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河南鄭州 » 玄牝正陽

玄牝正陽

發布時間: 2021-03-01 19:06:39

㈠ 誅仙 任務

主線主要經驗任務如下
1。行者(免費) 行天(25J)(各50個金丹)
這兩個任務是連在一起的 先做天行這 到河陽 天行者 那接任務 NPC在天上 用飛劍飛或者叫人給你定飛天 接了後開始計時 時限30分鍾 先去天音 九層妖樓 與尋天飛衛(- -||雖然天天做但點了就走 是不是這名字忘記了)對話 再去河陽城裡采10個 破碎星辰 交任務就好 交了任務給個行天之證(1小時後自動消失)再與天行這對話 接行天 (必須包里有行天之證和25J)好了去青雲的軒轅祖師(只能自己用飛劍飛 不能定飛天)那采 仙露 10個 交任務即可

3。神秘金丹(50金丹)
用乾坤通寶換金丹 一天一次 每次用50個通寶換50個金丹
乾坤通寶得法
⒈每個星期5晚上的修真總動員 准備5個老虎換的神秘棒棒糖
(特別提示 孵蛋時那裡有狂犬的 不管你多少血 2下就倒 別帶化身 死了不掉經驗 但是有化身會掉)
晚上7點 去青雲的阿福接任務 先去萬蝠洞 在那兩兄弟間來回跑2次 再回阿福給棒棒糖 根據指示 跑NPC 最後到倉庫老闆那 那到煮熟的雞(鴨)蛋 去劍冢那邊的雞(鴨)窩把蛋孵出來 她給你的2個蛋是一樣的 所以你要找人換(比如給你2個鴨蛋 你把2個蛋孵成2個煮熟的鴨 然後拿一個鴨跟人換一個雞)然後跑下NPC 再去砍千年黑竹20個 可以組隊共享 最後到田靈兒那 殺流氓(可以到青雲倉庫老闆那接流氓客星任務 拿流氓凶器 它的附加技能兇狠一擊對流氓有很好的效果 )沒有流氓凶器就不要用技能打 不然會回血 有流氓凶器也只能用兇狠一擊打 完成後到青雲老闆交任務 拿200乾坤通寶
⒉妖獸總動員
(同上 死亡不掉經驗 有化身卻會掉 該怪物主要是流血效果 按氣血比例流 血上限越高 流的越多)
每個星期天才有 7點45出任務 接任務NPC天音的法相(一傳送過去就能看到的) 任務出了才刷NPC 8點左右NPC消失 無法再接任務
接了任務到千佛塔那邊去保衛石碑
任務要求打 殘暴凶鴨 妖豬 蜥蜴各一個(只要打第一下 然後慢慢拉到石那邊的鎮妖塔那 讓鎮妖塔打即可 任務本身打怪只掉1的血)完成任務給60個乾坤通寶
但這不是該任務的主要途徑 主要途徑是拿 龍魂血玉 打上面說的3種 只為完成任務 它們死了就掉一個 龍魂血玉 運氣不好甚至不掉 主要還是抗 暴獅子妖 一個獅妖死了掉5-6個龍魂血玉 每5個血玉可以跟石碑邊的那老和尚(名字忘記了)換10個乾坤通寶
只要把這兩個任務做了 1個星期的乾坤通寶就夠了

3。建功立事(40金丹)耗費20J
河陽幫會管理員接任務 前提是你要加入了幫會才行 先對話 給20J 繼續對話
叫你去洞真員取水 到洞真最上面的瀑布那就好了 回來繼續對話
接著叫你去采上等礦石 就在南樵山 南字右上角一點點 采10個 回來繼續對話
打土匪 暴個 漆樹汁 就好了

4。金丹有價 (40金丹)耗費20J
河陽的 何隆堯 接任務 到南樵山採集 完成玲瓏草3棵(本來是5棵 最近一次更新改了)有一定幾率 採到完整和破損的

5。寶物 (30金丹)15J
河陽的 吳名財接任務 先去青雲大竹峰 峰字那的亂石堆尋寶 好了後回NPC對話 然後去青雲找 玄學師 對話 最後殺18靈猴 找玄學師交任務即可

6。景仰先賢 (25金丹)15J
河陽的 沈墨儒 接任務 然後去 流坡 找王元華對話 再去青雲砍2黑竹 最後去流坡張少澤交任務即可

7。雲游天將的試練 (25金丹)一天可以接5次 免費
到青雲 左使接任務 打10個對應地圖的雲游天將 (跟人組隊 可以與國家寶藏疊加) 試練任務必須自己抗 如果跟人組隊打必須自己是最高傷害輸出(寶寶的傷害也算上的)才行

8。戾氣危機 (25金丹 )
每天晚上6-8點 到陸雪琪接任務 第一步 修補天柱 打一個破壞石柱的妖獸就行 好了等5分鍾 第2步 修補 地柱 采3個玉髓 好了還是等5分鍾 第3步 修補人柱 交一張垃圾F 等5分鍾 最後去陸雪琪交任務

9。金丹之術 (一般25丹+5個雪琪之心 有特殊情況)耗費10J 切記中途不可下線 一下任務自動失敗
(特別提示 如若做出完美的 神丹 或 還丹 神符等 跟天一真人換九轉靜心丹 再去交任務 可以獲得大量經驗獎勵 已經一個雪之星)
每天晚上7點半-9點 跟青雲的抱卜子(貌似是這名字 人在曾書書的右邊) 接任務 接了跑陸雪琪 然後去天一真人 這里接的任務有3種
⒈采白密 或者 旱蓮子的
旱蓮子在青雲和河陽交界那 他旁邊有一些大紅的怪物 細腰蜂守著 白密 就是打細腰蜂暴的 采旱蓮 可以把BB召喚出來 用TAB鍵切換怪物 用ALT+1 讓BB去打選定怪物 保護自己採集 (只打細腰蜂就好 其他的怪是被動怪) 完成了(這里可以讓細腰蜂殺你回去 不掉經驗的 但是不要帶化身 有化身是會掉的) 去河陽採集珍珠 左邊大概是 300 -103左右 有一個大紅怪物土匪守在那的 讓BB抗著就好 才打1點血的 不疼 最後去神火教分堂打練丹術士 剩下的一味材料跟天一真人買就好了 才1J 好了後去 天一真人交任務 拿到丹後 不是完美的就直接去陸雪琪交任務
2。龍膏
去神火堂總堂打練金術士
之後分2種了
1。去天音打紅雲練丹術士 2。去河陽打神火練丹術士
這兩種的任務物品完美出完全是故意的 他們給的任務物品給反了 拿到的是對方的任務物品 如果跟天一真人買要20J 所以得找人換了額 如果有經濟實力 不願找人換 買也可以 然後做丹 交任務
10。 每個星期1 星期2的 晚上7點半-9點10分的 天下會武 (需准備六道法蓮 2YB/個)
先報戰場 等7點半NPC出來了 接天下會武的任務即可 先接隨即的 要是隨即的跟你報的陣營對不上再用六道接指定陣營
11。每個星期3 4 6的星宿北斗 晚上8點30到10點30 星期6是8點35-10點35
按任務要求殺7個怪即可

絕對自己一字一字打的- -||樓主自己看吧 可能有點多 不過是你自己說要帶點說明的額- -||

㈡ 方士的方士

《素問·五臟別論》:「余聞方士或以腦髓為臟,或以腸胃為臟,或以為腑。」
王冰註:「方士,謂明悟方術之士也。」
張志聰《素問集注》:「方士,修煉方術之士。」
丹波元簡《素問識》:「《文選·七發》:『方術之士。』李善註:孔安國《論語》注雲:『方。道也。』
森立之《素問考注》:「案:方士猶雲道士,謂方術之士。巫相醫卜之術,亦皆謂之方士也。《太平御覽》六百六十六引《太霄經》曰:『人行大道,謂之道士。又雲:從道為事故稱也。』可以征矣。蓋修養真服餌諸方,故謂之方士,若醫方亦其一端耳。即此雲『方士』者,醫人之謂也。《廣韻》十陽:『方,法術也。』」
胡天雄《素問補識》:「方術之士,好以長生不死之術以說人君,蓋古代神仙家之流,秦之徐福,漢之辛垣平、李少君皆是。」
程士德高校教參《內經》:「方士:王冰註:『方士,謂明悟方術之士也。』《素問集注·卷二》:『方士,修煉方術之士。』又稱『道士』,指古代好講神仙方術之人,這些人除以修煉成仙和『不死之葯』以迷惑人們外,亦懂得一些醫理和方葯,故亦引申為醫生或通曉醫理之人。但這里的方士是指醫生。」
方術之士,即方技之士與數術之士。古代有「道醫」、「方士醫」之稱謂,為道者必須兼修醫術,葛洪《抱朴子》:「是故古之初為道者,莫不兼修醫術,以救近禍焉。」或「以醫傳教」、「借醫弘道」,或「援醫入道」、「援仙入醫」,而有「醫道同源」、「醫道相通」之說。歷代名醫如漢之董奉,晉之葛洪,南北朝之陶弘景,唐之王冰、楊上善者等,皆道醫也。
方,指方技。術,指數術。 起源於戰國時燕、齊一帶瀕海地區,從戰國末年,即齊威宣王時候,這些人便已經有了他們自己的傳授系統,《史記》中將他們叫做「方仙道」。同時還提到了其中的幾個典型人物,宋無忌、正伯僑、充尚和羨門子高。
秦漢後漸盛。如秦之徐福;漢文帝時「望氣取鼎」的新垣平;漢武帝時主張祠灶的李少君等。道教承襲了方士煉丹采葯之術,作為修煉方法之一。《史記.秦始皇本紀》:「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方士欲練以求奇葯。」《新唐書.李德裕傳》:「帝方惑佛老,禱福祈年,浮屠方士,出入禁中。」《元史.釋老志》:「元興,崇尚釋氏,而帝師之盛,尤不可與古昔同語,維道家方士之流,假禱祠之說,乘時以起,曾不及其什一焉。」
方士的由來,事實上更早於此,如我國古代傳說的篯鏗、容成、西王母、素女等,也應當說是一些方士。篯鏗相傳是堯時人,是我國最早的養生家之一,《莊子·刻意篇》說:「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之所好也。」這里所說彭祖,就是縫鏗。《楚辭·天問》中也說:「彭鏗斟雉帝何飧,受壽永多夫何長久?」孔子也曾經說:「竊比於我老彭,述而不作。」肯定我國古代是曾經有過這一號人物的。容成是黃帝時人,以研究房中術而得名。《後漢書·方術傳》說:「冷壽光行容成公……法。」《列仙傳》也說:「容成……能善補導之事,取精於玄牝,其要穀神不死,發白變黑,齒落更生。」關於西王母的傳說更多,相傳他和黃帝也曾經有過一些瓜葛,《山堂肆考》引《黃帝出軍訣》說:帝討蚩尤,西王母以符授之。帝寤,立壇而請,有玄龜銜符,從水而出。」他並認為這是道家符籙之始。素女也是黃帝時候的女方士,晉張衡詩:「明燈巾粉卸,設圖枕衾張,素女為我師,天教老軒皇。」《抱朴子》中也說:「黃帝論導養,而質之玄、素二女。」我國類似這樣的傳說,可以說是數不甚數;由於這些傳說甚囂塵上,還曾經深深引起了孔子的反感,所以他「不語怪力亂神。」但由此可以看出,方士和其神仙的思想,確乎是由來甚早的。
我國舊習,從來吳楚之人多信神鬼,《楚辭》中也經常談到什麼「雲中君」、「湘夫人」之類的神仙人物。《楚辭、遠游章》說:「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澄清兮,精氣入而粗穢除。」更清楚地敘說了他們吐納服氣的思想。所以我們也應當認識到,某些地區的民族神仙思想也有可能給予這些方士們以一定的影響。
此外還有墨子的鬼神思想。墨子是和孔子差不多同時的人,《淮南子》高誘注說,他是魯人,一曰宋人,曾做宋大夫。墨子書中鬼神思想特別濃厚。他在《明鬼篇》中說:「生民以來者,亦有嘗見鬼神之物,聞鬼神之聲,則鬼神何謂無乎?」首先肯定了鬼神是確有其物的。《天志篇》中說,自古以來的明王需要「上事天、中事鬼神、下愛人」這又說明了他對鬼神的崇拜、認為一定要善事鬼神。同篇中還說:「上利於天,中利於鬼,下利於人,三利無所不利」、說明了善事鬼神的利害。《非命篇》中說,「率其百姓,以上尊天事鬼:是以天鬼富之。」更暴露了他神道設教的思想。當然他的鬼神思想和方士們的神仙家思想是不一樣的,但它和早期道教的「三官考校」思想如出一轍。五斗米道利用符水請禱,行三官手書之法;後來的天師道因襲其事,又產生三官考校的說法。尤其魏晉方士,廣行符咒,對於墨子所遺留下來的《墨子五行記》最為推崇 他們的中心思想就是講求長生,認為服食、淫祀可以成為神仙。司馬遷說他們是「形皆(解)銷化,依於鬼神之事」。班固將他們叫做「神仙家」,《漢書·藝文志》說:「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於其外者也,聊以盪平心意,同生死之域,而無怵惕於心中。
他們這種神仙思想的根源,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但是在中國古籍上最早談到長生的是《老子》。《老子·守道篇》中說:「是謂根深蒂固,長生久視之道」。《韜光篇》中說:「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人所以外其身和後其身,則完全是為了取法天地,認為天地就是這樣取得長生的。因為必須後其身和外其身,也就是要不自生,然後才能一夠身先和身存,身先與身存就是長生之道。此外,他還談到不少有關長生的方法,如「守中、抱一、無為、不爭」等等。最早具體描繪神仙的,則是《莊子》,他所說的「藐姑仙人」和「列子御風」即都是有關神仙的故事。
但方士的神仙思想,我們不應當單純地認為是脫胎於老莊,根據史籍,我國最早的方士是和老子時代相仿的萇弘。《史記·封禪書》:」萇弘以方事周靈王(公元前571年——545年),諸侯莫朝周,周力少,萇弘乃明鬼神事,設射狸首。狸首者,諸侯之不來者。諸侯不從,而晉入射殺萇弘。」這種設射狸首的方法和兩漢以來的魘勝之術頗多相似;和後來「喇瑪教中的咒人術,更如出一轍,顯然這是我國古代巫術中的把戲。這說明方士亦源於巫覡。《漢書·藝文志》陰陽家二十一家中有《萇弘》十五篇;《史記》和《漢書》中也都說過,著名的方士羨門則是陰陽五行家鄒衍的弟子,這又說明了方士和陰陽五行家的關系。 1、「方」就是「道」。這在前面已經談到,「方士」就是「道士」《莊子·天下篇》說:「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唐成玄英疏說:「方,道也」。《秋水篇》說:「吾常見笑於大方之家。」成玄英疏又說:「方,道也」。所以「治方術者,」就是治道術者;「大方之家」指的就是「治道之士」。
2、「方」的另一涵義,就是「方冊」或「方策」的意思,唐韓愈《與孟尚書書》:「聖賢事業,具在方冊。」程大昌《演繁露》說:「方冊雲者,書之於版,亦或書之於竹簡者:通版為方,聯簡為策。」方冊就是方策,《禮記·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鄭玄註:「方、版也;策,簡也。」所以方?就是古代的書,也就是秦漢間所流行的「竹簡」。所以廣義的說,方士的涵意,也可以說就是書生,當然也包括了儒生在內。秦始皇時,方士們欺騙了他;他卻遷怒於諸生,將四百六十餘人,盡坑之於咸陽。他兒子扶蘇向他解釋方士和儒士的不同。他盛怒之下,又將扶蘇遠謫於邊地,監軍上郡。這就說明了,當時的方士是包括了儒生在內的,所以我們也無妨概而言之,說方士就是書生。所謂方術,也就是書上曾經記載過的某些方法。
根據以上兩種涵義,我們可以領會到,「方」的內容,應當是非常廣泛的。《史記·孝武本紀》說:「齊人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萬數。」後來劉向整理《鴻寶萬畢木》時,竟獲方兩萬有奇,其范圍之廣,我們可以想見。《太平經》中,將方叫做「訣」,其內涵之廣,更是無所不包了。
《漢書·藝文志》中,將方分為醫經、醫方、房中、神仙四類。《後漢書》華佗、左慈等三十五人的《方術列傳》中則包括了天文、醫學、神仙、占卜、相術、命相、遁甲、堪輿等等更多的方術。
其實,在我國古代除了六書:禮、樂、書、數、射、御而外,其它的一切都叫做百工技藝,它們也都可以叫做方術。
方士們的「方」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的,除了前面所說的求仙葯和淫祀而外,《史記》、《漢書》中也有不少其它的記載:
1、人主微行方 《史記·封禪書》盧生建議始皇,居處要不令人知,這樣才能得到長生之葯。他說:「方中、人主微行,以避惡鬼,惡鬼避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則害子神。」
2.祠灶穀道(道即方) 《漢書》、《史記·孝武本紀》:李少君對漢武帝說「祀灶、則可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益壽而海中蓬萊仙者乃可見之。」
3.卻老方這是李少君騙人的主要方術之一,他曾挾此方偏游於豪貴之門。《史記·孝武本紀》說:「少君者,故深澤。候人主方,匿其年及所生長;嘗自謂年七十,能使物不郤老。其游,以方遍諸侯。」
4.斗旗方這是漢武帝給與欒大的考驗。《史記·孝武本紀》說:「於是上使先驗小方,斗旗,旗自相觸擊。」欒大以此便取得了武帝的信任。
5.黃帝谷仙術這是王莽時方士蘇樂的方術之一。《漢書·郊祀志》:「種五梁禾於殿中,各順色置其方面,先鬻鶴髓、璃、瑁、犀、玉二十餘物漬種,計粟斛成一金。言此黃帝谷仙之術也」。
6.重道延命方這是《漢書·劉向傳》所記載的鄒衍傳方。
以上都是《史記》、《漢書》中曾經著錄過的著名方術。其中還有一個頗饒趣味的有關「方」的故事,就是秦漢以來相傳修道之人忌食馬肝。漢武帝於殺死文成之後,又讓欒大替他效忠修方;為了掩飾文成的死,他向欒大說:「文成食馬肝死爾;子誠能修其方,吾何愛乎。」封建帝王和方士之間,互相以「方」愚弄,令人可發一噱。後人有詩雲:「死為文成食馬肝」,就是譏諷漢武帝這一件事的詩。
此外許慎《說文》中說:「青蚨還錢」。鄭玄《周禮注》中也說:「陽燧取火、鑒鏡取水、莽草熏魚、牡蠣燒灰去蠣殼」,皆為漢人著述中所曾提到的方。
關於以上的方,谷永在上漢成帝書中說:「及此言有仙人服食不終之葯,遙興輕舉,登遐倒景,覽觀玄圃,浮游蓬萊,耕耘五德,朝種暮獲,與山石無極,黃冶變化,堅冰淖溺,化色五倉之術者,皆奸人惑眾,挾左道,懷詐偽,以欺罔世主。」將當時所謂的方,簡略地做了一個介紹與評價,從這里,我們可以認識到,所謂方是些怎樣的內容了。 關於方的集大成著述,我們知道的有《淮南枕中鴻寶秘書》。《漢書·宣帝本紀》說:「大夫劉更生(向)獻淮南枕中鴻寶秘苑之術。」《劉向傳》中則說得更詳細,它說:「上復興神仙方術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鴻寶苑秘書》,書言神仙、使鬼物、為金之術及鄒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見;而更生父德,武帝時治淮南獄,得其書。更生幼而讀誦,以為奇,獻之。」據葛洪《神仙傳》說,《枕中鴻寶苑秘書》就是淮南王專言黃白之術中篇八章的第三章。《隋書·經笈志》中有《淮南萬畢經》及《淮南變化術》各一卷,《唐書·藝文志》中有《淮南萬畢術》一卷。相傳即為其書,這些書今並不傳。清人孫馮翼、茅泮林曾就古書中的引文鉤輯了一個輯本,名《淮南萬畢術》(見《叢書集成》初篇)。此外,葉德輝也有輯本(見《觀古堂》二集)。這些雖非全豹,但頗可看出當時所謂方的一鱗半爪。其中有談服食以致不老的方,「曾青為葯,令人不老」,涉水不沉的方,「取蜘蛛與山狗及豬脂置瓮中,密以新縑,仍懸室後;百日視之,蜘蛛肥,殺之以塗足,涉水不沒矣」。又一法「取蜘蛛二七枚,內瓮中,合肪百日以塗足,得行水上。故曰:「蜘蛛塗足,不用橋梁」。有避鬼疫方,」歲暮臘,埋園石於宅隅,雜以桃弧七枚,則無鬼疫」。類似這一類的方很多,其中有的是古代醫方,如「守官塗臍,婦人無子」,又「青泥殺鼇,得莧復生」,都是曾見於古代醫書中的陳方。也有些是頗合於近代物理的,如「首澤浮針」,注曰:「取頭中垢以塗塞其孔,置水即浮」。又「銅瓮雷鳴」,注曰:「取沸湯置瓮中,堅塞之;內於井中,則作雷鳴,聞數十里」。這都是物理的當然現象,本來不足為奇的事;不過古人缺乏科學知識,對此不能理解,於是即視為神奇了。但其中絕大多數則是荒誕不經的。
晉葛洪《抱朴子》中對此也記載了不少。
《遐覽篇》:「其變化之術,大者惟有《墨子五行記》。本有五卷,昔劉君安未仙去時,鈔取其要以為一卷。其法用符用葯,無所不作也。」其書傳於墨子;劉安鈔取其要,進行了改編。這是更早於鄒衍的傳方。由此可證墨子的神仙思想,是和方士們有著一定淵源的。
同上《遐覽篇》中說:「其次有《玉女隱微》一卷,亦大術也。其《淮南鴻寶萬畢>>皆無及此書者。」
「又有《白虎七變法》與《墨子》及《玉女隱微》略同。」
《玉女隱微》和《白虎七變法》都是和《淮南鴻寶萬畢》一類的秦漢方書而流傳於魏晉之世的。
又《抱朴子》中還提到了什麼《三皇文》、《五嶽真形圖》之類的符圖典笈和《太清丹經》、《九轉丹經》、《金液經》等丹經書,應當也都是秦漢方士們所留傳下來的方書。不過這些記載,較諸《史漢》所述,則更屬奇突不經。
至於魏晉方士們的傳方,《抱朴子·論仙卷》中也曾經談到過,他說:「甘始以葯含生魚,而煮之於沸脂中,其無葯者,熟而可食;其銜葯者,游戲終日,如在水中也。又以葯粉桑以飼蠶,蠶乃到十月不老。又以住年葯食雞雛及新生犬子,皆止不長。以還白葯食白犬,百日毛盡黑。」其說是否有驗?因方的內容不詳,我們只能姑妄聽之。
自秦漢至魏晉,方士不是少數的人;方更不知道有多少?裡面固有一些是炫世欺人的把戲,但也有不少是古代研究技藝的人們所遺留下來的原始科學技術,如《莊子》中即曾提到過,越人曾傳「不龜手」方等。我們對此一概予以蔑視,則也是不對的。 秦漢方士的沒落,主要是由於西漢文人的反對與打擊。正當西漢方士挾持方術,遨遊諸侯之門,風頭正健的時候;前面已經談過,張敞向成帝上書,規勸他不要接近方士,這是給予方士們的當頭棒喝。繼之而起是谷永,他更大聲疾聲,批判了方術的虛偽性。此外如黃憲、王充、揚碓等人也都是反對方士與方術的。當時的封建帝王們久受方士的欺騙,鑄方又多不驗,兼以處於多方面輿論的壓力下,日久天長,他們對於方士的信任,自然就會淡泊下去,方士們的登龍之術,也就無從施其伎倆了。
與此同時,和方仙道同源異流的黃老之學一時大興。據司馬談說,黃老之學系出於河上丈人。後來由於竇太後和景帝的提倡,進而興盛。西漢的顯宦和學者們,如曹參、陳平、田叔、黃生、鄧章、鄭當、司馬談、嚴君平等即都是治黃老之學的人。當時文人多喜愛黃老而厭惡方仙,黃憲《四難》即痛斥方士,說他們不是老莊流裔,不配和浮屠老子相提並論。王充是崇尚自然的老莊信徒,他在《論衡·道虛篇》中也痛斥方士和方術。揚碓著《太玄賦》深贊老子「直道不行,其次之曲」的道理,說「執太玄兮,不拘彎兮。」但也反對方士,說他們是「甘飴含毒,難數藏兮。」由於這些人們的攻擊,方士乃不得不予以匿跡,方仙道也就從此不為人所稱道了。
繼方仙而出現的就是黃老道。《後漢書·襄楷傳》說,桓帝事黃老道,還在宮中立黃老、浮屠祠。《皇甫嵩傳》說:「初巨鹿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養畜弟子,跪拜首過。」他所奉持的經典則是《太平青領書》。」十餘年間,徒眾數十萬」
當黃老道盛興的當時,方仙道逐漸銷沉了。

㈢ 武當丹派劍法誰會

劍譜部分內容:
世傳武當劍法,有掣電拿雲之妙,驚神泣鬼之奇,其中擊刺格洗諸法,在人自悟自用,順勢借力,蹈虛乘隙,憑空一擊方為最妙。宋唯一著《武當劍譜》,洋洋灑灑數萬言,系統地將武當劍術的源流、劍學真諦、劍法、練法予以精闢講解和論述,是傳代續宗之作,「圖解詳明,兼及陰陽哲學,旁引曲喻,纖細靡遺,允為後學南針,武備要需」,而其中關於內功的闡述,尤為珍貴,故結合個人練功實踐,加以綜述。
《劍譜》指出:「昔日祖師教劍,先練內勇,次練外功,最後教以手法、步法。三年之後,追逐斷崖絕壁之上,經月疾馳,能以竹枝刺猿猱而中者,方授以劍術之真諦。」「夫內功,在練精以化氣,練氣以化神。」其主要練法,則集中體現在《養精蓄銳解》和《凝神毅勇解》中,下面根據練功過程的不同次第,摘要原文,並試加旁證。
養精蓄銳解
「按玉環一竅,前通任脈,後通督脈,中通沖脈,橫通帶脈。上通乎陰維陽維,下通乎陰蹺陽蹺,中上通乎心部,中下通乎關元,中前通乎神關,中後通乎命門。散為百脈之流,合為玄關一竅。古人有歌曰:其軟如綿,其連如環,方圓經寸,虛空而懸,老子指為玄牝,正在乾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兌之東,坎離交媾之鄉,在人身天地之正中,八脈之極紐也。故曰:揉轉玉環,陰霾解散;迴光返照,靈明自現。此皆練氣化神之現象也,凡練此二者,每夜半采氣歸來,即仰卧床上,以手順揉玉環,手勢靈活,旋轉自若,勿使手重、手輕、不均為要。揉時以二目反觀玉環,使神光遂手旋轉不定,如能正揉之間,不覺睡去方為合法,久而神氣積滿於中,自能開關透竅也。」
上述玉環穴,即現今通常指的下丹田部位;而揉玉環,即是武家所謂內壯摩腹練法,確是培育內氣,練氣入膜之要法。《易筋經·玉環穴》指出:「結丹處心下,腎上,脾右,肝左,生門在前,密戶居後,其連如環,其向如綿,方圓徑寸,包裹一身之精粹,此即玉環。」指明了玉環穴在人體中的具體位置,可以看作是肚臍以下,恥骨以上整個腔室中心區域。通過揉玉環,使「氣串於膜間,護其骨,壯其筋,合為一體。」具體練法是:身體仰卧,放鬆肢體,呼吸自然,從頭至足反觀內視放鬆三遍,肌肉無緊張僵直狀;兩手手心朝下置於胸口處,向下推搓至恥骨,用力宜柔和,反復作九次。然後左手手心向下按在上腹正中,右手手心朝下放在左手背上,意念集中在手心下的部位,自腹上向左、向下、向右沿順時針方向緩慢均勻地揉動,手心不可離開皮膚、僅作干摩擦,而應「勿輕而離皮,勿重而著骨」,以手掌帶動腹部做輕重相宜的揉轉,揉轉的范圍上不過胸口,下不逾恥骨,左右不超過兩肋,注意肩部松沉,不可運使拙力,神隨手轉,意注腹中。每天早晚兩次練習,每次30分鍾,用力由輕至重,范圍由小至大,不僅能迅速地聚集內氣,培補中氣,還能有效地幫助初學者克服入靜難的困擾,自然而然意守丹田,使丹田氣機充實飽滿,內氣可聚可運,為進一步錘練丹田打下堅實的基礎。
凝神毅勇解
「劍術真諦,其初基有二:一曰養精,一曰凝神。能凝神則毅勇,能養精則蓄銳,能蓄銳則毅勇,能養精則凝神,此為一串事。乃一入手,一收場,一過渡,一歸宿也。故前段揉轉玉環,乃鶴息歸臍,積氣開關之法,此段乃鹿運尾間,練神還虛之法,雖說是兩段練法,究屬一步功夫。」「凡揉玉環日久,但覺下部陽氣蠢動,即兼揉尾閭,漸加搓背、揉頂等各法,須要不分晝夜提防生殖器勃然舉動,倘有舉動即向北而立,收神腦竅,返聽逆視,少時緊撮穀道,以二目神光,引行任督二脈,上下旋轉,循環不息,……自然一氣貫通,萬神朝元,此練氣化神之功夫,劍術內勇之能事也。」
可以明顯看出:上述所謂凝神毅勇功夫,就是現今武家為貫通氣機,提高自身修養和素質所經常採取的周天功練法,正如《周易參同契》所說:「顏容浸以潤,骨節亦堅強,排卻眾陰邪,然後立正陽」,使人補益虛損,獲得充沛的精力。具體練法是:放鬆身心,調正姿勢,或坐或站,皆需頭頂頸直,鼻呼綿綿,納亦微微,返觀內視,意守丹田,使內氣在丹田處聚集。隨著日久功深,丹田處便會發熱,四肢有溫暖熱脹氣感,如沐春雨,如坐春風,尤以手心和足心為甚。一旦內氣聚集成熟,便會自然下行經會陰穴,沖開尾閭關,配合提肛縮腎,內氣沿督脈上升。這時應抓緊時間聚氣練功,使丹田氣機旺盛,氣滿督自開,方能一鼓作氣,沖開夾脊關和玉枕關,上經百會穴後搭鵲橋(即古抵上齶),然後沿任脈而下,復歸於丹田,完成任督循環,而不要人為地通過憋氣、領氣勉強引導。只能配合提肛、內視等潛意識技巧協助,也可以由師友運氣於掌心,在平時經常協助練習者拍打尾閭,揉推脊椎,調理氣機,激發其內氣,加速通督過程。以後的功夫就是不斷地提高靜守丹田的質量和程度,使內氣旺盛,經絡暢通。周天歌曰:微撮穀道暗中提,尾閭一轉趨夾脊,玉枕難過目視頂,行到天庭稍停息,眼前便是鵲橋路,十二重樓降下遲,華池神水頻頻咽,直入丹田海底虛。

2007-6-16 14:56 回復

石頁大師
0位粉絲
2樓

通過養精蓄銳和凝神毅勇兩段功夫,使習者獲得更加健全的體魄和旺盛的精力,則無論習拳練劍,皆能得心應手,事半功倍,練與養結合,悟與修同步。可以明確一點的是,傳統的武術練習,十分注重內外兼修,習藝之初,往往要求在站樁、打坐練氣上下功夫,配合拳勢,培養各種勁力的協調發放,另外,潛心於打坐練氣,無論從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個人精神氣度上都會使人產生質的飛躍。為了更簡明地表述紮根基的法門,現將師傳內壯摩腹丹田功程序詳列於下,供同好參研:
①無極式:身體直立,頭向上輕輕頂起,下頜內收,面帶微笑、舌抵上齶。肩關節放鬆,兩掌垂貼於大腿外側,掌心朝內,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平行站穩,重心落於足心,膝蓋徽屈。然後從頭至足放鬆各部肌肉關節,使氣血暢行,雙目平視前方,似凝神似無意,浩然之氣由體內充溢至體表,呼吸之氣直沉丹田並入地生根。保持含胸拔背,身直頸豎,頭正頷收,呼吸自然,著意體會意靜體松的感覺,是萬式之宗,養氣之要法。每次練習不少於10分鍾。
②蛤蟆氣:上述姿勢不變,兩手輕貼按在肚臍之上,掌心朝內,左手在里,右手在外,雙手重疊,內、外勞宮穴相合。然後屈膝緩緩下蹲,以鼻徐徐吸氣,使氣充上腹,同時收小腹,提肛縮腎,造成腹腔得氣漸漸隆起,再身體緩緩上起,以鼻輕輕呼氣,小腹放鬆,氣沉丹田,意覺內氣充滿整個腹部,溫暖充實,同時松肛。反復蹲起,配合呼吸,每次不少於 10分鍾。
③守丹田:上述姿勢不變,雙目輕閉,反觀內視,意守丹田,吸氣時小腹略內收,呼氣時小腹微充滿,成逆腹式呼吸。一呼一吸皆需自然放鬆,不可憋氣,而漸趨丹田,息息歸臍。注意一定要輕、靜、勻、慢,各部肌肉關節無僵直現象。每次練習不少於30分鍾,可以單獨提出來練習,身體或坐或站,或行或卧不限,只需心靜體松即可。
④轉周天:即前述凝神毅勇功夫,練氣化神,五氣朝元。為了順利完成這部功夫,平日可由師友氣運掌心,搓摩推按其尾閭、脊椎,拍打其玉枕、百會穴等部位,激發其內氣的順暢通行,加快通督過程。須注意的是習者一定要心靜,不可強求,煩躁心緒,應按部就班地練功。武技紮根基,絕不是一揮而就,不可以速成的。
⑤合拳式:這已不是一種功法,而是在通經絡、暢血脈、氣通周天的基礎上,加強丹田部位的捶練,使內氣在任脈上下或丹田與命門之間自如運使,使呼吸和拳式和諧配合的過程。所以要求習練者在平素的行拳走式中,注意蓄吸發呼,進呼退吸,氣至力到,收發由心,使內氣運使和拳式緊密結合起來,丹田鼓盪,氣運周身,打出更精採的寸勁來。
沐浴功:這是在上述5步主要練法之外,於早晚醒後睡前在床上所進行的輔助性練習。其主要練法則是養精蓄銳功夫(即揉玉環),同時配合兩掌干摩擦發熱後,推按搓揉雙眼、腰側、命門和湧泉等處。使陰陽匹配,坎離相交,心腎功能增強。
從《武當劍譜》的論述到內壯摩腹丹田功的練功程序,可以看出,傳統的武技練功方法,是很具體和簡潔的,希望習練者牢記「法貴專精」的古訓,一步一個腳印,打一堅實的根基,為進一步掌握和研究更高深的技擊術創造條件。

㈣ 道教形成的准確時間

道教和我國傳統文化的許多領域都有血肉相連的密切關系,它的產生,乃是中國傳統文化直接孕育的結果。但從孕育到最後形成,經歷了一個較長時間的逐步衍化的醞釀過程。早在戰國之末,已有鼓吹長生成仙的所謂方仙道的漸次興起。西漢末年,由於讖緯神學的盛行,黃老學向宗教化的方向發展,隨即又有黃老學與方仙道相結合的所謂黃老道的出現。這些可視為道教的胚胎。不過它仍屬於類似宗教的信仰,尚未正式形成為宗教組織,行其術者一般謂之方士,還未稱為道士。到了前後漢交替的時候,開始出現方士又稱道士的情況。《漢書·王莽傳》說:「先是衛將軍王涉,素養道士西門君惠,君惠好天文讖記,為涉言孛星掃宮室,劉氏當復興,國師公姓名是也。涉信其言。」這個鼓吹王涉造王莽反的西門君惠,在桓譚的《新論·辨惑》中仍稱方士。又據《後漢書·祭遵傳》記載,鼓動涿郡張豐造漢光武反的,也是道士:「初,豐好方術,有道士言豐當為天子,以五彩囊裹石系豐肘雲:『石中有玉璽。』豐信之,遂反。」《後漢書·許曼傳》載:「許曼……祖父峻,……行遇道士張巨君授以方術,所著《易林》,至今行於世。」《後漢書·第五倫傳》稱:第五倫「自以為久宦不達,遂將家屬客河東,變姓名,自號王伯齊,載鹽往來太原、上黨,所過輒為糞除而去,陌上號為道士」。這個第五倫看來並不是教徒方士,但因其隱姓埋名於民間,熱心為民眾公共衛生事業服務,經常為他們掃除垃圾,受到人們的尊敬,人們便以為他是道士,遂以道士稱之。說明道士之名在當時已為民間所熟知,而且視為一種尊稱。當時民間不僅有個別道士的活動,而且開始近於有組織的活動。如《後漢書·馬援傳》說:「初,卷人維汜,訞言稱神,有弟子數百人,坐伏誅。後其弟子李廣等,宣言『汜神化不死』,以誑惑百
姓。十七年(指漢光武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遂共聚會徒黨,攻沒皖城,殺皖侯劉閔,自稱『南嶽大師』。」同書《臧宮傳》雲:「十九年(43),妖巫維汜弟子單臣、傅鎮等復妖言相聚,入原武城,劫吏人,自稱將軍。」同書《桓帝紀》又稱:建和二年(148)「冬十月,長平陳景自號『黃帝子』,署置官屬,又南頓管伯亦稱『真人』,並圖舉兵,悉伏誅」。從這些起義的組織者相信「神化不死」以及自稱「南嶽大師」、「黃帝子」、「真人」和封建史學家稱之為「妖巫」等事實來看,表明當時民間已有類似於道教的組織存在了。
由於上述各種條件已經具備,因而在經過了從方仙道到黃老道的長期醞釀之後,到東漢中後期,早期道教的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便相繼正式出現。

㈤ 觀世音增智慧真言

按此真言,或謂傳自少陽帝君;有謂傳許旌陽;而解解子筆錄科,謂傳自玉清神母,斗中孝梯梯王授於韓昌黎,南宋白瓊琯先生得之於玄蓋洞天,久為筆錄家枕中秘。余閱《大藏輯要》,又為太慧尊者傳於世,似由西域來者。其說不一。輕雲子謂傳自東華以授正陽帝君,正陽帝君歷傳呂純陽、劉海蟾、張紫陽三祖師,張即親授海瓊白祖,以授鶴林彭,而後此真言盛傳於世,奉筆錄科者,不可少此雲。
怛,你也;怛,你也;怛,你也。他,唵,閉祖,閉祖。
怛,此○也,道心,天心、佛心是也。你也者,此也。出諸○者,故曰你也。三言之者,申明此理,猶言這也是你,那也是你之意。他者何?此○是也,此指月指日之義,取以印證文,故曰他。所以證即是上○也此是也。唵,嘆美詞。閉,擯除一切雜念妄想之義。有如門之閉而不開,不令心神外放之義。祖,祖竅,生我之地,玄牝之門,究竟之鄉,涅槃之境是也。重言之,以起下文之義。
缽啰,缽啰,缽啰,倪也。缽啰,缽啰,缽啰,倪也。缽啰,缽啰,缽啰,倪也。嚩里馱,你,○此也。
此承上言一經閉祖而閉祖之。則有缽啰缽啰缽啰如,一種圓陀陀、光爍爍次第放出,無有端倪,可測可尋可破,一性理呈焉者。所謂倪也是也。汝試從此中測度之,所謂嚩里馱是也。聖師恐人迷認是外至之物,又或迷認是天心、道心、佛心、古來之聖人心,而有速其本來面,乃有騎牛覓牛之誤,故即棒喝曰你,言所示所聞所見即你也。本來具足,不假修證,人人具有,個個圓成,不自外至,與古聖仙佛同具者。你也之義,此初破參時,所得之功夫景象。下文乃從此一悟後,更進一層焉。
缽啰,缽啰,缽啰,倪也。缽啰,缽啰,缽啰,倪也。缽啰,缽啰,缽啰,倪也。嚩里馱,你,⊙此也。
此承上點破進一層玄理,其效驗有缽啰缽啰缽啰如,而悉無端倪可導可破者,疊現一前焉。聖師恐後學住於初破妙境,乃復令其從此中入而測度之,究參之,故又曰嚩里馱也。聖師見其既已深而測度之,恐其別有趣合,或為理障所誤,乃復奉喝曰你。猶言不別理,還是你更進一層之本來面目也。此景破參後又是一種景象,蓋已造妙有發現之境界焉。如第—層破參時,但見清空一炁,周流景象,乃入虛無初地,未可謂之妙無。此更進後,萬有洞開,生生化化,目不暇接,揮之不得去,留之不得存,不惟城郭山川,士女如雲,而所見悉皆黃金為瓦,白玉為階,五色寶石而嚴飾之,珍禽異草,在在咸陳;性海仁山,澄峙無際。而其中有不可言之見見聞聞,有如三山四海,佛國羅剎,上聖高真,凡夫俗子,人非人等,無不洞悉洞聞。此之謂妙有。從而更進之,則又大異焉,下文所現者是也。
缽啰,缽啰,缽啰,倪也。缽啰,缽啰,缽啰,倪也。缽啰,缽啰,缽啰,倪也。嚩里馱,你,⊙此也。
此承上更進後,又有缽啰缽啰缽啰然,一種玄妙莫測景象出呈焉。揣之不得測,嚙之不得破,無可贊斥於其間,所謂倪然似也。聖師又令其重行深入而究竟之,則疑竇又開矣。蓋已證入妙無真境矣,較之初破參際,似是而實大異焉。聖師慮有住此離彼,住彼離此,頓生岐念,便入旁門,故又唱曰你。功夫至此,一經點破,則又有萬路齊開之勝境現焉,較之昔現妙有,又大異矣。故下文又有開示焉。
惹啰,惹啰,彌馱,嚩里馱,你,⊙此也。
此承上喝破之後,萬路齊開,而似未可概聽之現有已也。聖師慮其疑為幻化,而不知究研,則有神散萬有而不一貫焉。故訓曰:汝所放現者,是慧光之所燭照也,何不即爾所放之慧燭種種,從而周度之。是即古雲,且向萬殊色相現成看義也。下句乃有毫末個中沙世界,無從尋處見天真,蓋即物物一太極義。故又令曰嚩里馱,已更喝曰你,即六經四書皆吾心註解義,故又唱曰你。是將證圓通明境界也,故下文更有示焉。
地里,地里,沒地嚩里馱,沒發嚩里馱,你○此也。
此承上彌馱嚩里馱後更向極廣厚地,深入根參而窮究之。蓋欲令無余義可究參也,刀若答曰似無餘地得有深入待參者,故曰地里地里,沒地嚩里馱。此是學者自問之詞也,蓋已證入圓通圓明境界也。聖師知之,故即接其吻曰:沒地嚩里馱。即是你將證圓覺圓寂妙境也。故即喝曰你。學者承此一喝後,則有放下又放下,一種圓寂境界全現也,故下文所示如此。
娑嚩,○此也。
娑者,一切之謂。嚩者,復也,與上嚩里馱嚩字義異。上嚩字,作腹字義解。此嚩字,作更字解,猶言天賦悉復之謂,蓋指圓寂也。性惟圓寂,乃是真本來之全體也。此句乃聖師之指點詞也,言此汝本來面目咸復之驗也。
娑嚩,○此也。
此句是學者自問之詞,言此圓寂之境,是本來之真面目,我當謹識義。
娑嚩,賀。
此兩句,聖師深許之,蓋有為之摩頂授記義在焉。賀,音貨,慶詞也,或作至速之義解亦通。

㈥ 金丹的金丹思想

該派以鍾離權、呂洞賓為代表,為宋元內丹學的肇開者。不論是南宗、北宗、還是中派、東派、西派等,他們都自稱得鍾呂之真傳,受鍾呂直接或間接之傳授。
鍾離權,字雲房,漢唐隱士。避亂入終南山,遇東華帝君王玄甫,授以赤符玉篆、金科靈文、大丹秘訣、周天火候、青龍劍法,又於石壁間得《靈寶經》,悟陰陽升降、心腎交合之理。後以內煉丹法傳與呂洞賓、陳朴、鄭文叔、王老志等。
呂洞賓唐朝時人,名岩,他歷五代戰亂,仕途功名無望,後遇正陽帝君鍾離權,授以金液大丹與靈寶畢法、天遁劍法,潛心修道,曾隱居華山與陳摶為師友。呂洞賓後傳道給華陽施肩吾。此外,陳朴亦受道於鍾離權,與呂洞賓同時,亦為該派重要人物,他傳接氣之術給宋城張方平,授內丹訣予淮南野叟。
鍾呂派自問世之初,就獨尊自家所修的內丹為唯一大道,而排斥其他一切的煉養方術:該派的主要經典有《還丹歌》、《破迷正道歌》、《靈寶篇》、《秘傳正陽真人靈寶畢法》、《百問篇》、《指玄篇》、《敲爻歌》。此外,呂洞賓弟子宋代施肩吾編有《鍾呂傳道集》、《修真指玄篇》、《會真篇》、《西山眾仙會真記》、《華陽篇》亦述鍾呂丹法。是整理集合鍾呂思想的重要貢獻與傳承者。
《鍾呂傳道集》是鍾呂派的重要代表經典,書中駁斥種種旁法,唯以內丹修煉為正道。該書採用回答的形式,記錄了鍾離權傳授呂洞賓關於內丹修煉的十八個問題,即分別論述真仙、大道、天地、日月、四時、五行、水火、龍虎、丹葯、鉛汞、抽添、河車,還丹、煉形、朝元、內觀、魔難、證驗等丹法要旨。並提出了內丹修煉法有十『二科,即匹配陰陽、聚散水火、交媾龍虎、燒煉丹葯、肘後飛金晶、,K液還丹、『K液煉形、金液還丹、金液煉形、朝元煉氣、內觀交換、超脫分形,依法循時,逐階修煉,煉達上乘,則體有光澤,神氣秀美,聖丹生味,靈液透香,行如飄風,目視百步而見秋毫,種種證驗特異,隨功夫深淺而呈現。總之,該書「深達道妙,凡仙家不傳之秘,於此盡情掬示,纖悉無隱,循此修煉,始無歧誤之弊,能入真仙之境.是誠五祖七真一切聖賢之要典。」
其中丹道經典為《周易參同契》、《鍾呂傳道集》、《指玄篇》《大還丹契秘圖》、《先天金大道玄奧口訣》、《悟真篇》、《抱一子三峰老人丹訣》。等 為唐五代宋初道士陳摶開創,該派以陝西華山為祖地,故亦稱「老華山派」,見錄於《諸真宗派總簿》。陳摶(871—989),字圖南,自號扶搖子,毫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或說為普州崇龕(今四川安岳)人。早年熟讀經史百家之言,兼通醫理、佛學、天文地理。後唐長興中,舉進士不第,於是放棄仕途,游歷名山,求仙訪道,隱居在武當山九室岩內養修煉二十餘年,後來移居華山雲台觀和少華山石室四卜余年,與呂洞賓、麻衣道者、譚峭等為師友,深研先天易學、內煉丹道。
其思想融儒、道家學說,陳摶承老莊之思想,啟宋代理學的思想潮流。傳說嘗作《無極圖》(刻於華山石壁)和《先天圖》,其《無極圖》後被周敦頤演化成「太極圖說」,其《先天圖》被邵雍演化為「象數」體系,更為宋代理學的重要形成部分。
陳摶的內丹理論,以道為主,兼融儒、釋,構成一套系統的理論體系,在道教中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為宋元內丹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他將易學卦理融人道教煉丹術中,用以解釋內丹修煉過程中的玄妙變化,以生動形象的《無極圖》勾勒出內煉的全過程及其順逆陰陽、五行和人體竅穴等方面的聯系。陳摶的《無極圖》有縱列的五個圓圈,表示內丹修煉的全過程。朱彝尊《經義考》說該圖「為四位五行:其中由下而一L,初一目:玄牝之門;次二日:煉精化氣、煉氣化神;次三日:五行定位,五氣朝元;次四日:陰陽配合,取坎填離;最一L日:煉神還虛,復歸無極。」道教中稱此為長生之秘訣。這本來是逆煉歸元內丹理論的一幅圖解,從「冥心太無」人手,待靜而動依次漸進,復歸於無極。這種「順則成人,逆則成仙」的基本原理,始終貫穿於內丹修煉的全過程。
無論是南宗、北宗,還是中派、東派、西派,無論是清靜孤修派,還是陰陽雙修派丹法,都主張逆修返源,將性命還歸虛無。
此外,陳摶在內修方面,尤其重視「睡功」(胎息法),其修煉著作還有《九室指玄篇》八十一章,《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陰真君還丹歌注》等。 南宗,又稱紫陽派,以北宋張伯端為開山祖師,流傳於南方廣大地區。該派主張「先命後性」、「言命處多,言性處少」的修煉方式,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南方,故名南宗。
張伯端(987—1082),字平叔,號紫陽,浙江天台人。他自幼好學,廣涉三教九流,曾為府吏數十年,後來忽悟「一家溫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看破功名利祿,心向蓬萊仙路,便縱火燒毀案上全部文書,以「火焚文書」罪,被發配嶺南。後在四川成都遇真人劉海蟾傳授以金丹內煉要訣。後著丹經《悟真篇》,傳法於石泰,石傳薛道光,薛傳陳楠,陳傳白玉蟾。此五人後被譽為「南宗五祖」,主張清修,其實,內丹派南宗的實際創始人為白玉蟾。
張伯端思想端承鍾、呂之學,祖述黃老,仿效《周易參同契》,著為《悟真篇》,內丹之學遂大顯於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之:「是專明金丹之要,與魏伯陽《參同契》,道家並推為正宗。」張伯端認為道、儒、釋 「教雖分三,道乃歸一」。但與全真北宗不同,南宗丹法,重在命功,先命後性。張伯端主張修性又修命,而且是先從修命下手,所以能出陽神,而禪法只求速成,跳過了命功,所得便落於下乘,只能出陰神。所以南之宗雖然對禪法多有所取,但比禪法更加全面。在修行上,張伯端反對形式上的出家離俗,隱避山林。而主張「大隱隱於市」,他似乎也無意建立教團。他本人就是自幼好老莊而非出家的道士。南宗直至五祖白玉蟾,始開始有雲游道士,也組織了南宗自己的教團組織。

㈦ 道德經 指玄篇

《指玄篇》詩注呂 洞 賓

白玉蟾注自序余精儒業,應試,路逢正陽仙翁,憫岩,指修大道,遂棄功名。始生疑惑,後蒙指出,余方省悟。再訪聖師,登山涉水,游至終南,稽首訊問根由。不責前愆,授余《太上無量度人妙經》,及《丹房秘訣》,反復丁寧告誡,命餘珍藏,密修大道,采煉還丹,以逃生死,入希夷門,游長生境。余既得聞,喜而敬之,叩頭謝恩,別聖師,雲游塵境,誓度百人成道,皈奉真風。不料世之迷徒,只知惡死,不肯求生;不悟玄機,殊昧妙理,反生謗毀。或有執著而懷邪妄者,或服金石草者,種種痴愚,入於迷境,及至老死,猶不知悔,深可惜也。吾固憐之,無能拔濟,特作《指玄篇》一冊,留於青城石室之中,稽首告天,拂袖而去。倘後之君子,得遇此書,乃三生有緣。收吾秘訣,務必嚴整衣冠,具香火燈水,於靜夜面朝北斗,致謝高真;日逐虔誠,感格仙聖。自有明師剖決簡奧細微、水火進退、葯物斤兩,明後,下手隱身、鍛煉龍虎大丹,脫胎入口,接命延年。驅魔剪怪,修得三千行滿,倏詔飛升,逍遙物外,與天齊年,與吾無異也。是為序。指玄三燦上篇其一嘆世凡夫不悟空,迷花戀酒送英雄。春宵漏永歡娛促,歲月長時死限攻。弄巧常如貓捕鼠,光陰猶似箭離弓。不知使得精神盡,願把身屍葬土中。玉蟾曰:純陽仙師慈悲,大開接引。故嘆世人險曲迷昧,自喪其身。後覽書者,當見仙翁之言,的無虛也。正好回頭悟道,切莫錯過光陰。非大慈悲,誰肯苦口勸人?其二昔年我亦赴科場,偶遇仙師古道旁。一陣香風飄羽袖,千條雲帶繞霓裳。開言句句談玄理,勸世聲聲唱洞章。我貴我榮都不羨,重重再教煉黃房。玉蟾曰:此詩自嘆遇鍾離老祖,講道勸化之意也。羽袖雲裳,乃仙家所穿之服;玄理洞章,乃仙家所修之業。黃房者,非世之黃房,乃中央屬土,黃帝所居之位也。其三玄篇種種說陰陽,二字名為萬法王。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里煮山江。青龍駕火游蓮室,白虎興波出洞房。此個功夫真是巧,得來平步上天堂。玉蟾曰:陰陽二字,極有妙理。若欲見形,龍虎是也。一粒者,乃混沌之初,先天之炁。故能包羅天地,養育群生。半升鐺者,乃是煉葯鼎器,非鐵鼎之鐺也。青龍在東,東方屬木,木能生火,故謂之駕火。非凡之水火也。若求大葯,有足能行,是個活物。蓮室乃丹房之所。白虎在西,西方屬金,金能生水,故曰興波。波非海水,金非凡金,若求金水,有手能拈,亦是活物。近世多執凡水火,鍛煉金石草木,以修諸身者,深可惜也。洞房者,乃出丹之所。噫!觀此書者,當知神仙稱贊大丹。若能得之,升天入地,不可測也。其四尋天撅地見天光,種得金花果是強。那怕世間諸餓鬼,何愁地下老閻王。正心收住黃龍髓,張口擒吞白虎漿。不是聖師當日訣,誰人做得者文章。玉蟾曰:老子雲:先天地生。若欲見之,必尋天掘地。尋之得手,何畏鬼神?龍髓虎漿,乃是葯名。純陽得鍾離之傳,能知玄妙,方作大丹詩歌,以留於世。讀者參究,信受玄言。其五一三五數總皆春,後地先天見老君。花發西川鋪錦綉,月明北海慶風雲。好拋生計於斯覓,莫逞浮華向外營。念念不忘塵境滅,靜中更有別乾坤。玉蟾曰:一三五,乃陽數;二四八,乃陰數。修仙之士,能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便有還丹至寶,不可錯過。後地先天者,得地中一陽之氣,上升於天;天有一陰之氣,下降於地;二氣相交,發生萬物,則為泰卦;二氣不交,則為否卦。真陰真陽,隱於天地之中無影無形,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若能擒得,便是花發月明,總一意也。花發於春,月明十五,修丹煉葯,要識其時。不遇真師,紙上難得。若得師指,將家業拋去,趁其時而急修,不可遲延。苟或遲延,葯物過矣,即無用也。煉葯之時,念念不忘,道心如鐵,莫被塵境所牽、色慾所蔽,動中得靜,便是幽微。所謂有動工,有靜工。噫!妙哉,意也!學道本無先與後,新筍生同舊竹高。其六世間無物可開懷,奉勸世人莫自埋,好趁風雲真際會,須求鸞鳳暗和諧。兩重天地誰能配,四個陰陽我會排。會得此玄玄內事,不愁當道有狼豺。玉蟾曰:世間榮華富貴,都是漫天之網。眾生被他罩住,故不開懷。只有上聖高真,有大智慧,將浮華掃退,煉就還丹,以超三界永無憂矣。故真仙勸世,莫自沉埋。噫!未遇真師。何人識得天地陰陽?其意玄微,惟有神仙,能窮本,得返還之理,何愁虎狼當道。蛇蟲遍地?自在逍遙,與天間壽。噫!神仙都是凡夫做,只是凡夫不信心。 其七前弦之後後弦前,圓缺中間氣象全。急捉虎龍場上戰,忙將水火鼎中煎。依時便見黃金佛。過後難逢碧玉仙。悟得聖師真口訣,解教屋下有青天。玉蟾曰:修丹之士,莫問弦前弦後,止看月缺月圓。月圓玉蕊生,月缺金花卸。生時好用工。卸即無用也。龍東虎西,間隔甚遠。學者趁圓缺之時,捉之相戰。水火,蓋龍虎中之元氣。取於金鼎,仔細烹煎。水冷須進火,水滾須抽火。進退之理,方保成也。仙師再說依時二字,反復丁寧,指示後來慕道賢士,能趁月圓之時,正好行工,非尋常也。黃金佛者,乃釋氏之大覺金仙。真身丈六。同大丹理。至於《周易》數,深有幽微。魏伯陽老仙,得丹之後作《參同契》,流傳於世。其言似解《周易》,其實大丹之訣。頑石中藏寶,時人眼未明。卞和若一見,怎肯不相親。過後難逢者,乃月缺之時,有何用也。屋下有天者,非虛浮之事,以世理譬喻。天之在天,屋下豈能藏之?神仙之道,多般顛倒。火里栽蓮,水中捉虎,死處逢生,故有登天之靈梯。其八(三韻並用)修仙善士莫痴迷,於此宜當早見機。花發拈花須仔細,月圓賞月莫延遲。得來合口勤烹煉,既濟休工默守持。從此不須心懊惱,管教平步宴瑤池。玉蟾曰:花發月明,前已漏泄。花不在山,月不在天。要知著(音著)實,家家有之,人人可修。水火不合,卦爻未濟;水火一合,道得既濟。休工默守,然後修煉,以復其初也。日滿工完,皆同眾仙,游宴瑤池聖境,其實不虛也。噫!洞賓一得真鉛後,棄卻瓢囊碎卻琴;傳與後學牢把念,六根有耳不聞音。其九要知大葯妙通神,不是凡砂及水銀。世間葯材俱是假,人燒水火總非真。有形有質何須煉?無象無名自可親。一得便超三界外,乘鸞跨鶴謁楓宸。玉蟾曰:大丹妙葯,至靈至神,非世間金石草木,黑鉛水銀,亦非爐釜水火,俱是有形有質可見之物。蓋靈丹妙葯,乃是生天生地之祖炁,無形無影,難執難見,隱於空洞玄牝之中。唯有神仙參透陰陽造化,旋斗歷箕,暗合天度,攢簇五行,和合四象,龍吟虎嘯,天地動靜,方得元始祖炁,化為黍米,降見浮空,采而服之,還元接命,以作長生之客,升入無形,故有無窮變化,自在逍遙。後之學者,切莫聽信邪師惑誤性命,必仔細參求,投明棄暗。噫!迷者自迷,各宜窮理,覆雞用卵。其十天機不泄世難知,漏泄天機寫作詩,同類鑄成驅鬼劍,共床作起上天梯,人須人度超塵世,龍要龍交出污泥。莫怪真情都實說,只緣要度眾群迷。玉蟾曰:同類者,天以地為類,日以月為類,女以男為類,陽以陰為類。契雲:勾陳騰蛇。青龍白虎相呼相喚,相扶相舞,顛倒修之,離取坎補。純陽此詩,真實泄露天機。蟾復解此,惟願後來萬萬人,學同長生之域,各當及早修持,莫待今生錯過。十一返本還源已到乾,能升能降作(一作「號」)飛仙。一陽發(一作「生」)是興工日,九轉周為得道年。煉葯但尋朱里汞(一作「金里水」),安爐先立地中天。此中就(一作「便」)是還丹理,不是真(一作「奇」)人莫浪(一作「誓莫」)傳。玉蟾曰:返本還源,須要天地相合,龍虎相交,方得木火下降,金水上升。要識一陽生時,安爐立鼎,掘地尋天,采丹接命。知之者,切莫亂傳。若非道心堅固者,雖金玉叢中,視若浮雲;任是父子骨肉,道心不堅,敢輕亡傳,天必殃報,九祖沉淪。還丹秘寶《度人經》雲:四萬動一傳。故純陽告戒。十二天生一物變三才,交感陰陽結聖胎。龍虎順行陰鬼出(一作「去」),龜蛇逆往火神(一作「龍」)來。嬰兒日食(一作「吃」)黃婆髓,奼女時餐白玉杯。功滿自然居物外,人間寒暑任輪回。玉蟾曰:一物,是真鉛也。蓋真鉛生於天地之先,號為元始一炁,能生天生地生萬物。今者返而求之,須用陰陽交感,逆施造化,故能成仙成佛。上聖已知汞性好飛,遇鉛乃結。煉真鉛伏制真汞,如母伏子,不致逃失,方結聖胎,以為長生不老神仙。十三先天一炁號虛無,運轉能教骨不枯。要識汞根尋蒂子,方求鉛本問仙姑。人人會飲長生灑,個個能成不死夫。色即是空空即色,朗然飛過洞庭湖。玉蟾曰:先天炁為鉛,無形而能制汞。離虛坎實,采而補之,汞精不致飛走,故能結胎神化。妙在心如太虛,色境兩忘,忘無可忘,方可求之。若人慾橫流,終不能成。十四大道玄機顛倒顛,掀翻地府要尋天。龜蠅共穴誰能見,龍虎同宮孰敢言?九夏高山生白雪,三冬奮火種金蓮。丁寧學道諸君子,好把無毛猛虎牽。玉蟾曰:顛倒之機,前篇已露。純陽復作此詩,惟恐後人信心不堅。知牽無毛猛虎,道不遠矣!十五地上靈芝天上安,時中採得結純乾。無根自有陽春至,有本多因氣脈纏。奼女戲時神力壯,嬰兒舞處道心堅。可憐世上無知識,我得長生壽萬年。玉蟾曰:花果非在天地,不離人身,嬰兒奼女,無媒不合。有緣能悟,便可得仙。噫!只待地母花開日,便是黃河徹底清。十六勸君保重一分陰,悟此仙機在用心。只是人身常運轉,何勞物外苦搜尋。忙求北海初潮水,灌濟東山老樹根。此玄機重漏泄,彈琴須要遇知音。玉蟾曰:以上詩十六首,以為二八一斤之數。古仙嘗惜分陰,今人反有休息,將身至死猶不知悔,須將精氣顧惜,莫聽邪師妄惑,服煉草木葯石皆是胡為,去道遠矣。有等愚夫俗子,又不知出世間法,不知還丹至理,妄生議論;皆言修道煉丹,必居深山窮谷,必須拋妻棄子。此輩真可惜也!蟾今直指,各宜究參。深山所有者,草木禽獸,皆是非類,豈能修煉還丹?《悟真》雲:未煉還丹莫入山,山中內外盡非鉛。此般至寶家家有,只有愚夫識不全。又雲:汞是我家原有物,鉛是他家不死方。若將金石草木任猜量,到底枉猜量,必入輪回去。今純陽雲:北海初潮,即是丹井中新出之甘泉,實為難得之寶耳。蓋初潮二字,便是先天一炁,真鉛之炁,故謂之至寶。無價之寶,可為大丹之母。東山枯木,北泉注之,枝葉重榮,根本永固。歌雲:北方正氣為河車,東方甲乙為丹砂。兩情合養為一體,朱雀調運生金花。《契》雲:丹砂木精,得金乃。太陽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花,轉而相因。蓋此意也。以上丹經萬卷,天機不泄,蟾今又注釋之。指下琴音,世無知者。此書在處,當有神祗擁護。學仙者有緣得遇,信受奉行,立躋天仙也。指玄三燦下篇其一(三韻並用) 世人宜假不宜真,難度長生上品經。不免天機重漏泄,靈丹只是氣和精。和曰:純陽仙聖得全真,慈度重宣上品經。後學殷勤加愛敬,只宜修煉氣和精。其二道在人為日用常,逆修入口遍身香。便須默養天胎就,穩跨翔鸞謁玉皇。 和曰:無中生有得非常,西海金生麗水香。取得歸來鐺內煮。待爐丹熟禮虛皇。其三西北東南在兩廂,長房縮地合中央。後人好學神仙法,一樣丹砂補敗場。 和曰:雄虎雌龍各一廂。憑媒牽引入中央。煉時匹休輕視,頃刻終成大道場。 其四(第二句借韻) 此法真中妙更真,無頭無尾又無形。窈冥恍惚能相見,便是超凡出世人。和曰:真中無假假中真,聽不聞聲視沒形。學道知機能著力,得之凡骨變仙人。其五東華姓木老仙翁,獨坐長房未有功;忽遇西王金聖母,靈丹一粒便騰空。和曰:家家有過主人翁,只為貪迷昧聖功。若解轉頭顛倒做,守真志總歸空。其六一法通時萬法通,休分南北與西東。朝朝只在君家舍,要見須知掘土中。和曰:玄牝之門若會通,百川萬派總歸東。時人若識真消息,子正陽生月正中。其七黃鶴樓中吹笛時,白蘋紅蓼滿江湄。衷情慾訴無人識,只有清風明月知。和曰:鐵笛橫吹正子時,一輪明月見江湄。此中便是真端的,試問諸君知不知?其八(二韻並用) 法是先天一點炁,將來鍛煉作元神。法官存想驅雷使,煉此方能上玉京。和曰:太乙含住先天炁,靈陽藏固養精神。兩般若得相和合,指日飛升朝玉京。其九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分明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骨髓枯。和曰:無情何怕體如酥,空色兩忘是丈夫。識得剛柔相濟法。一陽春氣為虛枯。其十曾讀仙經萬卷多,篇篇只教運黃河。此中有盞長生酒,問道時人能吃么?和曰:一句通玄不用多,大家著力挽銀河。三花灌上昆侖頂,不是神仙是什麼?十一朝游北海(一作北越,又作百越,又作岳鄂。)暮蒼梧,袖裡青蛇膽氣粗。三醉岳陽人不識,朗然(一作吟)飛過洞庭湖。和曰:一對鸞鳳戲碧梧,性情相契要精粗。有人識得玄中理,何必登山及泛湖。十二我命從來本自然,果然由我不由天。金丹一服身通聖,可作蓬萊閬苑仙。和曰:道本無言只自然,真鉛要識地中天。河車運上昆侖頂,作聖超凡便是仙。十三修仙不問男和女,煉葯無拘富與貧。一念不差皆可作,我知不是世間人。和曰:王母本是凡人女,葛洪家道十分貧。二仙有樣皆當學,苦口良言不懼人。十四神仙歌訣泄天機,方便慈悲指世迷。見者莫生顛倒見,大家都好學妝痴。和曰:篇篇字字有真機,悟者回頭莫執迷。大葯丹方難得遇,遇之不煉是愚痴。十五不死金丹種土砂,諸人會得早離家。一心只望長生路,切莫如蜂苦戀花。和曰;非金非木亦非砂,此個原來本在家。釋氏初生全漏泄,因何末後又拈花。十六真鉛大葯本無形,只在人心暗與明。老子懷胎十個月,功行圓滿自通靈。和曰:啞子得夢醒無形,有口難言只自明。濃血皮包無價寶,若還人得便通靈。十七鼎爐安立守其心,八兩硃砂八兩金。和合天平兌定了,便須仔細定浮沉。和曰:昨夜進心要堅心,煅煉頑銅化赤金。赫赫光明侵碧嶂,丹成妙訣定浮沉。十八奉真修道守中和,鐵杵成針要琢磨。此事本然無大巧,只爭日逐用功多。和曰:人人天賦此元和,好把真常各打磨。今古上仙成道者,皆緣掘地采鉛多。十九一陽氣發用功夫,日月精華照玉壺。到此緊關休妄動,恐防墮落洞庭湖。和曰:達摩當日用功夫,獨坐長蘆用酒壺。得了一杯傾灌頂,摘蘆腳踏過東湖。二十曲江月現水澄清,沐浴須當定主賓。若得水溫身暖處,便當牢固辦前程。和曰:采葯須知濁與清,饒他為說我為賓。若非猛火湯烹處,端坐休教再進程。二十一龍虎相逢上戰場,霎時半刻定興亡。諸君逄惡當行善,若要爭強必損傷。和曰:五炁朝元作道場,三華聚頂萬邪亡。嗜美景時須謹慎,切防危險莫被傷。二十二道本無言法本空,強名指作虎和龍。天然一物真元始,隱在閻浮同類中。和曰:須信金丹本不空,成功須用虎和龍。子時運入昆侖頂,午循環滄海中。二十三人言我道是虛浮,我笑世人太沒謀。一粒金丹長命葯,暗中失了不知愁。和曰:煉丹須要識沉浮,未煉還丹用意謀。指教後人能得手,不須日夜用心愁。二十四龍虎金丹妙合天,風雲際會泄甘泉。白頭老子能知此,返老還童壽萬年。和曰:金丹妙道本先天,隱在坤維化玉泉。松柏因他滋本固,經霜耐沒窮年。二十五兩口相逄是呂岩,諸人識得莫胡譚。離中力量人難敵,能把乾坤一擔擔。和曰:伏虎須教入虎岩,吞聲忍氣絕言譚。得李虎子牢擒捉,配個龍兒一擔擔。二十六降龍須要志如天,伏虎心雄氣似煙。痴蠢愚人能會得,管教立地作神仙。和曰:虧心虧理即欺天,四物相遮黑似煙。此輩即同禽獸類,如何見得玉天仙。二十七一本梅花十月開,預先待得早春來。木微尚且知時景,人不回頭只得呆。和曰:枯木逢春花再開,皆因天地一陽來。諸人年老難重少,只是貪痴呆上呆。二十八方方游化唱仙歌,反被時人笑是魔。不識真金如糞土,老龍把作毒蛇蹉。和曰:顛倒修行唱道歌,篇篇剪怪又驅魔。人人要上蓬萊路,會用工夫心莫蹉。二十九昔年游戲岳陽樓,好個鶯花鸚鵡洲。今日重來沽美酒,故人多半喪荒丘。和曰:茅庵靜坐勝高樓,耐守功完上十洲。堪嘆玉堂諸學士,文章綿綉葬荒丘。三十遨遊大地十餘秋,勸化時人不肯修。留此一篇真奧妙,飄然直上鳳麟洲。和曰:暑往寒來春復秋,人生如夢早宜修。仙家豈有浮空語,悟透玄風上十洲。三十一苦勸人修不肯修,卻將恩德反為仇(音求)。如今回首朝天去,不管人間得自由。和曰:世人宜早發心修,夫婦恩深總是仇。不信吾言當自省,眼昏背曲為何由。三十二浮名浮利事如風,飄來飄去有何功?諸人各自宜三省,莫把仙方當脫空。
和曰:純陽袖大惹春風,歸去來兮甚有功。留下玄機無價寶,玉蟾解和亦談空。

㈧ 關於修真類問題

關於洛神的,有《淮南子》、《太平廣記》卷三百三十一《蕭曠》篇和《類書》卷三十二《傳奇篇》以及曹植的《洛神賦》

據學理分有積善派、經典派、符錄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驗派五類。按地區分有龍門派、嶗山派、隨山派、遇山派、華山派、嵛山派、老華山派、鶴山派、霍山派、武當派等。

按人劃分則有少陽派(王玄甫)、正陽派(鍾離漢)、純陽派(呂洞賓)、海蟾派(劉操)、三豐派(張三豐)、薩祖派(薩守堅)、紫陽派(張伯端)、伍柳派(伍沖虛、柳華陽)、重陽派(王中孚)、尹喜派(關尹)、金山派(孫玄清)、閻祖派(閻希言)等。

按道門分有混元派(太上老君)、南無派(譚處瑞)、清靜派(孫不二)、金輝派(齊本守)、正乙派(張虛靜)、清微派(馬丹陽)、天仙派(呂純陽)、玄武派(真武大帝)、凈明派(許旌陽)、雲陽派(張果老)、虛無派(李鐵拐)、雲鶴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國舅)、玉線派(樵陽真人)、靈寶派(周祖)、太一教(蕭抱珍)、全真教(王重陽)、正一教(張宗演)、真空派(鼓祖)、鐵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張三豐)、先天派、廣慧派等。

歷史上還有正一宗(張道陵)、南宗(呂純陽)、北宗(王重陽)、真大宗(張清志)、太一宗(黃洞一)、五大宗之分法和天師道、全真道、靈寶道、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還有道德、先天、靈寶、正一、清微、凈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說法。

而今許多教派式微,尚存的著名教派有北方的全真教、南方的正一教、茅山教、嶗山教、武當教、閭山教及香港、台灣的民間道教派別。(《中華道教大辭典》第46頁)

經錄派:以信奉某一符錄為特徵的道派統稱為經錄派道教。晉代出現的三皇派(傳三皇經)、靈寶派(傳靈寶組經典)、上清派,皆為經錄派道教。南朝陸修靜總括三洞經典,將三種道派統稱為經錄派。唐代經錄派道教盛興一時,各派別之間並無逾越的界限,但有嚴格的道階品位制度,按傳授經戒法錄品位的高低來區分道階品次和道位職稱。如受正一盟威法錄等正一派經典者稱正一盟威弟子,可以為人上章齋醮。在每一道派中,又有不同的道階,正一派中即有弟子、真人、法師等不同道階。自正一派再受洞神錄及其經典,稱太上洞神法師。修洞真經錄有功再遷受高玄法錄,受《道德經》、《老子西升經》等高玄派經典,便可升為太上紫虛高玄弟子、高玄法師。自高玄部再遷受升玄法錄,稱靈寶升玄內教弟子。由升玄部再遷升太上靈寶洞玄弟子、無上洞玄法師。再逐次遷升洞真法師、三洞法師、大洞法師,達到最高一級道職。經錄派經典和法錄以正一派為低,上清派為高。唐代以後,金丹派興起,龍虎山正一派天師道統領三山經錄派道教(閣皂山靈寶派、茅山上清派、龍虎山正一派)。經錄派道教遂成為和金丹派道教分立的大宗派。

辟穀派:易心瑩《道教分宗表》又稱葆和宗。祖述鬼穀子、張良,以吐納、服氣、休糧為法門。謂此宗煉真氣以稽(禾旁應為提手旁)有形,綿綿不絕,而壽永無極。若躐階躁進,強咽鼓努,必櫻暴虐之患,痛疽奇疾,而自蹈戕身之壑。辟穀在早期道教修煉中,亦被用作開發人體潛能的仙術,其術較易得氣,促使體質變化。

胎息派 易心瑩《道教分宗表》稱為長淮宗,祖述矩(矢字旁應為犭字旁)神氏、中廣真人,以住氣、內觀、神定、胎息為法門。論胎元,返先天,悟死生之大理,不由乎天而在於我。若不調靈沖關,遷神轉境,則促齡穢躬,日體不仁。胎息是魏晉神仙道教中成熟的仙術,修道者多以此開發人體潛能,體道修仙。

南宮宗 據易心瑩《道教分宗表》,南宮宗別名靈圖、符籙、天罡。其法門有陰陽、五行、六壬、奇門、神符、秘咒、罡令、禹步、假形、解化,實即精於法術的符籙派道教,祖述九天玄女、鬼臾區。又雲:南宮宗者,望氣知方,遁世密法,趨吉避凶,劍氣除邪,或假形而蛻化隱影。及放者為之,則魘盅術、魑魅行,狂惑四方,顛倒黎庶,而不容於世。劍仙派亦為南宮派。
占驗派 以傳習占驗術數為主和道派。漢代周易象數學發展到高峰,逐步衍生出各類占驗術數,稱為術數學,傳習占驗術數的道士組成道教占驗派。這些占驗術數有奇門遁甲、六壬課、太乙神數、六爻易占、文王課、推命術、相術、堪輿、圖讖、望雲、省氣等,用以預言社會人事的的吉凶禍福。占驗派著名道士有管輅、郭璞、李淳風、袁天綱等人。占驗派多系神仙道教或民間道教所為,後世全真教只重內丹,不尚占驗。

積善派 道教有勸善的社會功能,一些道士以為積德行善可成仙,形成積善派。積善派道士信奉《太上感應篇》、《功過格》、《陰騭文》等善書,認為修仙必須積陰德,立善功。該派道士以儒家倫理道德、佛教因果報應、道教積善立功的思想在社會上勸善,延攬信徒。

丹鼎派 原指內丹派。在內丹南派男女雙修的陰陽栽接術中,由於要用女鼎,故雙修派亦稱丹鼎派。宋元以來陰陽栽接丹法盛行,因之社會上將內丹派泛稱丹鼎派。爾後又有分道教為經典派、符籙派、 積善派、丹鼎派、占驗派的說法。近人梁啟超就將道家從學術上分為玄學正派、丹鼎派、符籙派、占驗派四家。今人一些著作沿襲此說,將以煉丹求長生的道派泛稱為丹鼎派。如一般人認為天師教、茅山教、閭山教為經 派道教,全真教稱為丹鼎派道教。

金丹派 原指秦漢以來重外丹黃白術的道派。黃白術即煉金術,以人工製造的葯金和葯銀為主。外丹術即煉丹術,由煉金術發展而來的,以煉制聲稱服後不死成仙的丹葯為主。二者合稱金丹術,精於金丹術的道士組成了金丹派。唐末五代時內丹學興起,以人的身的精、氣、神為大葯煉丹,亦稱金丹派。而後外丹派和內丹派結合,稱黃白術為地元丹法,內丹術稱為人元丹法,煉丹術稱為天元丹法。或將外丹黃白術統稱地元丹法,陰陽雙修的栽接術丹法為人元丹法,清凈孤修的丹法為天元丹法。宋元以來丹派和道派合一,金丹派道教成為和經籙派道教分立的大道派。別外,後世習金丹術的道士尊崇八仙之一的曹國舅,創立道派,亦名金丹派。

雷法派 雷法派是以內丹和符籙結合而成的的道派。主張內煉成丹,外用成法;可以將符籙召攝雷將,以自身五臟之氣和天地五行之氣感應,可以呼風喚雨,役使鬼神。宋徽宗好符籙道教,有侍宸九人,會行雷法。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等,皆屬雷法派道教。雷法以內丹功夫為體,以符籙法術為用,降妖捉鬼,煉度亡魂,召神驅邪,興雲致雨,多有效驗。

劍仙派 明清時代小說家多言道教劍仙之事,謂煉劍成功,能身劍合一,收發自如,白光一道,百步取人首級,如探囊取物。陳攖寧《楊善半月刊》載梁海濱等為劍仙。並謂劍仙功夫,為修煉人體肺金之氣,內丹外用,用以御敵。道書中載劍仙頗涉怪異,修煉方法亦甚神秘,傳法只許師尋弟子,不許弟子尋師。劍仙又可御劍飛行,蹤跡不定,有雲修自身之氣和古劍之氣合一者。《道藏》中未見劍仙修煉法門的著作,僅錄此略備一格。

外丹派 以煉制外丹黃白為修煉方術的道派統稱外丹派。外丹相對內丹而言,起源較早,由秦漢方仙道中精於煉金術和煉丹術的方士承傳而來。道教中的外丹派在魏晉神仙道教中較興盛,葛洪的金丹道實際上便是外丹派。唐代外丹派發展到高峰,由於柳泌的鉛汞說傳入宮廷,毒死了不少官僚的皇帝,因之敗落,但未失傳。宋元以來,外丹派作為地元丹法,仍為仙家所研習。

內丹派 以修煉內丹為承傳的道派。相對外丹派而言。內丹派採用外丹黃白術語,但含義根本不同。內丹派以人身為鼎爐,精、氣、神為葯物,呼吸為風,意念為火。運用意念和呼吸的程度為火候,以精氣神的凝合體為還丹。由於內丹方法的不同,內丹派道教又分成不同流派,如文始派、少陽派等。

清凈派 內丹功法類別。清凈丹法反對男女雙修的陰陽栽接之術,稱陰陽全在自已身中,修煉自身的精氣神即可結丹。清凈派源於古代的行氣之術,後來和服氣、存思等功法結合,唐代又受禪宗影響,並和老、庄的坐忘、心齋等功夫融會貫通。元代邱處機創龍門派,倡清凈孤修的丹法,斥陰陽丹法為已求人。而後又有伍柳派,將清凈派丹法發展成熟,習清凈丹法的道派亦稱清凈派。
命者,地也,常潛於臍。頂者,性根也。臍者,命根也。一根一蒂,天地之元也,祖也。......頂中之性者,鉛也,虎也,水也,金也,......臍中之命者,汞也,龍也,火也,根也。」所以說,北宗各內修大師,亦無不「知鉛通汞」,無不通曉「降龍伏虎」。南北二宗之分本不於哪一派單修性或命,實際上,兩派都兼修性命,只是在先後、主次以及下手功夫上有所區別而已。南宗「言命者多,方性者少」,北宗則「三分命功,七分性學」;南宗主張以實腹煉命下手,北宗則主張虛心煉性下手,如明伍守陽《丹道九篇》便把「煉已還虛」作為下手功夫。南北二宗在運用修煉手段促進神氣凝結而成仙胎這一關健問題上是一致的。北宗和南宗在元代經陳致虛的大力會通實現了合流,從此成為全真教內部的兩宗。這種合流所以能實現,除政治上的考慮及宗教事業的發展的需要外,還在於南北兩宗的丹道思想皆承繼鍾呂的丹道思想。另外北宗龍門派的清修丹法與南宗白玉蟾清修支派在吸收佛教內容促進修煉仙胎等問題上,有許多的共同點。北宗也有習陰陽丹法的的支派,如劉處玄、馬珏,馬珏傳宋德方,宋傳李雙玉,李傳張紫陽,張傳趙友軟(緣督子),趙傳陳致虛(上陽子),即陰陽雙修派。但北宗以邱處機的龍門派最盛,傳清凈孤修丹法,為北宗丹法正宗。北宗的主要著作有:王囗的《重陽全真集》、《重陽立教十五論》、《重陽真人金關玉鎖訣》、《重陽授丹陽二十四訣》;馬珏的《神光燦》、《丹陽真人語錄》(靈隱子王頤中集)、《洞玄金玉集》;丘處機的《大丹直指》、《攝生消息論》、《噃(口字應為石字旁)溪集》、《清天歌注》(王道淵注)、《長春真人語錄》;孫不二的《孫不二元君語錄》;陳致虛的《金丹大成集》、《上陽子金丹大要圖》、《悟真篇三注》等。
南宗 道教內丹學的重要派別。創始於北宋張伯瑞,流傳於南方廣大地區。該派以「先命後性」修煉方式著稱。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南方,故名南宗。又稱紫陽派、天台宗。

張伯瑞(987—1082),字平叔,號紫陽。浙江天台人。「少業進士」不第,後為胥吏,因觸犯「火焚文書律」「坐累謫嶺南兵籍」。在四川成都遇真人劉海蟾授真訣,於是作《悟真篇》,傳法於石泰,依次傳於薛道光、陳楠、白玉蟾。這五人後被譽為「南宗五祖」。因張伯瑞等人皆不曾出度為道士,自白玉蟾始為道士傳法,且白玉蟾著述最豐,弘揚法門最力,故俞琰《席上腐談》認為南宗形成於白氏。實際上,白氏一系所傳丹法乃是《悟真篇》中清修思想的發揮,此一宗脈下傳夏宗禹、俞琰等,史稱南宗「清修派」。除此以外,南宗還有發揮《悟真篇》陰陽思想的「陰陽派」。陰陽派始於張伯瑞之徒劉永年(《三乘秘要》稱張伯瑞有兩個嫡傳弟子,一是石泰,二是劉永年。)劉傳翁葆光,翁傳若一子,再傳陸墅、戴起宗、陳致虛,以至於明清時期的陸潛虛、彭好古、甄淑、陶素囗、仇兆鰲等。其實石泰、薛道光亦習陰陽丹法。故南宗以陰陽雙修為正宗。南宗修丹講求「先天後性」,張伯端《悟真篇》;「虛心實腹義俱深,只為虛心要識心,不若煉鉛先實腹,且教收取滿堂金。」明彭好古解注說:「虛心為性功上事,實腹為命功上事,二者俱有深義。然人心浮動,如何得虛?不若煉鉛服氣,先實其腹,使金精之氣充溢於身,然後行抱一之功,以虛其心,則性命雙修,形神俱妙,而大修之事畢矣。」(仇兆鰲《悟真篇集注》)此一述一注,指明南宗修丹的底蘊。仇兆鰲《悟真篇集注例言》也說;「《悟真篇》中,言命處多,言性處少。」又說:凡解注《悟真篇》者「大都詳於命而略於性」。南北二宗雖然皆主張雙修性命,但在具體修煉過程中處理性命關系時,南宗明顯的則重於煉形煉氣。如石泰說:「真精與元氣,此是大丹基。」(《還源篇》)南宗陰陽丹法分為七個步驟:凝神定息、運氣開關、保精煉劍、采葯築基、還丹結胎、火符溫養、抱元守一。按其修煉階次實際分為四層:築基、煉精化囗、煉囗化神、煉神還虛。其中始終不離火候、葯物之妙用,對火候法度、溫養指歸的闡述比北宗都細密一些。同北宗一樣,南宗也深受佛教思想影響,其言修煉常常仙佛參半,也極重視煉心煉已,但不像北宗那樣下手處即求煉心煉已,而是放在修煉的第四層上,亦即是以命功起始,性功了終。南宗白玉蟾清修支派主張獨身清修,認為一已之身就是一完整天地,乾坤、陰陽二性俱足,無須外求,無謂「自耕自種自烹煉,一日一粒如黍然」,(《道藏輯要·白真人集》)俞琰認為,丹經中的夫妻等實指陰陽二性,而這些又皆為已身所有;又說:「人知吾身自有日月,則往來不窮之妙,只在吾身而不必索之高遠矣。」(《易外別傳》)陰陽派發揮《悟真篇》中陰陽交媾的思想,主張男女雙修,即採取同類坎中真陽,以接補已身離中之陽。這種采補式修丹法又分三乘。中、下乘行「體交法」;上乘則行「神交法」,即男不寬衣,女不解帶,男女對坐,性情相交,氣化感應,從而雙修雙補,利已不損人,雙方皆獲采補之益,與采戰御女之術有分別。鑒於此術有被人誤解而步入歧途的危險,陰陽派大師皆不肯輕傳。南北二宗在元代實現合流,其分殊限於全真教派內部。南宗之「祖」降為「真人」,原來的「五祖」加上劉永年、彭囗成為「南七真」。陰陽與清修兩派在丹法上雖仍保持獨立發展,卻也有滲透融通的情形。如陳致虛的丹法就有會通南北二宗、清修與陰陽二派的特點。南宗的主要金丹著作有:張伯瑞的《悟真篇》、《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奇經八脈考》;石泰的《還源篇》;薛道光的《還丹復命篇》;陳楠的《翠虛篇》;白玉蟾的《海瓊問道集》、《海瓊傳道集》、《金華沖碧丹經秘旨》、《海瓊白真人語入》;夏宗禹的《人物鏡箋》、《陰符經講義》、《悟真篇講義》;俞琰的《周易參同契發揮》、《易外別傳》、《玄牝之門賦》;翁葆光《悟真篇注釋》、《悟真直指詳說三乘秘要》,《悟真篇註疏》(戴起宗疏);陸西星《悟真篇小序》;彭好古《悟真篇注》;甄淑的《悟真篇翼注》;仇兆鰲的《悟真篇集注》等。
中派 道教內丹學的一逐步形成門派。始於元代。由李道純開創。原本無宗名,因其丹法以「守中」為要,有別於南北東西丹派,故名。李道純(生卒年不詳),號清庵,別號瑩蟾子。活動於元初,出自南宗白玉蟾門人黃金蟾的門下,但他自稱其宗脈為「全真」,故為江南最早的全真道士。其丹法源於張伯瑞的《悟真篇》,但更具全真教道派道儒釋三教融合的特色。明尹真人弟子、清黃元吉等也被視為中派。這一派不像別的丹派,它既無立宗,又無明確的宗教承緒,李、尹、黃等人只是在丹法上具有一致的傾向性,才被視為同一派別。該派在丹法上特點是:糅合道儒釋思想,將清修理論集中於一個「中」字上。李道純《中和集》開宗明義:「《禮記》雲:『喜怒衰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未發謂靜定,中謹其所存也。故曰中存而無體,故為天下之大本。發而中節謂動,時謹其所發也。故曰和發無不中,故為天下之達道。誠能致中和於一身,則本然之體虛靜而靈,靜而覺,動而正,故能應天下無窮之變也」。這是把儒家「致中和」思想融於道教的修煉論,這個「中」也就是道教修煉所欲達到的目標,即致中和於一身,就可以成應變無窮的「仙」了。這個「中」又是修丹過程中所要體認的的「玄關一竅」。他說:「夫玄關一竅者,至玄至妙之機關也。今之學者多泯於形體,……但著在形體上都不是,亦不可離此一身向外尋求。諸丹經皆不言正在何處者,何也?難形筆舌,亦說不得,故曰玄關。所以聖人只出一中字示人,此中字,玄關明矣。所謂中者,非中外之中,亦非四維上下之中,不是在中之中。釋雲:不思善,不思惡,正憑么時,那個是自已本來面目,此釋家之中也。儒曰:喜怒衰樂未發謂之中,此儒家之中也。道曰:念頭不起處謂之中,此道家之中也。此仍三教所用之中也。」(同前)這個「中」 既是先天之有,卻要通過後天的修煉才能成就,此即守中之功法。明尹真人師弟《性命圭旨》同樣把守中看作守「性命之根」,這個中又叫「真中」,他們說:「無極者,真中也,故曰聖聖相傳在此中。此中就是堯舜允執之中,孔子時中之中,子思未發之中,易之黃中通理之中,度人經之中理五囗之中,釋迦之空中之中,老子之守中之中。然中字有二義,若曰中有定存在者,在此中也;若曰中無定在者,乾坤合處,乃真中也」。真中也就是李道純所說的「玄關一竅」。清黃元吉則把所有內煉性功、命功功法歸結為守功一法,他說:「昔論吾道,始終只是一中,始也守有形之中,以煉精而化氣;終而守無形之中,以煉虛而合道。」(《道門語要》)這種守中之法又叫做「中黃直透」,即不用後升前降,不用開合,不用面壁,就能升仙。清代閔小艮,亦傳中黃直透功夫。由於中派皆以儒說道,故被視為「教外別傳」。

中派的主要著作有:李道純的《中和集》、《瑩蟾子語錄》、《三天易髓》;尹真人弟子的《性命圭旨》;黃元吉的《樂育堂語錄》、《老子道德經精義》、《道門語要》等。

--------------------------------------------------------------------------------
東派 道教內丹修煉的重要派別。開派於明嘉靖、隆慶年間。創始人陸西星,字長庚,號潛虛,又號方壺外史。揚州人。少習儒術,九次參加鄉試未中,遂棄儒服,著裝道衣,抗跡塵外。自稱呂祖純陽降臨其所居「北海草堂」,親授丹法要訣,即著說立說,開丹法新門派,因其活動於浙江一帶,故稱東派。明末孫汝忠、清人傅金銓等為此派之支流。此派雖稱上緒呂純陽,然而不立宗門,其修丹法門實承南宗一系,從《悟真篇》中開出新意,力主陰陽同類雙修。陸西星認為傳統丹經中所說的「陰陽」,也就是指男女,他說:「金丹之道,必資同類相合而成。陰陽者,一男一女也,一離一坎也,一鉛一汞也,此大丹之葯物也。夫坎之真囗謂之鉛,離之真精謂之汞。先天之精積於我,先天之囗取於彼。何以故?彼,坎也,外陰而內陽,於象為水為月,其於人也為女。我,離也,外陽而內陰,於象為火為日,其於人也為男。故夫男女陰陽之道,順之而生人,逆之而成丹,其理一焉者也。」(《金丹就成篇》)在他看來,仙胎大葯須有先天之精與先天之囗的交媾和合,這在《周易》中就已闡明:「精氣為物,遊魂為交」。然而作為陰中之陽的先天之囗產自女方,作為陽中之陰的先天之精產自男方,男女各自皆不足鉛汞二物,因此需要取坎女之陽,補離男之陰。「陰陽之精互藏其宅,有不可以獨修者」。(《玄膚論》)但是,陸氏在此又強調說,這種取坎填離的主要作用在:取坎以「補其既破之離也,填其既虛之畫也,復其純陽之體也」。(《金丹就正篇》)因而這種陰陽雙修法尤其適用於破體的中年人和老年人修持,竹破竹補,人破人補;虛而補之實,弱而補之強,損而補之盈。至於「童初之子皆胎也」,不必依雙修法行持。此派雖主陰陽男女雙修,但與御女采戰之單補修法不同,此派主張用鼎而不採戰,鑄劍而不入爐,補鉛而不傷彼,利已而不損人,其實際修持過程集中在「凝神聚氣」一法上,促成神交氣交,雙修雙補。明末朴真道人在所著《玄寥子》中對此派丹法評價尤高,認為「較印度瑜珈術與密宗雙修法所用者,尤為上乘而簡妙」。
此派的著作主要有:陸西星的《金丹就正篇》、《方壺外史叢編》、《悟真篇注》、《周易參同契測疏》、《紫陽金丹四百字測疏》、《玄膚論》、《七破論》;孫汝忠的《金丹真傳》;傅金銓的《證道秘書十七種》等。西派 道教內丹修煉的重要派別,開創於清嘉慶咸豐年間。創始人李西月(初名李元植),字涵虛,號團陽。四川樂山長乙山人。自稱曾遇張三豐,從事三豐派丹法,編訂《張三豐全集》。後遇純陽呂祖於禪院,得傳真旨,修成仙徑。自開西派,以別江、浙之東派。其丹法特點是清凈與陰陽合用。該派修丹基本上分為兩步,第一步主清凈自然,第二步主陰陽互用。清凈自然為修丹的基本功夫,李西月說:「心為一身之主,神為三品之上乘。惟心與神,是二是一,是不可不辨也。老君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故常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陸潛虛曰;『調息之法,自調心始;凝神之法,自調息始』。此是聖賢仙佛之梯航,吾人人德之路也。下手學道者,必攝念歸靜,行、住、坐、卧,皆在腔子里,則守靜始能篤也。蓋有念為妄心,無念為真心,人能收念於平日,而還其所止之地,乃能專心於臨時,而堅其入定之基」。(《道竅談》)這是明確的把靜定煉心作為煉丹的下手功夫。據此,他提出了個九層煉心法。李氏認為,清靜煉心功夫做的好,就能水自然清,火自然生,神自然交,氣自然會,風自然正,車自然行,抽自然抽,添自然添,退自然退。一旦做到了清靜自然,就要「資同類而補真身」,即行陰陽雙修法。他說:「內煉已者,將彼家之鉛,煉我家之汞,使其相生相剋也;內養已者,亦用彼家之鉛,養我家之汞,使其相資相守也」。(《道竅談》)彼家之鉛為陽鉛,為外葯;我家之汞為陰汞,為內葯。因而采煉即是「采彼家陽鉛,煉我家子珠之氣」。同東派一樣,西派也將陰陽雙修法限定在破體之中老年男女,因為本元走漏,精氣神落於後天,自身不能俱足鉛汞二物,才求之於彼。童子先天未破,自我俱足,只用清養即能得仙胎。西派的陰陽雙修法也是氣交神交法,不同於下乘泥水丹法,所謂「犯淫喪失長生寶,灑肉穿腸道在心」。(張三豐《無根樹》)此派功法層次多,顯的繁瑣復雜,如築基分為小築基、大築基,煉已分為內煉己、外煉己;築基又分為養己一層,養己又分為自養、相養,並發明內養己、外煉己罰心傳工訣;煉心法分為九層,葯物分作三層,煉功分為五關。因而不及東派明了簡易,易於為人所把握。西派傳代大江西派九字:「西通道、大江東、海天空」。西派的主要著作有:李西月的《道竅談》、《三車秘旨》、《九層煉心法》、《後天串述》、《無根樹道情注釋》、《文終經》、《太上十三經》;汪啟囗的《性命要旨》、《教外心法》;柯懷經的《養生篇》等。

其他的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其他的像你說的蜀山,那是近代小說中出現的,至少我在歷史文獻上沒有看到

熱點內容
駐馬店上蔡縣郵編 發布:2021-03-16 21:53:57 瀏覽:888
新發地招聘 發布:2021-03-16 21:51:19 瀏覽:217
漯河大偉 發布:2021-03-16 21:51:07 瀏覽:401
相親愛一家 發布:2021-03-16 21:49:54 瀏覽:504
校園跳蚤市場系統 發布:2021-03-16 21:48:31 瀏覽:929
洛陽到鞏義汽車時刻表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108
男人胖相親 發布:2021-03-16 21:47:49 瀏覽:948
蘇寧鄭州網點電話查詢 發布:2021-03-16 21:47:42 瀏覽:459
同城幫二手良品真假 發布:2021-03-16 21:47:20 瀏覽:227
河南周口甲醇 發布:2021-03-16 21:42:35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