龍卧寺,佔地50多畝,建有前後大殿、廂房、耳房,盛時有僧數百人。1935年寺被拆除,在佛座下發現一大磚,上有「主建人程咬金」字樣,故推測該寺建於唐初,可能與李世民居此有關。
7方言
南樂縣位於河南省東北隅三省接壤處。南樂方言屬漢語華北官話中的中原官話,接近普通話。一縣之內的方言又有差異,根據音系方面差別,可將全縣分為:縣城周圍、元村、梁村、縣東南邊沿帶四個方言小區。
縣城周圍包括城關鎮、楊村、張果屯、西邵、寺庄、近德固、福堪鎮、谷金樓鄉、韓張鎮及千口鄉大部,人口35萬,佔全縣總人口的79.6%,該區方言是南樂的主要方言。主要特點:尖團音分明,有節奏感,語尾拖長腔,且多降升調,口語有一些合音字。元村方言區,限元村鎮所轄全部村莊,人口4.3萬,佔全縣人口的 9.9%。某些字音同濮陽、滑縣方言接近。普通話中基本音節是、chi、shi的字,元村話中大部讀作[tſi]、[tſ『i]、[ſi],聽起來好象ji、qi、xi,普通話中讀zhu chu shu的字,在元村話中大部讀作[tſy]、[tſ『y]、[ſy],聽起來很象ju、qu、xu,這是元村話區別城關話的重要標志。梁村方言區,在衛河西岸,梁村鄉所轄全部村莊,人口3.6萬,佔全縣人口的8.2%。主要特點不分尖團,沒有尖音,鄰近河北魏縣的千佛、吳村、安庄等村莊部分人把聲母是z、c、s的字讀作zh、ch、sh,口音生硬拗口。縣東南邊沿地區包括千口鄉的武家村、杜家村、閻村、張庄集、樊村、西節村、郭村、棗科、焦村、李家村、大清,人口近萬人,佔全縣人口的2.3%,從語音到語匯很大程度上近於山東莘縣。主要特點:聲母sh、f相拼的合口呼韻母u、uo、ui不分,ei、ai混用,比城關話多一個聲母,代表字有娘、牛、年等。
究其各方言小區特點的淵源,原因有三:
(1)受行政區劃的影響 南樂縣位於河南省東北邊沿冀、魯、豫三省交界,縣西梁村鄉與河北魏縣,縣東南邊沿區與山東莘縣,世代相鄰,聯姻通商,交際因便利而頻繁,語言互為感染,故縣西梁村鄉口音與河北相似,縣東南邊沿區口音近於山東。
(2)地理環境的局限 舊時,縣西衛河、縣東徒駭河為天然屏障,交通受阻,兩岸人民往來不便,水土相鄰,語音有異。縣東、縣東南邊沿地帶同與山東接壤,而縣東受徒駭河的阻隔,語音亦不受其影響。再則,南樂自古多南北向官道(即大路),東西官道極少,人們南北流動性大,交往多;東西流動性小,交往少,這也是形成南樂東西語音差異的原因所在。
(3)移民帶來的語音差異 元明之際,由於戰亂、災害,南樂境內人煙稀少,明初曾徙山西之民實南樂。移民並非來自一地,語音各不相同,外地移民與本地居民語音互為雜糅、融合,形成不同的方言區,這是元村話別出一格的主要原因。
綜上所述,是形成南樂現階段各方言區語音特點的主要因素。社會交往的頻繁,以及普通話的推廣,使用方言土語的人越來越少,群眾語音逐漸向標准化(普通話)發展。尤其是學校實行普通話教學,對於語言的統一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