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河南鄭州 » 明開封城

明開封城

發布時間: 2021-03-08 08:47:25

❶ 明朝有開封府嗎

明朝也叫開封府。
開封府是河南治所。
下轄:開封、河南、歸德、汝寧、南陽、懷慶、衛輝、彰德。

❷ 明都城的北京開封

開封於洪武元復年定為北京制,由於宋金的城牆已在元初拆毀,因而重築內外城牆。內城依宋金內城故址,僅向西移過里許,磚砌,開五門,四周環以城壕。外城僅以土築。由於漕運困難及周圍地區民生凋敝,洪武十一年罷稱北京,仍為開封府。

❸ 明代河南開封府所轄之州縣

轄區也小有幾次變革,大體上按照《開封府志》
明朝建立後,復置開封府。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改變遷都開封之初衷,封其第五子朱■為周王,在開封建周王府;同時置河南按察使司,開封為省城、府治所在地。明代開封府轄域為4州28縣,即:祥符(開封、祥符二縣合並)、陳留、杞縣、通許、太康、尉氏、洧川、鄢陵、扶溝、中牟、陽武、原武、封丘、延津、儀封、新鄭、陳州、商水、西華、項城、沈丘、許州、臨潁、襄城、郾城、長葛、禹州、密縣、鄭州、滎陽、滎澤、河陰、汜水。
清承明制,開封仍為河南省城、開封府治。清開封府管轄祥符、陳留、杞縣、通許、太康、尉氏、洧川、鄢陵、扶溝、中牟、陽武、原武、封丘、延津、蘭陽、儀封、新鄭、陳州、商水、西華、項城、沈丘、許州、臨潁、襄城、郾城、長葛、禹州、密縣、鄭州、滎陽、滎澤、河陰、汜水4州30縣。

❹ 開封明朝叫什麼

就叫開封府

明朝的府屬於一級行區劃

明朝政府除京師、南京以外,分設十三個布政使司(省):

河南,治所開封,今河南開封。
下轄:開封、河南、歸德、汝寧、南陽、懷慶、衛輝、彰德

河南布政使司:元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部分直屬中書省。
洪武元年(1368)汴梁路、河南路、彰德路、衛輝路、懷慶路分別改置開封府、河南府、彰德府、衛輝府、懷慶
府;
同年置中書分省,治開封府,轄開封府、河南府、汝寧府、南陽府、歸德府;尋歸德府降散州;
同年定開封府為北京;

開封府:元為汴梁路。洪武元年(1368)改置開封府,同年屬分省,同年定為北京,十一年(1378)罷北京。
祥符縣:倚郭。
陳留縣:
杞 縣:
通許縣:
太康縣:
尉氏縣:
洧川縣:洪武二年(1369)自縣南故城徙今治。
鄢陵縣:
扶溝縣:
中牟縣:天順年間自縣東故城徙今治。
陽武縣:
原武縣:
封丘縣:西南有中欒鎮巡司。
延津縣:項城縣東之乳香台巡司,弘治十一年遷本縣西北沙門鎮。
蘭陽縣:
儀封縣:元屬睢州。洪武十年(1377)直屬開封府,二十二年(1389)自縣北故城徙治白樓村。
新鄭縣:元屬鈞州。隆慶五年(1571)直屬開封府。
開封縣:元倚郭[城東偏]。洪武元年(1368)省入祥符縣。
安城縣:洪武元年(1368)析原武縣置安城縣,來屬開封府,正統年間省入原武縣。
陳 州: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宛丘縣入州。
商水縣:洪武元年(1368)省入陳州,六年(1373)復置商水縣,仍屬陳州。
西華縣:西偏南有常社鎮巡司。
項城縣:宣德三年(1428)自縣東北故城徙治殄寇鎮(原屬南頓縣)。
沈丘縣:元屬汝寧府潁州。洪武元年(1368)省入太和縣為沈丘鎮巡司;弘治十年(1497)析項城縣於乳香台巡司
另置沈丘縣,改屬陳州。原乳香台巡司遷延津縣西北沙門鎮,東有界首巡司;西北有南頓巡司,元南
頓縣,景泰年間設。
南頓縣:洪武元年(1368)省入項城縣,景泰年間設南頓巡司。
許 州: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長社縣入州。
臨潁縣:
襄城縣:
郾城縣:
長葛縣:
禹 州:元鈞州。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陽翟縣入州,萬曆三年(1575)更名禹州。崇禎十四年末(1642)李自成升
為均平府。
密 縣:
鄭 州: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管城縣入州。
滎陽縣:
滎澤縣:元直屬汴梁路。洪武元年(1368)改屬鄭州,八年(1375)自縣北故城徙治縣南,成化十五年(1479)徙治
北丁鋪。
河陰縣:洪武三年(1370)自大峪口徙治滎澤縣西十五里。
汜水縣:洪武十一年(1378)自縣東故城徙治成皋,崇禎十六年(1644)徙治縣西北。西有古崤關(虎牢關)巡司。

❺ 明知開封城易攻難守,為何北宋依然還建都於此

明知開封城易攻難守,北宋依然還建都於此,是因為開封城池比較大,可以容納很多人,更是商業往來的經濟中心,適合作為首都。

❻ 明代開封城距離地面5到6米是否正確

明代抄開封城距離地面5到6米是否正襲確


開封「城摞城」最下面的城池———魏大梁城如今在地面下10餘米深;唐汴州城距地面10米深左右,北宋東京城距地面約8米深,金汴京城約6米深,明開封城約5米———6米深,清開封城約3米深,現代河床已高出開封市區地平面7~8米,最高處達10米以上。

❼ 開封地下城疊城的發現是什麼

開封地下城疊城發現的是在河南省開封市龍亭一帶地下3-12米處,上下疊羅漢似的摞著6座城池――― 3座國都、2座省城、1座中原重鎮。自下而上,它們依次是魏大梁城、唐汴州城、北宋東京城、金汴京城、明開封城和清開封城。

❽ 為什麼說開封城底下埋了好幾座城池

提起八朝古都開封,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5A級景區清明上河園,4A級景區龍庭公園等著名景點。但在土生土長的開封姑娘孫璐看來,開封是一個有味道的城市,而古城牆的味道更濃郁。

全長14.4公里的開封古城牆,是我國現存的僅次於南京城牆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築。

開封古城牆:歷史的記錄者

開封地上能看到的城牆大概只有8米,很多外地的遊客都會覺得不像西安城牆那麼宏偉。

但在歷史上,開封曾多次被黃河淹沒,黃河水患把歷代的開封城市一層一層掩埋在了我們的腳下。

❾ 明清城牆的開封城牆

開封城牆位於河南省抄開封市,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長14.4公里。歷史上開封城曾多次被淹沒,現存城牆清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開工修建,歷時一年半完工,重建的城牆規模較原明清古城加長、加高、加厚,城門升高丈余。為維護歷史文化名城開封的城市總體風貌,當地政府自1994年始對古城牆進行整修。按照文物保護部門的規劃,陸續恢復西門(大梁門)、北門(安遠門)、小南門(新門)3座城門。不久時間政府還會陸續修建曹門(仁和門)、宋門(麗景門)、大南門(南熏門)等。

❿ 開封城摞城是怎麼回事

開封城城摞城 黃河孕出文化奇觀

地下,歷次黃河水患使開封數座古城池深深淤埋於地面之下;地上,則因黃河泥沙淤積使河床不斷抬高,形成了河高於城的「地上懸河」。兩種都堪稱世界奇跡的景觀同時出現在一座城市。「縱觀開封城3000年的發展史,其數度衰沉都與一個『河』字脫不了關系。」長期在開封從事考古研究的研究員丘剛說。

1.母親河育出「城摞城」
漫步在開封以北約10公里處著名的柳園口黃河大堤上,可清楚地看到黃河之水已高出兩岸的地面3米到5米。大堤北邊的黃河在奔流,大堤南邊的村莊、樹木、農田,好像落在凹坑裡,連那高大的楊樹梢,也比不上大堤高。
據專家介紹,在黃河流域中開封屬中下游地區。穿過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黃河進入廣闊的華北平原,地勢平坦、流速降低,從中上游帶來的巨量泥沙,至此便大量沉積下來。到了開封境內,這種現象最為明顯。據統計,每年有3億噸泥沙淤積在下遊河床內,使這段河床每年平均升高10厘米。這樣日積月累,年復一年,使開封河段已逐步形成聞名中外的「懸河」奇觀。清代的史書中就有如下記載:開封城「城在釜底,仰視黃河……」
黃河水患威脅歷來以下游最為嚴重,北抵天津,南達江淮,在25萬平方公里的扇形大平原上,兩千多年間幾乎到處都有黃河決溢、改道留下的痕跡,更直接使開封數座古城池深深淤沒於地面下。經考古發掘證實:開封「城摞城」最下面的城池———魏大梁城如今在地面下10餘米深;唐汴州城距地面10米深左右,北宋東京城距地面約8米深,金汴京城約6米深,明開封城約5米———6米深,清開封城約3米深。
2.選都開封者緣黃河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探究開封「城摞城」奇觀形成原因時,專家用一句話來概括開封城千百年來的興衰,那就是:成也黃河,敗也黃河。
據了解,開封作為城市,歷史上第一個輝煌時期當屬戰國時代魏都大梁城。當時的魏惠王之所以第一個選中開封建都,與該地區距黃河、濟水不遠,水道四達不無關系。他遷都大梁城不久,就組織大批人力在附近開鑿了一條人工運河,即歷史上有名的鴻溝。然而,也正是由於這條鴻溝,導致了大梁城被毀。
在秦統一六國的戰爭中,兩國曾在大梁城下展開過一場激戰。由於久攻不下,秦兵就經黃河引鴻溝水灌大梁,水圍3個月後繁盛一時的大梁城遂化為一片廢墟。這也是開封第一次因水患而遭到的「滅頂之災」。
從鴻溝演變而來的汴河,成為後來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開封發展史上最鼎盛時期的北宋王朝之所以定都於此,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也是一個「河」字,即汴河的緣故。這時的汴河已成為連接南北交通的一條大通道,從而給開封帶來空前的繁榮。
3.傷毀開封者亦黃河
「黃河泛濫兩千載,淹沒開封幾座城」。這是在民間流傳甚廣的一個說法。人們普遍認為,因為黃河泛濫,才使得這一座座古城被黃河的泥沙無情淹沒。但在逐步揭開開封地下「城摞城」現象的過程中,有關專家糾正了這一認識。
據開封市文物處處長丘剛介紹,北宋以前,黃河流經河南北部,由天津附近入海,距離開封數百里。它雖然不斷決溢泛濫,但對開封並無直接影響。黃河真正開始威脅開封的安全,是在金代黃河向南大改道以後。
此後的1000多年間,黃河決口300多次,其中大水進城的就有7次。史載,1305年黃河決口,把開封城淹沒殆盡。1642年為退李自成農民軍,明軍掘黃河堤,「城從內皆巨浸,所見者鍾鼓兩樓、群藩殿脊、相國寺頂、周邸子城而已。」高大的開封城牆幾近淤平,只露出城垛和女兒牆。大水過後,37萬人僅存2萬餘人,開封城元氣大傷。
黃河的一次次吞噬,加之風、沙、兵火侵擾,作為一代雄城的北宋東京城(故址)逐漸完全被泥沙掩埋,從地面上消失了。正是黃河的緣故,開封從國都衰落到後來成為省城,進而成為一個地區性城市,一步步走向衰落。
然而,也正因為黃河的泥沙「大被」,東京城等才得以免遭更多的兵火風沙摧殘而較完整地保存給今人一份豐厚文化遺產。每念及此,不少專家學者常常感嘆:毀也黃河,功也黃河。

■專家評說
歷史地理專家朱士光教授:
開封城是一部王朝更替史
開封「城摞城」奇觀的神秘面紗正在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被層層撩開,隨之呈現出來的這一獨特現象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興趣和學術界的密切關注。
著名歷史地理專家、中國古都學會會長朱士光教授顯得異常激動:「城摞城」現象在文獻中早有記載,但一直沒有考古材料證明,如果沒有考古工作的手段更新,很難像今天這樣將「城摞城」遺跡揭示得如此清楚和准確。
他說,由於黃河多泥沙的獨特水文特性,黃河流域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城邑遭受了與開封城同樣的命運,但開封是七朝古都,像它這樣疊壓得層次之多、規模之大,在我國5000年文明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朱士光教授還對「城摞城」現象的學術研究價值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層層疊壓起來的5座城池,立體地展現了開封自建城以來2000多年的古代城市變遷史。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一座開封城,也是一部王朝更替史。開封市研究員丘剛:
「城摞城」濃縮沿黃城市興衰
對於20年來一直在古都從事考古發掘工作的開封市文物處處長、研究員丘剛來說,「城摞城」現象的形成,與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有著密切的關系,黃河在中國古代沿黃城市的興起、發展、衰亡,以及對中華民族的繁衍、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所具有的影響力,都生動、具體地濃縮在了「城摞城」中。從另外的意義上說,「城摞城」對於研究黃河的泛濫、泥沙的淤積和災變現象等等,都提供了大量材料。河南大學歷史學教授程民生:
開封是頑強向上的代表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程民生說,6座開封城像塔樣層層疊壓,特別是從唐代到現在的2000多年間,這座城市的中軸線沒有變化,這是頑強向上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個奇跡。
程民生還說,開封歷史上有史可考的第一個都城魏大梁城,曾被整體淹沒,它應該比現在發現的東京城保存得更為完整,如果有一天能藉助更加先進的考古手段將其找到,那麼「城摞城」現象在學術研究上的重要性會更加突顯。

《京華時報》 (2002年2月8日第A09版)

熱點內容
駐馬店上蔡縣郵編 發布:2021-03-16 21:53:57 瀏覽:888
新發地招聘 發布:2021-03-16 21:51:19 瀏覽:217
漯河大偉 發布:2021-03-16 21:51:07 瀏覽:401
相親愛一家 發布:2021-03-16 21:49:54 瀏覽:504
校園跳蚤市場系統 發布:2021-03-16 21:48:31 瀏覽:929
洛陽到鞏義汽車時刻表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108
男人胖相親 發布:2021-03-16 21:47:49 瀏覽:948
蘇寧鄭州網點電話查詢 發布:2021-03-16 21:47:42 瀏覽:459
同城幫二手良品真假 發布:2021-03-16 21:47:20 瀏覽:227
河南周口甲醇 發布:2021-03-16 21:42:35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