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縣正陽鑼鼓
Ⅰ 壽縣正陽鎮有多少人
人 口:6.5萬
中文名稱:正陽關鎮
別 名:羊石
行政區類別:副縣級鎮
所屬地區:安徽省淮南市
下轄地區:鎮南、鎮北、鎮中、建設、枸杞街道
政府駐地:正陽關
電話區號:0564
郵政區碼:232281
地理位置:華東
面 積:108.81平方公里
Ⅱ 壽州鑼鼓的介紹
壽州鑼鼓是抄安徽省的壽縣漢族鼓樂,曾為戰國時期楚國的都會。楚文化積淀深厚,作為楚文化一支奇葩的壽州鑼鼓,流傳於壽縣以及沿淮流域周邊縣、市,融進了淮河地區傳統的「十八番」、「鳳凰三點頭」、「兔子扒窩」「長流水」、「大小絞絲」、「雙絞絲」、「小五番」等鑼鼓譜精華,經過改編發展而成。所用樂器,除通常的大篩鑼、大腰鼓、大小鈸、雲鑼、手鑼之外,與眾不同的是所用主鑼稱作「鋼鑼」,聲音清脆、洪亮,聲播數里,具有濃郁的楚漢文化韻味,在沿淮地區獨一無二。
Ⅲ 壽縣為什麼被稱為「淮南古郡」
壽縣位於皖中腹地,淮河中游南岸,國土面積約2986平方千米,人口約124萬人,東與合肥市相連,北與淮南市毗鄰,與阜陽市隔河相望。作為戰國古都,西漢古城,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壽縣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早在戰國末期,楚考烈王遷都於此。壽縣古稱壽春、壽陽、壽州。西漢時,淮南王劉安(西漢思想家、文學家,傳說是豆腐的發明者)還曾在此立都。劉安墓便位於八公山下。
壽縣文化燦爛,是楚文化的故鄉,是中國豆腐的發祥地,是「淝水之戰」的古戰場。以楚文化為底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鄉土文化,尤以正陽肘閣、壽州鑼鼓等廣受歡迎。壽縣勝跡宏博,現在的古建築有發始建於唐貞觀年間的報恩寺、宋嘉定時期的古城牆、元代的黌學、明朝時期華東最大的清真寺、典雅肅穆的孫公祠等;名人古墓星羅棋布,主要有蔡候墓、楚王墓、淮南王墓、廉頗墓、宓子墓等;古遺址有古郢都遺址、安豐城遺址、淝水之戰古戰場等;其它還有春申坊、時公祠、斗雞台、呂蒙正寒窯、陳玉成囚室、狀元府、淮王丹井,以及早在清代就載於方誌的壽州內八景和外八景等等。
目前全縣存有古跡160多處,其中唐、宋、明、清建築10多處,古墓葬多達80多座,古遺址29處。壽縣文物眾多,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縣博物館珍藏國家一級文物160多件,二、三級文物2000多件,有「地下博物館」之稱。
壽縣人文薈萃。春秋時楚國令尹孫叔敖修的安豐塘,與都江堰、鄭國渠,漳河渠並稱我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壽縣是世界管狀射擊武器、垂體激素葯物、豆腐的發源地、「天下第一塘」安豐塘所在地,因而又被世人稱為「四個世界之最」。
特別是豆腐文化的始祖——淮南王劉安及其門人編著的宏篇巨著《淮南子》,集自然科學、哲學、史學、文學價值於一體,博大精深,在亞洲和世界t都廣有影響,現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專門研究《淮南子》的學術團體。「時苗留犢」的典故早在唐代就被作為兒童啟蒙教育的典範,「投鞭斷流」、「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等成語膾炙人口,國人皆知。宋代政治家呂夷簡、呂公著和詩人呂本中,清代一代帝師孫家鼐、民國英傑柏文蔚,以及抗日名將方振武等一大批仁人志士,已名垂青冊,萬占流芳。
Ⅳ 安徽壽縣的環境
壽縣位於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依八公山,傍淮、淠河,同省會合肥市接壤,與國家能源城淮南市毗鄰。全縣總面積2986平方公里,耕地178萬畝,轄25個鄉鎮。總人口128萬。
壽縣歷史悠久。古稱壽春、壽陽、壽州,屢為州、府、道、郡等治所。它古屬淮夷部落,夏為揚州域,商周為州來國地,春秋屬楚。三國是為魏地,已是十餘萬人的重鎮。自晉以後到唐、宋,壽縣繼續以繁華著稱於世,所謂「揚(州)壽(州)皆為重鎮。」
壽縣文化燦爛。是楚文化的故鄉,是中國豆腐的發祥地,是「淝水之戰」的古戰場。以楚文化為底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鄉土文化,尤以正陽肘閣、壽州鑼鼓等廣受歡迎。壽縣勝跡宏博,現在的古建築有發始建於唐貞觀年間的報恩寺、宋嘉定時期的古城牆、元代的黌學、明朝時期華東最大的清真寺、典雅肅穆的孫公祠等;名人古墓星羅棋布,主要有蔡候墓、楚王墓、淮南王墓、廉頗墓、宓子墓等;古遺址有古郢都遺址、安豐城遺址、淝水之戰古戰場等;其它還有春申坊、時公祠、斗雞台、呂蒙正寒窯、陳玉成囚室、狀元府、淮王丹井,以及早在清代就載於方誌的壽州內八景和外八景等等。目前全縣存有古跡160多處,其中唐、宋、明、清建築10多處,古墓葬多達80多座,古遺址29處。壽縣文物眾多,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縣博物館珍藏國家一級文物160多件,二、三級文物2000多件,有「地下博物館」之稱。
壽縣人文薈萃。春秋時楚國令尹孫叔敖修的安豐塘,與都江堰、鄭國渠,漳河渠並稱我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壽縣是世界管狀射擊武器、垂體激素葯物、豆腐的發源地「天下第一塘」安豐塘所在地,因而又被世人稱為「四個世界之最」。特別是豆腐文化的始祖--淮南王劉安及其門人編著的宏篇巨著《淮南子》,集自然科學、哲學、史學、文學價值於一體,博大精深,在亞洲和世界上都廣有影響,現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專門研究《淮南子》的學術團體。「時苗留犢」的典故早在唐代就被作為兒童啟蒙教育的典範,「投鞭斷流」、「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等成語膾炙人口,國人皆知……。宋代政治家呂夷簡、呂公著和詩人呂本中,清代一代帝師孫家鼐、民國英傑柏文蔚,以及抗日名將方振武等一大批仁人志士,已名垂青冊,萬古流芳。壽縣是革命老區,誕生了安徽省最早的黨組織--中共壽縣小甸集鎮特別支部,走出了曹淵、曹蘊真、薛卓漢、方運熾、孫一中等一批談民族獨立和解放而光榮獻身的革命先烈,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
壽縣資源豐富。是全國糧食、油料、水產品生產百強縣和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目前已形成優質糧油棉、水產、生豬、白鵝、肉雞、席草、果菜、林木等八大主導產業。地方特產壽霍黑豬、皖西白鵝聞名遐邇,淮王魚、銀魚、瓦蝦歷史上被列為貢品,八公山豆腐、酥梨、水蜜桃、廷龍瓜子、壽州香草等,一直深受海內外賓客青睞。壽縣是國務院1986年頒布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省政府確定的全省7個重點旅遊城市之一,旅遊資源豐富,已初步形成了八公山國家森林公園、壽州古城和安豐塘三大旅遊景區,年接待遊客30多萬人次。壽縣交通便捷,即將通車的合淮阜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距淮南鐵路蔡家崗站僅8公里,距合肥機場僅1小時路,區位優勢明顯。
Ⅳ 壽縣正陽中學怎麼樣
簡介:正陽中學是一所百年老校,校內的一座教學樓和辦公樓均為20世紀50年代末的蘇式建築,校內老樹參天、古亭悠然。前身是清代壽陽書院,現為淮南市規模較大的市級示範高中。全體教職工在校領導班子帶領下,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凝心聚力,拼搏進取,以海納百川的胸懷、鷹擊長空的氣勢,迎接新的挑戰。努力把正陽中學打造成一所名符其實的淮上名校、強校、示範校!
注冊資本:261萬人民幣
Ⅵ 壽縣迷人之處
地處江淮丘陵與淮北平原之間,地勢南高北低。淠河流經壽縣、霍邱兩縣之間,在正陽
編輯本段基本縣情
古城牆掠影(19張)
壽縣位於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依八公山,傍淮、淠河,同省會合肥市接壤,與國家能源城淮南市毗鄰。介於東經116°27—117°04,北緯31°54—32°40之間。全縣總面積2986平方公里,耕地178萬畝,轄25個鄉鎮。總人口139萬。
歷史悠久
古稱壽春、壽陽、壽州,屢為州、府、道、郡等治所。它古屬淮夷部落,夏為揚州域,商周為州來國地,春秋屬楚,戰國後期楚國遷都於此。三國是為魏地,已是十餘萬人的重鎮。自晉以後到唐、宋,壽縣繼續以繁華著稱於世,所謂「揚(州)壽(州)皆為重鎮。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壽縣博物館內更有許多珍貴的收藏」。
文化燦爛
是楚文化的故鄉,是中國豆腐的發祥地,是「淝水之戰」的古戰場。以楚文化為底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鄉土文化,尤以正陽肘閣、壽州鑼鼓等廣受歡迎。壽縣勝跡宏博,現在的古建築有發始建於唐貞觀年間的報恩寺、宋嘉定時期的古城牆、元代的黌學、明朝時期華東最大的清真寺、典雅肅穆的孫公祠等;名人古墓星羅棋布,主要有蔡候墓、楚王墓、淮南王墓、廉頗墓、宓子墓等;古遺址有古郢都遺址、安豐城遺址、淝水之戰古戰場等;其它還有春申坊、時公祠、斗雞台、呂蒙正寒窯、陳玉成囚室、狀元府、淮王丹井,以及早在清代就載於方誌的壽州內八景和外八景等等。全縣存有古跡160多處,其中唐、宋、明、清建築10多處,古墓葬多達80多座,古遺址29處。壽縣文物眾多,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縣博物館珍藏國家一級文物160多件,二、三級文物2000多件,有「地下博物館」之稱。
人文薈萃
春秋時楚國令尹孫叔敖修的安豐塘(芍陂),與都江堰、鄭國渠,漳河渠並稱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壽縣是世界管狀射擊武器、垂體激素葯物、豆腐的發源地「天下第一塘」安豐塘所在地,因而又被世人稱為「
四個世界之最」。特別是豆腐文化的始祖--淮南王劉安及其門
壽縣縣城(17張)
人編著的宏篇巨著《淮南子》,集自然科學、哲學、史學、文學價值於一體,博大精深,在亞洲和世界上都廣有影響,現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專門研究《淮南子》的學術團體。「時苗留犢」的典故早在唐代就被作為兒童啟蒙教育的典範,「投鞭斷流」、「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等成語膾炙人口,國人皆知……。宋代政治家呂夷簡、呂公著和詩人呂本中,清代一代帝師孫家鼐、民國英傑柏文蔚,以及抗日名將方振武等一大批仁人志士,已名垂青冊,萬古流芳。壽縣是革命老區,誕生了安徽省最早的黨組織--中共壽縣小甸集鎮特別支部,走出了曹淵、曹蘊真、薛卓漢、方運熾、孫一中等一批談民族獨立和解放而光榮獻身的革命先烈,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
資源豐富
經濟社會
改革開放以來,壽縣積極搶抓機遇,奮發圖強、勵精圖治,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人民群眾收入顯著增長,城鄉面貌明顯改善,精神文明活動深入推進,先後榮獲全國科技、體育、殯改、司法、廣播電視先進縣稱號。
編輯本段文物古跡
清真寺
壽縣清真寺,位於縣城內南大街留犢祠巷西清真寺巷內,坐西向東,佔地5632平方米。據有關歷史資料記載,壽縣清真寺始建於明天啟年間(1621-1627),康熙年間續建前殿,清道光、光緒年間,民國時期均進行過維修,現存清真寺是建國後,國家及省、縣人民政府撥款修繕的。這座宏偉的建築是仿北京故宮太和殿的設計建造的。結構雄偉,高大巍峨,飛檐半拱,庄嚴肅穆,工藝精湛,造型完美,磚刻、木刻、石雕技藝極為罕見。
報恩寺
報恩寺坐落在城內東北偶,舊名崇教禪院,或名東禪寺,明洪武年間改為今名。據《壽州志》記載,此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公元627—649),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全寺總面積一萬四千七百多平方米,其規模之大,建築之雄偉,在江淮大地上可謂首屈一指。
壽縣報恩寺(20張)
古戰場
壽縣地處南北沖要,有「中原屏障,江南咽喉」之稱,自古為兵家必爭。歷史上這里戰爭頻仍,公元383年的秦(前秦)晉(東晉)淝水之戰就發生在八公山麓,壽陽城下。這場戰爭不僅再次創造了中國軍事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同時也給後人留下了一些有意義的歷史典故(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投鞭斷流)和可為憑吊的歷史遺跡。
奎光閣
在壽縣城關西街中段、孔廟東側。又名魁星樓。是原文昌宮的重要建築。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訓導丁濟美於文昌祠後建義學三間,後改為奎神殿。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知州張佩芳在奎神殿舊基上建樓三間,以「文昌與奎星皆世之人所謂文章司命」之意,匾其樓曰「奎光」。道光元年(1821年),知州龔式觳感於建樓「四十餘年,木石傾?,黝堊剝落,岌岌乎旦夕不能保」,乃於奎光樓舊基上改建為奎光閣。閣為3層,木結構,台基至室瓶頂高約20米。平面呈六角形,底層面闊4米。由第一層起,高度逐層遞減,面闊逐層收縮。二、三層無廊,各面均開窗。一、二層沿內壁設梯,遊人可拾級而上。登樓極目四望,青山起伏,煙波蒼茫,八公仙境、珍珠湧泉、東津古渡、西湖晚照如在畫中。如憑樓觀賞夜景,萬家燈火如繁星閃爍,古城新貌盡收眼底。
十八羅漢
銅鑄十八羅漢,原在縣城北門內圓通寺,1962年移入報恩寺。現存15尊。這些造像體積不大(通高63—67厘米),但神情意態栩栩如生,其造型則表現出簡練渾厚的特點。由像背刻字知其鑄造年代為明萬曆三十三到三十五年(1605—1607)。1961年6月9日,安徽省文化局公布這些造像為省重點保護文物。
金棺
金棺,置於銀棺內,亦頭北尾南,6片黃金薄片鉚合製成。長10厘米,寬3—6厘米,高4.2—7.8厘米,重91.5克。棺頭亦有雙扇假門,門扉裝兩只金絲環,門楣飾連球紋,門上方及左右側皆伸出蓮瓣形背光。棺身全為忍冬紋,內底部凸現「重佛舍利」四楷體字圖案,文字俱為捶揲而成,棺內裝滿「舍利」。
銀棺
1977年,壽縣報恩寺宋塔地宮所出,棺似船形,存放在一石涵內,頭北尾南通高9—11.5厘米,蓋寬8—9厘米,口寬7.4—8厘米,是用銀質薄片捶揲鉚接而成。棺蓋飾「雙龍戲珠」圖,一側飾佛子10人作緩步徐行或敲鈸,似送葬祭祀式;一側飾如來佛半卧像,身後侍立弟子10人,棺頭為雙扇假門,有門釘4行,每行8枚,有銜環;門前為6級台階,兩側各立一侍者,棺尾飾一合掌坐佛於正中。
楚大鼎
楚大鼎,又名「大侶鼎」、「鑄客鼎」。民國22年(1933年)在壽縣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通高113厘米,口徑93厘米,重約400公斤,圓口平唇、圓底、修耳、蹄足、耳飾斜方格雲紋,腹飾蟠虺紋,犀首紋膝,今藏安徽省博物館。
斗雞台
斗雞台亦稱北雞城。遺址位於城西南15公里,壽(縣)正(陽)公路北側,邸家小郢西60米處。相傳為楚王斗雞的地方。台上台下都有近似黑陶系統的陶片分布。195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秋,曾作試掘,認為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代遺址。
淮南王墓
淮南王墓,位於五株山南坡,即八公山東,四頂山南,合(肥)阜(陽)公路壽縣段北不足百米處。墓前存有清同治八年(1869年)吳坤修楷書「漢淮南王墓」碑。198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繼之壽縣人民政府撥款依「覆斗式」原墓形重修。墓地佔地2366平方米,四面築1米高度青石護土牆,迎面鑲石刻保護標志、重修墓碑記和管理規定。墓南鋪築連接合(肥)阜(陽)公路的通道,墓周人行道設有青石欄標。為壽縣城北又一處引人注目的勝跡。
廉頗墓
廉頗墓,位於今壽縣八公山紀家郢放牛山之西南坡,俗稱「頗古堆」,距縣城7.5公里。古堆高約20米,周約30米,基有條石壘砌。背東靠山,面西平原,里許便是淮河。今日為旅遊勝地。
柏家台
柏家台遺址(壽州古城牆),1985年4月,在壽(縣)蔡(家崗)公路拓寬工程施工中,於今東津渡西公路邊沿發現一古代建築遺址,總面積約三千平方米,因遺址天柏家台村,故名為柏家台遺址。省、縣文物研究工作者,對遺址作了發掘,發現有大型石柱礎、長方形鋪地灰磚和四葉紋、山字勾連紋槽形磚,鳳鳥紋、樹雲紋圓瓦當等遺物,建築規模宏大,器物紋飾豐富多彩。參加全國楚文化研究會的人員亦專程來此考察,引起考古界的高度重視,「認為該遺址可能是楚郢都壽春城內宮殿建築的一部分,是楚文化考古的一大發現。」
孫公祠
又名楚相祠、芍陂祠、安豐塘祠等。位於今安豐塘北岸,為祀孫叔敖造芍陂而建,始於何時尚未能詳。
孫公祠
孫叔敖,姓孫,名敖,字孫叔;父名孫賈,任楚國司馬,後被斗越椒所害,孫叔敖避難於夢澤。虞邱相薦其賢於楚莊王,召為令尹。《史記?循吏列傳》說。「孫叔敖者,楚之處土也,虞邱相進之於楚莊王,以自代也。三月為楚相,施教導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緩禁止,吏無姦邪,盜賊不起。秋冬則勸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樂其生。」為了發展生產,富國富民,他選擇主要產糧區的壽春,利用南高北低、水源豐富的地理環境,修造芍陂水利,灌溉萬頃,使楚國經濟迅速恢復與發展,人民得其利。據傳,此舉適合國情,深得人心,當地人民很早就在陂側立祠以祭了。《水經注》「肥水」條下有記曰:「水北徑孫叔敖祠下」,可見孫公祠始建日最遲也不會晚於北魏。宋王安石《安豐張令修芍陂》詩中亦有「楚相祠堂仍好在」句,明代宣陽僑郎王邦瑞《過孫叔敖祠》詩曰:「百里陂塘峙楚祠,萬年伏臘動人思。愛存墮淚非殘碣,功似為霖豈一時。」 據《壽州志》記載,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御史魏璋「重修之」;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知州劉概「增葺之」;清康熙間,州同顏伯?《孫公祠廟記》說祠有「殿廡門閣凡九所二十八間,僧舍三所九間,戶牖五十有七戶」;又說有古柏數株,遮天蔽日。遊客到此,觀芍陂壯舉,仰楚相遺風,留連之餘,可於庭、於廊、於廡、於樹下、於南牖北窗,此軒彼欄,皆得以憩憩,偃仰隨意,風雨寒暑所不及也。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壽州知州周光鄰《芍陂楚相祠》雲:「楚相祠堂柏蔭清,芍陂晴藻碧煙橫。欲知遺澤流長處,三十六門秋水聲。廉吏可為終可為,衣冠今古式威儀。野人慾采塘花獻,剛及西風稻熟時。」 經過乾隆年間多次修葺,形成一套祠宇制度。正殿奉楚令尹孫叔敖像,東配明壽州知州黃克纘「木主」,西配清壽州州同顏伯?「木主」;東西廡配祭漢至清代致力於芍陂興利的官宦48人,漢廬江太守王景以及兗州刺史鄧艾位居前列。現存大殿、還清閣、崇報門和明清間碑刻19方。大殿三間,位於後進,硬山、馬頭牆、前提檐、立貼式梁架。還清閣位於中進,闊三間,深一間,兩層密檐式,牆面出單挑磚雕華拱以承檐下。崇報門為前進,又稱碑廳,面闊四間,東間闊3.3米,自東至西各間面依次遞減;門設東邊第二間正中,異於大殿,還清閣設門於明間的對稱格局。碑廳內外牆上,嵌有自祠之內集中起來的碑刻19方,有歷史上重修安豐塘碑記、禁止侵塘為田的積水界石記、安豐塘圖、孫叔敖石刻線像及其傳略、重修孫公祠碑記等。其中明代石刻塘圖,可見塘的位置、水源、斗門、灌區概況,在水利科學史上有較高價值。乾隆四十年梁書丹之草體《重修安豐塘碑記》,亦常為遊人所欣賞。
安豐塘
安豐塘位於壽縣縣城南30公里處,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安豐塘、漳河渠、都江堰、鄭國渠)之一被譽為「神州第一塘」,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塘堤周長25公里,面積34平方公里,蓄水量1億立方。放水涵閘19座,灌溉面積93萬畝。
安豐塘
安豐塘古名芍陂,為春秋時期「楚相孫叔敖所造」,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孫叔敖輔佐楚莊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與他重視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的富民強國政策是分不開的。
安豐塘是中國水利史上最早的大型陂塘灌溉工程,選址科學,工程布局合理,水源充沛。它的建造對後世大型陂塘水利工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千百年來,安豐塘在灌溉、航運、屯田濟軍等方面起過重大作用。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多次投入資金對安豐塘進行維修,充分發揮古塘效益,灌區農業生產有了很大發展,壽縣也被列為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縣。一些國內外專家學者先後到此參觀,對安豐塘水利工程歷史之久長,設計建造之科學而且至今仍發揮著巨大效益評價極高。
安豐塘環境清新而幽雅。良田萬頃、水渠如網;環塘一周;綠柳如帶;煙波浩淼;水天一色。造型秀雅的慶豐亭點綴在平波之上,與花開四季的塘中島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蓬萊仙閣圖。
安豐塘北堤外側的孫公祠,是古人為紀念創建芍陂的楚相孫叔敖而建。祠內藏有古碑刻二十餘方,是研究安豐塘水利史的珍貴資料,其中許多具有很高的書法藝術和鑒賞價值。
蔡昭侯墓
蔡器與楚器雖然國別不同,但在文化面貌上卻基本一致,主要是由於春秋時期,在江淮漢地區的諸侯,經過長期征戰,頻繁的交往,文化交流也與日俱增,從而互相滲透,逐漸融合,最後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楚文化。
1955年5月,壽縣治淮民工在城西門內北側取土加固城牆時,發現甬鍾兩件。經發掘發現墓葬,位置向西至城牆腳約40餘米,向南至西大街約280米,墓型為接近正方形的豎井土坑,無墓道,墓坑正中略偏南有長2.4米、寬0.8米的漆棺痕跡,滿鋪硃砂一層,厚約2厘米。硃砂下面有玉佩1副,並有玉璧與扁形玉環等,其間排列著圓形、六角形、三角形、長方形的金葉;偏東處有銅劍1把,劍鋒向南;墓主人的骨骼未能保存下來。從玉飾、金葉的排列次序與銅劍的位置看,宛似人形卧地,可知是頭北足南。
隨葬物品如鼎、鍾、鬲、豆、方壺、鑒、盤、尊與編鍾等都置於墓坑北部;墓坑的東南隅除車馬器、兵器外,尚有一些小銅器、骨器;西部以兵馬器為多,也有一些小銅器、骨器;墓葬南壁底部長方形小坑內有繩紋陶器碎片,可能是給陪葬者的。
出土隨葬物經整理後共584件,其中青銅器486件,玉器51件,金飾12件,骨器28件,殘存漆片與陶片6件,礪石1件。青銅器中較大的鼎多達44件,最大的通高69厘米、口徑62厘米、腹圍197厘米。部分青銅器鐫有銘文,其內容反映了弱小的蔡國周旋於吳、楚兩大國之間的困難處境。蔡侯盤與尊的銘文各有92字,為蔡侯嫁其姊與吳王時鑄;吳王光鑒有銘文52字,是吳王之女嫁蔡時所贈。在蔡侯鍾上銘文82字中,有「輔佐楚王」等詞句。由此可知,蔡國一方面與吳國結成姻親以為外援,另一方面又要討好於楚國,而最後仍為楚所滅。
楚幽王墓
楚幽王墓,墓址在壽縣城東南25公里處的朱家集(今屬長豐縣)附近,發掘前稱李三孤堆,封土高出地面2米以上,徑約100餘米,周約400米。
民國12年(1923年),當地農民在附近農田耕作中偶然發現青銅器有鼎、壺、簋、鎬與帶鉤、鏡、車馬飾具等,後為蚌埠外僑瑞典人加爾白克所得,現藏瑞典首都皇儲搜集部。民國22年和24年,當地人曾先後兩次進行挖掘。這兩次發掘,雖沒有控及槨室,但已取出不少器物,均被瓜分變賣,著名的「曾姬無血阝」(一對)就是在第二次挖掘中出土的。
荀彧墓
荀彧墓位於南門外大圓盤岔路500米左右。
建安十七年(212),曹操征孫權,讓荀彧到譙縣勞軍,荀彧到達以後,曹操乘機把他留在軍中。封荀彧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曹操軍至濡須,荀彧因病留在壽春(今安徽壽縣),不久憂慮而死(關於荀彧的死,史書上還有這樣的說法:當時曹操贈送食物給荀彧,荀彧打開食器,見器中空無一物,因此被迫服毒自盡),時年五十歲。謚敬侯,其子荀惲嗣,後官至虎賁中郎將。第二年,曹操進封魏公。」
————《三國志·魏書·荀彧傳》
編輯本段地方特產
大救駕
大救駕是一種油酥餅,相傳五代末,後周大將趙匡胤攻壽得勝進城,因勞累過度胃口不佳。城內餅家作此糕點獻上,趙嘗後食慾大增。後來他做了大宋皇帝,稱此點救過他的"駕","大救駕"遂由此得名。大救駕形扁園,色乳白,外皮數道花酥層層疊起,猶如金絲盤繞,中間呈激流漩渦狀,內餡白中現紅絲縷縷、青絲條條,食之酥脆,油而不膩。
大救駕
豆腐
據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豆腐之法,始於淮南王劉安。」 清朝汪汲的〈事物原會〉說:西漢古籍有「劉安作豆腐」的記載。劉安是漢劉邦的孫子,建都於壽春(即今壽縣),招賓客,方士數千人,其中較為出名的有:蘇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晉昌.毛被.左吳八人,號稱「八公」。劉安常在八公的陪伴下,煉長生不老之靈丹妙葯,不想煉丹不成,反以黃豆.鹽鹵(又有說石膏)做成豆腐。關於八公山豆腐還有一種傳說:劉安在家煉丹不成,胸中煩悶,外出散心,忽見對面北山下來八位老人,雖須長齊胸,但神采奕奕,健步如飛。劉安大驚,疑是神仙,便求長生不老妙方,老人說是吃了用磨碎大豆做成的食物。劉安如法炮製,得豆腐。從此,豆腐之法就從八公山下傳播開來。
近些年臨近壽縣的淮南市想把豆腐的發源地定位淮南市,但歷史記載的發源地確實是壽縣,壽縣城外有一個豆腐街,家家都做豆腐,而且所做的豆腐都是用當地「珍珠泉」里的水研磨而成,口感很好。
壽州香草
香草只有在壽縣城內報恩寺東邊的一片地上生長,才能有馥郁的香味,如果易地種植,雖也長枝葉,但無香味,枝莖也由空心變實。故名曰:壽州香草。
傳說壽州香草的發現,是在五代十國末期,後周大將趙匡胤率軍攻打南唐壽州時,他的戰馬掙脫韁繩,跑到東禪寺(即今報恩寺)東邊一塊草地吃草,打不走,牽不離,趙匡胤聞知後,便實地觀察,順的摘枝野草嗅嗅,連聲說:「是香草!」以此得名,成為名揚千里的壽州特產。
壽州香草是兩年生草本植物,高一米左右,葉對生,花柄長,形似芝麻秸。頭年農歷九月下種,第二年四月收割,滿城飄香。端午佳節,家家戶戶用干香草縫制香荷包,以驅蟲避汗氣。每年五月,湖北、上海、河南等地客商都前來采購。
壽柴胡
壽縣北山所產柴胡,質地明凈,葯效好,為醫家所推崇,稱之為壽柴胡,以區別於其他地方所產之柴胡。明代列為貢品。嘉靖《壽州志·貢賦》載,每年進獻北京9斤,南京10斤。
草莓
壽縣草莓汁多味甜,營養豐富,受到國內外市場青睞。全縣種植面積三千多畝,為安徽省最大的草莓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經壽縣水產公司收購加工包裝運輸出口,銷往日本、台灣等地。
紫金硯
是千年有文化瑰寶。遠在宋朝研究名石名硯的學者杜綰所著《雲林石譜》一書中載有"壽春府壽春縣紫金山土中,色紫,琢為硯,甚發墨。扣之有聲"之說,《石譜》所說硯即為紫金硯。
淮王魚
淮王魚,又稱回黃魚,是淮河中壽縣到正陽一段獨產的一種名貴魚種。形似鯰魚,呈鮮黃色,嘴扁且長在頭的下部,身體光滑,無鱗,一般在2公斤左右,大的可達20公斤,但已不多見。據《壽州志》記載:西漢時,有人把這種魚獻給淮南王劉安品嘗,他覺得鮮美可口,給它取名叫「回黃」,並經常以此魚宴請賓客,淮南王喜食「回黃」的事傳到民間,人們習慣就叫它「淮王魚」。現代再版的《魚類養殖學》一書改稱其為「回王魚」。
淮王魚是天然魚類,多產在迎水寺、沫河口、硤山口一帶的岩洞、石縫、洞穴之中,現水產科技部門,正在研究淮王魚的人工繁殖。不久,名貴的佳餚將出現在更多家庭的餐桌上。
郝圩酥梨
因產於壽縣北山郝圩村而得名,梨園面積2000多畝,年產15萬擔。傳說郝圩酥梨是200多年前由幫工碭山梨園的壽州人帶回北山繁衍成林的。梨質酥脆細嫩,汁多無渣。
Ⅶ 山西省陽壽縣的民間藝術是什麼
壽陽大竹馬
壽陽大竹馬是武術之鄉平頭鎮郭家溝村的傳統民間文藝形式,它起源於明清,集高蹺、竹馬、武打於一身。其內容最初表現的是關公和周倉的打鬥場面,後來增加了《三英戰呂布》《虎牢關》等多種戲劇中的武打人物。過去它和當地平頭溝北村的《愛社》同屬儺具藝術,「大竹馬」「愛社」和李家山的「圪欄隊」並稱三大社,主要用於到附近與陽曲交界的阪泉山(亦稱阪寺山)驅邪逐疫、祀神祭天、祈求豐年。解放後,多由當地人在元宵節進城街頭表演。[8]
壽陽耍叉
壽陽耍叉就是在武術活動中誕生的一種民間雜技表演形式。表演者十至五十人,赤背赤膊上下滾動著鐵叉,時而鐵叉離體翻騰空中,鐵叉的鐵環不時發出陣陣響聲,圍觀者拍手叫好。還有一種小鐵叉,長僅二尺,它較大鐵叉易於掌握,它由兩手持兩根尺余短棍,上下翻動,甚是別致。據老藝人趙何林回憶,耍叉的表演套路古代有50多種,能夠回憶起來的有30多種。套路有:插花蓋頂、二郎擔山、海底撈魚、鳳凰展翅、金鉤釣魚、金雞劈馬、單雙膀花、金絲纏蔓、蛇心背劍、金雞串瓣,還有歪大瓮、打把兒、掏麻雀、高飛叉等等。[9]
壽陽背棍
壽陽背棍產生於明代,傳入壽陽在明末清初,主要在平頭、太安驛一帶盛行,尤以太安驛背棍表演精湛,所以在當地也叫太安驛背棍。吸取歐美芭蕾舞「托舉」、東北秧歌「群舞」、民間高蹺「凌空」之優點,形成了獨特的民間藝術。背棍要挑選俊秀男女孩童,精心化妝打扮後,綁在鐵棍上端,下端綁在強壯男子背上的。背棍者在行走中,根據背上的孩童扮演的戲劇故事及人物,配合鑼鼓點,邁出各種舞蹈步伐,使孩童搖擺表演。[10]
壽陽評說
「壽陽評說」是流傳於壽陽以及周邊,近乎說書或道古一類民間街頭的說書形式,是類似快板、民謠的民間口頭文學,一般是韻白故事,真人真事,合轍押韻,以方言對人說著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分。「壽陽評說」是已故山西省民間藝術家、壽陽縣文化館副館長王林元主創而後傳承的曲藝形式。
Ⅷ 壽縣正陽中學王娟老師的照片,一定是照片哦
我沒有王娟的照片
Ⅸ 安徽省壽縣正陽鎮鎮長和副鎮長是誰
壽縣正陽鎮鎮長現在是黃煒,江思河是副鎮長
Ⅹ 安徽淮南古老的壽縣有什麼特別之處
壽縣是楚文化的故鄉,中國豆腐的發祥地,淝水之戰的古戰場,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古城建於宋代,氣勢雄偉,迄今保存完好,境內有安豐塘、楚王墓、孔廟、報恩寺、古城牆、淮南王墓等著名景點。壽縣別稱壽州、壽春,位於安徽省淮南市,瀕臨淮河,傍依八公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4次為都,10次為郡。壽縣古城牆是中國保存較完善的七大古城牆之一,比山西平遙古城還要早100年。
三、壽縣的文化風情。花鼓燈是流行於壽縣民間的一種歌舞形式,因主要伴奏樂器為花鼓,故名花鼓燈。花鼓燈以舞為主,載歌載舞,以傘把子、鼓架子、小丑和蘭花為主,傘把子手持岔傘,以岔傘的交換來指揮舞台上的表演。男角稱鼓架子,女角稱蘭花,他們是整個花鼓燈表演中的主要角色。壽州鑼鼓是綜合了當地傳統的“十八番”“鳳凰三點頭”“兔子扒窩”“長流水”“大、小絞絲”等鑼鼓譜的精華改編而成。演奏效果既有江浙一帶“十番鑼鼓”柔和的特點,也有北方“威風鑼鼓”激昂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