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趙青雲
㈠ 陶瓷為什麼在宋代普及推廣為什麼在制瓷技術宋代發展的如此迅猛給當今設計有什麼
宋朝制瓷業出現了突破性的發展,無論是瓷器生產的數量還是質量上都遠勝前代,甚至令後世望塵莫及。「官哥汝定鈞」五大官窯,所產瓷器之精美絕倫的程度令人駭然驚嘆。五大名窯的瓷器,今天已成為天價瓷器的代名詞。隨著制瓷業的發達,各地開始出現大批小型民窯,到南宋時進一步發展,瓷窯數量越來越多,產量也大增。近年來發現的許多窯址,堆積面積都很大。如四川廣元瓷窯鋪遺址,堆積長250米。有的堆積廣達20畝,高達20米。制瓷分工越來越細,景德鎮「陶工、匣工、土木之有局,利坯、車坯、釉坯之有其法,印花、畫花、雕花之有其技,秩然規制,各不相紊」。 景德鎮、吉州、龍泉及廣東、福建沿海成為重要的瓷器產地,並大量外銷。中國在西方得名china (瓷器),宋朝外銷瓷器功不可沒。
論之以瓷藝,宋代是中國傳統瓷藝達到最高美學境界的時代,是「玉的精神」與類玉的品質體現的最為深刻的時代。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使中國在人類制瓷史上登峰造極。宋代瓷器冰肌玉骨般的素雅、沉靜的品質,成為後世瓷業執著追摹的審美風格。「宋瓷」,幾乎成為「玉」義的轉換。同時宋代也是名窯名品輩出、官場民窯相競的時代。耀州窯的青瓷,磁州窯的黑白釉瓷,建窯的天目釉瓷等,雖屬民窯出品,但工藝之精,造型之美,令人嘆為觀止。其餘風流韻,遠播後世。南宋時,窯業良工隨之南下,一部分窯工居景德鎮仿製定瓷,胎骨釉色純白如粉,稱作「粉定」。湖田窯胎骨多以「半刀泥」刻紋,覆以透明青白釉,被稱為「影青」。青白瓷的出現體現了白瓷領域卓越的類玉追求,它不僅使素器「白如玉」,同時也把這種釉色品質廣泛地帶入後來的彩繪瓷器中。
㈡ 趙青雲的人物生平
1953年到開封來參加河南省第一屆源考古訓練班,結業後調安陽專署文教科,年底調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
1955年到北京大學參加全國第四屆考古班學習。先後任發掘組長、業務輔導員、秘書等。
1981年成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任副所長.
1985年退居二線任調研員,從事陶瓷考古研究.
1992年退休仍被原單位返聘至今。並領隊參加考古發掘,先後解決了中國鈞瓷與汝瓷兩大名窯窯口的歷史懸案,對解決柴窯之謎也有所突破。參加過鄭州二里崗、鞏縣鐵生溝、洛陽澗西區、安陽殷墟、臨汝大張、固始侯古堆等大型遺址和墓葬的考古發掘。先後被邀參加上海、北京、西安、鄭州國際、國內等地學術會議30餘次。發表報告、論文50餘篇。出版專著10餘部,分別榮獲河南省科委攻關項目和河南省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優秀論著一、二、三等獎。
㈢ 一錘定音鑒寶專家出場費是多少
北方派:
1.金運昌出場費
金運昌,蒙古族,北京市人,1957年生。金運昌任北京故宮博物院古書畫部副主任。兼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鑒定評估委員會委員、中國收藏家協會咨詢鑒定專家委員會委員等職。1萬/一場
2.賈文忠出場費
賈文忠,字聞鍾,號銅齋,1961年生於北京金石世家,老北京古銅張派第四代傳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九三學社中央教育文化委員會委員 ,碩士研究生導師 。大學文化,北京大學考古系「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研究生班畢業。先後就職於北京市文物局、首都博物館。1萬/一場
3.金申出場費
1949年北京出生,回族。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教授。 [1]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會員。著名佛教文物鑒定專家,文史學家,畫家。1萬/一場
4.耿寶昌出場費
耿寶昌,男,1922年生於北京,祖籍河北束鹿(今辛集市,歸河北省直接管轄),文物鑒定專家,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文物局咨議委員會委員、中國古陶瓷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歷史博物館顧問、首都博物館顧問、炎黃藝術館鑒定委員會會長。長期從事中國古陶瓷及其他古代工藝品的研究,重點研究歷代陶瓷。30萬/一場
5.楊靜榮出場費
楊靜榮,男,1948年生於北京,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復旦大學歷史系畢業。曾在邯鄲陶瓷研究所,從事陶瓷顏料和傳統色釉的研究實驗工作,1979年調入故宮博物院研究陶瓷史至今。1萬/一場
6.單國強出場費
單國強,男,漢族,1942年2月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紹興。1965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入故宮博物院從事文博業務工作。主攻古代書畫史論和書畫鑒定研究。1985年3月任故宮博物院辦公室主任,1988年6月陳列部主任,1998年4月—2002年3月任宮廷部主任。1萬/一場
7.馬未都出場費
馬未都,1955年3月22日出生於北京市,祖籍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文化學者,觀復博物館創辦人及現任館長。50萬/一場
8.丘小君出場費
丘小君,著名的陶瓷評鑒專家,從事陶瓷文物鑒定工作30餘年,居於香港和紐約兩地﹐是香港著名收藏家學會「求之雅集」的董事和陶瓷鑒定顧問,還兼任海內外多家拍賣行、博物館的徵集顧問。3萬/一場
9.歐陽朝霞出場費
歐陽朝霞,央視《尋寶》欄目特邀專家,中國地質大學寶石學碩士學位,持有國家注冊拍賣師證書、文物拍賣單位專家證書。她現任北京越王珠寶會所總經理。CCTV—1《尋寶》節目珠寶玉石鑒定專家,《私人財富》等多家媒體珠寶鑒賞、收藏欄目專欄作家,珠寶鑒賞收藏與拍賣方向資深講師。1萬/一場
10.蔣文光出場費
蔣文光, 男,1938年4月生,漢族,上海市嘉定區人,1963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全國著名書畫、金銀器、碑帖鑒定專家,CCTV《鑒寶節目》專家評委、原國家博物館資深研究員、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6000元/一場
11.潘深亮出場費
潘深亮,1937年8月17日(農歷丁丑七月十七日)出生在湖南省瀏陽縣官橋鄉,任北京故宮博物院保管部秘書,書畫組組長。現聘於故宮博物院古書畫部,為北京市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鑒定委員,鑒博藝苑收藏品鑒定委員會書畫鑒定委員會主任,《收藏》雜志社特邀撰稿人,北京嘉緣拍賣公司顧問。6000元/一場
12.李宗揚出場費
李宗揚,1943年生人,1963年步入文物界,北京文物局研究員。6000元/一場
13.魯力出場費
魯力,男,漢族,1956年生,南京博物院研究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1982年2月畢業於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本科,獲學士學位,即入南京博物院從事古代書畫鑒定工作。1萬/一場
14.馮小琦出場費
馮小琦,北京故宮博物院古器物部研究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中國古陶瓷學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主要從事古陶瓷研究。先後在故宮博物院保管部陶瓷組、研究室、古器物部從事古陶瓷的保管、研究、陳列、古陶瓷窯址的調查與標本的整理工作。1萬/一場
15.葉佩蘭出場費
葉佩蘭,浙江金華人,1937年出生於北京,漢族,為中國世家鑒定委員會鑒定專家、中國文物學會鑒定委員會委員、中國考古學會會員、瓷器專家。現為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鑒博藝苑(北京)收藏品鑒定委員會委員、博寶藝術網瓷器鑒定專家,系統地整理和研究了中國的彩瓷。1956年供職於故宮博物院。40餘年來,主要從事中國古代陶瓷的整理、保管和鑒定工作,並對故宮博物院庋藏的古陶瓷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系統地整理海內外收藏的中國古陶瓷,利用世界各國已發表的有關資料編著古陶瓷類的《海外遺珍》。1萬/一場
16.李知宴出場費
李知宴,男,四川遂寧人 [1] ,1937年3月出生,漢族,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中國古陶瓷學會副會長。1萬/一場
17.楊寶傑出場費
楊寶傑,首都博物館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博寶鑒寶網特邀專家、北京石渠雅集文物鑒定中心金牌鑒定專家、青銅器、玉器、雜項鑒定專家。8000元/一場
18.張如蘭出場費
張如蘭,鑒寶專家,擅長玉器、陶瓷、雜項鑒定。主要作品有《中國鼻煙壺》、《北京玉器大全》、《明清文具書》等。6000元/一場
19.陳潤民出場費
陳潤民,為中國世家鑒定收藏網特聘專家,現任故宮博物院古器部陶瓷組組長,央視《鑒寶》欄目特聘鑒定專家,中國古陶瓷學會理事,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博寶藝術網瓷器專家。8000元/一場
20.鄧長興出場費
鄧長興,男,73歲。1963年開始從事文物鑒定工作,至今已有45年的鑒定經驗。主要負責文物鑒定徵集工作。曾任吉林省文物店業務經理多年,後調入吉林省博物院任研究員至退休。主要從事對古今陶瓷、玉器、雜件等鑒定研究,具有較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8000元/一場
21.黃秀純出場費
黃秀純,北京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古陶瓷協會理事,央視《鑒寶》專家團成員、《鑒寶》雜志學術顧問,北京津海文物鑒定中心陶瓷鑒定專家。8000元/一場
22.鄧丁三出場費
鄧丁三,1953年3月10日出生,漢族,籍貫重慶奉節,大學學歷,中共黨員。6000元/一場
23.楊實出場費
楊實,生於1935年,河南衛視鑒寶欄目《華豫之門》專家組成員。有30多年的收藏歷史,專門收藏和研究高古瓷。目前是天雅古玩城顧問、文物投資收藏資深評論員、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理事。楊實先生是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收藏家,本身是音樂家出身,離休前曾經擔任過中央樂團的第一提琴。祖籍廣東陽春,現居深圳。曾獲2007年深圳十大攝影師榮譽稱號。6000元/一場
24. 古方出場費
古方,男,1962年生於北京,198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系,1989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畢業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從事考古發掘與中國古代玉器的研究工作,專著有《中國出土玉器全集》、《中國傳世玉器全集》、《天地之錄——中國古玉漫談》、《中國古代文物典玉器》、《冰清玉潔》、《中國古玉器圖典》、《古玉之美》、《盛世玉潤》、《古方講古玉》、《玉器時代》、《亘古溫潤》、《海派玉雕大師精品集》、《中國民間藏玉精品集》等。1萬/一場
25. 張廣文出場費
張廣文,男,1949年出生。1985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1978年進入故宮博物院,從事文物管理及古代工藝品研究工作。曾先後任保管部工藝組組長、古器物部工藝組組長。6000元/一場
26.楊震華出場費
楊震華,女,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從事文物工作四十五年,在國家文物局文物培訓中心授課二十多年。長期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西北大學等高校傳授古玉鑒定知識並擔任兼職教授。多次受邀在國外授課,為新加坡歷史博物館和收藏家協會開辦收藏培訓教學。8000元/一場
27.楊伯達出場費
楊伯達,男,漢族,1927年生於遼寧旅順,祖籍山東蓬萊。 故宮博物院 研究館員。20萬/一場
28.白明出場費
白明,1965年9月生,江西余幹人,中國當代著名藝術家、作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長聘教授 、陶瓷藝術系主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執行副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國家畫院陶瓷藝術研究所副所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協IAC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油畫學會會員、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特聘教授、廣西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中國陶藝網藝術總監、《中國陶藝家》雜志常務副主編、「上虞青」現代國際陶藝中心主任。1萬/一場
29.毛曉滬出場費
毛曉滬, 男,1951年生於中國上海,古董投資專業顧問,現任北京華夏物證陶瓷鑒定研究所所長。擅長瓷器鑒定、古陶瓷修復。早年受到故宮博物院馮先銘先生、劉九庵先生等老前輩的真諦親傳,在古陶瓷鑒定、古陶瓷修復和古陶瓷復制三大領域均有高深造詣。北京石渠雅集文物鑒定中心金牌鑒定專家,曾擔任中央電視台《尋寶》、《藝術品投資》以及河南衛視《華豫之門》等節目的特約鑒寶專家。毛曉滬從小就接觸古代陶瓷。他算是故宮博物院的「子弟兵」。1萬/一場
30.王連勤出場費
王連勤,字進宏 ,古玩鑒定專家 、收藏家 、鑒定評估師(藝術品鑒定師)一級 ,重慶央視鑒寶專家 。從事研究古典傢具、沉香、黃花梨、紫檀、竹、木、牙、角、古陶瓷等多項藝術品的鑒定與評估 。8000元/一場
31.崔凱出場費
崔凱,以古陶瓷鑒賞為主要研究方向。被多家電視媒體聘為專家,現為河南省電視台《華豫之門》瓷器組鑒定專家 、陝西衛視《華山論鑒》欄目瓷器組鑒定專家 、廣東廣播電視台《嶺南鑒寶-九州尋珍》欄目組瓷器專家 。6000元/一場
32.雷從雲出場費
雷從雲,男,1939年生人,漢族 ,中國國家博物館,原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主任,研究員。1萬/一場
33.趙青雲出場費
趙青雲,男,漢族,1932年7月出生,河南湯陰人,畢業於湯陰師范。現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調研員、研究員。系河南省文物局專家組成員,河南省文物鑒定委員,中國鈞瓷研究所高級顧問,中國古陶瓷學會副秘書長,河南古陶瓷研究會會長,深圳璽寶樓青瓷博物館研究員、高級顧問,深圳大學藝術學院名譽教授,廣州嶺南文理書院客座教授,河南省文物鑒賞家學會副會長,河南省科技史學會常務理事兼古陶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名譽理事等。畢業後分配到湯陰縣文化館工作。1萬/一場
34.華義武出場費
華義武,瓷器專家, 北京市文物公司副研究員, 中國世家鑒定委員會鑒定專家。先後在《文物》、《文物天地》、《景德鎮陶瓷》、《市場報》等報刊發表論文多篇。參與國家文物局《文物商品編目定名》和《北京志 ·文物志》(文物市場篇)的編寫工作。
南方派:
1.高阿申出場費
高阿申,1949年生於上海,男,山東蓬萊縣人。1968年畢業於上海市印刷職業學校。阿申老師是cctv中國名間藏品陶瓷組鑒定專家,上海收藏文化研究所研究員。此外,還擔任:上海古陶瓷科學技術研究會會員、上海收藏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員、收藏快報 專家委員會成員、北大資源學院文物專業教授、中華民間藏品鑒定委員會陶瓷組鑒定專家等職務。8000元/一場
2.蔡國聲出場費
蔡國聲,男,1941年出生,浙江定海人。中國近代書法家,文物鑒定專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出版《珍寶鑒別指南》、《古玩與收藏》、《蔡國聲隸書阿房宮賦》、《過眼雲煙錄——蔡國聲談古玩鑒賞》等書二十餘本,在文物鑒定界被譽為「高產專家」。3萬/一場
3.翟建民出場費
香港永寶齋齋主,亞洲國際藝術及古董展(AIAA 2006)主辦人。20萬/一場
4.單國霖出場費
單國霖,男,1942年出生於浙江蕭山,擅長中國書畫理論歷史研究。1萬/一場
5.李鑒宸出場費
李鑒宸,上海人,現居新加坡,全球藝術品鑒定評估「伍德曼」金獎,第二屆亞洲優秀藝術品鑒定評估師金獎獲得者;上海藝術品金融商會常務秘書長 、上海藝術品金融商會咨詢鑒定專家委員會主任 ,與香港佳士得、蘇富比拍賣有深度合作。國內眾多富豪私人藝術品投資顧問。個人出版著作:《宣德爐》 《汝窯為魁》《中國銀幣版別與市場價值評估大全》《明代建文瓷器初探》《雞缸杯》《中國精品銅幣》《宣德爐點評估價與交易寶典》。35萬/一場
6.趙自強出場費
趙自強 ,研究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廣州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長。1萬/一場
7.朱力出場費
朱力,男,漢族,1942年生,上海市人,海派文物鑒賞專家,現為中國古陶瓷學會會員、中國文博學會會員,上海文聯藝術品鑒定中心專家組成員 ,現應邀為上海教育電視台專欄節目作嘉賓。6000元/一場
㈣ 汝瓷鑒定專家趙青雲老師
趙青雲老師鑒定沒有網站!!!沒有熱線!!!想找他請在官網查找老師的工作單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老師仍在返聘中)
單位地址:隴海北北三街9號 郵編:450000
請謹慎網路聯系!!!!
㈤ 中國歷史上煉鋼技術發展
我國古代煉鋼技術至遲發明於春秋晚期。由先秦到西漢中晚期,主要制鋼工藝是塊鐵滲碳法;由漢代到明清,主要又是炒鋼法和灌鋼法,其次還有百煉鋼法和炒鐵滲碳法,漢魏南北朝時還有「鑄鐵脫碳鋼」,漢代還有坩堝煉鋼法。炒鋼工藝主要生產一般的可鍛鐵(包括鋼和熟鐵),灌鋼工藝主要生產含碳較高的刃鋼,百煉鋼是對普通炒鋼的再加工。「鑄鐵脫碳鋼」和炒鐵滲碳鋼工藝將在第五章介紹,這里主要討論其他五種。
一、煉鋼術的發明和塊鐵滲碳鋼之使用
今在考古發掘中所見我國最早的鋼制器物是1976年長沙楊家山出土的春秋晚期鋼劍,劍全長38.4厘米,身長30.6厘米。經分析,含碳量約與中碳鋼相當,組織均勻緻密。長沙鐵路東站建設工程文物發掘隊:《長沙新發現春秋晚期的鋼劍和鐵器》,《文物》1978年第10期。可知我國古代制鋼術至遲在春秋晚期便已發明。戰國中晚期後,煉鋼術在我國南北許多地方都迅速發展起來,並首先在南方的楚國達到較高水平。《史記And#8226;;范雎列傳》雲:秦昭王臨朝嘆息曰:「吾聞楚之鐵劍利而倡優拙。」《荀子And#8226;;議兵》亦雲:「宛鉅鐵釶,慘如蠭蠆。」「宛」治所在今南陽。「鉅」即鋼,「釶」即矛。《荀子And#8226;;議兵》楊倞注。此鋒利的「鐵劍」、「鐵矛」,顯然由鋼製成。中原的韓國也製作了許多鋒利兵器,《戰國策And#8226;;韓策一》說:「韓卒之劍戟,皆出於冥山、棠溪、墨陽、合伯(膊)、鄧師、宛馮、龍淵、太阿。皆陸斷馬牛,水擊鵠雁,當敵即斬。」這些鋒利的劍戟,後世學者一般都認為是鋼鐵所制。其中的冥山(今信縣境)、棠溪(西平縣境)、合伯(西平縣境)、馮池(滎陽縣境)《史記And#8226;;蘇秦列傳》引「徐廣曰:滎陽有馮池」。索隱:「宛人於馮池鑄劍故號宛馮」,「鄧國有工鑄劍,因名鄧師。」鄧國在今河南漯河市東南。、龍泉、太阿(均在西平縣境,今為舞陽鋼鐵廠管轄)等處都發現了古代冶鐵遺址。董文安:《韓國十大寶劍產地初考》,全國金屬學史學術討論會論文,1989年,舞陽。墨陽在今河南淅川縣。1965年,河北易縣燕下都第44號墓出土鋼鐵劍15枚、矛19枚、戟12枚等;人們分析了其中的6枚兵刃器,除1枚為塊煉鐵外,其餘5枚皆由鋼製成。北京鋼鐵學院壓力加工專業:《易縣燕下都44號墓葬鐵器金相考察初步報告》。《考古》1975年第4期,發掘報告見同刊同期《河北易縣燕下都44號墓發掘簡報》。說明當時北方的燕國制鋼術亦已發展起來。
人類早期冶煉的鋼一般都是在低溫還原冶煉後再經滲碳而成,整個過程約分兩步:第一步先由礦石煉取塊煉鐵,第二步再由塊煉鐵滲碳成鋼。此滲碳過程中要不斷地折疊鍛打,以幫助碳的擴散。這樣得到的鋼便叫塊鐵滲碳鋼。燕下都鋼劍等兵器就是由這種鋼製成的。如若控製得當,也有不經第二步,而一次還原冶煉成鋼的,這種鋼便叫塊煉鋼或自然鋼。這兩種鋼的強度和硬度均較塊煉鐵為高。其缺點是:(1)含碳量一般較低。(2)碳分布往往不夠均勻。(3)鋼中所含夾雜往往較多。(4)生產率較低。在中原文化區,這種制鋼工藝一直沿用到西漢中期,之後由於炒鋼的發明和發展而漸被取代。滿城漢墓出土的劉勝佩劍和錯金書刀等皆由塊鐵滲碳鋼製成,其夾雜已較燕下都鋼劍為少,組織亦較之均勻緻密。這種鋼主要用來製作刀劍等兵刃器,農業和手工業中使用甚少。
二、炒鋼及其工藝操作
炒鋼工藝是一種半液態冶煉。它以生鐵為原料,把生鐵加熱到液態半液態後,利用鼓風中的氧使生鐵脫碳到鋼和熟鐵的成分范圍。冶煉過程中要不斷地炒動金屬。古謂之「擣剛」,本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習謂之炒鐵、炒「熟鐵」。
(一)炒鋼的發明和發展
我國古代炒鋼技術約發明於西漢中晚期,今見較早的遺物有:鞏縣鐵生溝、南陽瓦房庄、新安孤燈村等冶鑄鐵遺址出土的漢代炒鋼爐,以及鐵生溝出土的鐵塊、殘鐵鋤、鐵臿等14件炒煉產品。鐵生溝炒鋼爐系向地下挖出的缶形小坑,內塗耐火泥,長0.37米,寬0.28米,殘高0.15米,爐壁已被燒成黑色,內中殘存一鐵塊。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鞏縣鐵生溝》,文物出版社1962年版,趙青雲等:《鞏縣鐵生溝漢代冶鑄遺址再探討》,《考古學報》1985年第2期。我國古代關於炒鋼的記載始見於東漢中晚期。《太平經》卷七十二雲:「今軍師兵,不祥之器也……有急乃後使工師擊治石,求其中鐵,燒冶之,使成水,乃後使良工萬鍛之,乃成莫邪耶?」此「莫邪」指鋒利兵器。「燒冶之」等三句所指即是炒煉及其制器的全過程。《太平經》系道家著作,基本上保持了東漢中晚期的原貌。
炒鋼的發明,迅速地改變了我國社會可鍛鐵的使用情況。1952-1953年,洛陽燒溝發掘了225座西漢中期至東漢晚期墓葬,出土鋼鐵刀116枚、劍33枚、矛5枚、斧4枚;而在青銅兵器刃器中,只有銅刀7枚(儀仗器),矛1枚,無劍。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燒溝漢墓》,科學出版社1959年版。1957-1958年,洛陽西郊發掘217座同一時期的漢墓,出土鋼鐵刀52枚,劍58枚,戟1枚,斧1枚;青銅兵刃器只有刀1枚。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發掘隊:《洛陽西郊漢墓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63年第2期。西漢中期以後,除了弩機和鏃仍然較多地使用青銅外,其他兵器刃器已多用鋼鐵製作,其原料顯然是炒鋼。這樣,鋼鐵器物便在農業、手工業、軍事三方面完全取代了青銅和木石的主導地位。
炒鋼工藝在我國由漢代一直沿用到明清。有關記載在唐《夏侯陽算經》、宋蘇頌《圖經本草》、明唐順之《武編前編》、趙常吉《神器譜》、朱國楨《涌幢小品》、清屈大均《廣東新語》等書中都可看到。《廣東新語》卷一五「貨語And#8226;;鐵」條說:「其炒鐵則以生鐵團之入爐,火燒透紅乃出而置砧上,一人鉗之,二三人錘之,旁十餘童子扇之,童子必唱歌不輟,然後可煉熟而為鑊也。」1920年出版的耿步蟾《山西礦務志略》卷五說:「將煉出之生鐵加煤末燒之,使化為鐵汁,冷後復置於炒鐵爐內炒之,即成熟鐵。」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湖南攸縣等地仍用此法生產。
炒鋼工藝的優點是:(1)用作原料的生鐵易於獲得,就擴大了原料來源。(2)冶煉在半液態下進行,脫碳反映較為迅速,生產率較高。(3)成分范圍較寬。據分析,鐵生溝所出一件炒鋼料含碳1.288%、硅0.231%、錳0.017%、磷0.024%、硫0.022%,與過共析高碳鋼相當;另一件成分為:碳0.048%、硅2.35%、錳微量、磷0.154%、硫0.012%,與今之熟鐵相當。李眾:《中國封建社會前期鋼鐵冶煉技術發展的探討》,《考古學報》1975年第2期。今世學者常把先煉生鐵,後再由生鐵煉鋼的工藝叫兩步冶煉,那麼炒鋼的出現便是兩步冶煉的某點,在世界冶金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歐洲,與炒鋼相類似的工藝大約在十六、十七世紀才出現,整個中世紀佔主導地位的是自然鋼法和塊鐵滲碳法。因此其可鍛鐵供應長時期不夠充分,這對社會的進步自然是有影響的。
炒鋼法是我國古代可鍛鐵生產的基本工藝,其主要用途有三:(1)製作一般鍛件。由漢到明清,我國一般鍛件,包括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和兵刃器中的鍛件大約都是炒鋼及其再加工的產品製成的。(2)用作百煉鋼的原料。(3)用作灌鋼的原料。
(二)炒鋼的工藝操作
我國炒鋼主要有三種不同的工藝類型:
(1)單室式炒煉。基本特點是金屬熔煉與燃料燃燒同在一個爐膛中進行。此法發明較早,沿用時間較長,前述鞏縣鐵生溝、南陽瓦房庄、新安孤燈村漢代炒煉法皆屬此類。本世紀五十年代,河南、山西等地都曾流行過一種「地爐」,築爐於地面以下,狀如缶形或直筒形,爐口與地面平直。冶煉時先放木炭(煤炭),後放生鐵,生鐵需擊碎,上面再蓋以煤末。之後再點火、送風、封閉爐口。生鐵接近熔化時,啟開爐口,用鐵棍或木棍不斷地攪動金屬。隨著炒煉之進行,碳分不斷降低,金屬熔點升高,便粘結成一個海綿狀固體塊,之後夾出錘擊,排除夾雜,並賦予一定形狀,便是炒煉產品。南方一些省分又流行過一種「台爐」,築爐於專門的爐台上,並有一個較大的加熱兼炒煉空間。溫州地區的炒爐以磚砌成,狀如雞籠,爐底接近地平面,炒煉室是一個不規則的長方形空間,爐子正面設一爐口,在此進料、操作、出鋼,並由此逸出廢氣;鼓風從爐底進入,並正對爐底正中;操作法與地爐大同小異。湖南攸縣也有類似的爐子溫州炒煉工藝系1977年調查,攸縣炒鋼系1980年調查,當年皆在生產。單室式炒煉的優點是設備簡單,缺點是因金屬與燃料直接接觸,所含有害夾雜往往較多。
(2)雙室式炒煉,或叫反射爐(倒焰爐)炒煉。基本特點是燃料燃燒與金屬熔煉各佔一個獨立的空間。燃料燃燒產生的高溫火焰流越過火牆(火道)進入熔煉室,並加熱金屬,之後從爐門或專門設置的煙囪排出。因其金屬不與燃料直接接觸,就減少了有害雜質磷、硫進入其中的可能性。這種煉鋼法的發明時間待考。1935年出版的《中國實業志(湖南省)》第七編說:「湘省邵陽、武岡、新寧、湘潭縣之土法煉鋼,由來已久。邵陽原名寶慶,所產之鋼,稱曰『寶慶大條鋼』。邵陽附近之武岡、新寧出品,均集中於邵陽,業中人亦以『寶慶大條鋼』名之。前清初葉,寶慶大條鋼,極負盛名,而產之多,首推邵陽南鄉。」因寶慶大條鋼系倒焰爐所煉,由這段記載看,反射爐發明年代應在清代初葉以前。今在考古發掘中所見最早的倒焰窯是南京眼香廟發現的明洪武初年所建一排六座琉璃窯。南京博物院:《明代南京聚寶山琉璃窯》,《文物》1960年第2期。1958年,這種倒焰爐煉鋼在我國南北許多地方都使用過。河南魯山的爐子較為簡單,兩室左右相近,皆築於地面以下,鼓風從燃燒室下部進入,後從炒煉室頂部進入炒煉室。西安的爐子又另是一個樣,炒煉室築於地面以下,燃燒室築於地面以上,兩室上下疊加,燃燒室底部正對炒煉室中心,風從燃燒室上部鼓入,再經由燃燒室底部火口直射到炒煉室中。燃燒室頂口用蓋板封閉。科技衛生出版社編:《土法低溫煉鋼》第六編《最簡單的反射爐煉鋼》,1958年版。
(3)串聯式炒煉。有關記載唯見於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卷一四「鐵」條:「若造熟鐵,則生鐵流出時,相連數尺內,低下數寸,築一方塘,短牆抵之。其鐵流入塘內,數人執持柳木棍排立牆上。先以污潮泥曬干。舂篩細羅如面,一人疾手撒And#63083;;,眾人柳棍疾攪,即時炒成熟鐵。其柳棍每炒一次燒折二三寸,再用則又更之。炒過稍冷之時,或有就塘內斬劃成方塊者,或有提出揮椎打圓後貨者。若瀏陽諸冶,不知出此也。」(圖2-3)此「污潮泥」很可能是造渣熔劑。這里談到了串聯式炒煉的全過程。此法的優點是生鐵出爐後直接流入方塘炒煉,省去了生鐵再加熱的工序,從而節省了工時,降低了成本。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古代「熟鐵」一詞,宋應星在上述引文中曾兩次提及,在其他古代文獻中也經常看到,其含義與現代熟鐵是不同的。古人沒有含碳量的概念,區別生鐵、鋼、熟鐵的主要依據是它的使用性能,硬且脆者為「生」,可鍛者為「熟」,其性剛強者為鋼。因炒煉過程是在半液態下進行的,渣鐵分離較難,產品所含夾雜往往較多,即使含碳量較高,但其性不剛,也只能稱作「熟鐵」。元人偽撰《格物粗談》卷下「偶記」條雲:「地溲油又如泥,色黃金,氣腥烈,柔鐵燒赤投之二三次,剛可切玉。」此「柔鐵」即「熟鐵」。蘇恭《唐本草》雲:「柔鐵也,即熟鐵。」這是以材料性能來區分鋼和「熟鐵」的。蘇頌《圖經本草》雲:「初煉去礦,用以鑄瀉器物者為生鐵,再三銷拍,可以作鍱者為鑐鐵,亦謂之熟鐵。」蘇恭《唐本草》、蘇頌《圖經本草》皆引自《本草綱目》卷八「金石And#8226;;鐵」。這是以材料性能和冶煉工藝來區分鋼、鐵的。《天工開物》卷十四「鐵」條:「凡鐵分生熟,出爐未炒為生,既炒則熟。」這里單以冶煉工藝作為區分鋼、鐵的標准。有學者視古代「熟鐵」與現代熟鐵等同,把《天工開物》卷十四所載炒煉「熟鐵」的工
㈥ 請問在哪裡能買到趙青雲所著的《鈞窯》一書
新華書店啊
㈦ 劉富安的劉富安
劉富安,男,1948年9月6日生,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先後擔任河南省禹縣鈞瓷工藝美術一廠實驗室主任、科研所所長、禹州市鈞瓷研究所副所長,兼任河南省陶瓷美術協會副理事長,河南省工藝美術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審委員會陶瓷專業委員會委員。
1961年,出身於陶瓷世家的劉富安13歲就拜鈞瓷著名老藝人盧廣東為師當學徒,逐步掌握了鈞瓷製作的各項技藝,學會了胎釉配方。
1972年,劉富安進入禹縣第一陶瓷廠造型設計工作室,開始了專業實驗創作設計工作。他把傳統鈞瓷耳飾上的固定環,改進為能活動的活環,增加了鈞瓷的美感和動感,這種革新工藝很快推廣的其他廠家,至今仍在應用。
1973年,劉富安把傳統的鈞瓷工藝雕刻創新為簡單的注漿印坯製作工藝,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
1975年,劉富安將傳統製作陶瓷用的石膏和硫磺模具改為耐磨、耐腐蝕的錫制金屬模具,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壽命,大幅度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1977年,劉富安創作的150厘米高的雙龍活環鈞瓷特大型花瓶,突破了鈞瓷有史以來高度不過尺(約33厘米)的難關,開創了特大型鈞瓷花瓶製作的先河。
1978年,劉富安創作設計的鈞瓷益壽瓶,被選為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訪問日本的禮品。同年參加了為期六個月的中央美術學院陶瓷創作設計培訓班,在此期間,他結識了很多名家,視野更開闊。他先後協同著名藝術家韓美林、梅建鷹、高庄、鄭可、劉煥章、周國楨、顧景舟、羅明瑤等創作出不少鈞瓷藝術珍品。1979 國務院副總理谷牧訪問日本,作品作為禮品贈送給日本政府官員。
1979年,劉富安被推選參加河南省工藝美術藝人和設計人員代表大會。
1982年,劉富安被選為河南省科技代表,並參加河南省科技工作者代表大會。
1983年,劉富安被禹縣人民政府評選為先進工作者。
1984年,劉富安被任命為禹縣鈞瓷工藝美術一廠鈞瓷實驗室副主任。同年,經國家質量獎評審委員會評定,河南省禹縣鈞瓷工藝美術一廠的鈞瓷產品被評為第四屆全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金杯獎。為了表彰劉富安對鈞瓷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禹縣人民政府授予他「重大貢獻者」稱號,並榮立禹縣第二輕工業系統一等功。劉富安創作的彩釉瓷塑「母與子」,榮獲全國工藝美術陶瓷行業創新二等獎;彩釉瓷焚香鼎獲全國工藝美術陶瓷行業設計二等獎,並獲得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創新設計二等獎。他研製出新的釉彩翠玉釉,其釉質翠綠,似玉類翠。此種釉施在不同器物上經高溫燒制後釉色翠綠,並帶有白色斑點,表現出器物的生機和活力,被陶瓷界譽為「恰似大興安嶺的陽春白雪」之美景。翠玉釉秀玉瓶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創作設計二等獎,翠玉釉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5年,禹縣鈞瓷一廠成立科研所,劉富安被任命為該所所長。他的作品羽毛釉益壽瓶,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創作二等獎,並選登在《中國現代美術全集》陶瓷卷上。研製恢復古瓷的油滴天目釉成功,著名藝術家韓美林揮毫,贊此釉色為「滴注凝雪,點油化雨」。著名藝術家鄧白題字「圓如油滴浮春水,燦若繁星閃夜空」。其作品油滴天目釉直柄茶具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創作設計一等獎,研製的油滴天目釉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1989年《中國陶瓷》第一期刊登了他的論文《仿宋油滴天目釉的研製》。1985年,作品參加亞太地區博覽會。
1988年劉富安被國家命名為「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在人民大會堂受到國家總理接見、並將其作品陳列於人民大會堂。時年40歲,是當時中國最年輕的工藝美術大師,也是鈞瓷行業第一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990年,劉富安的作品翠玉釉秀玉瓶又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銀杯獎,並被中國工藝美術館珍寶館收藏。作品雙龍戲珠瓶被中國工藝美術館珍寶館收藏。
1991年,禹州市鈞瓷研究所成立,劉富安由鈞瓷一廠調入該所主持技術籌備工作。論文《中國鈞瓷傳統手拉坯成型工藝》在1991年北京國際陶藝研討會上宣讀,並在會上進行了手拉坯表演。
1992年,禹州市人民政府任命劉富安為禹州市鈞瓷研究所副所長,主持該所的專業技術工作,並燒出了該所成立後的第一窯鈞瓷。在研究所任職期間,他和其他技術人員一道設計出4立方米新型雙孔無匣缽鈞瓷窯爐,這種窯爐仍以煤炭作為燃料,新型窯爐不但使鈞瓷素胎的裝載量大幅度提高,減少了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還保持了傳統煤窯的產品質量和藝術效果。這種新型窯爐在該所一直沿用至今,燒制出了不少精美的鈞瓷。
1993年,劉富安被評選為河南省優秀專家。同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給劉富安頒發政府特殊津貼證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8年,劉富安離開禹州市鈞瓷研究所,在神垕建立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富安工作室」。
2000年,劉富安應韓國前總統金泳三之邀赴韓進行文化交流,與韓國著名陶藝家車東哲、許由、吉星等進行了技藝切磋,並進行了手拉坯表演,受到韓國陶藝家的贊譽。金泳三先生對其鈞瓷作品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並題詞「中華神瓷」。鈞瓷作品蝸牛缽被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
2001年春節,應中央電視台邀請,劉富安在《歡聚一堂》欄目中,向全國觀眾進行了手拉坯表演。2002年五月,中國古陶瓷界/工藝美術界的專家在河南省鄭州市對劉富安成立大師工作室以來創新的作品進行了鑒定。參加鑒定會議的專家有中國古陶瓷界泰斗耿寶昌及著名專家學者趙青雲、李紹翰、朱伯謙、葉文程、王家斌、孫新民等。鑒定小組在鑒定報告中對劉富安的鈞瓷作品作出了形體美、釉色美、劉畫美、自然美的結論。
2002年7月,日本陶藝家高井進先生專程到禹州神垕鎮拜訪劉富安,並在大師工作室共同切磋手拉坯技藝。
2002年10月,劉富安由於積勞成疾,身感不適,在醫院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後輾轉鄭州、北京等地醫治,終未見效。
2004年,劉富安病情加重,於當年7月4日病逝,從此走完了他鈞瓷藝術的人生之路。
2005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富安鈞瓷作品集》出版。
2008年,劉富安作品參加「2008年中國鈞瓷特展」,此次特展在天津博物館展出,天津市金甌閣陶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辦。是河南省外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一次鈞瓷特展。
2010年,由著名收藏家王輝主編、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鈞瓷作品集·劉富安卷》出版,這是由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的新中國大紅袍系列書畫題材以外的首次出版的工藝美術類的大師作品集,它的出版不是偶然的,而是眾望所歸,鈞瓷是我國陶瓷史上的精髓,而劉富安則是新中國建國以來唯一享受國務院津貼的第一位鈞瓷史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他的作品凝結傳統手工藝勞動者對歷史的追隨和對陶瓷史的理解,他的作品代表鈞瓷文化發展的一代豐碑,也是歷史對於曾經對中國文化史做出突出貢獻的認可和推廣。
2011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富安傳世作品集》 河南美術出版社 於樂土,劉永召主編。2011年,劉富安作品入駐中外首工美術館,中外首工美術館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是展示中外藝術及促進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交流平台。
㈧ 青白瓷的起源問題
1981年著名中國古陶瓷專家馮先銘先生在《中品種,它打破了唐代以來制瓷領域「南青北白」博華當時胎中氧化鋁含量高,釉料在焙燒過程中粘度大,不國陶瓷考古概況》一文中指出:「瓷器仿玉器始於宋代,以江西景德鎮首先仿製成功,當時有『假玉器』、『有圓形、方形、瓜形、果形、還有象生瓷牧童、卧牛博中平底,圈足或三足為特徵,部分配有精巧鏤空蓋。其造饒玉』之稱……」。《中國陶瓷史》在《景德鎮與青白瓷窯系》一節中指出:「青白瓷是宋代以景德但瓷質粗劣,造型和紋飾簡略。從其造型與紋飾看,物華白瓷為主,兼燒其他釉色。造型有碗、碟、盤、杯、鎮窯為代表燒製成功的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瓷器」同時在敘述六大瓷窯體系形成時說:「這些體積變小,布局稀疏,雞、犬、鹿、馬等堆塑紋普物華清以後,終因人們生活情趣的變化,而不及宋元青瓷窯系所以能形成,固然是唐代『南青北白』的瓷業布局與發展趨勢下合乎邏輯的發展;另一方存糧食之用。多以圓筒形三足或圈足,上置笠華紐,長弧形圓把,圓管狀彎流和壺身圓鼓,此外在少數面又是瓷器在市場上受到歡迎,首先是鄰近瓷窯的相繼仿製,繼之就是瓷窯的增加與窯場的擴大,形成瓷模龐大,遺物豐富,是青白瓷窯系的代表產品,當博物途可分鏡盒、葯盒、油盒、香盒以及梳妝用的奩盒窯體系。」
上述關於青白瓷的起源和青白瓷系形成的論斷,在很長的時期內,未見提出異議。19把釉色介於青白二者之間的瓷器稱為青白瓷,這樣物民族地區還流行多穆壺。6、爐,亦稱熏爐、香熏或香87年以後,由於各地考古調查發掘中新資料的不斷發現,陶瓷考古界開始對青白瓷的起源提出了新之窯者也;江、湖、川、廣器尚青白,出於鎮之窯者物華省:青白瓷窯址,有鄂城梁子湖窯、武漢市的湖四窯的見解:
(1)趙青雲先生在《河南影青瓷的起源與發展》一文提出:「……河南影匠們對爐的製作設計精巧,飄香四溢,給人以美的享受中博是同時代其他名窯無法比擬的。(3)青白瓷市青瓷是在早期青瓷燒造技術基礎上孕育出來的……其胎釉和景德鎮湖田窯的產品雖有某些相似之處……然工藝落後,未能就近引入先進的覆燒工藝,市場佔有率中物燒工藝未能引入,生產落後,水陸交通不便,特別是江西青白瓷裝飾線條纖細而流利,河南青白瓷的裝飾卻比較粗放而活潑……不見湖田窯的覆燒青強烈干擾,是顯而易見的。當然宋代的大名窯,華,推知河南鈞窯兼燒的青白瓷胎中必然是氧化鋁白瓷……」
(2)胡悅謙先生在《安徽江南地區的繁昌窯》一文中提出:「繁昌窯早在五代時就創有的系婦女用粉缸,有的用於貯存茶葉。而形博21.52%,五代時已使用二元配方制胎,瓷質致燒了影青瓷」。陳衍麟先生在《繁昌窯器釉色及造型工藝》一文中提出:「繁昌窯始燒於五把的把杯,是一種茶酒兩用器具。宋代,青白瓷杯物補承信郎」。南宋趙汝適在他的《諸蕃志》中提到代,興盛於北寧,廢燒於南宋。」;又說「影青瓷是在五代北宋時期南方青瓷受北方白瓷的青白瓷起源問題探討1981年著名中國古陶華博有大小席鋪,皆是廣大物貨,如平津橋沿河,布鋪影響而出現的一種新瓷種,宋元時叫青白瓷。」
(3)湖北省考古工作者在《湖泗窯考古發掘中國陶瓷》一書指出:「青白瓷系是江西地區兩大物華紋蓋罐,卻是一件製作考究以釉里紅裝飾為特徵的獲重要發現》一文中指出,「湖泗窯的發掘再次證明宋代青白瓷並非景德鎮一家獨斷。」1在她《醉花蔭》詞中寫道「薄霧濃雲愁永畫,瑞腦消金博物、燈、枕、碟、缽、杯、盂和各種雕塑瓷等。裝飾工997年7月該省的考古工作者又在《湖北青山窯考古的重要收獲》一文中指出:「青山窯同時燒造青瓷、青小,集中於瓶上,這樣,既符合葬制的要求,物華1057)青白瓷盞托為江西南豐窯燒制,北宋白瓷和白瓷,及少量的黑釉瓷……五代至北宋初,兩窯產品多系精細中高檔瓷器,主要是青白瓷地域達15省自治區150餘座墓葬。出華中,器身與蓋的高度近似。造型多為圓形,還有方形、白瓷器,其次白瓷和一部分青瓷。」
(4)蔡毅先生在《關於景德鎮與繁昌青白瓷的討論》一:1、碗,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備飲食用具華,各類窯場均有盞托燒制。北宋中期嘉祐二年(文中,對青白瓷的起源提出「異地始燒」和「同時崛起」的觀點,又說:「只是略有先後,初始之時於青瓷那樣以青色調為主。但青白瓷也有因焙燒過程中中博龍虎紋長頸瓶獨具江西地方特色,體型一般較大,最大在某些工藝技術方面,繁昌窯可能還可能處於領先地位。」
上述關於青白瓷起源的種種觀點表銷和使用。我國瓷器在唐代已輸出海外,宋代由於朝中華期瓷雕的佳作。它們各具特色,技藝精湛。元代青白瓷明,青白瓷的起源問題,近十餘年來,特別是90年代以來,受到陶瓷和考古界的關注,隨著考密,有蓮荷紋、菊紋、鸞鳳紋、游禽紋、水波紋博中就是對所謂「五大名窯」的否定。間接給青白瓷恢復古事業的發展和古窯址調查發掘的增多,新資料的發現,人們的視野逐漸擴寬,老一輩陶瓷瓷成功的燒制,青白瓷托盞數量減少,為新釉色博物以及鹿、馬、雞、犬、鳳凰、龜、蛇等;(3)在嘉學者在八十年代初認為「青白瓷仿玉是景德鎮首先仿製成功」以及「青白瓷是宋代以景德鎮窯為代表燒製成的陽江石灣窯則兼燒青白瓷。尤以潮州窯、西村窯生產物慈菇紋、嬰戲紋等。此外還有澀圈芒口碗等。元代碗的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瓷器」的觀點,看來似有進一步研究和討論的必要。筆者認為:
(一)景。明清時期,古陶瓷領域出現了五代至宋的所謂「博華提出:「繁昌窯早在五代時就創燒了影青瓷」。陳衍麟德鎮窯青白瓷釉色好,品種豐富,裝飾多樣,工藝先進,實用美觀,窯址規模龐大,遺物豐富,是青白瓷代沉船,打撈出16792件中國瓷器,其中青白瓷華青白瓷而聞名於世。這是朝廷選用青白瓷的文獻窯系的代表產品,當之無愧,它遲至元代才使用二元配方制胎,是它制瓷業落後的標志。「牽馬俑、青白瓷十二生肖俑等,都是代表那個時博而聚集於北流河沿岸,有藤縣的中和窯、容縣城關它首先仿玉成功」的觀點,目前還缺乏有力的實物證明。1997年冬,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湖田窯豪豬種具有獨特風格的瓷器」同時在敘述六大瓷窯體系形成中物在建隆坊掌受明、越、饒州、定州、青州白瓷嶺窯址發掘中,見伴隨高足碗出土的青白瓷碗,底足內壁斜削工藝與安徽繁昌窯相同,使人聯想了推銷產品,盒子底部多印上姓氏銘記作為產品的推銷物華早期青瓷燒造技術基礎上孕育出來的……其胎釉和景德到北宋時期景德鎮與繁昌窯的關系。
(二)景德鎮窯生產的青白瓷胎中氧化鋁含量低鎮相似,可惜未見其胎中氧化鋁含量數據,參照鈞窯華博玉的成功,它在色澤上滿足了人們對美玉的追求,給,宋代僅為18.65%,釉料在焙燒熔融過程中粘度小,易於流動,釉面燒結後,釉薄處塑龍虎紋長頸瓶,系江西境內道教信徒特殊隨葬品物銘文盒,這充分反映了盒子在宋代普遍使用,為青中泛白,積釉處白里顯青,呈色理想,受到用戶的贊賞,加之地理上的優勢,瓷土原料和為平口,敞口的較多,折肩缽極少,至元代這種青白華物彩、雕塑、鏤空等。均始燒於北宋,並以生產外松柴豐富,水陸交通便利,因而瓷業大為發展。
(三)安徽的繁昌窯,青白瓷創燒時間早,其化驗折沿等各種盤。宋元青白瓷盤、碾,一般是承襲前代博華窯系;(3)鈞窯系:(4)磁州窯;(5)龍泉證明胎中氧化鋁含量高,佔21.52%,五代時已使用二元配方制胎,瓷質緻密,制胎先進,由於裝飾的觀點,又說:「只是略有先後,初始之時在某些工華物盞又名水丞,均為文房用具,其造型豐富,形式多樣,單調,工藝保守,如先進的覆燒工藝未能引入,生產落後,水陸交通不便,特別是當時胎中氧化本地產品。8、福建省:該省是發現青白瓷窯址較華中《宋會要輯稿》冊一百四十六食貨五十二謂:「瓷器庫鋁含量高,釉料在焙燒過程中粘度大,不易流動,氧化還原不易掌握,大部分呈色不夠理想,市碟、盞之外,還有酒具、茶具、文房用具、陳中博緡,綱首蔡景芳招誘舶貨收息錢九十八萬緡,各場佔有率逐步縮小,在南宋時市場競爭中被迫而停燒,它首創青白瓷的可能性極大。
芒口碗、花口碗、侈口碗、斗笠碗等,且紋飾也逐漸繁博物,有的則無釉,較少有墊燒的火石紅痕跡。2、盒,為(四)河南青白瓷,從其化驗結果表明,其胎釉微量元素與景德鎮相似,可惜未見其胎中氧化鋁慈菇紋、嬰戲紋等。此外還有澀圈芒口碗等。元代碗的中評選,稱得上大名窯應具備以下條件:1、產含量數據,參照鈞窯宋代瓷器胎中氧化鋁含量為25.4%~28.9%,推知河南鈞窯兼燒的青白瓷胎中必盞又名水丞,均為文房用具,其造型豐富,形式多樣,華瓷就達598件。占瓷器總數的60%以上,然是氧化鋁含量高,加之其生產青白瓷窯,均為當地大窯兼燒,產量較少,而且在瓷業極度發達的中原地白瓷)4800餘件,占沉船瓷器第二位,此華多得的實物資料。4、瓶,為吸水和貯存液體器皿區,工藝落後,未能就近引入先進的覆燒工藝,市場佔有率極低,在當時商品激烈競爭中,卵白釉瓷的創燒成功,青花瓷和各種顏色釉瓷問世,故華品胎較厚,釉色偏灰,為宋代製品。4、湖北未見創燒青白瓷有力的證據。
此外,湖北青白瓷窯址規模不小,產品豐富,從發掘報導中得知其生產青瓷同時出土,造型以碗、盤、盒、壺、枕、器蓋中華品種,它打破了唐代以來制瓷領域「南青北白」白瓷窯始於五代,發掘報告尚示發表,有待研究。
㈨ 汝瓷鑒定家趙青雲是哪一級鑒定家
找趙青雲老師鑒定的請在官網上網上搜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老師的工作單位,現仍反聘中)單位地址及可靠電話聯系後,落實肯定後即可。請多慎重落實,勿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