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世界遺產
Ⅰ 河南的世界文化遺產是什麼
龍門石窟: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區南12公里處,
殷墟:殷墟是我國奴隸社會商朝後期的都城遺址,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銅器而馳名中外。
登封「天地之間」歷史建築群:
Ⅱ 河南現有世界文化遺產幾處
龍門石窟:文化遺產,2000年列入,河南省 就這一處是經過聯合國批准加入世界文化遺產的 希望對你有用。。。。
Ⅲ 河南省的第一處世界文化遺產是什麼
洛陽龍門石窟
Ⅳ 河南省第一處世界文化遺產是
第一處聯合文化遺產:長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新疆,1987.12 世界文化遺產)
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根據此前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公里,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公里,總長超過2.1萬公里。
第一處獨有的文化遺產:龍門石窟(河南,2000.11 世界文化遺產)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洛陽市南郊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龍門石窟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Ⅳ 河南有沒有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物質遺產和非物質遺產如果有,請列舉一些,越多越好!謝謝!
迄今河南共有3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就是您說的物質遺產咯),3項全部都是版文化遺產:
龍門石權窟(2000.11)
安陽殷墟(2006.7)
河南開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2010.8)
至於非物質文化遺產,貌似沒有單獨河南省報的吧?但是目前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中國剪紙、中國皮影戲和中醫針灸應該(不確定哦)都有河南省申報的一部分吧?
Ⅵ 洛陽世界遺產三項六處分別是什麼
洛陽的世界遺產三項六處分別是:
1、龍門石窟;
2、中國大運河(其中洛陽境內2處:回洛倉遺址和含嘉倉遺址)【與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共有】
3、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其中洛陽境內3處:漢魏洛陽故城遺址、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新安縣漢函谷關遺址)【與陝西、甘肅、新疆共有】
Ⅶ 河南世界文化遺產包括哪幾處
三處:龍門石窟、殷墟、嵩山古建築群
1、龍門石窟: 位於洛陽,是北魏遷都內洛陽後開容鑿的。它既是少數民族與漢民族文化交流的產物,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 龍門石窟產物。尤其是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它那「東方的微笑」將神性與人性、陽剛與陰柔很好地結合起來,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龍門石窟也因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而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Ⅷ 河南省有哪些著名文化遺產 文物
文化遺產也稱為文化資產,是指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等文化的保持價值。每個民族以及城市都有著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遺產。河南是中國文明的發源地,在哪裡有著許多具有歷史價值的文化遺產。下面的河南文化為您帶來更多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大運河
大運河河南段遺產點包括洛陽市回洛倉遺址和含嘉倉遺址、通濟渠鄭州段、通濟渠商丘南關段等7項。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以通濟渠、永濟渠為「人」字狀兩大撇捺延伸,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北通涿郡(今北京),南達餘杭(今杭州),全長2700多公里,為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2014大運河申遺成功,成為河南第四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
1、花木蘭傳說(虞城縣)
2、梁山伯與祝英台傳說(汝南縣)
3、盤古神話(泌陽縣、桐柏縣)
4、白蛇鬧許仙傳說(鶴壁市淇濱區)
5、董永與七仙女傳說(武陟縣、汝南縣、西平縣、遂平縣)
6、柳毅的傳說(衛輝市)
7、崔鶯鶯和張生的故事(輝縣市)
8、邵原創世神話群(濟源市邵原鎮)
9、漢族敘事長詩《郭丁香》(固始縣)
10、愚公移山傳說(濟源市)
11、趙氏孤兒傳說(溫縣)
12、大禹神話傳說(禹州市)
13、王莽攆劉秀傳說(西平縣、遂平縣)
14、靈寶黃帝傳說(靈寶市)
民間美術(9項)
1、朱仙鎮木版年畫(開封市)
2、黃河澄泥硯(鄭州市惠濟區、孟州市、陝縣)
3、汴京燈籠張(開封市)
4、柘城李秀山泥塑(柘城縣)
5、農民畫(舞陽縣、汝南縣)
6、虢州石硯(靈寶市)
7、秦氏絹藝(滑縣)
8、方城石猴(方城縣)
9、民間剪紙(陝縣、靈寶市、盧氏縣、輝縣市、魯山縣)
民間音樂(13項)
1、板頭曲(南陽市)
2、中州箏派(河南省藝術研究院)
3、籌音樂(許昌市)
4、司馬懿得勝鼓(溫縣)
5、超化吹歌(新密市)
6、嗩吶(沁陽市)
7、大銅器(西平縣、遂平縣、郟縣)
8、河南盤鼓武陟縣、開封縣)
9、官會響鑼(項城市)
10、軋琴(舞鋼市)
11、信陽民歌(信陽市)
12、鄭王詞曲(沁陽市)
13、西坪民歌(西峽縣)
民間舞蹈(13項)
1、火龍舞(孟州市)
2、蘇家作龍鳳燈(博愛縣)
3、高抬火轎(沁陽市)
4、齊天聖鼓(靈寶市)
5、回民秧歌(項城市)
6、大仵民間舞蹈(柘城縣)
7、跑帷子(湯陰縣)
8、花挑舞(固始縣)
9、艾庄銅器舞(許昌縣)
10、豫西獅舞(洛陽市大里王獅舞、鞏義市小相獅舞)
11、麒麟舞(蘭考縣、睢縣)
12、火綾子(商城杈傘舞)(商城縣)
13、雙人旱船舞(臨穎縣)
文化遺產,概念上分為有形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從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文化遺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