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通志
『壹』 清朝的河南巡撫田文鏡這個人怎麼樣
田文鏡
(1662~1733)清雍正時督撫。原隸籍漢軍正藍旗,後抬入正黃旗。監生出身。康熙二十二年(1683),出仕縣丞,升知縣、知州,歷二十餘年。後改官六部員外郎、郎中,五十六年,官內閣侍讀學士。世宗即位後,深受寵待。雍正元年(1723),署山西布政使,次年調任河南布政使,擢升巡撫。田文鏡憑借多年擔任地方官的經驗,大力推行世宗的改革方針,以整飭弊政。主要是參劾營私舞弊官員;清查積欠,實行耗羨提解;限制紳衿特權,嚴限交納錢糧;嚴行保甲制度等。田文鏡的做法,引起朝廷內外一些官員的不滿,先後受直隸總督李紱、監察御史謝濟世參劾。然而世宗以其實心任事,稱之為「模範疆吏」,任用如故。五年,任為河南總督,加兵部尚書銜。六年,任河南山東總督。七年,加太子太保。八年,兼北河總督。是歲,河南水災,田文鏡隱匿不報,朝野竊議,世宗仍予包容。十年十一月二十一病死,謚端肅。
著作有《撫豫宣化錄》、《欽頒聖諭條例事宜》(與李衛之作合為《欽頒州縣事宜》),曾主持編修《河南通志》。他的部分奏摺收在《硃批諭旨》中。
前不久中央電視台播放了以二月河小說《雍正皇帝》改編的電視劇《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總體來說是比較符合歷史的。電視劇中田文鏡是個很重要的角色,八王黨搞「八王議政」打鬧朝堂因田文鏡在河南的所作所為為導火線。田文鏡是雍正極力表彰的大臣,是皇帝當貝勒時從揚州帶到京城的,趁著大臣們多對田文鏡有意見,整倒了田文鏡,對雍正便是個極大的諷刺。其實電視劇和二月河原著還是有點差異的,《雍正皇帝·九王奪嫡》第四回《桃花渡口故地尋舊,微服王子誤宿黑店》、第五回《狹路相逢鬼魅相鬥,猢猻用智孩兒倒綳》中對雍正和田文鏡的初次相識做了詳細的描述,因為同宿了黑店而有了初步的交情,為田文鏡後來的仕途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因為很少看電視,忘記了最近哪個台播放的《天下糧倉》,雖然加了不少的帶有說教意味的內容,但影響也是很大的。在本劇中,田文鏡是一號反面角色,即最大的奸臣。前幾天朋友在一起聚會,大家在討論田文鏡的奸,昨天晚上去超市采購年貨,聽到路人也在談論《天下糧倉》中的「奸臣田文鏡」,我忍不住想結合《清史稿·世宗本紀》和《雍正傳》為田文鏡說幾句話。
其實,除了從電視劇中得到的田文鏡的內容外,野史中田文鏡是雍正藩邸庄頭出身的說法也頗為流行。那麼田文鏡究竟是何等樣人?是雍正故人嗎?是奸臣嗎?
首先是田文鏡的出身及生平問題。
《雍正傳》載:「田文鏡,康熙元年(一六六二年)生,監生出身,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出仕縣丞,久淹州縣官,五十六年(一七一七年)始為內閣侍讀學土。雍正元年署山西布政使,二年出任河南藩司,同年升本省巡撫,五年七月晉河南總督,加兵部尚書銜,六年十月為河南山東總督,七年加太子太保,八年兼北河總督。十年(一七三二年)十一月,以久病請解任,十五日批准,……二十一日(一七三三年一月六日)命予田文鏡祭葬,謚端肅。」
《雍正傳》載:有說田文鏡是雍正藩邸舊人,或雲為雍邸庄頭。雍正在康熙三十八年受封為貝勒,始得有莊田,其時田文鏡早已出仕,不可能成為雍邸庄頭,後來也不可能成為雍邸舊人。雍正於二年(一七二四年)底將陝西延安知府沈廷正調任河南開歸道,在田文鏡奏摺中告訴他,沈「原系藩邸舊人」,又說:「聞伊未到豫省,即次與汝作梗。試思朕豈有命一屬員前來鈐束上司,使摯肘於汝之理!伊若露有不肯盡心協助,實力承辦,反倚勢借端,妄做威福,賣汝以取媚他人情景,嚴加參劾,候朕重懲,決不姑寬貸也,汝接到此諭旨時,可與伊共觀之」。此恰證明田文鏡不是雍邸人。沈廷正欲倚之勢,即藩邸舊人之勢,正欺田文鏡不是老夥伴。雍正如此寬解於田文鏡,也因其不是舊人,要他不必因此在邸藩人面前自慚廢政。
從以上文字可見田文鏡並非雍正故人。
小說《雍正皇帝》到電視劇《雍正王朝》到《天下糧倉》,不論田文鏡忠也好,奸也好,他一直受到眾人的責難,但他卻一直是雍朝重臣,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對清史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雍正是個很有才能的君主,若無雍正的革新,不可能有後面的乾隆盛世,雖然他是被「天下人」罵死的。康熙老佛爺在晚年已經比較昏庸了,但選擇雍正做繼承人可謂又一智舉。乾隆晚年同樣昏庸,他的繼承人就沒有選擇好,新皇帝永琰是個好人,但不是個好皇帝,清朝國勢從他手裡一蹶不振,中國也徹底丟失了幾千年來世界霸主之位,弄到現在處處看洋毛子臉色,加入一個本由我們始創的世貿組織還多方面受人牽制,朱總理執政如此不易,也能從歷史上找到原因的,歷史驚人的巧合!
——言歸正傳,如果有時間,以後我還會說說雍正的。
雍正之所以欣賞田文鏡,是因為田文鏡身上有很多可貴的品質。分別從以下方面來說:
首先,田文鏡一心為國,不避嫌怨。田文鏡因事過晉,該省正災荒,雍正雖耳聞,但未查實。地方官一般瞞上不瞞下,但田文鏡見到後奏知了皇帝,皇帝怒罷晉撫,名田文鏡前去賑災。此舉得罪了天下官員,人人恨田文鏡。田文鏡到河南,正遇封丘罷考,田文鏡命嚴厲鎮壓,並報皇上嚴厲處分了主考張庭璐——《雍正王朝》中把這件事放在了京城,功勞歸於李紱。張庭璐即當朝宰相張庭玉之弟——此事得罪了張庭玉與另一中堂大人朱拭。年羹堯、隆科多等雍朝重臣是天下官員巴結的對象,但即使他們過田文鏡的轄區,田文鏡也從來不送禮,雍正面前這些人沒少說田文鏡的壞話。
其次,田文鏡厲行雍正新政,嚴格執行雍正的政策,實行火耗歸公,實行官紳一體當差(這些在《雍正皇帝》中有詳細的描述),打擊貪官污吏,強化治安,為處於下層的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比如《雍正王朝》中大家看到的修黃河堤等。
大家都知道康熙末年,奪嫡之爭非常厲害,雍正繼位後龍椅並不那麼牢靠,故非常需要對其忠心耿耿之人,但所有當權者都不會需要唯有忠心而無能之人,田文鏡恰巧符合雍正提出的「公、忠、能」的條件,所以,他受皇帝的寵愛也就不足為奇了——這樣的大臣又有哪朝哪代的清明的皇帝不喜歡呢?封建社會,老百姓也喜歡的。我們現在若能遇到這樣的好官,也會喜歡的,只是這樣的官員即使有,怕也不能官運亨通啊!當時是公開的人治,有皇帝喜歡他,他便不會受到傷害,現在的法制、德治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綜上所述,田文鏡不是奸臣,是大大的忠臣,那他是怎麼由忠而 「奸」的呢?
俗語雲:史筆如鐵,這話是不假的,否則,我便無從了解有關的田文鏡的資料。但世上的讀書人做史官的可不多,其他的讀書人寫出來的東西可就不那麼「鐵」了。象以上所舉的例子中的晉撫德音、中堂張庭玉與朱拭、年羹堯、隆科多、張庭璐等都是讀書人,他們也會寫,他們寫的東西肯定比史官寫的多,而且以密聞、內幕之類出來更容易使大家相信,這還不算普天下的讀書人。田文鏡實行官紳一體當差,打擊貪官污吏,強化治安,觸犯的都是讀書人的利益,老百姓本來就在當差,也沒有機會貪與污,當然與田大人的治理沒有多少關系。這些政策實行後得到的間接好處在皇帝,直接好處當然在百姓,老百姓自然感激田大人,但老百姓只會說,不會寫,說的沒有寫的流傳的長久與廣泛,所以,田文鏡也就從一個忠臣變成了奸臣。這不僅是後世的事,在雍朝,他就是「奸臣」了,因為「忠臣」的名號只存在於自己轄區的老百姓的口中,而「奸臣」的稱號卻通過文字傳遍天下。《雍正王朝》主題曲中有「一心要江山圖治垂青史,也難說身後罵名滾滾來」句,本是說雍正的,但放在田文鏡身上也不無合適。所以,《雍正傳》中說「田文鏡不僅以嚴刻在當時受到廣泛的攻詰,還留罵名於後世。其實他不避嫌怨,不徇瞻顧,正是應當稱贊的。當時人指責他,是因為他觸動了紳衿的利益,並留下了一些紀錄;後人則誤信了前人的資料,忽視了對其行政的具體分析。這大概就是輿論的不公平吧。」
當然,田文鏡也有他的毛病。田文鏡以揭發晉撫匿災起家,後來也因匿災敗落,不過他的敗落還是比較風光的。如前所言,雍正初年位置不穩,所以需要瑞祥,瑞祥在封建社會被認為是上天對人君治理肯定的一種表現。田文鏡忠於皇帝,屢報瑞祥,雖然雍正明知有些荒誕不經,但還是通令嘉獎,表現的很高興。後來,田文鏡搞成了習慣,就報喜不報憂了。雍正八年河南水災,民不聊生,他卻報「民間家給人足」,處於他那種情況,自然有人給他捅漏子,皇帝說「實心任事之大臣,必無漠視民艱之理。大約因伊近來年老多病,精神不及,為屬員之所欺瞞耳。」把責任推給下屬。《清史稿·世宗本紀》載:十年,「戊午,以田文鏡年老多病,命侍郎王國棟前往河南賑濟被水災民。」從此田文鏡歸家榮養,以終天年。
『貳』 關於大槐樹河南人的故事
元朝末年,由於統治階段的殘酷壓迫和剝削,加之天災不斷,最終引起全國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爆發。經過十餘年的戰亂,中原大地一片荒蕪,人口稀少。朱元璋建立明政權以後,為了恢復經濟,發展生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大規模移民,即從地窄人密地區向地廣人稀地區遷徙人口。此次移民時間長,包括地區多,遷出地主要是山西,遷往地主要是豫、冀、魯、皖等省。河南洛陽自然是移民的重要地區之一。因此,至今在洛陽城鄉流傳著「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的歌謠,祖籍山西洪洞縣大槐樹已成為千千萬萬老百姓的共同根源。那麼,移民與大槐樹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需要從元朝末年說起。
元朝自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至元順帝從大都(今北京)敗逃塞外,歷時不足百年,雖也曾盛極一時,但其內部矛盾重重,沖突及自相殘殺不斷。從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到順帝即位(1333年)的25年中,元朝九易其主,故有「席不暇暖」之說。 特別是到元朝末期,由於蒙漢地主階級對農民殘酷剝削壓迫,土地兼並日益嚴重,農民不斷流亡,造成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進一步激化。加之黃淮多次決口泛濫,農民無法生存,揭竿而起反抗壓迫的農民起義此起彼伏。1351年終於爆發了元末最大規模的紅巾起義,韓山童、劉福通在穎州起義。隨後,郭子興、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紛紛響應。經過十幾年的征戰,朱元璋逐漸消滅了其它勢力,推翻了元朝統治,並於1368年建立了明政權。 但是,以朱元璋為首的明朝統治者面臨的是一個滿目瘡痍、殘破不堪的局面。由於多年的戰亂,戰爭最慘烈的中原地區土地荒蕪,人口銳減,死的死,逃的逃。據清乾隆《偃師縣志》記載,早在「至正五年(1345年),伊洛河泛濫,淹沒千家,生靈塗炭,十室九空」,「至正廿二年(1362年),洛陽、偃師、孟津大旱,人相食」。天災人禍並至,遂致河南、河北、山東、皖北等地區「道路皆榛塞,人煙漸絕」((明太祖實錄)卷廿九)。而這個時期,相對遠離戰區的山西卻是另一番景象,「風調雨順,連年豐收」,社會相對安定,經濟比較繁榮,所以人丁興旺,並逐漸出現了地窄人密的矛盾。 針對這一現狀,為了盡快恢復生產,發展經濟,首要解決的便是勞動力與土地的矛盾。明太祖朱元璋果斷地從洪武初年開始了大規模移民,山西就被指定為最主要的移民遷出地。令「疏散山西兩府(平陽、太原)五州(汾、遼、蒲、潞、沁)五十一縣之民遣送北京、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湖北、陝甘等廣大地區」,使生產得到了一定發展。但好景不長,接著又發生了「靖難之役」,戰亂達四年之久,天下被破壞的程度,甚於明太祖時代,結果造成「中原田多荒」(《明史、食貨志》),再次加劇了中原地區地廣人稀的荒涼局面。於是,明成祖朱棣不得不繼續大量移民,補充人煙稀少的地方。因此,移民高潮歷三朝五十年,這在我國歷史上可謂空前絕後。 明初移民的事實,在《明史》、(明實錄)、《續文獻通考》、《日知錄》等文獻中都有記載。大致情況是這樣的:政府對移民採取了鼓勵和獎勵政策,被遷徙的老百姓每戶發給銀錠二十兩,作為安家費,使其置耕牛、種子、建房等,並免其三年或五年的賦役。 那麼,山西遷民,為什麼僅洪洞大槐樹影響最大呢?這是由於山西人口之稠密,首推晉南,而洪洞縣正位於山西省南部臨汾盆地北端。它地處南北交通咽喉,北達幽燕,東接齊魯,南通秦蜀,西臨河隴,且是晉南平陽一帶人口最為稠密之縣。明代遷民雖不是專遷洪洞人,但作為遷民重點是很自然的。 洪洞縣西周為楊侯國,秦漢置楊縣,隋代改為洪洞縣至今。在縣城北郊賈村西,有一處公園式建築。據(洪洞縣志)記載,明朝時,這里是廣濟寺,為唐貞觀二年所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眾濟濟,香客往來不絕,唐宋以來,又建有驛站,房舍寬廣,常駐驛官,辦理公差。在廣濟寺旁有一株「樹身數圍、蔭遮數畝的漢槐」,陽關古道即從樹下通過。 為此,明政府便在廣濟寺和大槐樹下設局駐員,集中移民,編排隊伍,並發給移民「憑照川資」。 元末河南的大部分地區因天災戰亂,造成人煙稀少、田地荒蕪,中原地區又是明政府的重要根據地,所以,河南必然成為移民的重點。據有關資料的不完全統計,河南全省63個縣有移民。我國有關歷史文獻記載,「山西遷民於河南者,以彰德府(今安陽)、懷慶府(今沁陽)、歸德府(今商丘)為最多,河南府(今洛陽)、汝寧府(今汝南)、南陽府(今南陽)也不少。」洛陽所在的河南府中,據記載永寧(洛寧縣)、孟津、偃師、洛陽縣山西遷民為數不少。據一些氏族家譜、碑文上看,都記載有遷民的歷史。從時間上看,多數正是在洪武、永樂年間遷來,雖然有些村莊氏族無所記載,但他們都知道是來自山西洪洞縣大槐樹。明通化《河南通志》記載:明初洛陽縣有人口82841人,永樂十年(1412年)83124人,成化十八年(1482年)85124人。《偃師縣志》記載: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全縣3961戶,29125人,永樂十年(1412年)4017戶,30000餘人。這些都是遷民以後的數字。 現就看到的部分家譜、石碑所記載的情況,摘錄如下:偃師山化鄉游殿村道光二十三年十月續寫的(滑氏家譜)載:「吾滑氏聚族邙上,自明初洪武六年由山西遷徙而來,至今四百餘年。……考《明史》洪武朝戶部郎中劉元皋上疏,古狹鄉之民,遷於寬鄉,欲地無餘利,人無失業也。上從其言,遷山西澤、潞民於河北,屢徙浙西及山西民於滁……則滑氏之來偃,其在明初無疑矣!」游殿村西滑氏老墳有一碑載:「自山西洪銅(洞)遷來……」。 偃師寇店韓寨《趙氏族譜。引》:「自山西平陽府洪洞縣遷於河南府洛陽縣東南路偏五里孫賀庄,後改名楊裴屯。」韓寨{大明處士張公大老之墓碑}載:「大老系張氏始祖也,原籍山西長子縣南和村人也,因國禍世亂,隨母到偃師縣治。」 洛陽《王氏祠堂碑》載:「洪武元年,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處,遷到河南省洛陽府北窯天華嶺……明中期由洛陽北窯遷到洛陽府高崖寨。」 清道光廿四年所修偃師山化鄉王窯村《王氏家譜·序》載:「吾王氏聚族邙山角下,洛河北岸,自明初洪武三年山西長子縣遷移已來至四百餘年。」山化鄉關窯《王氏家譜·序》及祖塋碑文均記載:「祖諱貴,原籍山西陽城縣大王莊人,於明洪武初年遷偃,至今六百餘年。」 宜陽縣城關鄉河下村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所立《創修谷氏祖廟碑記》載:「明初,谷氏仁美公自山西洪洞遷居宜陽縣壽安之左,迄今四百餘年。」 據宜陽《裴氏家譜》載:其先祖於明洪武二年自山西聞喜遷來,當時是裴成夫婦攜五子,現已繁衍到2700多人,分布於三鄉的可樂灣、楊圪塔、趙堡鄉的油路口及鹽鎮等地。 宜陽《許氏老八門家譜》載:先祖於明洪武七年由山西遷入宜陽魚泉,至今已繁衍至19代。 宜陽蓮庄《王氏家譜》載:王氏先祖於明初由山西夏邑小李庄遷入。當初僅為母子四人,現已繁衍到1927人,分布於宜陽縣的蓮庄、張塢、韓城、鹽鎮、石陵、趙堡等鄉。明嘉靖年間兵部尚書王邦瑞即為此支王氏之名人。 東趙保(張氏祖塋碑文)載:始祖友諒公系山西洪洞縣八政村人,於大明永樂年間遷至河南省宜陽縣東趙保。」 新安縣《陳氏宗譜》載:先祖於明代由蒲坂遷至河南省新安縣窨興村。六百年來,人口繁衍流遷,今分布於宜陽、新安、濟源、澠池、孟津、洛陽、嵩縣、盧氏等地。 由以上所列資料看,洛陽一帶在明初有許多山西遷民,說明大槐樹處集中遷民是確鑿無疑的事實,但究竟有多少人,則無從查考,有待於進一步調查考證。也許有些已不知由山西何處遷來,但大家公認是大槐樹處遷民的後裔。遷民到了新的居住點後,他們大多在新居的院子里或大門口栽種槐樹,藉以寄託對家鄉的思念。 總之,明朝初年大規模遷民,客觀上緩解了土地與人口的矛盾,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使生產逐步得到恢復,社會秩序漸趨穩定。因此,遷民政策應該說是一項成功的政策。 有關當時大槐樹遷民,還流傳著不少傳說故事,其中「復形小腳趾甲」、「背手走路」、「解手」的來歷最為生動形象。 「誰是古槐遷來人,脫履小趾驗甲形。」據說凡是洪洞遷來之民,腳小趾甲中都有一裂縫好象是兩個小趾蓋。據說明朝政府為實行遷民墾田政策,也實行了優惠政策,如發給川資盤纏及安家費,但人們故土難舍,誰不留戀自己的家,而去千里迢迢投奔異鄉?因此,明政府在遷民前廣貼告示,欺騙百姓說:「不願遷移者到大槐樹下集合,須在三日內趕到。願遷者可在家等待。」人們聽到這個消息後,晉南、晉東南、晉中的人都來了。第三天,大槐樹四周集中了十幾萬人,他們拖家帶口,暗中祈求神靈保佑平安無事。突然,一大隊官兵包圍了大槐樹下手無寸鐵的百姓,一大官員在官兵簇擁下宣布:「大明皇帝敕令,凡來大槐樹之下者,一律遷走。」這道命令猶如晴天霹靂,他們這才明白上當受騙了。人們哭著、罵著、呼爹喚娘,混亂一片。但這都無濟於事。接著,官兵強迫人們登記,發給憑照。每登記一個,就讓被遷者脫掉鞋子,用刀子在每隻腳小趾上砍一刀作為記號,以防逃跑。因此,至今移民後裔的腳小趾甲都是復形,據說就是被砍一刀的緣故。 在押解遷民時,為防止逃跑,被遷者都用繩反綁,然後用一長繩聯結起來。人們一步一回頭,大人告訴小孩子:「這里就是咱的老家,這里就是咱的故鄉。」由於移民的手臂長時間被捆著,胳膊逐漸麻木,久而久之就習慣了。以後遷民們大多喜歡背著手走路,其後裔也沿襲了這一習慣。 在押解過程中,由於長途跋涉,路上自然要經常有人要大小便,這時,只好央求官兵:「老爺,請解手,我要拉便。」次數多了,這種口頭的請求也趨於簡化,只要說聲「老爺,我解手」就明白了。以後,「解手」便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詞。
『叄』 明代河南按察司下屬的河北分巡道的轄區和駐所是在今天的哪裡呀或者應該查什麼書可以獲得相關信息
查《明史》志第五十一,職官四,「僉事,從五品,多寡從其分道之數。......二十九年改置按察分司為四十一道。......河南二:曰河南道。曰河北道」。從中可以看出,按察分司的首長是按察僉事,而按察僉事是作為按察使的屬官列入職官志的。所以在明初所謂河南河北的劃分可能只是按察分區,沒有駐所地。
到了永樂年間,又增設各按察司僉事,河南變成四道:大梁、汝南、河南、河北。河北道分分守道駐懷慶(河南焦作),分巡道駐磁州(河北邯鄲)。明史沒有分巡河北兼兵備道的記載。
『肆』 河南各地的特產
新鄭大棗,開封花生糕,少林寺酥餅,焦作鐵棍山葯,逍遙鎮胡辣湯,道口燒雞,洛陽唐三彩,禹州鈞瓷,帝豪香煙,靈寶蘋果
還有太康肘子,高爐燒餅,
河南地大物博,地處中原,所謂特產,不勝枚舉
果
焦作-焦作山葯、油茶
洛陽-牡丹燕菜,牡丹餅
鄭州-新鄭大棗,登封少
開封-花生糕桶子雞刺梨
平頂山-平頂山迪可牛肉
安陽-滑縣道口燒雞
南陽-臊子紅薯粉牛肉豆
商丘-民權縣豫貢麻花
信陽-潢川空心貢面
駐馬店-平輿芝麻、小磨
濟源-濟源土饃,蘆薈系
鶴壁-淇河鴨蛋,棗
新鄉-黑花生
周口-鄧城豬蹄,逍遙鎮
長葛-蜂蜜
商城-茶油
三門峽-盧氏核桃
新鄉-原陽大米
駐馬店-確山板栗、油栗
安陽-五穀雜糧,老倔廚
鄭州-中牟大蒜
開封-淇縣醬菜
信陽-固始雞蛋
南陽-菌類食品,辣椒
鶴壁-高鈣黃小米
周口-醬菜
許昌-腐竹
許昌-臘梅
開封-汴綉木板年畫單張
鄭州-虎頭鞋
焦作-枕頭,麥草畫
三門峽-福娃剪紙
鶴壁-浚縣泥咕咕
南陽-絲絹烙畫,南陽三
濮陽-特色童裝
周口—泥泥狗之泥質小
信陽-信陽毛尖
濟源-冬凌茶
洛陽-杜康酒
南陽-保健飲料
焦作-太極功夫茶,懷菊
滎陽-石榴酒
許昌-鈞瓷珍品/精品/正
南陽—南陽玉,工藝品
三門峽-盧氏鹿茸
焦作-鐵棍山葯,懷山葯
『伍』 從平步青雲到一落千丈,清朝重臣田文鏡因何失寵
田文鏡是康熙和雍正時期的大臣,後期尤其受雍正寵待。田文鏡在康熙死時,他的官職只是縣令。到了雍正時才平步青雲,成了雍正的心腹之臣。
田文鏡
田文鏡(1662-1733),字抑光,清代康雍大臣。原為漢軍正藍旗,1727年改為漢軍黃征旗。國子監文憑。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22歲的田文景成為縣丞,升任知縣和周知二十餘年。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他在內閣侍讀獲得學士學位。雍正帝即位後,深受寵愛。
雍正元年(1723年),調任河南,次年升任巡撫。作為一名有著多年經驗的地方官員,田文靜大力推行雍正帝的改革政策,導致了整頓的弊端。檢查累計債務,落實消費解決方案;限制士紳特權,嚴格限制錢糧發放;嚴格執行護甲制度。但也有官員不滿,被直隸總督李福和御史謝吉士瓦解。然而,雍正帝還是用心行事,稱其為“新疆模範官員”,他的任命沒有改變。
雍正五年(1727年),任河南巡撫,銜尚書,兵部尚書。雍正六年(1728年),任河南山東巡撫。雍正七年(1729年),增設太子太保。雍正八年(1730年),又任北河總督。田文景隱瞞了河南的水災,但雍正帝仍然容忍。雍正十年(173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逝世,享年七十二歲,譙端肅。田文靜作品有《撫豫宣化錄》和《欽頒聖諭條例事宜》,主持剪輯《河南通志》。
總結:田文鏡死後,雍正還賜他葬在泰陵附近。可見,田文鏡的結局還是不錯的,雍正還是很器重他的,只是他年紀太大,沒能走到最後就死了,他並非如電視劇所演繹的那樣年輕。
『陸』 河南新鄭是軒轅黃帝的故里嗎
新鄭是黃帝故里的依據:
戰國,《竹書紀年》:「黃帝軒轅氏……元年,帝即位。居有熊。初制冕服。皇甫謐曰: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輿地誌》雲:涿鹿本名彭城,黃帝初都,遷有熊也。大抵征戰所至都涿鹿,即位乃都有熊。」
漢,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史記·集解》:「譙周曰:『有熊國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謐曰:『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卷一)
漢,司馬遷《史記·周本紀第四》:「帝紂乃囚西伯於羑里。閎夭之徒患之,求有莘氏美女,驪戎之文馬,有熊九駟,……。」《史記·正義》:「《括地誌》雲:『鄭州新鄭縣,本有熊氏之墟也。』」(卷四)
漢,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故黃帝為有熊,帝顓頊為高陽,帝嚳為高辛,帝堯為陶唐,帝舜為有虞。」
漢,焦延壽《焦氏易林》:「黃帝,有熊國君少典之子。有熊,即今河南新鄭是也。」
東漢,班固《白虎通·號篇》:「黃帝有天下,號曰有熊。」
晉,皇甫謐《帝王世紀》:「黃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二十二》曰:「洧水又東逕新鄭縣故城中。……皇甫士安《帝王世紀》雲:『或言縣故有熊氏之墟,黃帝之所都也。』」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志·河南道四》:「新鄭縣,緊,東北至州(禹州)九十里。本有熊氏之墟。又為祝融之墟,於周為鄭武公之國都。」(註:新鄭縣在禹州東北九十里)
唐,李泰《括地誌》:「鄭州新鄭縣,本有熊氏之墟也。《史記·周本紀》:『有熊九駟』正義引。」(卷三)
唐,僧一行《大衍歷》:「三台分系九州,軒轅星對中台,二星下為有熊墟,縣正有熊氏故都。」
後晉,劉昫《舊唐書·天文志》:「新鄭為軒轅、祝融之墟,其中東鄙則入壽星。」
宋,羅泌《國名記》:「有熊帝之開國,今鄭之新鄭。」
宋,張君房《雲笈七簽》:「軒轅黃帝,姓公孫,有熊國君少典之次子也。伏羲生少典,少典生神農及黃帝,襲帝位,居有熊之封焉……始學於大顛,長於姬水。帝年十五,心慮無所不通,乃受國於有熊,襲封君之地。在鄭州新鄭縣。」
宋,劉恕《通鑒外紀·卷一》:「黃帝有熊國君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原注母曰附寶,其先即炎帝母家,有蟜氏之女,孕軒轅二十四月而生。《晉語》曰:『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此《史記·五帝本紀》文無有熊國君四字,名下有曰字。《集解》引徐廣曰:『號有熊。』譙周曰:『有熊國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謐曰:『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索隱》曰:『注號有熊者,以其本是有熊國君之子故也,都軒轅之丘,因以為名,又以為號。』」
明,天順五年李賢《大明一統志·沿革》:「新鄭縣,上古有熊國,在州城東北九十里,周封黃帝後於此為鄶國,春秋時為鄭武公之國,名曰新鄭。」(第5頁)
註:州城即禹州城,時新鄭屬禹州。
明正德十二年《重修太清觀志》:「河南路新鄭,古有熊氏之國也。縣治西南迤廿里許有觀,名太清,開基於漢永平之末,號天壽宮,毀於唐廣德間。」(此碑現存新鄭市博物館)
明,嘉靖三十四年《河南通志·沿革》:「新鄭縣,上古有熊國,周封黃帝後於此為鄶國。春秋時為鄭武公之國,名曰新鄭。」(卷二十)
明,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李東陽奉敕撰《歷代通鑒纂要》:「黃帝軒轅氏,姓公孫,改姓姬,名軒轅,有熊(今新鄭縣)國君少典之子,以土德王。神農氏衰,諸侯相侵伐,軒轅修德治兵,擒殺蚩尤於涿鹿(今涿州),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正德二年本,卷一)
清,順治十六年《新鄭縣志·新鄭縣土俗民情圖說明》:「新鄭史稱東里,古軒轅有熊氏之國也,東馬陵、南陘山、西大隗、北豹山。溱洧襟帶於前,梅泰環拱於後,風藏氣聚,世多君子,……。」(卷一,圖說十八)
清,康熙三十二年《新鄭縣志·封建》:「有熊氏,皇甫謐曰:『有熊國,今河南新鄭是也。』」(第55頁)
清,康熙三十四年管竭忠《開封府志·建置沿革》:「新鄭縣,古有熊國,周封黃帝後於此為鄶國。春秋,鄭武公從平王東遷國焉,名曰新鄭。」(卷之二,第7頁)
清雍正三年,蔣廷錫《(欽定)古今圖書集成》(中華書局巴蜀書社,1986年6月出版):「新鄭,漢舊縣,春秋時鄭國,至韓哀侯滅鄭,自平陽徙都之,有溱洧二水,祝融之墟,黃帝都於有熊亦在此也,本鄶國之地。」
清雍正三年,蔣廷錫《(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匯編·職方典》第三百七十一卷,開封府部:「新鄭縣,上古有熊國,周封黃帝後於此為鄫國,春秋時為鄭武公之國,名曰新鄭。秦屬潁川郡,漢始置新鄭縣,屬河南郡,東漢因之,晉省,南北朝劉宋復置,屬滎陽郡,後魏省,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豫州滎陽郡,唐屬鄭州滎陽郡,宋屬鄭州,金元俱屬鈞州,明初屬鈞州,後改屬開封府。」
清,雍正九年《河南通志·沿革》:「新鄭縣,上古有熊國,周封黃帝後於此為鄶國。」
清,乾隆三十二年刻本、光緒二十八年田文鏡補刻本《續河南通志·輿地誌》:「新鄭,有熊氏之墟」。又《沿革下》:「新鄭縣,上古有熊國。周封黃帝後於此為鄶國。春秋時為鄭武公之國,名曰新鄭。」(卷之四,第15頁)
清,王漠《漢唐地理書鈔》:「鄭州新鄭縣,本有熊氏之墟也。」
清,陳芳績《歷代地理沿革表》:「新鄭,古有熊氏之墟,鄭桓公子武公國,韓自平陽遷徙都之。」(卷之二十)
1929年版,劉景向《河南新志·沿革表》:「新鄭縣,古有熊國。周初為鄶,春秋為鄭國,戰國韓亦都之,秦置新鄭縣,又置苑陵縣。」(卷之一,第63頁)
1930年,蒙文通《古史甄微》:「《五帝本紀》:『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此明黃帝以下,自另一族,黃帝號有熊氏。皇甫謐言:『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蓋起於河、洛之間,是西北民族也。」
1931年,臧勵和《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有熊,黃帝之都,即今河南新鄭縣。《通典》:『新鄭祝融之墟,黃帝都於有熊亦在此也。』故黃帝曰有熊氏。」(第319頁)
1947年,方毅、傅運森等《辭源》(正續編合訂本):「有熊,古地名,即今河南新鄭縣。《通典》:『新鄭祝融之墟,黃帝都於有熊亦在此地。』故黃帝亦曰有熊氏。」(第723頁)
1955年版,歷史學家陳稚常著、顧頡剛校訂《中華上古史演義》:「那時神農氏一位有名的首領,姓姜,在曲阜(現在山東曲阜縣)地方建都,後人稱他為炎帝。還有一位有熊氏(現在河南省新鄭縣)首領姓姬,後人稱他為黃帝。這兩位是那時傑出的強大首領,據說還是一祖傳下的同族兄弟,他們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祖先……」(第45頁)
1980年,《辭源》(修訂本):「有熊,古國名。相傳黃帝軒轅氏本是有熊國君少典之子,故號有熊。故地在今河南新鄭縣。參閱《史記·五帝紀·集解》引徐廣、譙周、皇甫謐說。」(第二冊,第1477頁)
1982年版,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商》:新鄭縣為有熊氏居地。
1982年,楊國勇《黃炎華夏考》:「關於黃帝所都,……《世本·帝系》:『黃帝』。宋衷註:『號有熊者,以其本是有熊國君之子故也,亦號軒轅氏』。《水經注·洧水》:『皇甫士安《帝王世紀》:或言(新鄭)縣故有熊氏之墟,黃帝之所都也。鄭氏徙居之,故曰新鄭矣。』《通鑒外紀》卷一上注又引皇甫謐雲:『新鄭,古有熊國,黃帝之所都,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括地誌》雲:『鄭州新鄭縣,本有熊氏之墟也。』從這些說法里可知,有熊和軒轅丘均在新鄭縣境。」(1982年,《山西大學學報》,第四期)
1983年版,《辭海》:「有熊,古國名,相傳黃帝軒轅氏本是有熊國君少典之子,故號有熊,故地在今河南省新鄭縣。」(第1477頁)
1983年,台灣三軍大學《中國歷代戰爭史》:「黃帝姓公孫,名軒轅,為少典氏之子,初期立國於有熊(今河南新鄭縣一帶地),蓋為夏族集團內之一個氏族領袖。彼鑒於黎族之入侵,為夏族生死存亡之所關,乃毅然奮起號召夏族各氏族團結為御外之戰爭。傳說上說其征師諸侯,大概所指就是此一事實。」其「注八:《史記·卷十五·五帝本紀》載:『黃帝者,少典之子。』《集解》譙周曰:『有熊國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謐曰:『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
1983年,教之忠《禹縣名勝古跡·禹縣歷史系列表》:「據傳黃帝建都於『有熊』。有熊是現在的新鄭縣境,禹縣的北部緊臨新鄭,當屬黃帝之故墟。」《莊子·再宥篇》說,黃帝十九年問道於廣成子。這件事發生在今淺井公社,馬溝村北的嵖峒山上,後又在此山南側建有道觀一座,名叫大仙觀,又因為建於逍遙河之濱,也叫逍遙觀。」
1985年版,日本瀧川資言、水澤利忠《史記會注考證附校補》:「黃帝者,少典之子,……。《集解》:『譙周曰,有熊國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謐曰,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姓公孫,名曰軒轅。《考證》:『《大戴禮·帝系編》:少典產軒轅,是為黃帝。』」(第1頁)
1986年版,羅竹風《漢語大詞典》:「有熊,①黃帝的國號。《史記·五帝本紀》:『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故黃帝為有熊……帝禹為夏後而別氏,姓姒氏。』漢班固《白虎通·號》:『黃帝有天下,號有熊。有熊者,獨宏大道德也。』清張逸少《北征凱旋》詩:『戰伐夷頭曼,威名儷有熊。』②古地名。傳說黃帝所建之都。故址在今河南省新鄭縣。《通典·州郡七》:『有溱洧二水,祝融之墟,黃帝都於有熊,亦在此也。』」 (第六卷1162頁)
1987年版,台灣史學家柏楊《中國人史綱》:「紀元前二十七世紀時,僅黃河中游跟汾水下游一帶,就有一萬個以上的大小部落。其中以三個部落最為強大,一個是正在沒落中的神農部落,根據地在陳丘(河南淮陽),酋長姜榆罔,是五氏之一的神農氏的後裔。一個是強悍善戰的九黎部落,根據地在涿鹿(山西解縣),酋長蚩尤;他有九個兒子,都是萬夫莫當的勇士,附近部落都臣服在他的控制之下。另一個是文化水準似乎較高的新興起的有熊部落(這個部落顯然的用熊作為圖騰,再不然他們一定養有熊羆),根據地在有熊(河南新鄭),酋長姬軒轅;他有很大的智慧和很大的能力,集政治家、科學家、軍事家和魔法家於一身。」(第62—63頁)
1990年版,陝西柏明、李穎科《黃帝傳》:「有熊,在河南新鄭縣。《帝王世紀》主此說:『黃帝都有熊,今河南新鄭縣是也。』」(第117頁)
1991年版,王萬邦《姓氏詞典》:「有熊,以地名為姓氏。黃帝開國於有熊,因氏,據《姓源韻譜》。有熊,相傳為黃帝之都,即今河南新鄭。黃帝號有熊氏,有熊氏系黃帝少典之族,據《古史考》。」(第458頁)
1991年,金岳《北方五帝文化考》:「黃帝初封有熊,因稱有熊氏,相傳地在河南新鄭,然而有熊氏當因熊爾(耳)山得名,熊耳山在河南洛水中游。《尚書·禹貢》:道洛至熊耳……,如是,有熊氏故地包括熊耳山北,這里是仰韶文化的中心區域,有熊氏乃黃河流域仰韶文化氏族。」(見《遼海文物學刊》)
199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貴民《軒轅文化在中州的史跡》:「所謂黃帝『受國於有熊』,有熊之墟歷來都說是新鄭,在文獻上,顓頊之墟在今濮陽,祝融八姓在鄭、韓、虢、鄶一帶,楚國始祖高陽氏是黃帝的一支,也從這一帶向南方發展。這些黃帝族的分支,都活動在有熊氏之墟及其附近地方。」
1991年閻海清《取名查典》:「熊,據傳說,一支熊氏是黃帝之後,其原因是黃帝建都於熊(今河南省新鄭縣),在熊一帶居民有一支以熊為氏。」
1992年版,著名史學家何光岳《炎黃源流史》:「今新鄭縣西北有個軒轅丘,此皆黃帝居此之證。……《水經注》:『黃水出太山南黃泉,東南流,經華城西至鄭城東北與黃溝合,注洧水。』錢穆說:『疑黃帝之名與黃水、黃溝有關。太山即自然山,在新鄭縣西,黃水所源,疑自然乃有熊字訛。然則古代黃帝部落之居地,應在河南新鄭斷無疑矣。』」(第517頁)
1993年版,羅竹風《漢語大詞典》:「黃帝,古帝名,傳說中各族的共同祖先。少典之子,姓公孫,居軒轅之丘,故號軒轅氏。國於有熊,亦稱有熊氏。」(第十二卷)
1994年,北京大學教授段寶林《論軒轅黃帝的出生及其歷史內涵》:「黃帝之宮本在昆侖,但他在新鄭縣具茨山下凡投胎,所以新鄭又成為他的故鄉,後來又成為都城。唐代李泰《括地誌》曰:『黃帝征戰蚩尤,初都涿鹿,即位乃都有熊』。宋代羅謐《路史》:『黃帝開國於有熊,今鄭之新鄭。』新鄭為黃帝的地上之都,亦天地之中心所在。新鄭為黃帝故里,不僅許多古代文獻中有記載,而且在口頭文學中也代代相傳。如湖北神農架的山歌《黑暗傳》史詩即唱道:「(軒轅黃帝)新鄭縣里長成人。」(1994年,總卷(3)《中國文化研究》)
1994年,謝均祥《中原尋根·源於河南千家姓》:「常先、常儀是常姓的始祖之一,他們是黃帝的臣子,而黃帝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居軒轅之丘,國於有熊,其地在今河南新鄭縣。因黃帝族的活動地域主要在中原地區,所以常姓的先人得姓必與河南有關,常先、常儀的居地也應在今河南新鄭一帶。」
1995年,張寶樹等《說古到今話姓名》:「相傳黃帝建都於熊(今河南新鄭縣),又稱有熊氏,後代稱為有熊氏。」
1996年,王大良《趙錢孫李》:「熊姓的來源與黃帝有關。相傳黃帝在世的時候,曾在古有熊(今河南新鄭一帶)建立國家,史稱他有熊氏,他的後代中,便有人以這一地名為姓氏,姓熊。夏朝初年,著名武士後羿的手下,有位名人熊髡,其先就出自黃帝之後。」
1996年,謝鈞祥《中國百家大姓源流》:「黃帝,《史記·五帝本紀》說:『少典之子,姓公孫。』長居姬水,故改姓姬,居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號軒轅氏,國於有熊(今河南新鄭),故亦稱有熊氏。」
1996年,王大良《姓氏探源與取名藝術》:「熊姓,相傳黃帝在世的時候,曾在有熊(今河南新鄭一帶)建立國家,史稱他有熊氏。他的後代中以這一地名為姓氏,姓熊。」
1998年,曹桂岑《中國古代早期城址初探》:「黃帝的都城名,據《竹書紀年》說,黃帝『居有熊』,《史記·五帝本紀·集解》:『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丘』,《史記·五帝本紀》:『邑於涿鹿之阿』。關於有熊、軒轅丘、涿鹿的地望,一些文獻也有記述,《廣輿記》說:『軒轅丘新鄭,古有熊氏之國,黃帝生此因名』。《帝王世紀》:『新鄭,古有熊國,黃帝之所都,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又雲:『(新鄭)故有熊氏之墟,黃帝之所都也,鄭氏徙居之,故曰新鄭矣』。已明確指出,『有熊』、『軒轅丘』在新鄭。」又「黃帝最早建都於熊(即居軒轅丘)可謂是天下第一都,其都在新鄭又無異議,對五帝時代的研究意義重大。」
1998年8月,台灣著名考古學家、金石學家張光遠《從考古展現黃帝時代的中國文明》:「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晚期,在黃帝都邑有熊(新鄭)附近的黃河中游地區,有洛陽的王灣二期文化,所見彩陶為大口曲腹小底的碗缽與盆,又有罐、瓮等;……。」(見1998年台灣《故宮文物月刊》第十六卷第五期) 2002年,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李學勤、張豈之總主編,王貴民、楊志清主編《炎黃匯典·史籍卷》:「《世本·卷一 帝系篇》:『少典生軒轅,是為黃帝。註:號有熊者,以其本是有熊國君之子故也。都軒轅之丘,因以為名,又以為號。』」
2002年,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李學勤、張豈之總主編,王貴民、楊志清主編《炎黃匯典·史籍卷》:「《焦氏易林·卷一》:『〔萃〕黃帝所生,宓羲之宇,兵刃不至,利以居止。宓羲都於陳。黃帝,有熊國君少典之子。有熊,即今河南新鄭是也。』」
2002年,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李學勤、張豈之總主編,王貴民、楊志清主編《炎黃匯典·史籍卷》:「《帝王世紀·自皇古至五帝第一》:『伏羲都陳,神農亦都陳,又營曲阜。黃帝都涿鹿,或曰都有熊。原註:涿鹿,今幽州界;有熊,今鄭州界新鄭縣。少昊都窮桑。顓頊都高陽。原註:高陽,在周為衛地。……或謂之衛丘,今濮陽縣。帝嚳都亳,一曰都高辛。原註:今偃師也。(《初學記》卷二四引)』」
2002年,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李學勤、張豈之總主編,王貴民、楊志清主編《炎黃匯典·史籍卷》:「《帝王世紀》:『〔黃帝〕有聖德,授國於有熊,鄭也。(《路史·後紀》五注引《世紀》)古有鄭國,黃帝之所都。(《續漢書·郡國志》一注引皇甫謐雲)新鄭,古有熊國,黃帝之所都,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通鑒外紀》卷一上注引皇甫謐雲)或言〔新鄭〕縣,故有熊氏之墟,黃帝之所都也,鄭氏徙居之,故曰新鄭矣。(《水經注》卷二二引)』」
2002年,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李學勤、張豈之總主編,王貴民、楊志清主編《炎黃匯典·史籍卷》:「《金樓子·卷一 興王篇》:『炎帝神農氏,姜姓也。母曰女登,為少典妃。游華陽,有神龍感女登,生炎帝,人身牛首。有聖德,以火承木,都陳,遷魯。嘉禾生,醴泉出,在位百二十年。黃帝有熊氏,號軒轅,亦曰帝鴻。少典之子,姬姓也。又姓公孫。少典娶有蟜女附寶,見大電光繞北斗樞星,照郊野,附寶孕二十月,生黃帝。龍顏,有聖德。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循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乃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行其志。屈軼草生庭,佞人入,則指之。又有景星麟鳳之瑞。乃以風後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聖配下台,謂之三公。置左右大監以治人。得寶鼎,興封禪。帝坐於元扈之上,太一來下,有大螻如羊,帝曰:土氣勝,故以土德王。在位一百年。有四妃,生二十五子。』」
2002年,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李學勤、張豈之總主編,王貴民、楊志清主編《炎黃匯典·史籍卷》:「《雲笈七簽·卷一百 軒轅本紀》:『軒轅黃帝,姓公孫。有熊國君少典之次子也。……帝年十五,心慮無所不通,乃受國於有熊,襲封君之地。在鄭州新鄭縣。』」
2002年,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李學勤、張豈之總主編,王貴民、楊志清主編《炎黃匯典·史籍卷》:「《通志·卷一 三皇紀第一·黃帝》:『黃帝軒轅氏,亦曰地皇,亦曰有熊氏,亦曰帝鴻氏,亦曰歸藏氏。或言有土德之瑞,故曰黃帝;有軒冕之服,故曰軒轅;作都於有熊,故曰有熊。』」
2002年,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李學勤、張豈之總主編,王貴民、楊志清主編《炎黃匯典·史籍卷》:「《路史·卷二十四 國名紀·黃帝後姬姓國》:『少典 有熊 帝之開國,今鄭之新鄭。《輿地廣記》雲:古有熊國,黃帝所都。』」
2002年,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李學勤、張豈之總主編,王貴民、楊志清主編《炎黃匯典·史籍卷》:「《括地誌·卷六》:『鄭州 新鄭縣本有熊氏之墟也。(《史記·周本紀》正義)』」
2002年,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李學勤、張豈之總主編,王貴民、楊志清主編《炎黃匯典·史籍卷》:「《元和郡縣志·卷九》:『新鄭縣 新鄭縣,本有熊氏之墟,又為祝融之墟。』」
2002年,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李學勤、張豈之總主編,王貴民、楊志清主編《炎黃匯典·史籍卷》:「《太平環寰記·卷九》:『河南道九·鄭州·新鄭縣 昔黃帝都於有熊即此,其地又為祝融之墟。』」
2002年,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李學勤、張豈之總主編,王貴民、楊志清主編《炎黃匯典·史籍卷》:「《輿地廣記·卷九》:『京西北路 新鄭縣,古有熊國,黃帝所都也。亦為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
2002年,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李學勤、張豈之總主編,王貴民、楊志清主編《炎黃匯典·史籍卷》:「《明一統志·卷二十六》:『河南布政司·新鄭縣·襄城縣 新鄭縣,周封黃帝後於此。首山,在襄城縣南五里。《史記》申公曰:天下名山八,而三在夷狄,五在中國,皆黃帝所嘗游,首山其一也。具茨山,在新鄭縣西南四十里,又名大隗山。《水經注》雲:黃帝登此山,升於洪堤,受《神芝圖》於黃蓋童子。今其山有軒轅避暑洞。軒轅丘,在新鄭縣境,古有熊氏之國,軒轅黃帝生於此,故名。』」
2004年,馬世之《鄭州市域夏商周諸侯國國都探索》:「有熊,夏商姬姓國。《路史·國名紀一》將有熊列為『黃帝後姬姓國』。早在遠古時期,『有熊』便是中原地區一個著名的方國。相傳少典與黃帝都做過有熊的國君。史稱黃帝號『有熊』,司馬貞《史記索隱》雲:『〔黃帝〕號有熊者,以其本是有熊國君之子故也。』裴駰《史記集解》引譙周曰:『有熊國君,少典之子也。』有熊國在今河南省新鄭雙洎河濱。皇甫謐《帝王世紀》載:『新鄭,古有熊國,黃帝之所都,受國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又說:『或言〔新鄭〕故有熊氏之墟,黃帝之所都也。鄭氏徙居之,故曰新鄭矣。』王嘉《拾遺記》謂:『軒轅黃帝出自有熊之國。』軒轅丘為古熊國的國都,在今河南省新鄭市境。原新鄭縣城北關有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的『軒轅故里碑』。又清道光二年(1822年)碑記:『新鄭為軒轅黃帝故都,文明肇啟有自來矣。』黃帝之世,相當於仰韶文化時期,新鄭市境發現的仰韶文化遺址甚多,主要有唐戶、大朱庄、南李庄、王垌、洪府、高坡岩、岳庄、古城村、人和西南場等,均屬有熊的物質文化遺存。
夏商時期,黃帝後裔在有熊氏之墟立國,仍稱『有熊』。《史記·周本紀》載:『帝紂乃囚西伯於羑里。閎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驪戎之文馬,有熊九駟,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費仲而獻之紂。』《正義》引《括地誌》雲:『鄭州新鄭縣,本有熊氏之墟也。』《史記》提到的『有莘』、『驪戎』指為方國,與之並列的『有熊』亦應為方國。有熊國約於商末周初被滅,其地歸入鄶之版圖。有熊雖系區區小國,卻因黃帝之故而久負盛名。」(見鄭州古都學會《古都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2004年9月)
因內容太多,只粘貼了一部分
『柒』 匾額的簡要概述
匾額一般掛在門上方、屋檐下。當建築四面都有門時,四面都可以掛匾,但正面的門上是必須要有匾的,如皇家園林、殿宇以及一些名人府宅莫不如此。許多匾額的四周邊框上,雕飾各種龍鳳、花卉、圖案花紋。有的鑲嵌珠玉,極盡華麗之能事。民國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縣采訪稿》:「亂平後,因地址西與書院(袁可立府第)毗連,故遂假書院為治所,而門樓匾額照舊懸焉。」
『捌』 三世的三世
sān shì
1.指祖孫三代。民國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縣采訪稿·袁可立故宅》:「今睢縣行政公署為清之洛學書院,然本明袁尚書可立故宅也。東西臨街二石坊,左曰『三世司馬』,右曰『宮保尚書』,皆距大門五十步之遙。」
2.指《春秋》公羊家主張的歷史演變的三個階段,即所見世、所聞世、所傳聞世。《公羊傳.隱公元年》:「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何休注略雲:「於所傳聞之世,見治起於衰亂之中,用心尚粗粗,故內其國而外諸夏」;「於所聞之世,見治昇平,內諸夏而外夷狄」;「至所見之世,著治太平,夷狄進至於爵,天下遠近大小若一」。清錢謙益《玉劍尊聞序》:「《周官》之六典如故,《公羊》之三世非遐。」康有為據公羊家言曾提出據亂世、昇平世、太平世之說。參見《大同書》。
3.佛教道教以過去、現在、未來為三世。
4.指《黃帝針灸》、《神農本草》和《素女脈訣》三部古醫書。
5.多種言情類得小說里關於男女情感時,可能會許下類似「三生三世」的誓願。這里的「三世」表示未來的三輩子。
6.西方文化的姓名往往來自於自己的父輩,三世可以表示某一姓氏的第三代,如拿破崙三世。還有用於封建時代的王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