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呸山
Ⅰ 大呸山在河南省的什麼地方
大伾山名勝風景區,由大伾山、浮丘山兩部分組成。大伾山上有呂祖祠、禹王廟、天寧寺、龍洞、觀音洞等。天寧寺的大石佛,倚山而坐,高八丈許,鑿於十六國後趙主石勒時期,素稱「八丈佛爺七丈樓」,是全國最早、北方最大的一尊大型摩崖造象。浮丘山上有碧霞宮、千佛洞、尼姑山等。浚縣的古城牆、端木子貢祠、三國古戰場、明代軍事家王越墳、徐懋功和李密的墓,皆分布在古城周圍。此外,風景區內還有不同歷史時期的摩崖題記460餘塊。如唐代的《大伾山銘》、後周的《准敕不停廢記》以及歷代名家的書法作品等。
浚縣古廟會素有「華北第一古廟會」之稱,有著千餘年的歷史。在河南民俗經典、首批河南「老字型大小」、首批河南古代暨近代民居民間建築保護名錄(公示名錄)中,大伾山古廟會被列入「河南民俗經典」公示名單。大伾山廟會因會期長,規模大,廟會被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為「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每年的正月,都會有大量來自海內外的遊客光臨古廟會,一千多年來一直是周圍地區宗教文化、娛樂活動的中心;因而正月古廟會聲勢浩大,長達月余,日客流量逾20萬人。
春節將至,一到正月里,浚縣的古廟會又該熱鬧起來了, 正月初一開始,歷時一個月的浚縣大伾、浮丘兩山廟會盛大開幕。浚縣廟會始於後趙,至今已有1600年歷史,與山東泰山廟會、山西白雲山廟會、北京妙峰山廟會並稱華北地區四大廟會,融民間藝術、宗教信仰、物資交流、文化娛樂為一體,時間從正月初一到二月二,會期長,規模大,保持著明清特色,吸引著晉冀魯鄂皖周邊20個省市以及海內外的數百萬香客遊人。高潮一個是初九到東山即大伾山,一個是十六到南山即浮丘山,正月十六是古廟會的最高潮,這一天民間社火隊及一些藝術表演團體在兩山之間走高蹺、耍獅子、舞龍、跑旱船、放火銃、耍雜技、唱戲曲,鑼鼓震天,熱鬧非凡,形成一道十分亮麗的中原文化景觀。屆時商家趕集,人流如潮,是觀瞻豫北一帶純朴民風民俗的絕好機會。
Ⅱ 2020年初一浚縣大呸山還開放嗎
2020。大年初一浚縣大呸山不開放
Ⅲ 為什麼叫大伾山
大伾山:位於浚縣城東南,山勢巍峨,秀麗幽靜。是我國文獻記載最早的名山之一,商周時,浚地稱黎,山稱黎山。西漢初,朝廷於黎山腳下、黃河之濱置縣。「縣取山之名,取水在其陽」,因稱黎陽,山亦名黎陽山。東漢初年,劉秀在山巔築青壇祭告天地,遂賜名「青壇山」。明初,俗稱浚縣東山。金代明昌以前,大伾山為黃河轉折點,黎陽津(又名黎陽關,對岸為白馬津)為黃河重要渡口。黎陽縣城「憑山為基,東阻於河」。因為「山阻河險」,這里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張儀勸趙王守白馬津,蘇代約燕王決白馬口,秦末酈食其勸漢王塞白馬口,白馬津、白馬口說的都是這里。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陳勝命張耳、陳余率兵三千渡白馬津攻取趙地。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以幽並二州兵取天下,首先在黎陽立營,作為河北的屏障。東漢末年,曹操與袁紹交兵,皆以黎陽為制勝之地,幾經爭奪。兩晉與前趙、後趙、前秦、後燕在黎陽曾多次大戰。後趙大將逯明曾築壘於大伾山東。後燕慕容德南遷,巧遇黃河結冰,軍民踏冰過河,擺脫追兵。於是慕容德改黎陽津為「天橋津」。隋末,李密率瓦崗軍攻佔黎陽,打開這里的國家糧倉賑濟災民。時間不長,李密就招募了20餘萬兵士。唐初,朝廷在這里設置黎州總管府,轄四州八縣。五代時,朱溫、李克用曾在黎陽爭斗。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兵進軍黎陽,宋守軍燒掉大伾、鳳凰、紫金三山之間的兩座浮橋後潰退。金兵乘小舟從這里渡河南進,直搗京師。清嘉慶年間,民間反清秘密組織天理教在大伾山設立了據點。天理教起義軍在滑縣起義後,擬先攻下浚縣城,然後北進奪取北京。起義軍圍困浚縣縣城數月,始終沒有攻克,天理教起義由此失敗。清朝時,詩人張端曾任浚縣縣丞。在游覽了大伾山之後,即興題詩一首:「極目煙霞景萬重,太行西峙水朝宗。是誰忽地開生面,第一山頭第一峰。」
Ⅳ 大伾山的介紹
大伾山,位於河南省鶴壁浚縣城東,故又稱東山。因其有中國最早,北方最大的大石佛而著稱於世。該石佛始建於北魏,依山開鑿,總高八丈,藏於七丈高的樓內,素有「八丈佛爺七丈樓」之稱,為世界佛屋景觀之唯一。古時,黃河流於其腳下,每到雨季,常會洪水泛濫,故雕石佛以鎮之。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國保文物,屬國家「AAAA」級景區。大伾山上現存道觀佛寺建築群7處,名亭8座,石窟6處,各式古建築138間,摩崖碑刻460餘處,各具特色。
Ⅳ 關於大伾山的神話故事是什麼
浚縣大伾山東崖,有一尊身高八丈的大石佛,人稱「鎮河將軍」。
《尚書·禹貢》篇記載:大禹治水「東過洛汭,至於大伾」,他遇溢修堤壩,遇阻疏河道,終於把滔滔黃河水引入東海。田疇五穀豐登,黎庶安居樂業。
好景不長,禍端又起。黃河入海,泥沙俱下,使東海水變了顏色。一天,龍宮里宴請賓客,舞女翩翩,樂聲繚繞,龍王手捊鬍子,眉飛色舞,好不愜意。忽然海水混濁,燈光暗淡,貴賓們個個瞠目結舌。龍王責令左右速速查明原因。巡海夜叉稟報:「大禹挖了一條大河,將泥沙泄入大海,故有此般光景。」龍王拍案而起:「好你個大禹,孤與你前世無冤,今世無仇,為何偏與孤作對?」於是傳令蝦兵蟹將,興風作浪,以泄心中怨恨。剎那間,泥沙翻滾,河水倒流,萬頃良田頓成汪洋,一場滅頂災難降到黎民頭上。
正在西天講經的彌勒佛,聽到生靈們呼天搶地,用慧眼一望,方知東方出了禍患。於是駕起祥雲,來到浚縣大伾山上。一看此情此景,頓時發了火:「好你個敖廣,竟如此膽大妄為,為了一已之私,不惜塗炭億萬生靈……」不想,彌勒佛火氣太大了,一頓足竟跺下去丈把深個大坑。一閃身,就勢坐在石崖上,用手一推,驚濤駭浪乖乖退向東海,蝦兵蟹將狼狽逃走,一場風波終告平息。
東海龍王不甘心,趁彌勒佛閉目養神之機,又來興風作浪。彌勒佛看到這情景,就把自己的法像留在這里,依舊端坐山崖,舉起右手,雙目盯住萬里黃河,使河水永不得倒流。
至今,大石佛的腳仍踏在大坑裡,右手曲肱前舉,目視東方,嘴唇緊閉,表情莊重,仍似當年一樣,護佑一方生靈。
Ⅵ 為什麼浚縣大伾山會有大佛寺
由於五胡十六國時期古黃河就在大伾山東面山腳下流過,時常洪水泛濫殃及百姓,於是後專趙皇屬帝石勒聽從西域和尚佛圖澄的建議,命人召集工匠在大伾山東崖開鑿石佛以鎮黃河之水。所以,民間俗稱大石佛為「鎮河將軍」,這位佛將軍在大伾山坐鎮上千年,最終「趕走」了黃河水害,還百姓一片安寧,此為二奇。
關於儒釋道的問題我無法回答。
Ⅶ 河南有哪些著名的山
1,嵖岈山 嵖岈山位於河南省遂平縣城西25公里處的大平原上,面積4平方公里,海拔417米。由蜜蠟山,北山,南山三大主峰組成。蜜蠟山風景秀麗,北山險峻陡峭,南山小巧玲瓏,有「中原盆景」之稱。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這里有古剎大會,非常熱鬧。 嵖岈山上奇岩怪石,而優美動人的傳說,也為到此的遊人增添了幾分情趣。傳說嵖岈山是用天宮中王母娘娘花園里假山上的石頭造的,所以就顯得無比俊美。在山上,有「三皇姑樓」,「靈宮殿」,「關岳廟」,「純陽宮」等廟宇建築。 2, 花果山 花果山即地處宜陽縣西南部的女兒山,俗名石雞山,亦名女山、天幾。 山與嵩縣、洛寧毗鄰,距洛陽市區90公里。景區總面積42區萬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31.8米。自晉唐以來就是中原地區的旅遊勝地。 花果山歷史悠久,聞名遐邇。在古代史書中,與江西廬山,湖北武當山等並稱為「七十二福地」。清乾隆15年重修廟宇碑記:「斯山也,即西遊記所稱齊天孫佛成聖處。」歷代達官顯貴,文人墨客慕名而至,留下文采飛揚的題詠之作和種種逸聞趣事。 花果山屬冰川期地貌,群峰點點,林濤起伏,重岩疊嶂,山石奇特,目前中國最大的飛來石即在此地。主要景區有北部、南部、石院牆、七峪溝、大里溝、岳頂山等,景點以天然石猴、水簾洞、唐僧石、摞摞石、寒心石、登雲梯、玉皇頂等較為出名。花果山原有廟宇百餘間,以供奉齊天大聖為主,可惜今多不存。 3,雞公山 雞公山雄踞武勝關、平靖關、九里關之間,是大別山的一支余脈,西與桐柏山相接,南距武漢174公里,北距鄭州340公里,面積達27平方公里。 雞公山主峰海拔811米,報曉峰海拔744.4米。雞公山素有「青分楚豫」之稱,是我國南北方天然分階界線。 雞公山是全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早在本世紀初就與北戴河、廬山、莫干山齊名。古人「 三伏炎蒸人慾死,清涼到此頓疑仙」的詩句,就是雞公山清涼宜人的生動描繪。三伏盛夏,山外揮汗如雨,燠熱難當,山上則午前如春,午後如秋,夜如初冬。 雞公山還是天然的動植物園,這里植被豐茂,種類繁多,1700多種植物在這里安家落戶, 針葉樹、闊葉樹、山花、異草爭繁斗茂,參差相雜。山上可入葯的植物有600多種,珍貴的有靈芝、九死還陽草、馬蹬草、何首烏、七葉一枝花等。 雞公山種類繁多的森林植被為各種珍禽異獸提供了繁衍棲息的天然場所,僅野生鳥類就有17目、109種之多,野獸類有豹、鹿、野羊、赤狐、豹貓、花面狸等。 雞公山的石,具有怪、美、巧、奇、的特點。報曉峰突兀拔起,酷似引頸欲啼的雄雞。駱駝峰、獅子峰、獅頭崖、狼牙山、將軍石、戀愛石、寶劍石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4,石人山 石人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西,地處伏牛山東段。主峰玉皇頂(蛤蟆石)海拔2153.1米。石人山山峰奇特,瀑布眾多,森林茂密,溫泉優良,人文景觀輝煌,集"雄、險、秀、奇、幽"於一體,專家評價具有"華山之險、峨嵋之峻、張家界之美、黃山之秀。"是旅遊觀光、避暑、療養、科研、探險的好地方。 石人山古稱堯山,因堯孫劉累為祭祖立堯祠而得名,至此劉姓起源。戰國時,偉大思想家、社會活動家墨翟降世於堯山腳下,現有墨子故里遺址。 石人山地處中原,地理條件優越。緊鄰焦枝鐵路,國道311、207貫穿景區,交通便捷。石人山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68平方公里,區中的奇峰怪石、山花、紅葉、飛瀑、溫泉、湖面、雲海、原始森林、珍禽異獸及人文景觀構成了完整的風景體系。現已命名的景觀有240多處,60-200米高的瀑布17處,200-300米高的石柱40多處,石人、將軍石、千丈岩、姐妹峰、白牛城、王母橋、通天河、九曲瀑、鬼門關、南天門、報曉峰等景點遍布景區。 石人山地處亞熱帶與暖濕帶分界線上,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石人山四季風光別致,春天鳥語花香,綠映溪吟;秋日滿山紅遍,層林盡染;冬季銀裝素裹,林海雪原。初夏時節使人領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清新景象。盛夏,當平原大地上"赤日炎炎似火燒",氣溫達35-38度,這里只有23-26度,涼爽宜人. 5,嵩山 嵩山位於登封縣境內,屬伏牛山脈,東西綿延近100公里,是我國一大名山,為五嶽中的「中嶽」。嵩山有36峰,風景優美。主峰為峻極峰,海拔1492米。 該山被譽為我國歷史發展的博物館,歷代曾多次興建廟宇、書院。帝王禪祭、文人騷客講學、高僧名道傳教,在嵩山留下了眾多的歷史遺跡,著名的有漢代三闕、嵩山寺塔、中嶽廟、會善寺和少林寺。 6,萬仙山 萬仙山景區座落在太行山腹地,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環境優美,是理想的避暑勝地。午時如春,晚時如秋,這里有「仙化」的村居,「人化」的山水。春日繁花錦簇,夏日綠海蔽眼,秋日紅葉似火,冬日積雪如銀,一年四季可游可觀。 這里有一特殊地貌景觀,即紅岩絕壁大峽谷景觀,為一古老的原生地貌,深約200餘米,若從谷頂算起高差遷千餘米,寬約500餘米,最窄處僅有一米,長約20餘公里,峭壁筆直如削,裸露紅色岩體,橫亘天際,雄奇壯觀。這里地質發育較好,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層都有分布,代表了華北地區地層構造,岩層出露好,各代地層接觸界線清楚,是了解華北地質構造的典型地區,呈現的繁多紋理,如書可讀,如畫可賞,芸集了萬千信息供人採集,是進行地球科普教育的理想課堂。中國地質學院教授、國家建設部風景名勝專家顧問陳安澤先生稱這里是「一座天然地質博物館」。 萬仙山的峽谷之中,瀑布也十分壯觀,且潭、瀑、溪眾多。黑龍潭、白龍潭、通天河、磨劍峰、雙龍溪、郭亮等眾多瀑布,形態各異,多姿多彩,有的婀娜多姿,似仙女梳妝;有的如天河決口,氣勢宏大。更有一瀑,因水從半山壁上一酷似龍頭口中吐出故又叫龍涎。置身其下,大聲呼喊,水流陡然增大。 這里還是一個溶洞的世界,神秘的白龍洞、黃龍洞、紅龍洞、硃砂洞,洞中有洞,深不可測。倒懸之鍾乳鬼斧神工,有似石幔、石瀑、石人、石佛、還有的似石獸,妙不可言。那渾石到頂白灰勾縫的房舍、村落,依山傍水;更有甚者,建在百米懸崖之上,點綴在蔥郁的松林之中,白雲悠悠,仙風道骨之情油然而生,極具華北民居特色,其山鄉味,民俗風情甚濃,與雄山秀水相得益彰。 7,亞武山 亞武山位於靈寶市豫靈鎮境內,是道教名山之一。相傳真武大帝出家之初,慕此山風光,在北峰修道。因僅次於湖北武當山,故名"亞武山",又名"小華山"。主峰海拔2156.9米,周圍面積100平方公里,是河南省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省級自然保護區和名勝風景區。 東西南北中五峰聳立,具備"雄"、"險"、"奇"、"野"的特點,景觀有南天門、玉皇殿、天一宮、雲霄殿、進山門、玉鎖關等。是融觀光、登山、避暑為一體的旅遊景區。此處已被確定為國家森林公園。 8,雲夢山 雲夢山省級風景名勝區,地處曾為殷末四代帝都、西周衛國國都的歷史名城——淇縣(朝歌)境內。游覽面積67平方公里,分8個景區,120多個景點。主峰海拔610米,群峰拱翠,山起雲浮,飛瀑流泉,鬼斧神工,素有「雲夢仙境」之稱。歷代志書及碑刻都記載著雲夢山是鬼穀子隱居講學處。明代《淇縣志》記載:「雲夢山是鬼谷先生仙棲之處」。 雲夢山風景名勝區,自然景觀優美,文化內涵豐厚。既有紂王墓、摘心台、三仁祠、仙人梯、衛國古城牆、鬼谷洞、孫臏洞、捨身崖、軍壇、將壇等殷商文化和戰國文化遺跡,又有靈山寺、朝陽寺、青岩絕石窟、清涼庵、玉帝殿、三清殿等道教佛教文化古寺院,是集旅遊觀光、學術研究、尋根朝拜、傳統教育為一體的旅遊好去處。 9,雲台山 自然風光雲台山,舊名覆釜山,位於焦作市東北40公里的修武縣境內。景區面積約35平方公里,北臨山西,東接輝縣,南靠焦輝公路,西至溫盤峪。區內層巒疊嶂,泉瀑爭流,峭壁懸崖,奇石翠柏遍布山岩,有大小名峰36座,天然溶洞十數個,潭瀑泉池不計其數。原始次生林覆蓋了整個山巔,為景區增添了許多秀色。
Ⅷ 聽說大伾山求子比較靈,想去,但大伾山上好幾個廟,哪個最靈呢從鄭州怎麼走
我是浚縣人,大伾山上求子的話肯定是觀音寺了,從縣一中旁的青檀路山門上山比較近,從專鄭州二馬路車站屬有到浚縣的直達汽車,到車站下車打的或者拉客的三輪,5塊錢之內肯定能到,或者從車站出發順著黃河路往南走500米到縣一中,順著一中南面的路上山既是青檀路山門了,歡迎到浚縣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