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臨保
Ⅰ 姓荊的人的來歷
起源主要有四:④出自羋(mǐ)姓,以國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姓氏五書注》載,西周初年,楚國先君熊繹被封在荊山一帶(今湖北西部),國號為荊,直到春秋初才改為楚國。楚文王以前的荊君有庶出子孫以國號為姓,稱荊氏,此為未改國號前之受氏。②為楚姓所改。羋姓之後原有楚姓,一支居於秦國,因避秦莊襄王嬴楚之諱,而以原國名荊為氏。③為慶姓所改。據《姓氏考略》所載,春秋時齊國慶氏,至衛者改姓荊。④出自他族。今滿、蒙古等民族均有荊姓。 始祖:熊繹yì。 遷徙: 荊姓源起於周時的楚國,後來荊姓之主源由湖北祖居地遷往當時隸屬楚國的今江蘇揚州一帶落籍,揚州古屬廣陵郡,由於荊姓曾長期繁盛於此地,加之後世繁衍於江南之地的荊姓多由此郡分衍而出,是故後世荊姓有以廣陵為其郡望堂號的。春秋戰國時,在秦國又派生出另一支荊姓,而名聞千古的荊軻卻是另一支由慶姓改姓而來的荊姓,荊軻先世為齊國貴族,因故遷入衛。衛亡於秦後,荊軻北入燕國,可見在很早的時候荊姓已在今陝西、河北、河南有所分布。漢魏三國時,荊姓已有入居今山西省境者,並且其繁衍於今河北雞澤一帶的荊姓已成為當地的大族,由於其地比鄰今山東、河南兩省,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遷居於上述之地。南北朝至隋唐間,荊姓廣布於黃河中下游諸省,並在今山西臨猗落籍,表明於明清兩代榮耀異常的臨猗荊姓入該地甚早。宋元之際,荊姓在南部省份的分布區域進一步擴大,其除繁衍滋長於湖北、江浙之地外,今湖南、四川、重慶、安徽、江西、福建、廣東等地均已有了荊姓人家,後又播遷於兩廣及雲貴。明初,山西荊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湖北、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明中葉以後,漸有陝西涇陽、西安、咸陽等地之荊姓遷居於甘肅、寧夏等西北區。明末張獻忠屠川後,造成川地人口銳減,此後不久的湖廣填四川,有兩湖之荊姓入遷今四川、重慶之地。清康乾年間及其以後,山東高密、萊陽等地之荊姓有伴隨闖關東的風潮入遷於遼寧之大連等東北之地者。大陸解放前夕,有江浙之荊姓入居台灣。如今,荊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河南等地為多。目前荊姓人口列全國第二百八十七位。 郡望: 廣平郡 漢置,治廣平(故城在今河北雞澤東二十里),轄境相當今河北任縣、南和、雞澤、曲周、永年等地。 廣陵郡 西漢為廣陵國,東漢置郡,治廣陵(即今江蘇揚州),轄境相當今江蘇長江以北,射陽湖西南,儀征以東地區。 堂號: 邠慶堂 宋朝荊嗣,累立戰功。太宗時攻太原及幽州,他皆率先陷陣,拜都指揮使。真宗時,為邠慶、環慶副部署,嗣起行伍,一生經一百五十餘戰,未嘗敗北。 其它堂號:①郡望堂號:廣平、廣陵。②自立堂號:受祉、臨保、篤慶、保慶、留余、垂裕、留青、裕後、永恩、啟佑、寶善、廣宗、培源、昌後、谷貽等。 字輩: 安徽渦陽荊氏字輩:玉永獻志為,體校保手大,本家道延常。 湖南辰溪荊氏字輩:楚國宗正太,家發永朝明,祖先建長壽。 名人: 荊軻(?-前227),戰國末俠客。衛國人。其先齊國人,徙於衛。衛人稱為慶卿,後入燕,燕人稱為荊卿,亦稱荊叔。好讀書擊劍,在燕與高漸離友善,並為處士田光所賞識。秦兵逼燕境,燕太子丹謀刺秦王政(始皇帝),因其傅鞫武推薦,得結交田光,他又因田光推薦,被太子丹尊為上卿。燕王喜二十八年(前227),以秦逃亡將軍樊於期的頭和夾有匕首的督亢(今河北易縣、涿縣、固安帶)地圖,進獻秦王。獻圖時,秦王展圖,「圖窮而匕首見」。他持匕首刺王,不中被殺。 荊可,北周孝子。河東猗氏(今山西臨猗)人。苦作養母。母死,絕食三日,廬墓。獲孝子名。受宇文護贊賞。 荊浩,五代後梁畫家。字浩然。生卒年不詳。河內沁水(今山西沁水)人。工詩文,通經史,唐末避亂隱居太行山洪谷,自號洪穀子。荊浩擅山水,注重師法造化,他常攜帶紙筆,在洪谷深處對景寫生,畫松「凡數萬本,方如其真」。畫山水師承張璪、吳道子、項容,師長舍短,加以發展,形成筆墨兩得、皴染兼備的獨特風貌。其畫多作雲中山頂,四面峻厚,主峰聳立,喬柯雜植,溪泉坡岸的全景式山水畫。對北宋山水畫的發展有著極大影響。有《匡廬圖》傳世。荊浩對繪畫理論亦有建樹。著《筆法記》一篇,系統地論述了山水畫的創作方法和藝術准則。指出藝術形象有「真」與「似」之分,認為「似」是「得其形而遺其氣」,而「真」則「氣質俱盛」。進而提出畫有「六要」:氣、韻、思、景、筆、墨,認為「氣者,心隨筆運,取象不惑」;「思者,刪撥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時因,搜妙創真」。凡此等等,皆反映了山水畫於唐末五代在理論研究上所達到的水平。 荊罕儒(?-960),北宋初將領。冀州信都(今屬河北)人。少無賴,曾為盜,後從軍,歷晉漢。至周,從世宗戰高平,征太原,率三千步卒先入敵境,屢有功,擢都指揮使。復從征淮南,積功累官泰州團練使。入宋,改晉州兵馬鈐轄。罕儒雖不知書,然輕財好施,禮接儒士。因欲削平太原割據勢力,恃勇輕進,率千餘騎深入敵境,雖斬殺甚眾,亦遇害。 荊嗣(?-1014),北宋將領。冀州信都(今屬河北)人,罕儒兄之孫。乾德初應募入伍,從李繼勛討河東,戰功卓著。復從太祖征太原,率先陷陣,以功補御龍值。太平興國初,遷天武軍校,從太宗在太原和幽薊,以功補龍猛副指揮使。後屢與契丹作戰,屢建奇功,累遷都指揮使、都巡檢使、團練使。真宗時,官至邠、寧、環、慶副部署卒。嗣起於卒伍,經一百五十餘戰,積功甚著,官至方面統帥。 荊政芳,明臣。字山甫。湖南漵浦人。永樂四年(1406)進士。任山東提舉道,轉交趾僉事。為官廉謹自守,風紀凜然。巡歷沱江,聞傘員山有神曰「媚娘」,為民害,祭必以人。乃移文勒碑,嚴加禁止,民賴以安。致仕歸,卒年八十餘。 荊茂,明臣。字廷春。湖南寧遠人。成化十四年(1478)進士。選庶吉士,遷河南道御史。立朝剛直,不避權要,出按廣西、浙江,大書「清白」二字自誓。後歷官雲南副使、浙江按察使,再調福建。因宦官劉瑾擅權,遂致仕歸。 荊道乾,清臣。字建中。山西臨晉(今臨猗)人。乾隆中期舉人。歷官知縣、知府至江蘇布政使,安徽巡撫。乾隆中,長期任州縣官,以「清官」著名。嘉慶初年,先後疏陳州縣存留俸薪役食及驛站經費解蕃庫請支之弊;請禁征漕浮收;整頓運丁屯田,頗著績效,嘉慶七年卒。 荊中允(1849-1927),清末儒醫。名致信,號憑虛子。平度人。自幼業儒,青年時教書兼學歧黃術,潛心研究醫葯學典籍,結合臨床作通俗注釋。著述有《本草易讀》、《先聖遺范》等二十餘種。 荊其壽(約1855-?),清學者。字伯仁,吉林人。平生酷愛經學,尤精子、史,肆志詩賦、書法。精美墨跡,時人珍藏。光緒十七年(1891),參與修《吉林通志》。以主簿充琿春靖邊後路辦事官,掌省練軍文案,改任延吉招墾局委員。後游幕敦化、伯都訥(吉林扶余)、吉林、長春訪府,待以賓禮。時輿稱其有義士風,處事篤誠。 其他荊姓名人有東漢將領荊邯;唐詩人荊叔;宋大臣荊大聲,將領荊葵;元大臣荊元剛;明大臣荊州俊、荊可棟,學者荊來貢、荊芸等。近當代荊姓名人有政治家荊漢傑、荊福生,國民黨官員荊鳳崗,物理學家荊寶全,通訊專家荊振昌,電子學家荊其一、荊顯英,自動控制專家荊兆壽,力學家荊武興,材料專家荊天輔,軍工專家荊睦才,生物學家荊玉祥,醫學家荊健英、荊爾賓,心理學家荊其誠、荊在京,企業家荊寶旺、荊躍,經濟學家荊林波,政治學家荊知仁,哲學家荊會本,歷史學家荊三林,語言學家荊貴生、荊允敬,作家荊竹、荊歌,書法家荊向海、荊繼謙,畫家荊鵬舉、荊志偉,影視演員荊明華,電視主持人荊華,攝影師荊強,戲曲評論家荊樺,秦腔琴師荊生彥等。 山東荊氏說: 聽父輩說 祖上來自山西洪桐縣大槐樹下 老哥三個在這里住了沒多久便分開了 老二去了山東濱州以南謝家灶 老三去了天津魏南窪 因特殊的故事 本來由老大管理的祖宗家譜卻被天津老三不告而取走 世世代代至今未還 作為老大的後人 我們世世代代每一個人的心中便多了這么一個遺憾
Ⅱ 蔡邕的最知名的辭賦是什麼
詩作編輯本段 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展轉不可見。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長相憶
歌
練余心兮浸太清。滌穢濁兮存正靈。和液暢兮神氣寧。情志泊兮心亭亭。嗜欲息兮無由生。踔宇宙而遺俗兮眇翩翩而獨征。
答對元式詩
伊余有行。爰戾茲邦。先進博學。同類率從。濟濟羣彥。如雲如龍。君子博文。貽我德音。辭之集矣。穆如清風。
答卜元嗣詩
斌斌碩人。貽我以文。辱此休辭。非余所希。敢不酬答。賦誦以歸。
翠鳥詩
庭陬有若榴。綠葉含丹榮。翠鳥時來集。振翼修形容。回顧生碧色。動搖揚縹青。幸脫虞人機。得親君子庭。馴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齡。
初平詩
暮宿河南悵望。天陰雨雪滂滂。
酸棗令劉熊碑詩
一
碑雲。君諱熊。字孟□。廣陵海西人也。清越孤竹。德牟產奇。誠宜褒顯。昭其憲則。乃相□咨度諏詢。採摭謠言。刊□詩三章。其辭曰。
清和穆鑠。實惟干巛。惟岳降靈。篤生我君。服骨叡聖。允鍾厥醇。誕生歧嶷。言協典墳。懿德震耀。孝行通神。動履規繩。文彰彪繽。成是正服。以道德民。
二
有父子然後有君臣。理財正辭。束帛戔戔。□夢刻像。鶴鳴一震。天臨保漢。實生□勛。明試賦授。夷夏已親。嘉錫來撫。潛化如神。其神伊何。靈不傷人。
三
猗歟明哲。秉道之樞。養□之福。匪德之隅。淵乎其長。渙乎成功。政暇民豫。新我□通。用行則達。以誘我邦。賴茲劉父。用說其蒙。澤零年豐。黔首歌頌。
述行賦
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是時梁翼新誅,而徐璜、左悺等五侯擅貴於其處。又起顯陽苑於城西,人徒凍餓,不得其命者甚眾。白馬令李雲以直言死,鴻臚陳君以救雲抵罪。璜以余能鼓琴,白朝廷,敕陳留太守發遣余。到偃師,病比前,得歸。心憤此事,遂托所過,述而成賦。
余有行於京洛兮,遘淫雨之經時。塗邅其蹇連兮,潦污滯而為災。乘馬蹯而不進兮,心鬱悒而憤思。聊弘慮以存古兮,宣幽情而屬詞。
夕宿余於大梁兮,誚無忌之稱神。哀晉鄙之無辜兮,忿朱亥之篡軍。歷中牟之舊城兮,憎佛肸之不臣。問甯越之裔胄兮,藐髣髴而無聞。
經圃田而瞰北境兮,悟衛康之封疆。迄管邑而增感嘆兮,慍叔氏之啟商。過漢祖之所隘兮,吊紀信於滎陽。
降虎牢之曲陰兮,路丘墟以盤縈。勤諸侯之遠戍兮,侈申子之美城。稔濤塗之愎惡兮,陷夫人以大名。登長坂以淩高兮,陟蔥山之蕘陘;建撫體以立洪高兮,經萬世而不傾。回峭峻以降阻兮,小阜寥其異形。岡岑紆以連屬兮,溪谷夐其杳冥。迫嵯峨以乖邪兮,廓嚴壑以崢嶸。攢棫樸而雜榛楛兮,被浣濯而羅生。步亹菼與台菌兮,緣層崖而結莖。行游目以南望兮,覽太室之威靈。顧大河於北垠兮,瞰洛汭之始並。追劉定之攸儀兮,美伯禹之所營。悼太康之失位兮,愍五子之歌聲。
尋修軌以增舉兮,邈悠悠之未央。山風汩以飆涌兮,氣慅慅而厲涼。雲郁術而四塞兮,雨蒙蒙而漸唐。僕夫疲而瘁兮,我馬虺隤以玄黃。格莽丘而稅駕兮,陰曀曀而不陽。
哀衰周之多故兮,眺瀕隈而增感。忿子帶之淫逆兮,唁襄王於壇坎。悲寵嬖之為梗兮,心惻愴而懷慘。
乘舫州而湍流兮,浮清波以橫厲。想宓妃之靈光兮,神幽隱以潛翳。實熊耳之泉液兮,總伊瀍與澗瀨。通渠源於京城兮,引職貢乎荒裔。操吳榜其萬艘兮,充王府而納最。濟西溪而容與兮,息鞏都而後逝。愍簡公之失師兮,疾子朝之為害。
玄雲黯以凝結兮,集零雨之溱溱。路阻敗而無軌兮,塗濘溺而難遵。率陵阿以登降兮,赴偃師而釋勤。壯田橫之奉首兮,義二士之俠墳。淹留以候霽兮,感憂心之殷殷。並日夜而遙思兮,宵不寐以極晨。候風雲之體勢兮,天牢湍而無文。彌信宿而後闋兮,思逶迤以東運。見陽光之顯顯兮,懷少弭而有欣。
命僕夫其就駕兮,吾將往乎京邑。皇家赫而天居兮,萬方徂而星集。貴寵煽以彌熾兮,僉守利而不戢。前車覆而未遠兮,後乘驅而競及。窮變巧於台榭兮,民露處而寢洷。消嘉榖於禽獸兮,下糠粃而無粒。弘寬裕於便辟兮,糾忠諫其駸急。懷伊呂而黜逐兮,道無因而獲人。唐虞渺其既遠兮,常俗生於積習。周道鞠為茂草兮,哀正路之日歰。
觀風化之得失兮,猶紛挐其多遠。無亮采以匡世兮,亦何為乎此畿?甘衡門以寧神兮,詠都人而思歸。爰結蹤而回軌兮,復邦族以自綏。
亂曰:跋涉遐路,艱以阻兮。終其永懷,窘陰雨兮。歷觀群都,尋前緒兮。考之舊聞,厥事舉兮。登高斯賦,義有取兮。則善戒惡,豈雲苟兮?翩翩獨征,無儔與兮。言旋言復,我心胥兮。
蔡邕詩歌現流傳有400多首。但由於當時戰亂連年,沒有保存原稿流傳下來,均由其女蔡琰,在曹操的救助下,憑借驚人的記憶力默寫而來。
Ⅲ 北京買車價格很便宜是否是騙局。
便宜車確實有欺詐消費者的現象存在,購買需謹慎。網上報價眾多,其中必定魚龍混雜,一些超低價並非北京正規4s店的報價,而是僅提供購車的相關服務,實質就是「中介」,甚至是虛假宣傳,專門通過低價來騙取外地消費者來北京購車,從新聞報道中也能看到多起北京當地二級汽車代理商欺詐消費者來京購車的案例。
北京買車的確便宜不少,並非所有便宜車都是騙局。北京作為一個直轄市,經銷商很多,意味著競爭壓力很大。如圖是一汽大眾在北京市的經銷商,總計有39家;而上海和廣州分別只有17和9家經銷商。並且汽車行業講究區域營銷,意思就是國內市場分為多個區域,例如華南區、西南區、華北區等等,而區域各自管理自己的經銷商,價格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銷售情況來自行調整。
(3)河南臨保擴展閱讀:
異地購車注意事項:
1、成本問題:如果到另一個城市購車,距離近的不說,如果距離遙遠,這其中耗費的時間和金錢成本都不能忽視,還有餐飲費、過路費、住宿費等等。
2、上牌問題:這個應該是異地購車最關心的問題,確認上牌地的車管所,是否允許異地購車,回來交稅上牌;提車時確認拿到了正規發票和車輛合格證,否則無法上牌。
3、臨保臨牌問題:如果提車後駕車離開北京,必須在北京車管所辦理臨時牌照,否則沒有臨牌上路要被罰款並扣12分。建議駕車離開北京前給車子買好商業險,比如車損險、三者險等。
Ⅳ 誰是江西省進賢縣的幫幫!
舒氏原籍江南上圳人氏,在顓頊時以舒子之國封舒鳩於舒城,賜以為姓,派發廬江,系傳京兆平陽二郡由來舊矣。(現安徽有個舒城縣)溯自先唐舒敬公乃元和八年進士及第,元輿其名也。字子敬,詔為駙馬,六部大臣稱為敬公,後未理國事,由江南遷江西南昌府進賢縣岩門塘落業,數傳至有能,生三子,長致和次致遠三致達,自大宋真宗舉孝廉,三聘我祖致和公,仰沐聖朝之恩,由兵部侍郎賜進士出身,先任長沙大理太守,後調辰州(郴州),致任遂未返籍,入漵浦(水邊)。和公住陣堡灣,遠公住大潭,達公居漵邑。三公傳四世,至保歸保臨保達保譽,五世惟元惟新惟聖惟,傳系歸譽之後散居各省,嗣孫繁甚,繼繼承承。越元及明初,十有餘世,干戈擾攘我鼻祖豫文,由黃州麻城縣鴨子池蘆篙壩河邊黃潭遷徙來蜀,落業瀘東安賢鄉石馬場,故葬鎮腳山,始知鼻祖福澤大功德遠,天相吉,人鍾毓。八子皆勤儉興家,詩書訓後。長華國居?,次華廷居舒灣,三華堂住住居楊嘴,四華陽住石馬場,八華秀住方山,華俊華傑華清居址無稽。前輩題有七言四韻以遺後人詩曰:江右始祖入瀘陽,石馬背上選田莊。雲錦山前東見水,落泥灘上寄牛場。簸箕紅豆分次序,鎮腳祖墳蔭八郎。年年拜掃蒸嘗祭,我家子孫個個強。傳至十六世,遭獻賊之亂,譜牒失於兵災,昭穆紊亂,尊卑混淆。詩句猶嘖嘖人口,幸舒氏之福未艾,長房有法禮法坤。三房有祈階祈智,自遵義還瀘仍歸故里。豫文之後仍各守舊業。由明及清二十餘世,考之寺墓,碑碣尤於家,乘殘缺得其世系。倘不修譜志之昭穆紊也,班名淆也,安能敦宗睦族成一家之孝友乎,況鎮腳祖山林已驀售。魏氏族眾構訟沭州,尊朱(諱)錫轂明斷定邊界。同族商議,若無碑譜,幾為他族吞噬。因豎碑修譜以示不忘,且置山土糧業,以為拜掃之資,爰將我族來州原由及本朝回里祖先生遷卒葬宦學居址一一注譜,以俟孝子戀孫時時觀覽了如指掌庶識。鼻祖由來我族繁衍非惟江陽一郡而已,至永川富順南溪永寧遵義皆我鼻祖苗裔焉。若州之列,膠庠入咸,均參典吏,登虎榜,固屬寥寥,而後之閱碑譜者當思唐明兩朝,鼎甲之盛,才人濟濟,震於當時,奮然步武前代,抑亦族眾等,作譜之厚望也。予不揣固陋,因筆之譜端,以待後人參考焉爾。道光十有七年歲次丁酉花朝月吉旦瀘陽二十三世嗣孫文生舒朝臣,字廷弼號鳳岡(沭王,敬舉),道光丙申秋,始祖墓山為他人所侵,賴州牧判定照舊規管業,因賦四韻:始祖埋光數百秋,金精相耀射鬥牛。嗣孫羅拜守故冢,宵小窺探越鴻溝。張綱蜘蛛費巧計,高懸水鏡照奸謀。先塋界定勞神父,世世苗裔宜培修。其芳步原韻一首:始祖流傳數百秋,佳城久已卜眠牛。前人葬此貽塋墓,後嗣承來照界溝。不料狂徒貪吉穴,哪知犬輩助奸謀。憲堂斷定欽神判,再囑同宗好護修。蕙芳於新譜修成賦七律一首:墳塋界定譜當謀,訪問家乘費搜冥。明代入川知本末,清時復業得源流。寒窗拈管昭穆序,暑夜挑燈族姓收。囑咐平陽讀書者,六旬甲屆宜重修。 舒氏族譜序
家有譜國有史,其義一也。則明是非,辨得失,彰善癉惡而已。譜也者,自仁親等。而上之至於祖,自義率親等,而下之至於禰,終始相維,遐邇畢達親親也。親親仁也,而孝道行其間也。宋之中葉,瀘陵歐陽氏眉山蘇氏修家譜,規模次第,垂為令典。後世多遵行之。凡豫蜀之有譜者,咸自歐蘇二家始。往往失於兵災,其間學士大夫猶或綱羅於灰燼,而編氓之家輟,而弗講者多矣。舒生洪鰲,游太學通曉大義。予嘗過其家,則見諸父昆弟雍雍如也,魚魚如也。凡燕會尊卑有序,親疏其間,知其世澤淵源,講求軌物者素矣,因譜。予言曰,吾家先由江右入瀘陽籍,原在州治之石馬場舒壩,遭獻賊之亂避兵黔西,譜失,世系無考,凱旋後,祈階法禮諸公,由黔西而瀘,復家於瀘東之大灣舒壩,迄鰲已六世矣。時恐世遠年湮,丁繁族眾,遠邇不齊,遷徙無定,名號任意而各立房分亦,因而無稽。誼屬本支而反北,為同姓之說者心竊傷之,敢請序其巔末。予謂人生之初,始於父子一本也。嗣是而為會元來罤,為雲礽為耳為塗人為胡越,則萬殊也,由萬殊而一,本則莫若尊祖,惟尊祖故敬宗收族,能收族則敦睦至,敦睦則祥瑞生,太和洋溢,翔洽無方。論者以譜屬之,仁人孝子盡有確乎。其不爽者竊歡風之頹也,重聲華昧大義,本一派也,而篳路藍縷則曰非吾宗也,本疏逖也。而聲施欒赫,則曰吾同宗也,甚至爪牙雀角訐訟不休,一室操戈,居然快事。唐太宗時,胡越一家嘆曰:自古未有,嗟乎,今之骨肉仇讎,曾胡越之不若哉,何其悖也。所以瀘陵之譜一視而同仁,眉山之譜尊尊而親,親彼二子者,其預識末世之流弊而修譜,以為維挽歟。抑亦仁人孝子之用心,以為家乘休光歟。因舒生之請而言修譜之得如此,無譜之失如彼,敢以質世之知言者。瀘陽庠生古世膜拜撰二十二世嗣孫國學舒洪(琳、鰲)道光十七年歲次丁酉蕤賓月吉旦庠生舒朝臣敬錄
舒氏族譜序
竊思家之譜猶如國之史,然史以庄獻典,譜以序昭穆。是譜之有關於仁孝也大矣。舒氏之族於楚也,由來舊矣。故譜編其所自始,記其所由來。序昭穆衍枝幹,布祖宗之精思,使千載後奉為典型,世世子孫永守勿替。故凡族姓之始亦同室之所由分也。後之人因人丁繁盛,不知祖考之所,自出集祖之所由分者有之。予族皆因本支微漏,失其傳,受者甚多,使不有所,以紀之。則伯叔昆季之倫將有,視若秦越。予滋戚矣,不覺惻然心傷,因有立譜之舉。是舉也,為我舒氏一族序,昭穆之源流,故曰:莫為於前雖美弗彰,莫為於後雖盛弗傳。今時述前垂後,以表於世。黃帝後,我祖自宋季以來,原籍居於江南盧州府舒城縣,小地名六蓋塘人氏。我舒氏一派在顓頊時,因封舒鳩以舒子之國,賜以得姓。音屬徽派衍廬江,系傳平陽京兆二郡其前此矣。溯厥舒氏老譜,聊以傑出者志之。唐之時有舒璘(字文靜)在宋為中憲大夫,舒卞(字彥循)在宋為兵部侍郎,在宋時舒亶(字朝元)為御史大夫,舒津(字通叟)在宋為吏部總宰,舒棠(字甘吉)進士出身,職升河南按察司,舒裳(字元吉)進士出身,先任南京大理,後升辰州刺史,元之時舒潤主刑部侍郎,有國綱國紀,兄弟宏才博學,國綱由嵗進而任省教諭,國紀由選拔而職授廣東惠州府和平縣稅課司,綱紀二始祖致和派發四房,保歸保臨保達保譽,分派居址俱見房首。茲以公之世繫上溯四代之本源,下開萬世之統緒,而為之祝曰:繼述相承千秋業,蘭桂芬芳萬代香。漵邑十三世嗣孫致禮敬撰
重慶府巴縣:祖籍湖南辰州府辰溪縣塘人氏,移於四川重慶府巴縣忠一甲地名,石壁下壩四房太祖翔公嗣孫文堯張氏世系圖。潼川府遂寧縣:原籍湖廣辰州府辰溪縣,移來綿州重慶府巴縣等處落業。大房保歸公(次子)辰溪縣惟新公向氏(生三子)嗣孫在川發派世系圖。班名:遷辰派發始,高田自發更。楚是傳傳久,尚永丐廷興。興七代循還,方兩轉大房宏通嗣孫於大明洪武二年移於安岳南落業。鼻祖盧和公(字江源)婆姜氏(男)成六匡氏生四子。瀘州石馬場原籍江右南昌府進賢縣,暨遷黃州府麻城縣地名鴨子池蘆篙壩長河邊黃潭於洪武二年。鼻祖舒豫文,移川入瀘陽生八房派發居址。始祖舒豫文(墳葬雲錦山下鎮腳山癸山丁向)羅氏生八子:長華國李氏,次華庭張氏,三華堂黃氏,四華陽王氏。十六世舒壩長房派發:啟宸(十六)→法禮(十七)羅氏(四子)楊氏 啟耀(十六)→法坤(十七)傅氏(四子)石馬場三房派發:應鸞(應字班為五房)高氏五子→尚榮(尚字班為八房)劉氏四子(字翠台),尚華劉氏一子(字良台)→爾儀(爾字班為九房)丁氏→儀公長子世英(世字班為十三房)劉氏五子。瀘州鳳儀舒壩原籍江右,既遷黃州麻城縣,明初入瀘,鼻祖豫文公生八子,嗣孫派發居址世系圖(豫文公葬雲錦山下鎮腳山癸山丁向,華國公亦葬此山)。舒壩班名:明朝:文華開治永,鳴德繼和陽。 先達覺加後,名號次第祥。本朝:九啟法正仕,連子洪朝芳。 賢守安邦大,良士懷道光。 宗遠彥必顯,源清運定揚。 高耀祖澤在,明廷昭瑞長。
瀘州安賢鄉大灣舒惟俸(石氏?何氏?)生祈階(趙氏)生應鸞(高氏)生五子,派發居址世系圖。大灣班名:明朝:文華開治永,鳴德繼和揚。 先達元惟後,名號次第祥。本朝:祈應尚爾世,希如元朝芳。賢守安邦大,良士懷道光。 宗遠彥必顯,源清運定揚。 高耀祖澤在,明廷昭瑞長。大房(應鸞公長子):尚用(字相台)余氏五子→長爾容(二子)世縉(號三策)李氏三子。安賢鄉苟灣即銅鑼灣二房(應鸞公次子):尚榮生四子→爾茂(陳氏),爾祈(張氏),爾禎(尹氏),爾仲(劉氏)。班名:明朝:文華開治永,鳴德繼和揚。 先達元惟後,名號次第祥。本朝:祈應尚爾世,希如元朝芳。賢守安邦大,良士懷道光。 宗遠彥必顯,源清運定揚。 高耀祖澤在,明廷昭瑞長。三房(應鸞公三子):尚華(字銀台)劉氏一子→爾儀丁氏生五子。班名:明朝:文華開治永,鳴德繼和揚。 先達元惟後,名號次第祥。本朝:祈應尚爾世,希如元朝芳。賢守安邦大,良士懷道光。 宗遠彥必顯,源清運定揚。 高耀祖澤在,明廷昭瑞長。廬舍:慈竹林學堂 楊灣磚房子 石灘塘水口屋基,長灘儀公長子世英(劉氏)五子→希元(李氏、鄧氏一子),希壽,希科,希敏(鄧氏四子)。儀公次子世藻(王氏、陳氏)四子→希永(李氏),希遠(萬氏),希長,希久(鄧氏)。儀公三子世蔭(徐氏)五子。四房(應鸞公四子):尚才(字文台)楊氏。五房(應鸞公五子):尚德(字林台)黃氏一子。
安賢鄉楊嘴惟宣公(子)→祈用公(子)→應誠(雷氏、戚氏)生三子→尚才,尚玉,嗣孫派發居址世系圖。廬舍:楊嘴水井坎上, 新屋基大路上, 馬灣
安賢鄉橫房應太公生→尚輔一子→爾林(李氏)一子→世榮(盧氏)一子→希古(王氏)六子。廬舍:橫房龍灣 熊灣大灣 高山
查爾儀生子五人,長世英,次世藻,三世蔭。世蔭(徐氏)生五子→希朝(陳氏),希祿(粱氏),希毅(張氏),希安(童氏),希任(徐氏)。
Ⅳ 姓荊的人有多少
起源主要有四:④出自羋(mǐ)姓,以國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姓氏五書注》載,西周初年,楚國先君熊繹被封在荊山一帶(今湖北西部),國號為荊,直到春秋初才改為楚國。楚文王以前的荊君有庶出子孫以國號為姓,稱荊氏,此為未改國號前之受氏。②為楚姓所改。羋姓之後原有楚姓,一支居於秦國,因避秦莊襄王嬴楚之諱,而以原國名荊為氏。③為慶姓所改。據《姓氏考略》所載,春秋時齊國慶氏,至衛者改姓荊。④出自他族。今滿、蒙古等民族均有荊姓。始祖:熊繹yì。 遷徙:荊姓源起於周時的楚國,後來荊姓之主源由湖北祖居地遷往當時隸屬楚國的今江蘇揚州一帶落籍,揚州古屬廣陵郡,由於荊姓曾長期繁盛於此地,加之後世繁衍於江南之地的荊姓多由此郡分衍而出,是故後世荊姓有以廣陵為其郡望堂號的。春秋戰國時,在秦國又派生出另一支荊姓,而名聞千古的荊軻卻是另一支由慶姓改姓而來的荊姓,荊軻先世為齊國貴族,因故遷入衛。衛亡於秦後,荊軻北入燕國,可見在很早的時候荊姓已在今陝西、河北、河南有所分布。漢魏三國時,荊姓已有入居今山西省境者,並且其繁衍於今河北雞澤一帶的荊姓已成為當地的大族,由於其地比鄰今山東、河南兩省,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遷居於上述之地。南北朝至隋唐間,荊姓廣布於黃河中下游諸省,並在今山西臨猗落籍,表明於明清兩代榮耀異常的臨猗荊姓入該地甚早。宋元之際,荊姓在南部省份的分布區域進一步擴大,其除繁衍滋長於湖北、江浙之地外,今湖南、四川、重慶、安徽、江西、福建、廣東等地均已有了荊姓人家,後又播遷於兩廣及雲貴。明初,山西荊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湖北、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明中葉以後,漸有陝西涇陽、西安、咸陽等地之荊姓遷居於甘肅、寧夏等西北區。明末張獻忠屠川後,造成川地人口銳減,此後不久的湖廣填四川,有兩湖之荊姓入遷今四川、重慶之地。清康乾年間及其以後,山東高密、萊陽等地之荊姓有伴隨闖關東的風潮入遷於遼寧之大連等東北之地者。大陸解放前夕,有江浙之荊姓入居台灣。如今,荊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河南等地為多。目前荊姓人口列全國第二百八十七位。 郡望:廣平郡漢置,治廣平(故城在今河北雞澤東二十里),轄境相當今河北任縣、南和、雞澤、曲周、永年等地。廣陵郡西漢為廣陵國,東漢置郡,治廣陵(即今江蘇揚州),轄境相當今江蘇長江以北,射陽湖西南,儀征以東地區。 堂號:邠慶堂宋朝荊嗣,累立戰功。太宗時攻太原及幽州,他皆率先陷陣,拜都指揮使。真宗時,為邠慶、環慶副部署,嗣起行伍,一生經一百五十餘戰,未嘗敗北。其它堂號:①郡望堂號:廣平、廣陵。②自立堂號:受祉、臨保、篤慶、保慶、留余、垂裕、留青、裕後、永恩、啟佑、寶善、廣宗、培源、昌後、谷貽等。 字輩:安徽渦陽荊氏字輩:玉永獻志為,體校保手大,本家道延常。湖南辰溪荊氏字輩:楚國宗正太,家發永朝明,祖先建長壽。 名人:荊軻(?-前227),戰國末俠客。衛國人。其先齊國人,徙於衛。衛人稱為慶卿,後入燕,燕人稱為荊卿,亦稱荊叔。好讀書擊劍,在燕與高漸離友善,並為處士田光所賞識。秦兵逼燕境,燕太子丹謀刺秦王政(始皇帝),因其傅鞫武推薦,得結交田光,他又因田光推薦,被太子丹尊為上卿。燕王喜二十八年(前227),以秦逃亡將軍樊於期的頭和夾有匕首的督亢(今河北易縣、涿縣、固安帶)地圖,進獻秦王。獻圖時,秦王展圖,「圖窮而匕首見」。他持匕首刺王,不中被殺。荊可,北周孝子。河東猗氏(今山西臨猗)人。苦作養母。母死,絕食三日,廬墓。獲孝子名。受宇文護贊賞。
Ⅵ 誠求答案..急..各位拜託了啊
司母戊鼎是中國商代後期(約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王室祭祀用的青銅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一家的農地中出土,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又稱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口寬79厘米、重832.84千克,鼎腹長方形,上豎兩只直耳(發現時僅剩一耳,另一耳是後來據另一耳復制補上),下有四根圓柱形鼎足,是中國目前已發現的最重的青銅器。該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所鑄。
鼎為中國古代炊食器。中國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現了陶制的鼎。而其真正的發展最高峰則出現在商朝和西周時期,尤其是商代以鼎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製作,盛行於商周時期,延續到漢代。在奴隸制鼎盛時代,被用作「別上下,明貴賤」,是一種標明身份等級的重要禮器。文獻記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載「鑄九鼎,像九州」。又有成語一言九鼎、問鼎中原、三足鼎立等。青銅鼎的前身是原始社會的陶鼎,本來是日用的飲食容器,後來發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並被籠罩上一層神秘而威嚴的色彩。在古代,鼎是貴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載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國家政權的象徵,《左傳》有載:「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商紂暴虐,鼎遷於周」。鼎大多為三足圓形,但也有四足的方鼎。(司母戊鼎便是最負盛名的四足大方鼎)
母戊鼎是商後期(約公元前十四世紀至公元前十一世紀)鑄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於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此鼎形制雄偉,重達 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口寬79厘米,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司母戊鼎初為鄉人私自挖掘,出土後因過大過重不易搬遷,私掘者又將其重新掩埋。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新中國成立後,於1959年入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鼎身呈長方形,口沿很厚,輪廓方直,顯現出不可動搖的氣勢。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無紋飾的長方形素麵外,其餘各處皆有紋飾。在細密的雲雷紋之上,各部分主紋飾各具形態。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麵周圍以饕餮作為主要紋飾,四面交接處,則飾以扉棱,扉棱之上為牛首,下為饕餮。鼎耳外廓有兩只猛虎,虎口相對,中含人頭。耳側以魚紋為飾。四隻鼎足的紋飾也匠心獨具,在三道弦紋之上各施以獸面。據考證,司母戊鼎應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紋飾、工藝均達到極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銅文化頂峰時期的代表作。
司母戊鼎的提手文飾同樣精美。兩只龍虎張開巨口,含著一個人頭,後世演變成「二龍戲珠」的吉祥圖案。一般認為,這種藝術表現的是大自然和神的威懾力。現在卻有人推測,那個人是主持占卜的貞人,他主動將頭伸入龍虎口中,目的是炫耀自己的膽量和法力,使民眾臣服於自己的各種命令,完全是可能的:當時的貞人出場時都牽著兩頭猛獸,在青銅器和甲骨文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圖案。
此鼎器形龐大渾厚,其腹部鑄有「司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所鑄。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為整體鑄成,鼎耳是在鼎身鑄好後再裝范澆鑄的。鑄造這樣高大的銅器,所需金屬料當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須有較大的熔爐。經測定,司母戊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其他0.8%。與古文獻記載制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顯示出商代青銅鑄造業的生產規模和技術水平。
西周晚期器物。道光末年出於陝西省岐山縣。由作器人毛公(廠音)得名。直耳,半球腹,矮短的獸蹄形足,口沿飾環帶狀的重環紋。銘文32行499字,乃現存最長的銘文:完整的冊命。共五段:其一,此時局勢不寧;其二,宣王命毛公治理邦家內外;其三,給毛公予宣示王命之專權,著重申明未經毛公同意之命令,毛公可預示臣工不予奉行;其四,告誡勉勵之詞;其五,賞賜與對揚。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毛公鼎為西周晚期的宣王時期器物。清道光末年於陝西岐山出土的重器。銘文長達四百九十七字,為皇皇鉅制,被譽為「抵得一篇尚書」。其內容是周王為中興周室,革除積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輔佐周王,以免遭喪國之禍,並賜給他大量物品,毛公為感謝周王,特鑄鼎記其事。其書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奇逸飛動,氣象渾穆筆意圓勁茂雋 ,結體方長,較散氏盤稍端整。李瑞清題跋鼎時說:「毛公鼎為周廟堂文字,其文則尚書也,學書不學毛公鼎,猶儒生不讀尚書也。」
全銘文辭精妙而完整,古奧艱深,是西周散文的代表作,例如文章的第一段:
王若曰:「父歆,丕顯文武,皇天引厭劂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率懷不廷方亡不覲於文武耿光。唯天將集厥命,亦唯先正略又劂辟,屬謹大命,肆皇天亡,臨保我有周,丕鞏先王配命,畏天疾威,司余小子弗,邦將曷吉?跡跡四方,大從丕靜。嗚呼!懼作小子溷湛於艱,永鞏先王」。
【名稱】人面魚紋彩陶盆
【類別】陶器
【年代】新石器時代
【文物原屬】仰韶文化遺物
【文物現狀】20世紀50年代陝西省西安市半坡村出土,現收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外形】高16.5厘米,口徑39.8厘米。
【評價】人面魚紋彩陶盆,是原始美術、原始文字和原始藝術的結晶。
【相關資料】
人魚合體
人面魚紋彩陶是新石器時代陶器珍品。彩陶是在陶器表面以紅黑赭白等色作畫後燒成,彩畫永不掉落。此盆由細泥紅陶製成,敞口卷唇,盆內壁用黑彩繪出兩組對稱的人面魚紋。人面概括成圓形,額的左半部塗成黑色,右半部為黑色半弧形,可能是當時的文面習俗。眼睛細而平直,鼻樑挺直,神態安詳,嘴旁分置兩個變形魚紋,魚頭與人嘴外廓重合,加上兩耳旁相對的兩條小魚,構成形象奇特的人魚合體,表現出豐富的想像力,人頭頂的尖狀角形物,可能是發髻,加上魚鰭形的裝飾,顯得威武華麗。同樣內容的彩陶盆,半坡遺址中曾出土幾件。
傑出的彩陶藝術
中國遠古的文明淵遠流長,形成於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文化發展的一支主幹,它展現了中國母系氏族制度從繁榮至衰落時期的社會結構和文化成就,其中彩陶藝術達到了相當完美的境地,成為中國原始藝術創作的範例,這件彩陶盆便是其中代表之作。
圖騰崇拜
古代半坡人在許多陶盆上都畫有魚紋和網紋圖案,這應與當時的圖騰崇拜和經濟生活有關,半坡人在河谷階地營建聚落,過著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定居生活,兼營採集和漁獵,這種魚紋裝飾是他們生活的寫照。人頭上奇特的裝束,大概是在進行某種宗教活動的化妝形象,而稍有變形的魚紋很可能是代表人格化的獨立神靈——魚神,表達出人們以魚為圖騰崇拜的主題。
新石器時代 仰韶文化
這件彩陶盆是兒童瓮棺的棺蓋。仰韶文化流行一種瓮棺葬的習俗,把夭折的兒童置於陶瓮中,以瓮為棺,以盆為蓋,埋在房屋附近。這件陶盆上畫有人面,人面兩側各有一條小魚附於人的耳部。有的學者根據《山海經》中某些地方曾有巫師「珥兩蛇」的說法以為人面魚紋表現的是巫師珥兩魚,寓意為巫師請魚附體,進入冥界為夭折的兒童招魂。
【名稱】:舞蹈紋彩陶盆
【類別】:陶器
【年代】:新石器時代
【文物原屬】:馬家窯文化(距今5100~4700年)遺物
【文物現狀】:
1973年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簡介】:
高14.1厘米,口徑29厘米,盆用細泥紅陶製成。大口微斂,卷唇鼓腹,下腹內收成小平底,施黑彩。口沿及外壁上部採用了一些簡單的線條裝飾,作為主要裝飾的舞蹈紋在內壁上部。陶器內壁內壁飾二組人物手拉手的舞蹈紋圖案。構圖生動,線條洗練,具有較高的藝術鑒賞價值。
舞蹈紋共分三組,每組有舞蹈者五人,手拉著手,踏歌而舞,面向一致。他們頭上有發辮狀飾物,身下也有飄動的飾物,似是裙擺。人物頭飾與下部飾物分別向左右兩邊飄起,增添了舞蹈的動感。更奇妙的是,每組外側兩人的外側手臂均畫出兩根線條,好像是為了表現空著的兩臂舞蹈動作較大和擺動頻繁。西方現代繪畫中把在靜止畫面上表現事物的連續運動視為一種藝術創新,而在中國的原始藝術中就已出現了類似的表現手法,這種大膽的創造不能不使人擊節贊嘆。
【相關資料】:
舞蹈是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表現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的藝術形式,一般用音樂伴奏。舞蹈在原始社會已經產生,先民們用舞蹈來慶祝豐收歡慶勝利祈求上蒼或祭祀祖先,這件彩陶盆就表達了歡樂的主題,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們的智慧和生活情趣。
彩陶盆的設計製作,還體現了當時制陶工藝的熟練和審美思想的進步。舞蹈者的形象以單色平塗的手法繪成,造型簡練明快,三列舞人繞盆沿形成圓圈,下有四道平行道紋,代表地面。盆中盛水時,舞人可與池中倒影相映成趣。小小水盆成了平靜的池塘,池邊歡樂的人群映在池水之上,舞蹈的韻味讓人心醉。
關於舞蹈的內容,有許多不同的看法,但大家一致認同的是它不僅真實生動地再現了先民們群舞的熱烈場面,更形象地傳達出他們生機勃勃的活力。正如德國學者格羅塞所說:「原始的舞蹈才真是原始的審美感情的最直率最完美,卻又最有力的表現。」
尖底瓶為古代盛貯器,用以從河水中取水。其工作原理為:將空瓶放入水中,它在水中自動下沉,注滿水後,由於重心轉移,瓶口朝上豎起,再用繩將瓶吊出水面,從而實現取滿水而滴水不漏。
尖底瓶主要出土於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半坡、廟底溝、西王村類型的遺址中,是仰韶文化的典型器之一。製作材質以泥質和陶制居多。其主要特點是:小口、長腹、尖底,但各文化遺址出土的器形略有差異。半坡人早期使用的尖底瓶頸短,腹鼓,口部剖面呈方形、圓形、半月形、花苞狀、葫蘆狀等不同形式,腹部兩側一對環耳用於穿繩,飾以向左斜的細繩紋;晚期使用的頸長,肩闊,器身呈倒垂的長腰三角形或凹腰尖底狀,附雙耳,飾豎細繩紋和籃紋等。
關於物體的重心及其應用,我國約在六千年前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所認識。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盛水陶罐,其結構為紅陶質地,器形為小直口,細頸,長圓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對稱的雙系,用以穿繩。器表有多繩紋。燒結程度較好,質地堅實。汲水時由於重力作用,瓶口會自然向下,待水將滿時,瓶身自動倒轉,口部向上。這是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及馬家窯文化遺存中發現的尖底瓶略有不同。廟底溝類型的尖底瓶為雙唇,小口,器身瘦長,肩腹部無系。馬家窯文化的尖低瓶為侈口,直頸,折肩,腹有雙系以細泥橙黃陶製成,器表塗淺紅色陶衣,以黑彩繪旋紋,紋飾充滿動感,製作精細。西周時,這種提水壺經過改進,變成了宮廷的玩物――欹器。它也是一種利用重心來調節平衡的器物,空的時候傾斜,裝水不多不少時直立,水裝多了就翻倒。正可謂"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
據蘭州研究史前文化的收藏家張靖先生考證,尖底瓶不是汲水器,也不是欹器。仰韶居民沒有水井,他們生活在河邊上,從河裡面取水,尖底瓶無論從容量運輸等方面都不適合最為水器。此外,張先生還收藏有十多厘米高的小尖底瓶,這樣小的尖底瓶肯定不是用來汲水的。通過實驗,許多尖底瓶並不具備「將空瓶放入水中,它在水中自動下沉,注滿水後,由於重心轉移,瓶口朝上豎起」的功能。作為欹器,更不可能。且不說原始社會人類有沒有這樣的哲學理念,單就尖底瓶的器形來看,就有帶耳的和不帶耳的。不帶耳的尖底瓶,沒有重心支點,不可能「中則正,滿則覆」。張先生在研究中發現了我國甲骨文,金文以及甲骨文以前的文飾符號中有關尖底瓶用法的直接證據。在文飾型符號中,有兩個人雙手擎舉一個尖底瓶,在兩人的胳膊和擎舉著的尖底瓶的下面,是一隻琮。我們知道,琮是一種禮器。這個文飾符號表明:尖底瓶是作為禮器來使用的。此外除了做禮器使用之外,張先生還有一個推測:做暖水瓶用。古人把瓶子特意做成尖底,肯定是有特殊的需要。尖底最突出的功能是比平底器物更容易的插進松軟的物質中。據發掘資料,仰韶文化的居民居的半地穴居室內都設有一個灶坑,和保存火種的砂陶罐。灶坑兼備做飯和取暖雙重功能。灶坑內有燃燒後的灰燼,這些灰燼蓄熱性能非常好,可以長時間保持熱量。仰韶居民為了在冷天或者夜裡也可以喝到熱水,就可以把裝水的尖底瓶很方便的插進灰燼中。需要飲水時取出來,喝完再插進去。由於做暖水瓶用,所以可大可小,可以有耳,也可以無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