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堂村
1. 河南信陽響堂村師范學院東門住宅 [三室二廳一衛一陽]二手房出售
說一說大概價位 能租不能
2. 河南省鶴壁市浚縣善堂鎮有幾個村
轄62個村委會:東善堂村、西善堂村、前村、後村、郭小寨村、史小寨村、齊小寨版村、東褡褳村、西褡褳村、柴權村、前趙庄村、徐家村、吳家村、下河裡村、西白毛村、郭坊村、李坊村、邢坊村、大何村、南韓庄村、光明村、賈村、王禮村、喬禮村、康村、李洪庄村、灣子村、店上村、趙禮村、賈胡庄村、陳村、曲河村、東葛庄村、郭家營村、東王莊村、田莊村、東海頭村、西海頭村、臨河村、迎陽鋪村、石佛鋪村、九股路村、酸棗廟村、馬村、李村、東什村、西什村、西郭庄村、下河村、了堤頭村、楊梁村、打漁庄村、西韓庄村、軍里庄村、程庄村、後寨村、東王樓村、西王樓村、東朱村、中朱村、西朱村、楊村;浚縣農場6分場。
3. 河南鄭州市觀音寺鎮史堂村屬於哪個行政村
簧像片缸以門道善
4. 河南省商丘市下火車到八里堂村怎麼走,應該坐什麼車,多少錢
有。從火車站。坐公交汽車。1路。或18路。 。到光彩大市場下車。然後光彩大市場門口有汽車。。你看看牌子上。有直通八里堂的。
5. 我是福建龍岩長汀新橋鎮的蕭氏我發現我們宗祠原來寫的堂名是河南堂,對聯是八葉名臣第,五經學士家。
蕭屋塘邊蕭屋是長汀蕭氏,除翁家畲山鄉外在長汀建立的最早的居住地,其他幾處均由此支分派出,蘭陵蕭氏,在長汀城未建祠堂,故蕭屋塘邊蕭屋,也起著舉族慶典,族裔團聚的作用,族人多稱之為祖屋。
祖屋地處城南是宋、元、明、清最為繁華地的崇善坊,主體建築座北朝南正丁位。自南迄北逶迤百餘米,沿中軸線,廳、井交錯,計達八廳七井之多,為客家典型的一種家族聚居建築形式,屋中還有磚牆隔離,兩片大門可開可合,再配以若干穿堂門,內室門,使全屋房舍既相連又相隔,既可分也可合。客廳與天井兩側均為大小不等的廂房,左右門窗相對,各戶相親相近,又自成一體。體現了深宅大院舉族聚居的特點。
早年,祖屋南面,越過街道還有兩棟配房互作呼應,三者恰好構成一品字形。其中偏東一處,佔地約一畝余,傳說是家塾所在,屋內有大小堂房十幾間,還有供學童讀經習禮的正堂和天井,以及燒茶熱水的廚房。路南偏西,是另一棟房舍,其大門朝向祖屋正門。估計當為人丁興旺時的分居之所。惜時序更替,東邊的學堂早已坍塌,成為小兒追逐嬉戲的草坪了。西邊的房宅也早已另有新主。但即使如此,也不影響祖屋本身的恢宏與莊重。
祖屋位置優越,由大門沿蕭屋塘巷迄東不遠處,即是汀州古城門之一的惠吉門。走出城門,可以觀賞汀水滔滔的奔騰景象。出後門往北少許,則可到達寬暢的縣前大街,與早已無存的縣衙與箭坪遺址近在咫尺。往西與南大街相通,北經三遠閣可直扣府衙,向南穿過尚算完好的寶珠門城樓,可親睹寶珠晴嵐的秀美風光。
祖屋大門門框及橫梁均用大條石塊砌成,並與兩側翼牆構成略向前彎的弧形。大門正上方刻有「名冠三傑」,這四字的意思是:我祖公蕭何,被劉邦尊為張良韓信之前的意思。兩側門柱上分別刻有「八葉名臣第,五經學士家」的家風,字體蒼勁,用筆鋒利,相傳是汀州書法家我十八世祖公儀徴公所書。跨過寬厚的門坎,大門上方朝里一面鑲有「致中和」三個石刻大字,也是先祖對後代遵循儒家中庸平和思想的期待。
越過門樓,為約十幾平米的的大天井,周圍以寬大的條石為沿坎,中間也用石條鋪成步道,走過此道即是正廳。正廳十分寬闊、高大,南來的光線充足,上方五根橫樑上分別懸掛五塊巨匾,前面一塊是「侍郎第」三個大字,他是我的始祖蕭律景德二年在汀州任知府而後遷任金部任侍郎的「招牌」。其它幾塊也各有出處惜均在文革時被誣以四舊而拆除。目前所幸尚有一塊十分可貴,是乾隆七年知縣方暨謨題寫的「重桑梓義」,該匾是知縣大人對我十八世秀徴公熱心鄉里建設的表彰,迄今此匾何以逃脫浩劫,原因不詳,但據老人說,是因為,此匾因不夠格上廳堂,是掛在後門的門背的,沒被發覺,後來被族人拿去隔豬欄而被僥幸保留下來的。
說到對聯也是大廳的重要特色,大廳至少有五付長短不一,掛於各立柱上的油漆楹聯,楹聯間每逢年節,還要懸掛巨大的畫卷和中堂,據說這些文字和圖畫均出自不同的朝代名家,如伊秉授、上官州等人之手,當然這些人是否真實我們是不得考證的了。不過南宋理學大家,朱熹的門生楊方是我五世祖公進士蕭雍的好友,還有清朝被譽為「黎青天」的黎士弘是我十八世祖公的姻親,他們留下的墨寶倒是有可能的,只可惜都無以保存了,現大廳四壁空無一物了。
大廳兩邊是祖屋最重要的兩間廂房,它不止房間寬大,房內還有獨立的的小天井,隔著天井是用來招待摯友和貴賓飲茶議事下廳,廳內擺設有太師椅,和小案桌,牆上掛滿名人字畫,整個小廳書卷氣實足。正房屏後有小門通往後間,由此再轉入屏風後的過廳,外人家人來往互不幹擾,真乃屋中有屋,廳內有廳。由大廳跨過中堂兩邊的門坎,即進入過廳,過廳的面積不大,約可容兩張八仙桌和若干座椅,它是前廳舉行慶典是茶水酒菜中轉的地方,平時則可供一小家用膳或休息。過廳北面是是天井,然後是中廳。它也比較高大,但面積略小於大廳,如果說大廳主要用於接待外客貴賓的話,中廳則是家族聚會之所,它的後方最高處,隔出一個約一米深、一米高、四米寬的開放式大神龕,龕上供奉著先祖的神位,中間最高的一塊是:蘭陵堂一脈宗親神主牌,往下一點是馬國典畫的我祖公的神像。順便說一句,馬國典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人物畫家,他的畫人物逼真出神,因此長汀人有一說:馬國典都畫你不足。表示此人丑態百出,連人物畫家馬國典都沒辦法畫好你的。神龕上還備有大小五具香爐,每逢初一十五,族人都要登梯進香,各家各戶供品則分別擺在廳前的供桌上,供桌是由兩張八仙桌合在一起的。天長日久,神龕四周已被煙火熏得烏黑,當然,在烏黑的煙火也萬萬不能去清洗的,這樣才能體現祖宗的煙火是很旺的。穿過中堂左右的兩個側門,則又是一過廳和天井的,其北則是一堵隔牆把全屋分成前廳和內宅兩部分,牆正中開有大門,大門關閉十時,不知者以為房子到此為止,開啟後則兩者合為一體,才見後面另有洞天,足證當年工匠設計之用心。跨過此門又是天井、廳堂,再後則是兩層樓房突兀而起,建築立面為之一新,樓下是內廳,平時家長里短餐飲活動多在此進行,兩側則是居室,樓上樓下房間較多,內廳,後面是一較大的天井,其間還有一深水井可供家人汲水之用。往後即到後廳,後廳分南北兩片,北廳向北展開,廳口寬闊,由此既能目擊北方天空觀賞,又能觀賞北山風光,自成一番風景。再往前走地形陡然突起,高出其他許多,即到了俗稱的「毓墩子」的地方,「毓墩子」在汀州客家話中其發音為「有丁子」,傳說舊時蕭家婦女在此處生孩子,長大後不至於「白丁」。穿過「毓墩子」及與其相連的走廊,掠過一排居室,即來到小花園,花園面積不算大,約百餘平米,據說當年這里曾有過四季花開如錦,常年枝頭飄香的繁榮年代。唯迄晚清,家道衰落,花園已成一片荒地,族人用來開墾種菜,昔日芳影已難再尋。
祖屋始建於何年?已無可考。從《長汀縣志》,卷之六--城池篇及我家舊譜關於我十二世尚瑛公開挖蕭屋塘來看,可知祖屋在明嘉靖之前當已有之了,然考家譜尚瑛公前後數代似無建此大宅之力。再往前推測是我五世祖公謙齋公,舊家譜記載:公士宦多年,為安養父母乃由翁家畲遷家郡南門,迎父母城中就養。另,幾年前挖基地,發現祖屋地底下,並沒有瓦礫,而是黃土質,說明祖屋在建之前原是一塊荒地。從謙齋公存河坑口祖山雄渾墓葬比較,似有可能。唯斯時人丁尚少,也無建此大宅之必要。據此似可推定以為:祖屋初建南宋淳熙年間,而後由十八世秀徴公與十九世傑翰公父子,也就是說在康乾年間在原有房址上擴建而成的。其原因:一是此時家中人丁繁盛,舊屋已容納不下。二是從十七世君元公開始,蕭氏幾代在汀均有較大的影響和較高的聲譽,現存《汀州府志》和《長汀縣志》均多次載入諸公之事跡。而大門族聯傳為儀徴公所書,現存在大廳橫匾為縣憲對秀徴的嘉獎,均與擴建新屋相呼應。事實上,此後數代人丁興旺,名人迭出,與此也無關關系。據此似可以為:祖屋初建於南宋孝宗與寧宗朝,迄今已歷八百餘年,而擴建當推清康乾盛世,屈指也歷三百載矣!
祖屋歷史悠久,各朝各代均孕育過不少為國效力、為政清廉、績著鄉里、名流青史的英才志士。如不計始祖北宋景德進士、汀州知府蕭律,也不計本屋肇建者南宋淳熙進士官監南嶽五世祖公蕭雍與宋州知事五世叔祖,單計生於本屋,長於本屋的在在明代就有:明永樂進士,官戶部郎中兼監察御使八世蕭清;吏部儒事官十世蕭竹庵;訓導十世蕭靜軒:縣丞十二世蕭華軒;撫標材官十三世蕭鄞溪;巡檢歷署知縣事十四世蕭溪;寶坻縣典史十四世蕭華溪;督標千總十六世蕭祥英等。在清代則有造福鄉里、人文慈善事跡先後進入《汀州府志》和《長汀縣志》的人就有十餘人之多。至於到了民國時期,擔任國民黨將校官的也有約十人其中有國民革命軍十八軍十一師中將師長福建保安司令蕭乾、國民黨抗戰戰況發布組長少將蕭敬、國民政府高級翻譯官蕭嗣章。解放後,更是人才輩出,有解放軍教導團長蕭老九、中國著名作家蕭建亨、清華大學教授蕭華庭、福建省交通廳總工程師蕭瑩等等。可以這么說我的祖屋,不僅僅是歷史悠久、而且人傑地靈。堪稱汀州一絕,遺憾的是祖屋,年久失修,房屋敗壞,又沒有引起政府的注意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