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河南鄭州 » 開封神針

開封神針

發布時間: 2021-03-15 03:17:14

❶ 中國古代有五大神醫,他們醫術如何

名醫:伏義氏
一作宓羲、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中國神話中人類的始祖。所處時代約為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相傳為中國醫葯鼻祖之一,《易傳·系辭下》:「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帝王世紀》稱:「伏義嘗百葯而制九針」,我國醫界千餘年來尊奉為醫葯學、針灸學之始祖。伏羲是先民對...
名醫:李延
李延(162~1697),原名彥貞,字期叔、我生,號辰山、寒村,上海南匯人。後遷松江,明大理評事李中立之子、名醫李中梓之侄。早年習舉業,師事同郡舉人高孚遠,為得意門生。明亡參與復明抗清斗爭至桂林投唐王,失敗後避居浙江嘉興,後入平湖祜聖宮,以醫自給。治病多奇效,醫名大盛。著有《脈訣匯辨》十卷,校正重刊賈所學《...
名醫:神農氏
一說神農氏即炎帝。中國傳說中農業和醫葯的發明者,所處時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淮南子·修務訓》:「神農乃始教民,嘗百草之滋味,識水泉之甘苦,……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是醫方興焉」。《帝王世紀》稱:「炎帝神農氏,……,嘗味草木,宣葯療疾,救夭傷人命,百姓日用而不知,著本草四卷」。古代文獻論述神農...
名醫:黃帝
傳說中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祖先,姓姬,一姓公孫,號軒轅氏、有熊氏,少典之子。所處時代為原始社會末期,為部落或部落聯盟的領袖。傳說他的發明刨造很多,如:養蠶、舟車、兵器、引箭、文字、衣服、音律、算術等,我國古文獻也多有黃帝創造發明醫葯之記載。《帝王世紀》說:「黃帝使岐伯嘗味草木,典醫療疾,今經方、本草...
名醫:薛雪
薛雪(1661~1750)字生白,號一瓢,又號槐雲道人、磨劍道人、牧牛老朽。江蘇吳縣人,與葉桂同時而齊名。早年游於名儒燮之門,詩文俱佳,又工書畫,善拳技。後因母患濕熱之病,乃肆力於醫學,技藝日精。薛雪一生為人,豪邁而復淡泊,年九十歲卒。
故也知薛雪並非專一業醫者,但他於濕熱證治特稱高手,所著《濕熱條辨》即...
名醫:岐伯
中國傳說時期最富有聲望的醫學家。《帝王世紀》:「(黃帝)又使岐伯嘗味百草。典醫療疾,今經方、本草、之書咸出焉」。宋代醫學校勘學家,林億等在《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表》中強調:「求民之瘼。恤民之隱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黃帝之御極也。……乃與岐伯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垂法以福...
名醫:伯高
傳說上古之經脈學醫家,黃帝臣。晉代史學家、醫學家皇甫謐撰《黃帝針灸甲乙經》,曾指出:「黃帝咨訪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內考五臟六腑,外綜經絡、血氣、色侯,參之天地,驗之人物,本之性命,窮神極變,而針道生焉,其論至妙」。可知伯高之為醫是以針灸之理論、臨床和熨法等外治為特長,同時,對脈理亦多有論述。
名醫:徐大椿
徐大椿(1693~1771),原名大業,字靈胎,晚號洄溪老人。江蘇吳江松陵鎮人。祖父除(釒九),康熙十八年(1679)鴻詞科翰林,任檢討職,纂修明史。父徐養浩,精水利之學,曾聘修《吳中水利志》。大椿白幼習儒,旁及百家,聰明過人。年近三十,因家人多病而致力醫學,攻研歷代名醫之書,速成深邃。懸壺濟世,疵饕┬裕?渲林?..
名醫:雷公
傳說上古醫家,黃帝臣、擅長於教授醫學之道,望色診斷與針灸醫術等。「黃帝坐明堂,召雷公而問之曰:子知醫之道乎? 雷公對曰:誦而頗能解,解而未能別,剔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在關於針灸論述上與黃帝討論了「凡刺之理」,以及望面色而診斷疾病的理論。從《素問》中以及《靈樞》內容來看,可知雷公從黃帝...
名醫:趙學敏
趙學敏(約1719~1805),字恕軒,號依吉,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其父曾任永春司馬,遷龍溪知縣。乾隆間(1736~1795)下沙大疫,其父延醫合葯,賴以生者數萬人。學敏與弟學楷,皆承父命讀儒學醫。學敏博覽群書,凡家藏星歷、醫術、葯學之書,無不潛心研究,每有所得,即匯鈔成帙,積稿數千卷。家有「養素園」,為試驗種葯之地...
名醫:扁鵲
扁鵲,其真實姓名是秦越人,又號盧醫。據人考證,約生於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七年),卒於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年)。他為什麼被稱為「扁鵲」呢?這是他的綽號。綽號的由來可能與《禽經》中「靈鵲兆喜」的說法有關。因為醫生治病救人,走到哪裡,就為那裡帶去安康,如同翩翩飛翔的喜鵲,飛到哪裡,就給那裡帶來喜...
名醫:張仲景
張仲景(約150~219年),名機,東漢末年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南陽市,一說涅陽故城在今南陽市與鄧縣之間的稂東鎮,地屬鄧縣)人。(按《水經注》:「涅陽,漢初置縣,屬南陽郡,因在涅水(今趙訶)之陽,故名。」張仲景的里籍自來眾說紛雲,陳邦賢氏定為南陽郡涅陽,范行准氏定為南陽蔡陽,嗣後廖國王、張炎二氏考涅陽故...
名醫:華佗
華佗(約公元2世紀~3世紀初),字元化,沛國譙(即今安徽省毫縣)人。他在年輕時,曾到徐州一帶訪師求學,「兼通數經,曉養性之術」。沛相陳圭推薦他為孝廉、太尉黃琬請他去做官,都被他一一謝絕,遂專志於醫葯學和養生保健術。他行醫四方,足跡與聲譽遍及安徽、江蘇、山東、河南等省。曹操聞聽華佗醫術精湛,徵召他到許...
名醫:沈括
北宋科學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錢塘(今屬浙江)人,曾舉進士,歷仕三司使、軍器監及司天監等職。政治上支持王安石變法革新,積極參預制訂新法、整頓鹽政、興修水利、抑制兼並及發展生產,又參預軍制改革,率兵擊敗西夏進犯。後因徐禧失陷永樂城,牽連坐貶。精研科技及醫葯學,曾編撰《夢溪筆談》、《修城法式條約》、...
名醫: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號瀕湖山人,蘄州(今湖北蘄春縣)人,生於世醫之家。祖父為鈴醫。父李言聞,字子郁,號月池,當地名醫,曾封太醫院吏目,著有《四診發明》、《奇經八脈考》、《蘄艾傳》、《人參傳》、《痘疹證治》等。兄名果珍。李氏14歲中秀才,三次赴武昌鄉試未中,遂專志於醫。李氏博學多藝,鄉試失利後...
名醫:張志聰
張志聰(約1630~1674),字隱庵,浙江杭州人。少年喪父,遂棄懦習醫,師事名醫張卿子,窮研醫理,於《內經》、《傷寒論》頗有心得。構侶山堂於杭州香山,招同道、弟子數十人,講論醫學,為中醫醫學教育民間授徒形式之一大發展。著《素問集注》、《靈樞集注》、《傷寒論宗印》、《金匱要略注》、《侶山堂類辨》、《本草崇原...
名醫:傅青主
明末清初人。名山,別字公它。山西陽曲(今太原市)人。博涉經史諸子和佛道之學,提倡「經子不分」,目的在把諸子和六經列於平等地位。兼工詩文、書畫、金石,又通醫學。傳有《傅青主女科》和《名醫:張景岳
明代醫學家。名介賓,字會(惠)卿,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曾學醫於金英(夢石)。精研《內經》,歷時三十年為之整理注釋,著有《類經》、《類經圖翼》、《類經附翼》等。其醫論以「明陰陽、辨六變」為綱,用以分析人體生理活動及病機變化。曾倡「陽非有餘,真陰不足」論,治法注重補益「元陽」及「真陰」,並自訂不少醫...
還有很多.......

開封有位陳勝利教受針灸治病嗎這位陳勝利教受聽說針灸的很好很神奇他針灸過去能調理好很多疾病哪

針灸確實可以治病也可以調理,中醫文化博大精深

❸ 有誰知道開封府那三把鍘刀的真正來歷

相傳,北宋開封府內有「龍頭、虎頭、狗頭」鍘刀三口。「龍頭鍘」用來處死違法的皇親國戚,「虎頭鍘」用來處死違法的貪官污吏,「狗頭鍘」用來處死違法的民間無賴之徒。

「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是民間廣為流傳的開封府特製刑具的稱呼。但是,一般人卻不知,三口鍘刀的真正出處是自上古時期的龍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傳承而來。

古人認為,劍刀為古之聖品,至尊至貴,人神咸崇。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藝精深,遂入玄傳奇。劍與刀創始自軒轅黃帝時代。據漢代司馬遷《史記·黃帝本紀》記載:「帝采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又據戰國時期《管子·地數篇》記載:「昔葛天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從以上兩項記載可知,鑄制劍刀產生於上古的黃帝、蚩尤時期。

這說明,劍與刀的歷史極為久遠。所以,後人稱劍與刀為「短兵之祖」,確實是當之無愧的。

開封為華夏文化發源的核心地區,是上古時期劍刀最早產生的地方,自古就有「軒轅黃金劍」、「大梁劍」和「鳴鴻刀」、「苗刀」、「龍牙刀」、「虎翼刀」、「犬神刀」的人文歷史流傳。下面主要介紹上古時期的龍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傳承到宋代以後的情況。

上古時期的「三大邪刀」

「三大邪刀」是指上古時期華夏先民鑄造的「龍牙刀」、「虎翼刀」、「犬神刀」,其鑄造的時間和造刀者至今已無法考證。

相傳,上古時期在鍛造「三大邪刀」的原料中,使用了許多惡毒之物品,並有多種詛咒纏縛。

到了夏朝末期,「三大邪刀」為居住在開封昆侖山,即青丘山「傾宮」的夏王桀擁有,被供奉於夏朝太廟之中,是夏桀實施暴政的凶器和見證物。據山東《科技信息·探索與發現》2010年第11期《龍牙、虎翼、犬神》一文中說:「據史料記載,商湯攻入夏朝太廟之時,黑雲遮天、鬼哭狼嚎,龍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化為三股妖風襲來,頓時商朝大軍死傷無數。湯王棄戈下馬,手持軒轅黃金劍單人闖入太廟主殿,揮劍疾斬,『三大邪刀』被擊成碎片封印於地下。」

到了東漢末年,世道大亂,「三大邪刀」曾經現世。有「三國群雄之一」稱號的軍閥、權臣李,曾擔任東漢大司馬。據西晉陳壽紀傳體國別史《三國志》記載:「李帶三刀,手復與鞭合持一刃(帶三刀,執一刀)。侍中、侍郎見帶仗,皆惶恐,亦帶劍持刀,先入在帝側。」其中,「三刀」就是由傳說中被封印於夏朝太廟地下的「三大邪刀」再造而成。

公元198年,曹操派謁者僕射裴茂召集關中諸將段煨等人征討李,滅其三族。李死後,又將毀壞的「三大邪刀」碎片封埋於商朝太廟之中。

「三大邪刀」在北宋開封重現

斗轉星移、時光變遷,到了北宋時期,著名鐵匠韓蘄在開封一帶發現了商朝太廟遺址,並開啟封印,得到了龍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的碎片。據說,當時「三大邪刀」碎片中隱隱有黑氣,觸之即發。韓蘄將碎片帶回開封城裡後,與宮廷鑄劍師合力打造,耗時一年零八天,鑄成「降龍」、「伏虎」、「斬犬」三口鍘刀,並經北宋天子御批,存放在開封府內。時任開封府尹的包拯成為第一個掌管「降龍」、「伏虎」、「斬犬」三口鍘刀的人。

數千年前的「三大邪刀」龍牙、虎翼、犬神被「軒轅黃金劍」擊碎之後,經過長年封印,居然在北宋時期鑄造成為代表天下正氣的「青天三鍘刀」降龍、伏虎、斬犬,真可謂是「物極必反」的一個例證。

我們認為,「三大邪刀」龍牙、虎翼、犬神,在不同歷史時期出現和重新被鑄造,或許是一個事實,只是由於人們賦予它們以邪惡的人文色彩,才留下了「邪器」的惡名。而這些惡名往往與上古時期的「蚩尤」、「夏桀」等族人的名聲存在著因果關系。說白了,就是將無生命的物品加以「人文」化後,導致其聲名狼藉、可惡可憎。

開封關於「青天三鍘刀」的傳說

相傳宋仁宗年間,陳州大旱,皇帝派四國舅到陳州放糧。四國舅見利忘義,在發放的糧食里摻了石沙,坑害百姓。開封府尹包拯知道此事後,馬上上書朝廷查處。宋仁宗加封包拯為龍圖閣大學士,派其前往陳州稽查四國舅放糧賑災一案,並統理民情。

包拯跪奏道:「臣無權柄,不能服眾,難以奉詔。」宋仁宗心裡明白,道:「再賞卿御札三道,看誰敢不服?」包拯謝恩,領旨出朝。

包拯的得力助手、師爺為公孫策。他深知包拯秉性耿直,擔心其因舉報皇親國戚被皇上治罪,自包拯入朝後,便提心吊膽、坐立不安,忽聽府外一片喊聲,以為大事不好。正在驚惶之際,只見包拯之侄包興進來說:「老爺被聖上加封為龍圖閣大學士,派往陳州查賑。」公孫策真是喜出望外。不多時包拯下朝,對公孫策道:「聖上賜我御札三道,先生不可大意。你須替我仔細參詳,莫要辜負聖恩。」

公孫策千思萬想,猛然省悟,於是研墨蘸筆,先度量、設計鍘的尺寸,注寫明白,後又寫了鍘的製作方法,並分上、中、下「三品」和「降龍」、「伏虎」、「斬犬」(俗稱「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三種鍘刀款式,並用筆畫出。公孫策故意將「札」字寫作「鍘」字,將「三道」寫作「三刀」,當面呈給了包拯。包拯將呈文一一看明,不由春風滿面,口中稱贊:「先生真天才也!」然後叫包興傳喚工匠,連夜打造出樣式,待明日恭呈皇上御覽。

第二天,包拯臨上朝時,吩咐將剛做好的「御札(鍘)三道(刀)」樣式用黃箱盛上,抬至朝中,預備御覽。來至朝中,包拯出班奏道:「臣包拯昨蒙聖恩,賜御鍘三刀,臣謹遵旨,擬得式樣,不敢擅用,謹呈御覽。」說著,便將黃箱抬到殿上,請皇上觀看。包拯接著奏道:「如有犯法者,各按品級行法。」宋仁宗早已看得明白:包拯用意無非是借「札」字之音改作「鍘」字,做成三口鍘刀,以作鎮嚇外官之用。仁宗不覺龍顏大喜,稱羨包拯奇才巧思,立刻准奏,說:「不必定日請訓,俟御刑造成,急速起身。」包拯謝恩,第二天便前往陳州,查明事實之後,將四國舅用龍頭鍘處決,為陳州百姓出了一口氣。

在現在上演的包公戲里,最重要的道具就是開封府的那三口大鍘刀。這是包公戲的符號,如京劇《花蝴蝶》(《盜御馬》)一開場,包公自白道:「銅鑼開道人吶喊,誰人不知包青天。我身邊隨帶著張龍、趙虎、王朝和馬漢,三口銅鍘神鬼寒。」其他的包公戲也總有以「開鍘」的一聲怒吼將劇情帶入高潮的一幕出現。

於是,後來很多戲曲便直接將包公戲目總結為「大鍘」。如河南豫劇有「四大鍘」,即《鍘趙王》、《鍘美案》、《鍘郭嵩》、《鍘郭槐》等經典劇目。在戲曲的影響下,包公和鍘刀結下了不解之緣。比如開封的開封府景點內,不僅陳列有三口大鍘刀,還作為旅遊節目,天天有演員扮演包公和他的手下在開封府里「開鍘」,頗有公斷的氛圍。而安徽合肥包公祠祭祀之地也陳列著三口大鍘刀,卻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了。

北宋開封府鍘刀刑具的

有與無

鍘刀本是飼養牛馬、製作飼料的工具,在中國古代法律里從來沒有以鍘刀作為刑具的歷史。自先秦到宋代,也從來沒有見到鍘刀行刑的記載。秦漢時期的死刑種類「腰斬」,是罪人裸體趴在「砧」上,用斧子,也稱「斧鉞」,砍斷罪人身軀。因此,古代有「斧砧」、「斧鉞」代表死刑和刑具的說法。據漢代司馬遷《史記·周本紀·第四》記載:「遂入,至紂死所。武王自射之,三發而後下車,以輕劍擊之,以黃鉞斬紂頭,縣大白之旗。」意思是說,周武王攻克商紂王王宮後,用黃鉞斬了紂王的頭顱,懸於太白旗上。

直到漢代仍以「斧鉞」為斬首的刑具。由於「斧鉞」是一種斬殺罪人的刑器,所以歷史上有「斧鉞之誅」的說法。在隋朝確定的「五刑制度」中,死刑僅有「斬、絞」兩種。「斬」,是以刀斬首;「絞」,是以短棍收緊套在罪人頸部的繩圈,使其窒息斃命。

唐、宋兩代基本沿襲了「五刑制度」,死刑種類仍然只有「斬、絞」兩種,只是針對個別極其嚴重的犯罪才特設「凌遲處死」。因此,在包拯所處的北宋時期,大致是沒有鍘刀這種刑具的。

實際上,「鍘」這個字出現得也很晚。據說,在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里根本沒有「鍘」字;在唐宋兩代的文獻中也極難找到「鍘」字。鍘刀的記載大量出現是在元朝,以游牧為生的蒙古族,冬季需要將儲備的草料切碎來飼養牲畜。鍘刀有固定的支點,能夠將草料切割均勻,「鍘」字右邊部分「則」字按照《說文解字》解釋:則為「等畫(劃)物也」,具有「均分」的字義。公元1615年,在明代學者梅膺祚編纂的工具書《字匯》中,解釋「鍘」字為「鍘草也」。可見,鍘刀是專門用來鍘草的工具。

可是,在元代雜劇里,已經將鍘刀視為皇帝特賜的刑具,可與「勢劍」,即「尚方寶劍」同等對待。「勢劍銅鍘」也已經被描寫為包公在開封府斷案的場景。在元代雜劇里,鍘刀是用來砍頭的刑具,比如元代李行甫《包待制智賺灰闌記》中,包公的台詞是:「在公廳上胡言亂語的,若不是啊,就把銅鍘來切了這個驢頭。」

飼馬工具「鍘刀」演變為刑具「銅鍘」,想來不可能是用銅做成的鍘刀,不過是用銅皮包裹了木質鍘刀床,以便於洗刷污垢罷了。

清代說書藝人石玉昆,生活於公元1810年至1871年的晚清時期。公元1853年,清廷開始實行對盜賊等重大犯罪「就地正法」的制度,允許地方督撫直接批准下屬執行死刑。在一些治安差的地方,濫用死刑的情況比較嚴重。可以想像,有些劊子手為了便於執行死刑,很可能會使用鍘刀。石玉昆見到這樣的情形,將其編入包公故事之中也是很自然的事,不難理解。

到了距宋代幾百年的晚清時期,著名說書藝人石玉昆的包公傳奇說書詞,被人改編為著名的小說《三俠五義》。這時,宋代包公的銅鍘又回來了,而且變成了「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系列產品「三件套」。自此,《三俠五義》古典長篇俠義公案小說成為很多近代戲曲故事的源頭,三口鍘刀也越傳越神了。

可見,上古時期的「三大邪刀」龍牙、虎翼、犬神,演變成宋代包公的「降龍」、「伏虎」、「斬犬」(俗稱「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的「青天三鍘刀」,並非是空穴來風,是開封華夏人文歷史傳承的必然結果。

從實際情況來看,即便上古時期真的存在龍牙、虎翼、犬神 「三大邪刀」,也不大可能會保存到宋代。當然,我們不能否定後人存在重新鑄造的可能。在宋代,龍牙、虎翼、犬神
「三大邪刀」重現為降龍、伏虎、斬犬「青天三鍘刀」,一則可能是宋代著名鐵匠韓蘄根據上古時期「三大邪刀」的歷史傳說重新鑄造的結果;二則可能是清代末期說書藝人石玉昆演繹而來的結果。無論是上述哪一種情況出現,都是由上古時期開封華夏人文歷史傳承而來,即使是宋代人文歷史也不能例外。

後人據上述歷史傳說,寫有《中國古代第三、四、五刀——龍牙、虎翼、犬神》的詩一首。現抄錄如下,以饗讀者:

夏桀操刀暴戾濃,三邪祭廟扮頑凶。

身含劇毒纏魔咒,湯舉軒轅閃銳鋒。

碎片封存荒野地,韓蘄起鑄犬虎龍。

❹ 開封哪些醫院有針灸科啊

開封市第一中醫院有個女大夫,叫做王俊福,在開封針灸屆名氣很大。此外,開封市第二中醫院的中醫針灸也很好,我親身體驗過,很神奇,對於骨傷或疼痛治療效果很好。

❺ 包青天開封奇案怎麼樣好看嘛

很好看,我看過很多遍,它的劇情很有懸念,比動畫片柯南的懸念多的去了,再加上人物間的猜疑,和情感等都值得一看,有老版的有新版的,我推薦看老版的比較有味道。

望採納

❻ 開封 傳說故事

1、聲震天中

清朝康熙年間,有父子二人逃難到開封,夜宿鼓樓下。府衙班頭見他倆可憐,收留在鼓樓上當差,父親擔任司鼓(司鼓就是定時敲鼓的人),兒子負責掃街。爺倆忠厚老實,手腳勤快,附近的居民沒有不誇贊的。大夥見面都叫他們「老司鼓」和「小掃街」,他倆的真名實姓沒人知道。

當時的文人騷客常在鼓樓大廳里聚會,吟詩作畫,揮毫潑墨。每逢這時,老司鼓總是悄悄坐在牆旮旯里閉目養神。小掃街閑不住,展紙磨墨,跑前跑後忙著伺候,眾人也都習以為常,誰也沒把他們爺倆放到眼裡,這樣的日子一晃就是十幾年。

坐鎮開封的河南巡撫閻興邦,巡撫就是一省最高長官。他見鼓樓年久失修,就全城募捐,費時三年,將鼓樓翻修一新。新鼓樓富麗堂皇,真叫氣派。這一天,閻興邦在鼓樓上大宴賓客,全城的風流才俊,書壇名家幾乎都來了。

閻興邦含笑拱手說:「重修鼓樓,千古盛世,美中不足,缺少一方巨匾來畫龍點睛。今天特地邀請諸位為此樓題詞書匾,流芳百世。」賓客們各個滿心歡喜,才思泉涌,暗下決心,要大顯身手,很快就遞上幾十張條子。閻興邦一一翻閱,竟然沒有一個中意的。

他皺著眉說:「諸位寫的全是『小橋流水『之情懷,獨缺『』大江東去『的氣魄,有勞各位再費些神思,人們這才明白,今天的酒席可不好吃,只得抓耳撓腮,絞盡腦汁,苦思冥想。閻興邦一直不見動靜,長嘆一聲:「唉,難道這么大一座古城,就沒有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嗎?」

眾人羞愧得無地自容,大殿里靜得掉根針都能聽見。忽然牆角響起一個蒼老的聲音:「大人,小人能獻丑嗎?」府衙班頭見是老司鼓,怕鬧出笑話,呵斥道:「今天是文壇盛會,你一肚子糟糠,湊什麼熱鬧!」

老司鼓上前幾步,彎著腰賠笑說:「聽說大人肚量大,小人說錯了,權當聽個笑話兒。」閻興邦見他相貌平常,可出言不俗,說:「不妨試試。」「聲震天中」如何?此言一出,滿屋皆驚。閻興邦笑著說:「請道其詳。」「華夏大地分九州,河南地處中州,開封在中州正中。

鼓樓在開封正中,這正是天下的中心,一槌擊鼓,聲震天中啊!」好一個聲震天中,大氣磅礴。閻興邦拍案而起,興奮得把老司鼓讓到座位上,親自斟了三杯美酒犒賞。老司鼓高舉酒杯,朝著眾人做了一個揖。說:「俗話說得好,『跟好人學好人,跟著巫婆學下神』。

你們都是有學問的人,常來鼓樓以文會友。我在旁聽久了,腦瓜兒也慢慢開竅了。『聲震天中』這四個字我琢磨好久了,今兒被巡撫大人相中,我還得謝謝大家哩!」老司鼓這話說得十分得體,來客也面上有光,大殿里一片歡笑。

閻興邦興致勃勃地說:「現在就請書法高手當場揮毫,制匾高懸。」凡是能劃拉幾筆的,誰也不甘落後,真草隸篆,龍飛鳳舞。閻興邦挨著桌觀看,大聲說:「諸位真是妙筆生花,可惜的是字兒寫的太小了,和高大的鼓樓不太相稱啊。」眾人公推一位有名氣的老書法家。

寫出了半個人高的大字,閻興邦還是搖頭嫌小。正在大夥掃興的時候,一直端茶送水的小掃街插嘴說:「大人,我可以試試嗎?」閻興邦上下打量著他,問:「你是干什麼的?」「我是老司鼓的兒子,大夥都叫我小掃街。」閻興邦吩咐班頭捧來筆墨紙硯供他挑選。

小掃街從牆角撿起一把掃帚,笑著說:「還是我的傢伙得勁!」只見他拎了半桶清水,倒入墨汁攪拌,然後出了殿門,人們都蜂擁跟了出來。好一個小掃街,只見他束緊衣衫,用掃帚飽蘸濃墨,在紙上揮舞,運用自如,你想:這世間罕見的掃帚筆寫出的字還能小嗎?

閻興邦連生叫絕:「怎麼學得這樣一手絕活兒啊?」小掃街朝眾人深深鞠了個躬。「各位前輩常來這里切磋書法,即興揮毫,我在旁邊侍候,暗中用心揣摩,每天我把鼓樓四周打掃干凈後,就用掃帚蘸水在地上練字,一桶清水用完天還不亮哩,天天如此。」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眾人感慨萬分,再也不敢小瞧這爺倆了。不久鼓樓檐端懸掛一方巨匾,上書「聲震天中」四字,字體剛健,氣勢雄渾,站在城外都能看清。可是誰會想到這千古名句,竟然出自老司鼓和小掃街之手。

1948年開封第一次解放的時候,鼓樓和聲震天中巨匾不幸在戰火中損毀,關於這個匾是誰的題詞,又是誰書寫的,至今是謎,無人破解。

2、楊繼業發兵幽州救主

楊七郎因打擂闖禍,太宗聽信奸臣潘仁美讒言,竟不念楊家為保大宋江山,南征北戰血灑戰袍立下的汗馬功勞,將楊繼業貶謫雄州之後,遼國乘機出兵,設計困宋太宗於幽州城,當楊繼業手捧救駕詔書後,還是以國家大業為重,喚出八個兒子商量營救之策。

令公說:「萬歲,眾大臣、王爺被困幽州,若有閃失,不只大宋江山難保,黎民百姓也要遭殃……。」六郎站出:「請爹爹速發救兵。」七郎也嚷道:「上次孩兒打擂連累了全家,這次我要為爹爹爭氣,先立救駕之功。」

令公知道他武藝過人,能獨擋一面,便同意他帶騎兵先行。楊繼業隨後發兵救駕,自己同呼延贊押運糧草星夜向幽州進發。這個故事表現了楊家父子以國家大業為重,一心保衛大宋江山的崇高品德。

3、七郎闖幽州

宋太宗被困幽州,楊家父子發兵救駕,七郎為先鋒官帶五百騎兵先行。七郎風塵僕僕趕至幽州(今北京),不敢怠慢,馬踏遼營闖到城下,守城的主帥潘仁美卻不放他進城,因為在京城七郎打擂將潘仁美之子潘豹打死,他對七郎懷恨在心,逼他連殺三門。

五百騎兵此時只剩七郎單人獨騎,一路奔波又連番廝殺,如今是飢腸轆轆,精疲力盡。大罵:「潘仁美老賊,你竟如此狠毒!這豈不壞了國家大事,待我殺退遼兵,再與你算帳。」

4、大郎替主龍棚赴宴

遼國天慶王在金沙灘設「雙龍會」,圖謀趁機殺害宋太宗。楊繼業學漢職紀信救高祖離滎陽之計,詐獻降書與番人從西門迎受,聖駕從東門而出。天慶王用轉心壺讓延平喝下毒酒,延平剛飲下便知不好。

此時天慶王趁機要溜被延平一把拉住,一揚手臂,一隻袖箭直穿天慶王咽喉立即倒地死去。在這一戰中大郎替了宋王死;二郎替了八賢王;三郎被馬踏如泥;四郎、八郎失落番邦;五郎出家為僧;六郎、七郎逃出虎口。

5、佘太君楊門選將

楊家熱血男兒經幽州一戰大部分已戰死沙場,僅六郎一人逃出虎口,回到京城與八姐、九妹處死了潘仁美,不料卻激怒了大宗,因潘仁美的女兒是太宗的妃子。於是六郎被貶謫河東服役,六郎在途中病倒,恰遇在五台山出家的五郎,想出詐死之計,謊報六郎病死,暗地送回楊府。

隱藏於後花園。時值邊關告急,朝中無良將出征。寇準認為六郎死的突然,便以守靈為名,身背朝靴,私下察訪,結果發現六郎「詐死埋名」。六郎向八賢王清罪,趙德芳一笑置之,並不介意:「現在三關被困,朝中無良將出救,還是由你出馬領兵掛帥吧!」

寇準說:「不妥,郡馬殺了潘仁美又詐死埋名,聖上豈能輕易饒過?依我看還是由千歲掛帥帶楊門女將到邊關解圍,楊郡馬暗中壓運糧草,待到三關破敵立功後,再奏明聖上將功折罪為好。」趙德芳認為寇準說的有理,於是請佘太君選將出征。

佘太君命楊洪擊鼓撞鍾聚將,楊家八個兒媳:張金定、李翠亭、華妾玉、於桂英、羅氏女、柴俊萍、杜金娥。余彩鸞及八姐楊延琪,九妹楊延瑛雁列兩廂,英姿颯爽,威風凜凜。喜得八賢王和寇準贊不絕口:「楊門女將,滿門巾幗,果然名不虛傳!」

佘太君巡視一周,目光停留在杜金娥身上,她弓馬嫻熟,武藝精湛,太君甚為鍾愛,當即便議定讓她同八姐、九妹隨軍出征。該故事顯示了楊門女將,滿門巾幗,為保衛祖國前赴後繼的英雄氣概。

❼ 開封汴綉和其他的刺綉有什麼區別

開封的汴綉和其他的刺綉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區別,第一就是地域的區別,開封叫汴綉,蘇州叫蘇綉,廣東叫粵秀

第二個區別就是汴綉以綉制十大傳世名畫為特點,而其他的都是秀制一些人物動物之類的

熱點內容
駐馬店上蔡縣郵編 發布:2021-03-16 21:53:57 瀏覽:888
新發地招聘 發布:2021-03-16 21:51:19 瀏覽:217
漯河大偉 發布:2021-03-16 21:51:07 瀏覽:401
相親愛一家 發布:2021-03-16 21:49:54 瀏覽:504
校園跳蚤市場系統 發布:2021-03-16 21:48:31 瀏覽:929
洛陽到鞏義汽車時刻表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108
男人胖相親 發布:2021-03-16 21:47:49 瀏覽:948
蘇寧鄭州網點電話查詢 發布:2021-03-16 21:47:42 瀏覽:459
同城幫二手良品真假 發布:2021-03-16 21:47:20 瀏覽:227
河南周口甲醇 發布:2021-03-16 21:42:35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