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李秀英
1. 關於新鳳霞的資料
新鳳霞的資料:
新鳳霞1927年1月26日生於蘇州,原名楊淑敏,小名楊小鳳。她6歲學京劇,13歲習評劇,15歲任主演。
1949年後歷任北京實驗評劇團團長,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工團評劇團副團長,中國評劇院演員,1998年4月12日,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在江蘇省常州市逝世,享年71歲。
(1)河南李秀英擴展閱讀:
1949年北京解放後,新鳳霞來到北京組織了北京鳳鳴劇社擔任主演。1950年,在共產黨的戲改方針的指引下,成立了北京首都實驗評劇團,新鳳霞任主演兼團長。
新中國成立初期,新鳳霞懷著對黨深厚的感情和極大的政治熱情投入到黨的文藝隊伍中,走上了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藝術道路。
她親自執筆創作演出了以她個人經歷為題材的大型評劇現代戲《藝海深仇》,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劉巧兒》是新鳳霞青年時代主演的一出在全國產生重大影響的劇目。在這出戲中,新鳳霞成功地塑造了劉巧兒的藝術形象,並創造了有其自己特點的評劇疙瘩腔唱法。
《劉巧兒》公演及拍成電影在全國放映後,在全國掀起了學唱劉巧兒的熱潮,人們通過《劉巧兒》了解了評劇,通過《劉巧兒》知道了新鳳霞,新鳳霞的名字從此走進了千家萬戶。
新鳳霞演唱藝術從此確立並得到廣大評劇觀眾的喜愛,在《劉巧兒》的創作過程中,新鳳霞得到了許多文藝工作者的熱情幫助,新鳳霞和這些同志愉快合作。
首開了戲曲工作者與新文藝工作者聯手創作的先河,為戲曲藝術的革新與發展做出了示範。繼《劉巧兒》之後。
新鳳霞在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創作的評劇《祥林嫂》中成功地塑造了在封建社會受盡摧殘迫害的勞動婦女祥林嫂的藝術形象,她的唱腔也展現了深層次的藝術魅力,進一步發展了新派演唱藝術。
2. 李秀英是哪國人
樓上你復制的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
樓主要的應該是韓國歌手李秀英,國籍是韓國,被譽為情歌女王。經典《GRACE》三部曲,主演李准基等
3. 中國的人名有什麼地域特點
由於文化不同,昆明人姓名則表現出截然不同的信息。昆明市排名前10位的姓名中有7個都是專三個字屬的名字,「秀英」「桂英」等反映女性優秀品德的名字在同名同姓現象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比如排名前5名的分別是李秀英、李桂英、李偉、李瓊仙、李瓊芬、李鳳英。
4. 我國的哪五個名字同名同姓最多,其中排第一名的是什麼
不少人做過這樣的事情,在網上搜索自己的名字,看看有多少同名同姓的人,看到同名同姓的人事業有成,不禁感慨,同名不同命。至今我國有十幾億的人口,同名同姓是在所難免的事情,我國同名同姓最多的5個名字,第一位有29萬人數,你身邊肯定也有。
西漢時期張耳被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封為趙王,他的十七世孫張軌建立了前涼國;河南固始人王審知南遷福建,建立了閩國,成為五代十國之一。
5. 李向陽本人死拉嗎聽說現在在洛陽
郭興好象還活著,一直在洛陽。
郭興資料
http://ke..com/view/346611.html
抗日戰爭勝利後,郭興又參加了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最後駐守新疆。1988年,郭興從北疆軍區司令員的位置上退了下來後,回到了昔日打「鬼子」的戰場--自己的家鄉河南洛陽。
洛陽向陽路和郭興
http://news.sina.com.cn/c/2005-08-18/16127534063.shtml
從河南洛陽市澗西區的聯盟路拐到新疆軍區洛陽干休所,需要經過一小段路,叫「向陽路」。原本它是一條小土路,沒有名字。自打郭興老人近20年前搬進來後,當地把這條小路平整了一下,取了這個名字。
血肉長城:敵後之平原游擊隊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16:12 遼沈晚報
有誰能在歷史上找到於數百萬平方公里內進行8年的敵後游擊戰爭的先例?又有誰能在世界上找到把游擊戰爭上升到戰略地位,從而成為20世紀反侵略者的最強音?惟我8年敵後抗日游擊戰爭!
在抗日戰爭的8年中,我敵後戰場共殲日軍52萬餘人。
村婦裝病救下「李向陽」
《平原游擊隊》中李向陽的原型郭興老人至今清楚地記得80多個戰友的名字和犧牲時間
「我哪有電影演得那麼神?」
從河南洛陽市澗西區的聯盟路拐到新疆軍區洛陽干休所,需要經過一小段路,叫「向陽路」。原本它是一條小土路,沒有名字。自打郭興老人近20年前搬進來後,當地把這條小路平整了一下,取了這個名字。
車拐到了干休所的大門口,司機說:「呶,他就是『李向陽』!」記者透過鐵柵欄圍牆,看到一座小二層樓的門廊下,一位老人正坐在藤椅上看報。聽到汽車聲,老人站起來,把記者迎進屋裡。
話題自然從李向陽開始,但老人依然強調「我不是李向陽」。為什麼呢?郭興老人帶著濃重的河南口音說:「那是藝術作品,我哪有電影演得那麼神?」他覺得,那電影里都是把各種英雄故事組合到一起,才塑造了一個馳騁豫北平原、神出鬼沒、機智勇敢的游擊隊長。「事跡也不全是我的。而且,跟著我出來打鬼子的,犧牲了很多,我現在卻在享受榮譽,問心有愧呀。」今年82歲的郭老,面色紅潤,耳聰目明,記憶力出奇的好。時至如今,老人還是每每一做夢,就夢回了和日本兵廝殺的場面。
三個人、兩支槍開始創建家鄉敵後武工隊
老人的老家在河南省北部,太行山南麓的輝縣。1941年,十六七歲的郭興加入八路軍不到一年,就顯出了很強的組織能力,受到當時太行軍區七分區的皮定均司令員的賞識,後來皮司令給他派兩個兵,以及一支老掉牙的「漢陽造」長槍,一支撅把子短槍,讓他回家鄉組織敵後武工隊,發動群眾抗日。「臨走前,皮司令員找我談話,給我明確了任務:用5個月的時間,把隊伍拉起來,要壯大到七八十人;從敵人手中奪取2挺機關槍、100支步槍,手槍不限……」
結果8個多月後,這支幾乎一無所有的武工隊已發展到40多人,消滅日偽軍100多個,繳獲步槍110多支、機槍2挺。
「鬼子的糧食是用草袋子裝的,我們先往裡面埋了好多顆手榴彈,點著後彈片亂飛!」
想像一下,在當時那種艱苦卓絕的環境下,靠著這樣一支「超輕型」小部隊,時時給裝備良好、兇狠殘忍的敵軍以措手不及的奇襲,需要怎樣的計謀膽略?無怪乎後來老百姓把他說成了「神話」。這一點,老伴朱小玲在上世紀70年代深入太行山區時深有感受。當那些老鄉們得知她的身份,立刻給予了最高的熱情。「啊呀,簡直就像電影里演的那樣,他們那些人都從樹下聚過來,見到我那個高興啊,給我講他的那些故事,很多都是我沒聽過的,因為在家他從來不跟我和孩子提這些事,孩子們那時都不知道爸爸那些英雄事跡。」這些老鄉們的父輩,都曾親身經歷過那場戰火,郭興的戰斗經歷早已家喻戶曉,以致後來他們傳出:「郭隊長前頭走,後面一溜火星」、「雙手同打盒子槍,一槍一個准」等等神奇的故事。
電影《平原游擊隊》郭老看過很多遍,後來還和李向陽的扮演者郭振清結識。他說,電影里有幾個地方與真正的戰斗相比,其實已經簡化了。比如,影片中李向陽騎著高頭大馬,和兩個隊員大模大樣進城襲敵,郭老說,電影里就那麼一溜煙過去了,其實啊,我們是從城東門跑到城西門,穿城而過,形勢非常復雜的。還有燒敵人糧食的那個場面,電影里一把火就點著了,麥子著起來哪有那麼快的?又沒有汽油。而且敵人干嗎不來救?一盆水就能滅的嘛!實際是怎麼回事呢?鬼子的糧食是用草袋子裝的,我們先往裡面埋了好多顆手榴彈,然後才點著,這樣手榴彈不斷爆炸,彈片亂飛,誰也不敢來救。
村婦裝成傷寒病人嚇退敵人救下了他
郭興對太行山區的老鄉有著深厚的感情,他說,敵後武工隊之所以能在數百平方公里的敵人佔領區進行8年的游擊抗戰,正是因為有人民的支持。郭興說,他之所以能活到現在,是因為有太多的救命恩人。
1944年的一個下午,郭興前往偵察敵情的路上,遭遇一隊荷槍實彈的偽軍。是南關村的婦女主任李秀英的機智救下了他。李秀英將他藏進牛圈上面的吊棚里,此時,村子兩頭敵人雜亂的腳步聲由遠而近。她仍不放心,在門外絞著手指想辦法。恰在這個時候,一位本村的婦女,手拉兩個三四歲的孩子驚慌地從西邊跑來。李秀英立即想出一個主意。
那位婦女跑到她面前,正要張嘴說話,李秀英一把抓住對方的衣襟,拔下自己頭發上的簪子,在她臉上扎了幾下。隨著幾聲尖叫,那婦女臉上流下了幾道鮮血。李秀英又用手在她臉上抹了抹,頓時血糊糊的。「快趴下!」李秀英用命令的口氣說。兩個孩子趴到媽媽身上嚎啕大哭。
日軍和偽軍很快來到她們面前。日軍翻譯官指著剛布置完場面的李秀英問:「喂,有個八路跑到你們村了,你看到沒有?」
「俺這鄰家媳婦得了傷寒病,跑不動,倒在俺門口。俺正急得沒法哩,誰在意啥八路不八路哩!」李秀英裝作不耐煩的樣子回答道。一聽是傷寒病,翻譯官連忙倒退幾步,在日軍小隊長耳旁嘀咕幾句。日軍小隊長聽罷,馬上用手絹捂住鼻子,瓮聲瓮氣地說:「傷寒病,傳染的,我們快快的離開!」
待敵人走遠了,李秀英趕忙把仍趴在地上哭泣的母子三人扶起來,拉進牛圈。李秀英用鹽水給孩子的媽媽擦臉,一邊擦,一邊把事情的原委告訴她。當她明白剛才的一切都是為了掩護郭興時,便破啼為笑道:「我那會兒瞧你瞪著兩眼,用簪子扎我,還以為你瘋了,可把我嚇壞了。要知道你是為了救郭隊長,就是再扎我幾下,也不怨你。」
郭興從縫隙里把外面的情景看得真真切切,一縱身從吊棚上跳下來,他眼含熱淚,對兩位純朴、可敬的婦女深深地鞠了一躬……
回憶起這些,郭老依然感嘆不已,說李秀英老人現已辭世,前些日子,她的女兒還來探望過他,「是太行山養活了我。」
清楚地記得80多個戰友的名字和他們犧牲的時間
郭老說他最大的幸福就是現在還活著。郭老平時除了看報就是練練毛筆字。一次,他試著寫出他一手帶出來的戰友中那些犧牲的人的名字,結果寫了80多個,他都清楚地記得他們犧牲的時間。第一個犧牲的是他帶出來的同村人,叫王貴田,年僅22歲。郭老說,沒有這些人的死,就沒有他的生。
而郭老最大的遺憾莫過於因為革命,未能見到父母的臨終一面,忠孝未能兩全。當郭興躲進太行山打游擊時,家裡人便成了敵人的眼中釘。在躲避敵人抓捕的過程中,郭興的父親摔斷了腿,而母親和兩個年幼的弟弟被抓進監獄,受到了嚴刑拷打。敵人在逼迫母親寫信勸兒下山投降而不成後,由郭興的堂兄引領包圍了沙窩村的根據地。郭興拖著堂兄強行沖出包圍圈,而後在審判會上親手槍斃了這個可恥的叛徒堂兄。
當記者辭行時,正趕上干休所保健醫生來測血壓,一測,高血壓值174,比平時高出40多,保健醫生說:「你一定又講起過去了,一講過去就激動。」受訪者:郭興
采訪時間:2005年7月22日
采訪地點:新疆軍區洛陽干休所郭興家中
收藏版
神出鬼沒「麻雀戰」
抗日戰爭時期,敵後軍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採取如麻雀覓食時三五成群、忽東忽西、分散而靈活的游擊戰斗方式對付日本侵略軍,被稱為「麻雀戰」。許多村寨普遍採用這種「麻雀戰」,鬧得敵人雞犬不寧。
1941年夏日的一天,日寇向各解放區發動「掃盪」,山西省陽曲縣尖地角村的民兵隊長李殿冰帶領民兵向敵人開火,當敵人朝槍聲響起的地方撲來時,卻未發現人影,對地形了如指掌的游擊小組已繞道轉移到對面的山上。就這樣,敵人被牽著鼻子在山裡轉了兩個多小時,死傷30多人,也沒有找到游擊小組的蹤影,只好抬著屍體撤走了。
一天晚上,李殿冰獲知敵人分兵兩路來襲,立即帶隊登上大路旁的一座小山,敵人一到,他們就向兩邊的敵人同時射擊。兩邊的敵人都以為碰上了八路軍,便展開隊形向山上進攻。游擊小組乘機溜下山去,讓兩邊的敵人互相對射。打了半個多小時,兩股敵人才發現是打了自己的人。
尖地角村的民兵們用這種「麻雀戰」,打得敵人一籌莫展,顯示了武裝起來的群眾的威力。
6. 李秀英的武漢戲劇協會會員
1949年生,女。河南人。一級演員。1959年考入武漢市戲曲學校,1963年參加武漢市京劇團回。中國戲劇協會會答員,湖北戲劇協會會員,武漢戲劇協會會員。武漢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玉堂春》、《捧印》、《望江亭》、《斷橋》、《蝶戀花》、《紅燈記》等劇中擔任主要角色。1984年獲武漢市優秀中青年演奏)員調演一等獎,1989年獲武漢市國慶40周年舞台新作展演演員獎。
7. 關於豫劇的發展史
河南被人們稱為「戲曲之鄉」、因為這里有光輝燦爛的戲劇文化。豐富多採的戲劇種類,在河南戲劇園地爭奇斗妍。明清以來,在河南有據可查的曾經流行的劇種有45種之多。到了80年代,有專業或業余劇團演出的戲曲劇種仍有31種,主要有豫劇、曲劇、越調、大平調、宛梆、懷梆、懷調、落腔、道情戲、四平調、柳琴戲、墜劇、豫南花鼓戲、蒲劇、大弦戲、京劇、二夾弦等等。這些劇種都有屬於戲曲大家族,它們有許多相同或相似之處,但細細品味,又風格各異,迥然有別。大體上我們可以把它們分為地方大戲和地方小戲。所謂「大戲」,就是較多地上演反映政治斗爭、軍事斗爭這類社會重大問題的劇目,行當齊全,生旦凈末丑均有,而又往往以黑臉、紅臉、為主,豫劇、越調、大平調、懷梆、懷調、大弦戲等就屬於此類。這類戲,都有熱烈、紅火、激昂、明快等特點。
說地方大戲多演政治斗爭、軍事斗爭等社會問題的劇目,並不能否認它同樣也上演一些反映家庭生活情趣的劇目。而且隨著社會生活中民主意識的增長,反映普通人悲歡離合的劇目還在不斷增加。而地方大戲在上演此類劇目時,也往往行當較全,矛盾沖突較為尖銳,情節較為復雜,場面也較為龐大。
所謂地方小戲,是多演表現家庭糾葛、生活情趣的戲。它以小生、小旦為主,或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稱為「二小戲」或「三小戲」。在河南,曲劇、二夾弦、道情戲、
豫南花鼓戲等,都是地方小戲。 河南的地方戲劇種近80%是產生於清代。大家知道,清代的乾隆、嘉慶年間,中國戲曲的發展進程出現了一個重大轉折,原來風靡全國的大劇種崑曲,逐漸出現了衰敗趨勢,而產生於民間的各種地方戲劇種,在與崑曲的競爭中取得了優勢。戲劇史家們稱這段歷史為「花雅之爭」。「花」就是「花部」,指地方戲劇種;「雅」就是「雅部」,指崑曲。河南為數眾多的地方戲劇種正是在「花雅之爭」的風雨中產生、發展、成熟的。1956年底,河南舉辦了首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這是一次河南地方戲的大展覽、大檢閱。23個劇種,演出93個劇目,真可謂百花爭妍,一片繁榮。多年來,盡管河南地方戲的發展也曾遇到過不少曲折和艱難,但它是紮根於民眾的藝術,一直受到人民大眾的喜愛。
河南人向外地人說起豫劇,往往眉飛色舞,自豪之情溢於言表;外地人對河南人提起豫劇,也大都蹺指稱贊。可以說,豫劇是河南人的驕傲。
豫劇具有光輝燦爛的發展歷程,誕生之後,不斷向外拓展,不僅生根開花於河南全省的城鎮鄉村、平原山區,而且流布了全國16個省區,專業劇團數量最多時達到39個,居全國360多個劇種之首。《花木蘭》、《穆桂英掛帥》、《七品芝麻官》、《朝陽溝》等劇目風靡全國,家喻戶曉。從東海之濱到青藏高原,從寶島台灣到鴨綠江畔,無處不有「豫劇迷」。
進入80年代後,不少藝術門類,所有戲曲劇種都在驚呼危機!而豫劇卻在與困難的奮力拚搏中顯示了它特有的生命力,繼續為自己贏得了榮譽。豫劇的上座率、自給率,豫劇的演員人數、觀眾人數在全國一直處於領先地位。豫劇大約產生在清代乾隆(1736-1755)年間,那時叫河南梆子。到了清代末年,河南全省各地都有了河南梆子戲的演出團體。所以,我們把從乾隆年間到清代末年這一段時期叫作河南梆子的產生和成長期。 到了中華民國時期,河南梆子進入了成熟時期。1914年,有一個戲班叫義成班,班中有個名演員叫時倩雲,進入了開封羊市街普慶茶社演出。別輕看了這次演出,它可是河南梆子發 展歷程中的一個轉折。所謂普慶茶社,就是當時的茶園兼戲院的娛樂場所。原來的梆子戲都 是在鄉村的廣場高台上演出,這次演出,算是進入城市戲院的開始,此後由小戲院到大戲 院,逐漸擴大了梆子戲的影響,提高了梆子戲的聲譽。
豫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才形成了統一的稱謂,從此豫劇才真正進入繁榮興旺時期,建國後人民政府組織豫劇演員學習文化、學習戲劇理論,大大提高了演員和文化素質和思想 覺悟。於是演員隊伍不斷壯大,演出水平不斷提高,使得豫劇不僅在全省處處紮根,並且迅 速向外省流布。
談起豫劇劇目,除深受人們喜愛的《花木蘭》、《大祭樁》、《七品芝麻官》等古代戲外,現代戲也以其獨特的風格贏得了人們的青睞和贊譽。1965年9月,中南區在廣州舉行戲劇觀摩演出大會。河南參加演出的現代戲劇目達11出之多。其中《游鄉》、《扒瓜園》、《斗書 場》、被觀摩演出大會推薦北京匯報演出,《人歡馬叫》被西安電影製片廠拍攝為戲曲藝術片。接著,觀摩演出大會又把河南的《人歡馬叫》、《李雙雙》、《朝陽溝》、《游鄉》、《紅管家》、《好媳婦》、《賣籮筐》、《扒瓜園》、《斗書場》、《夫妻倆》諸多現代戲劇目作為優秀劇目向全國推薦。這一下,河南現代戲在全國的名聲大振,而整個河南戲的聲譽也自然是水漲船高.
在不同的時期,豫劇都有一些水平較高的代表作,如50年代前期有《小二黑結婚》、《羅漢錢》、《新條件》、《劉胡蘭》、《趕腳》等;50年代後期有《朝陽溝》、《掩護》、《冬去春來》等。60年代更是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現代戲劇目。80年代雖然戲曲陷入困境,但河南的現代戲卻是出現了《金雞引鳳》、《倒霉大叔的婚事》等一批較有影響的劇目。喜愛現代戲的觀眾也越來越多,在不少地方,現代戲觀眾人數超過了古代戲觀眾的人數。豫劇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培養了一大批藝術造詣很深的表演藝術家。常香玉、閻立品、馬金鳳、牛得草、王善朴、魏雲、馬琳、高潔都以其深厚的藝術功底、精湛的表演藝術為人們所稱道。近些年來,又有許多青年豫劇表演藝術家,象湯玉英、王清芬、王希玲、虎美玲、谷秀榮等漸漸成長起來,走向成熟。
豫劇,這個河南人引以為驕傲的劇種,已經創造了輝煌的過去,它也必將有著輝煌的未來。在祖國戲劇的百花園中,這朵奇葩將會開得更加鮮艷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