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武陟縣
Ⅰ 武陟屬於哪個市
武陟縣屬焦作市,地處豫北懷川平原,位於河南省西北部,黃河北岸,與鄭州隔河相望,是焦作市的南大門,與省會鄭州隔河相望。
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4°C,年降水量575.1毫米,無霜期211天。武陟夏屬冀州,春秋置懷縣,秦易名武德。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始置武陟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武陟境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黃河故宮——嘉應觀、五代古塔妙樂寺塔、明清佛道合一建築千佛閣、祈雨勝地青龍宮,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1)河南武陟縣擴展閱讀:
武陟的縣的地理環境:
武陟縣屬黃河中下游黃、沁河交匯地帶,境內有沁河貫中。過(入)境河流有15條,主要排水河道有6條,分屬黃河、海河兩大水系。黃河流域包括沁南地區和黃沁河兩灘區,主要過境河流有黃河、沁河、漭河、濟河和二四區澇河。
海河流域包括縣東和沁北地區,主要河流有大沙河、蔣溝及一干排、二干排、共產主義渠首、大獅澇河。武陟境內地下水非常豐富,水位穩定,水質良好,適宜居民飲用和工業用水。
2009年經過半年的煤田勘探,發現武陟縣煤田儲量1億噸。項目由河南省政府牽頭,國土資源廳承擔,省煤田地質物探測量隊負責作業任務。2009年4月25日開始測量,2009年11月已竣工。項目涉及武陟縣龍源、圪壋店、謝旗營、嘉應觀四個鄉鎮11個行政村,投資304萬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武陟
Ⅱ 河南省武陟縣沿革
歷史沿革
武陟歷史悠久,夏朝屬冀州,稱覃懷。據明萬曆十九年《武陟志》:「武陟縣,周武王牧野之師,興茲土,故名。」
周初,稱懷邑。周司寇蘇忿生食邑之一。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懷邑屬鄭國。周貞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懷邑屬魏國。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後,置懷縣。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置武德縣(今圪當店鄉大城村),屬河內郡。
漢武帝建元年間(約前140年),割溫縣、懷縣兩縣地置平皋縣(今溫縣北平皋),屬河內郡。
晉武帝泰始二年(266年),河內郡由懷縣遷至野王(今沁陽縣)。懷縣、武德縣屬河內郡。晉懷帝永嘉二年(308年),廢武德縣入修武縣。
東魏天平三年(536年),溫縣治所遷移至今武陟縣大虹橋鄉溫村。
共2張
縣城鳥瞰圖
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廢平皋縣入州縣。隋開唐十六年(596年),分修武縣南部置武陟縣。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分修武縣南部置武陟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州縣為邢邱縣。隋大業元年(605年),改邢邱縣為安昌縣(今大封鎮趙庄村)。隋大業二年(606年),廢武陟縣入修武縣;廢懷縣入安昌縣(今溫縣武德鎮)。
唐武德二年(619年),復置懷縣。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安昌縣為武德縣(今溫縣武德鎮),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武陟縣(在今陽城鄉原老城村,1982年,沁河楊庄改道,老城村搬遷,老城遺址已成河道)。唐貞觀元年(627年),廢懷縣入武陟縣。
五代十國時期,武陟縣屬懷州。
北宋時期,武陟縣屬河北西路懷州。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廢武德縣入河內縣(今沁陽縣),轄區域今屬溫縣、武陟;同年,廢修武縣入武陟縣稱「修武鎮」,至元佑元年(1086年),廢鎮復縣。
金代,武陟縣屬河東南路懷州。蒙古憲宗七年(1257年),將懷州改為懷孟路總管府,武陟屬之。
元,武陟縣屬懷慶路總管府。
明,武陟縣屬河南布政使司懷慶府。
清,武陟縣屬河南省懷慶府。清乾隆六年(1741年),河北河務兵備道駐武陟縣(舊縣城),亦稱彰衛懷道,領三府(彰德、衛輝、懷慶),二十四縣。
Ⅲ 抗日時期河南武陟縣史記
有。先說《論語》。《論語》成書於戰國初期。因秦始皇焚書坑儒,到西漢時期僅有口頭傳授及從孔子住宅夾壁中所得的本子,計有: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語》20篇,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語》22篇,從孔子住宅夾壁中發現的《古論語》21篇。西漢末年,張禹根據《魯論語》,參照《齊論語》,另成《張侯論》,成為當時的權威讀本。不久,《齊論語》《古論語》相繼亡佚,東漢末鄭玄又以「張侯論」為底本,參照《齊論》、《古論》作《論語注》,這就是《論語》定本,流傳至今。再說《史記》。《史記》成書於西漢,是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因某些觀點與漢代正宗思想不符,不受重視,直到漢代以後才開始廣泛流傳。正是在唐朝時期,由於古文運動的興起,文人們對《史記》給予了高度的重視,當時著名散文家韓愈、柳宗元等都對《史記》特別推崇。使得長期在社會流傳的《史記》得以登堂入室。
Ⅳ 武陟縣是河南省直管縣嗎
1、武陟縣不是河南省直管縣;
2、武陟縣是屬於焦作市;
3、河南省直管縣:鞏義市、蘭考縣、汝州市、滑縣、長垣縣、鄧州市、永城市、固始縣、鹿邑縣、新蔡縣。
Ⅳ 2021年河南武陟撤劃分武陟市了嗎
河南武陟還沒有劃分武陟市,因為政府的審批沒有通過所以還要晚幾年。
Ⅵ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有幾個鄉
木城鎮 詹店鎮 西陶鎮 謝旗營鎮 大封鎮 寧郭鎮 龍源鎮 嘉應觀鄉 喬廟鄉 圪壋店鄉 三陽鄉 小董鄉 大虹版橋鄉權 北郭鄉...這是武陟縣的所有鄉鎮...木城鎮是縣城裡面的,龍源鎮是縣城邊上的..離縣城都特別的近.
Ⅶ 武陟縣有幾個鄉
截止2015年,武陟縣下轄7個鄉,分別是嘉應觀鄉、大虹橋鄉、圪壋店鄉、喬廟鄉、三陽鄉、北郭鄉、小董鄉。
1、嘉應觀鄉位於武陟縣城東南隅10公里處,與省會鄭州隔河相望。基本形成了畜牧、木材、食品加工、紙加工、服務業等八大產業群體。嘉應觀鄉交通方便,位置優越、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萬里黃河第一觀。
2、大虹橋鄉位於黃河之濱,是晉代「竹林七賢」之一山濤故里和「四大懷葯」發祥地。鄉、村路網四通八達,焦西線縱貫南北,新洛路穿境而過,成為發展武陟縣域經濟新的隆起帶。
3、圪壋店鄉位於武陟縣城東部,區位優越,緊鄰武陟縣城,位於正在建設的武陟產業新城的核心區。全鄉現有規模以上企業15家,已經形成了高新技術、裝備製造、紙質包裝、懷葯加工等四大支柱產業。
4、喬廟鄉位於武陟縣最東部,喬廟是一個具有6百多年歷史的文明古鎮。歷為方圓數十里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一塊有開發潛力的地方。至今尚保存有1554年即明嘉靖33年十月十三鑄造、重千斤的喬廟明代古鍾。偏西北不遠處有商代遺址,西南十餘里是黃河故宮嘉應觀。
5、三陽鄉以鄉人民政府駐三陽得名,因紀念劉三陽烈士而得名。
6、北郭鄉位於武陟縣西南部,東臨沁河,南依黃河。因鄉人民政府原駐北郭村得名。
7、小董鄉位於武陟縣西北部,域內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塔南公路延伸線、焦溫公路、高九公路構成小董鄉的交通框架,村村硬化路與公路相連。歷史悠久,是革命老區。
(7)河南武陟縣擴展閱讀:
武陟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4°C,年降水量575.1毫米,無霜期211天。武陟夏屬冀州,春秋置懷縣,秦易名武德。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始置武陟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境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黃河故宮——嘉應觀、五代古塔妙樂寺塔、明清佛道合一建築千佛閣、祈雨勝地青龍宮,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Ⅷ 河南 武陟地名的來歷
夏屬冀州,春秋置懷縣,秦易名武德。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始置武陟縣。
武陟歷史悠久,夏朝屬冀州,稱覃懷。周初,稱懷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後,置懷縣。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置武德縣(在今圪當店鄉大城村)。東魏天平三年(536年),溫縣治所遷移至今武陟縣大虹橋鄉溫村。隋開唐十六年(596年),分修武縣南部置武陟縣。唐武德二年(619年),復置懷縣。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武陟縣(在今陽城鄉原老城村,1982年,沁河楊庄改道,老城村搬遷,老城遺址已成河道)。唐貞觀元年(627年),廢懷縣入武陟縣。五代十國時期,武陟縣屬懷州。元,武陟縣屬懷慶路總管府。明,武陟縣屬河南布政使懷慶府。明,武陟縣屬河南省懷慶府。1913年,廢懷慶府,道治由武陟移駐汲縣。1914年,武陟縣屬河北道。1916年,武陟縣直屬河南省民國政府。1932年,武陟縣屬河南省第四行政區。1945年2月15日。建立修獲武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獲嘉縣徐營村,後移至武陟縣北小段村,屬太行七專署,轄武陟縣木欒店以東地區。同年2月22日,建立修武縣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武陟縣小董村,轄武陟縣沁河以北地區。5月,建立溫陟縣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武陟縣古樊村,轄武陟縣沁河以南地區。1945年10月28日,建立武陟縣民主政府,治所在武陟縣小董村,轄武陟縣沁河南北地區。1946年10月,武陟縣民主政府轉移至博愛韓高城一帶。1947年4月,武陟縣民主政府返駐小董村,修獲武縣並入武陟縣。1948年10月,武陟全境解放。1949年8月,武陟縣屬平原省新鄉行政專員公署。1952年12月,武陟縣屬河南省新鄉行署。1986年1月,武陟縣屬焦作市管轄。(摘自「武陟縣政府網站」)
Ⅸ 河南武什麼縣
河南省以武開頭的縣只有武陟(zhì)縣。「陟」讀作zhì。
武陟縣地處豫北懷川平原,位於河南省西北部,黃河北岸,與鄭州隔河相望,屬焦作市,是焦作市的南大門,與省會鄭州隔河相望。
武陟,因武王伐紂在此興起而得名,「陟」即登高、興起之意。武陟歷史文化悠久。夏屬冀州,春秋置懷縣,秦易名武德,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始置武陟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9)河南武陟縣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1945年10月28日,建立武陟縣民主政府,治所在今武陟縣小董村,屬太行四專署,轄武陟縣縣西沁河南北地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武陟縣民主政府轉移至博愛韓高城一帶,民國武陟縣政府屬河南省第八行政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4月,武陟縣民主政府返駐小董村,屬太行四專署。同年,修獲武縣並入武陟縣。6月,修獲武縣恢復建置,治所在武陟縣岳庄村,屬太行四專署,轄大虹橋以東地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武陟全境解放,修獲武縣民主政府撤銷,原轄武陟區域劃歸武陟縣。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建立平原省,武陟縣屬平原省新鄉行政專員公署。
1952年12月,平原省撤銷,武陟縣屬河南省新鄉行署。
1986年至今,武陟縣隸屬焦作市管轄。
參考資料:網路-武陟縣
參考資料:武陟縣人民政府-武陟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