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開封手抄報
A. 關於黃河的手抄報圖片
河道萎縮,改變了河道沖刷模式泥沙淤積使河道萎縮,河床抬高,黃河下游成為地上懸河,降低了行洪能力,增加了決口和改道的風險,威脅著下遊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黃河斷流的主要原因
從水文上看,黃河斷流屬於水量季節性變化。但實質上,斷流是人類對水資源用量超過其自然限度,是人類需求與脆弱生態環境之間矛盾的反映。
用水量劇增是黃河斷流的根本原因黃河流域的大部分屬於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特別是90年代以來,降雨、徑流偏少,人均和畝均水量都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乾旱是黃河斷流的自然原因。
黃河流域的工農業生產快速發展,用水量劇增。黃河水有90%用於農業灌溉,引黃灌溉面積由建國初期的80萬公頃增加到1994年的731萬公頃。全流域用於農業、工業和生活的用水量逐年增加:1949年為74億立方米,50年代為124億立方米,90年代增加到296億立方米。現在黃河流域實際用水量已超過370億立方米,所以沖刷河道的生態用水(210億立方米)根本沒有保證。目前黃河徑流的開發利用率已超出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的50%,超過國內其他江河和美、日等發達國家的利用水平。可見,用水量劇增是黃河斷流的根本原因。
源頭和上中游地區生態環境惡化青海是黃河流域最大的產流區和水源涵養區,境內流域面積佔全流域面積的19.6%,徑流量卻占黃河總徑流量的近1/2。植被破壞導致草地沙化和水源涵養功能下降。80年代中期以來,黃河上游徑流開始出現逐年減少的趨勢,進入90年代後,減少更為明顯。1997年1~3月的徑流量減少23%,降到歷史最低點,源頭首次出現斷流,下游出現歷史上最嚴重的斷流。黃河上中游的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泥沙俱下,每年輸入黃河的泥沙量16億噸,淤積在下遊河床的泥沙年均達4億噸,河床每年抬高10厘米,已高出兩岸土地3~10米,形成近千里的地上「懸河」,下遊河堤形成「越加越險、越險越加」的態勢。
缺乏統一管理,水利用率低黃河幹流骨幹工程和大型灌區分別隸屬於不同的部門和地區,尚未健全黃河水資源統一調度、分級管理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很難做到全河統籌,上、中、下游兼顧。上游灌區面積佔全流域的27%,但耗水卻佔全流域灌溉用水的44%。農業灌溉水利用率僅為30%,工業用
B. 通過開封近幾年的變化,一份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和三愛三節的心得體會還有手抄報。 註:手抄報要不要都行
這個,有點難吧
C. 關於黃河手抄報的題目和資料
這是有關於黃河的資料,希望對你寫黃河的手抄報有幫助。
一、世界第五長河
黃河,世界第五長河,一條5464公里長的大河,在中國北方 蜿蜒流動。從高空俯瞰,它恰似一個巨大的"幾"字,又隱隱就是我 們民族那獨一無二的圖騰。
二、黃河的表徵
它不僅僅是一條大河。黃河,黃土地,皇帝,黃皮膚,這一切黃色表徵,把這條流經中華心臟地區的濁流升華為聖河。《漢書.溝洫 志》就把黃河尊為百川之首:"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河 為宗。"
三、黃土風成說
在久遠的地質年代,在亞洲內陸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驟冷驟 熱的嚴酷環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內陸盛行的西北氣流, 經年累月地把它們吹向東方,粗砂落於蒙古高原,最細膩的粉末隨風 飄落到今天甘肅、陝西、山西、青海、寧夏、河南6省。千百萬年的 搬運堆積,終於形成了一個北起長城,南至秦嶺,西抵日月山,東達 太行山的黃土高原。
四、深厚廣闊的黃土層
這是一片無與倫比的黃土,它的面積廣達41萬平方公里,黃土 覆蓋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隴東、陝西、晉西等地,黃土深達 100到200米,蘭州地區更厚達300米以上。
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園
植物學家們研究發現,雖然黃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豐沛,但養 分的淋溶損失也較少,非常適合楊樹、樺樹、櫟樹、油松、雲杉和酸 棗、黃荊條等生長。那時繁茂的植被,涵養著一個溫暖多雨的伊甸園。 今天山西、陝西、甘肅、寧夏等省份,分布著大片原始森林。地處中 原的河南省簡稱為"豫",顯示在倉頡造字的時代,它仍是大象出沒 之地。
六、歷史興盛的基礎
地質學家們發現,黃土具備優良的解理性,適合開掘窯洞居住; 農學家們發現,黃土中各種礦物營養物質豐富,具有較高的天然肥力。 先民們漸漸在這片黃土地上開鑿窯洞居住,種植五穀為生。5000 多年前,皇帝、炎帝的部落興盛起來,華夏先祖的足跡踏遍了黃土地。 隨後的日子裡,中國第一個王朝夏興盛於此,立國800年的周朝源 起於此,而橫掃六合,一統天下的秦帝國也勃興於此。
七、遠古時代文明的啟蒙
在160多萬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類活動遺址中,人們找到 了被火燒過的動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萬年前的山西藍田人類遺址中,人們找到了多處碳末堆積。
從那以後,藍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黃河的臂灣里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黃土地上出現了以半坡文明為代表 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們的祖先,就在這樣一片綠野間狩獵採集,度過了華夏文明 的金色童年。
八、歷史記述改造自然的功績
這里確實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這里也難免最早被受了文明之火。 上古傳說,神農氏曾教民稼穡。耐人尋味的是,神農就是炎帝,也就 是火神,他所傳授的實際上是焚林墾殖。
《孟子》中記載了三皇五帝燒山林的"功績": "當堯之時...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
在詩經中,我們聽到了先民們砍伐時的吟唱: "侃侃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漪。""伐木叮叮, 鳥鳴嚶嚶。"
九、黃土高原植被第一次受大損
始皇帝統一六國,大量人口隨之進入關中,墾殖面積大增。與此同 時,他大興土木,建造宮殿陵寢,大肆砍伐關中山地森林,始皇三十三 年(公元前214年),蒙恬擊潰匈奴,取得河套地區大片土地,隨後 實行屯墾戍邊,多次向鄂爾多斯高原地區移民,每次人數多達數十萬, 原本一望無際的草原變成了農耕區。
十、黃土高原森林第二次受大損
西漢時期,天下大治,中國人口激增至6000萬。向西北開拓移 民成為解決人口膨脹壓力的主要手段,僅漢武帝時期,就向西北邊塞遷 徙了70餘萬人口。西漢將匈奴趕到遙遠的漠北,將大片林牧區變成了 農耕區。西漢在河套開發的引黃灌溉工程,是以寧夏內蒙的賀蘭山森林 和陝北森林的大破壞為代價的。
十一、黃土高原森林第三次受大損
唐朝立國之初,勵精圖治,經濟迅速恢復。由於其經濟貿易外交 的中心皆偏於西北,因而西北地區的屯田墾殖搞得有聲有色。黃土高 原的林牧區開辟了大片農田,墾田數十萬畝。每丁耕田有二三百畝, 廣種薄收,造成植被大面積破壞。
唐代定都黃土地的中心城市-長安。盛唐氣象,國力達到頂峰, 都城的規模當然前無古人,耗用木材無數。僅就長安附近而言,唐代除了在寶雞、眉縣、周至、戶縣等鄰近山中採伐外,還遠到岐山、隴山和當時嵐州(今嵐縣)、盛州(今內蒙額爾多斯高原一帶)采辦。
十二、黃土高原森林第四次受大損
宋代建都開封,因為洛陽附近黃河南北的山嶺早被砍伐一空了, 不得不遠去呂梁山採伐,當時渭河上游林區也橫遭暴劫。史載北宋剛 剛立國,就在秦隴之間大肆採伐。陝西秦嶺、子午嶺、羅山,寧夏賀 蘭山、大盤山,甘肅沼河、隴南山地,森林先後遭到破壞。宋朝官商 每年僅從陝甘間的隴山就採得大木萬株以上,竟使當時開封城內良木堆積如山,私商采賣木材更是不計其數。
十三、黃土高原森林第五次受大損
明朝重得西北,重視屯田,以便以屯養軍,以軍隸民。當時"屯 田普天下","而西北為最"。明初駐屯雁門、偏關長城附近時,那 里因山勢峭壁拔,林木茂盛,"人鮮徑行,騎不能入"。到了明中葉, 北京的高官顯貴,邊關將士,當地居民,群起砍伐,"百家成群,千 夫為鄰,逐之不可,禁之不從"。單是每年販運到北京的林木,就不 下百萬根。
十四、黃土高原森林第六次受大損
滿清入關,短短幾十年休養生息,人口由8000萬增至兩億。 華北、江南人滿為患,於是大量流民自發湧向西北。黃土高原又一次成為破壞的重災區,祈連山、六盤山明代以前尚有巨木參天,此時完 全成了光山禿嶺。
十五、六千年後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
六千年後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成了名副其實的一片黃土。 黃土本身土質疏鬆,沒有任何抗沖性,完全依靠地面植被及其根系的保 護。植物的水土保持作用,森林為最,草原次之,農作物則幾乎為零。 幾千年來,我們一直在掃平具備保護能力的天然植被,代之以沒有保護 能力的農作物。
十六、嗚呼!黃河!
嗚呼!千百年來,我們就這樣在刀斧和戰火中毀滅了黃河中下游的 天然植被。可嘆伐盡林木營造的無數恢宏殿宇,而今安在哉?
黃土地是深厚的,也是脆弱的。因為它土質疏鬆,顆粒細膩,植被 一經破壞,水土流失就極其嚴重。很快我們就聽到了哀婉的嘆息:"俟河之清,人壽幾何?"
十七、黃土高原植被破壞溝壑縱深
目前高原上長度在1公里以上的溝壑有30多萬條,1公里以下的 支溝、毛溝更是不計其數。一道道溝壑最終的歸宿都是黃河,它們不停 地切割著黃土高原,成為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
十八、黃土高原植被破壞,生態環境今非昔比
走在我們今天稱之為黃土高原的莽原之上,滿眼是嶙峋乾裂、支離 破碎的黃土,沒有樹,甚至沒有草,多少人曾深深感嘆:人類的先民們, 怎能在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發出如此燦爛的文明?
它們沒有意識到的是,直到6000年前,綠色還是這里的主色調, 那時這里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9%。
十九、一場暴雨地形巨變
隨著植被覆蓋率的下降,高原上河流溝壑強烈下切,在向上延伸的同 時,兩側也在拓寬,並且發展出支溝,支溝又發展成毛溝。這樣的變化, 往往只需要數年、數月、數天甚至一場暴雨過後就能完成,因此黃土高原 也被稱作世界上地形改變最為迅速的地區。
二十、年傾瀉16億噸泥沙90%來自黃土高原
每年傾瀉16億噸泥沙,90%來自黃土高原這些溝壑。每年流失的 16億噸泥土,絕不僅僅是把一條河染成觸目驚心的黃色。它隨水而下, 淤塞了湖泊,沖決了丘陵,抬高了河床,滌盪了平原。
二十一、三年兩決口,百年大改道
黃河一天天暴虐起來,"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次大改道",母親河 終於成了"中華之憂患"。與黃河水患的搏鬥,成了中原大地上生死存 亡的頭等大事。
二十二、守著黃河缺水,鄭州可為中游一例
鄭州本來因水而興,它依傍黃河,還有賈魯河、熊耳河、金水河從 城中流過。但隨著工農業的巨大發展,污染日趨加重,引水渠道縱橫交錯,三條曾經流淌不盡的河流先後枯竭。至70年代,鄭州已完全依賴 黃河供水。
二十三、山東缺水,越近黃河越缺水
山東的水資源情況更加緊張,人口和耕地分別佔到全國的7.2% 和7.3%,而水資源總量僅佔全國的1.2%。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有300立方米,是全國人均水平的13.3%。每公頃耕地佔有水量4560立方米,是全國的17.3%。是越接近黃河水資源越短缺, 到黃河一帶徑流深降到只有60毫米,到魯西北的臨清、冠縣一帶竟只 有25毫米。
D. 小學四年級語文印象河南手抄報內容
1.河南簡介
河南,國之中央,古稱中原,地處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簡稱「豫」,省會鄭州,因其大部分位於歷史上的黃河中下游以南地區,故名河南,東與山東、安徽相鄰,南連湖北,西接陝西,北與山西、河北相接,承東啟西、聯南望北。全省總面積約16.7萬平方公里。黃河流經河南境內700多公里。地勢西高東低.河南屬北亞熱帶與暖溫帶過渡區氣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復雜多樣的特點。河南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有裴李崗文化遺址、仰韶文化遺址、大河文化遺址。
2.歷史沿革
河南,古稱中原、中州、中土、中國,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是元代以前中國歷史的核心區域。洛陽(十三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七朝古都)、商丘(六朝古都)、鄭州(五朝古都)都是著名的千年古都。夏代先後在夏邑(今商丘)、偃師二里頭(今洛陽)、陽城(今登封)等附近建都。商代在亳(今商丘)建都,後來遷到殷(今安陽),自夏而金的4000年間,有10多個朝代,2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於河南,長達3200餘年。每當中國內亂時期,群雄「逐鹿中原」,河南是必爭之地,「中國」的名稱就來源於中心位於中原地帶的國家。
3.旅遊景點
河南不僅有悠久的歷史,更有迷人的自然風光。在全國19個世界地質公園中,佔全國面積僅1/60的河南就佔了4個,分別為嵩山、雲台山、伏牛山和王屋山-黛眉山。在河南廣闊的土地上,點綴著嵩山、雲台山、白雲山、伏牛山、雞公山、石人山、太行山大峽谷等名山大川,綻放著洛陽牡丹和開封菊花等奇花異草,千百年來,吸引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前來旅遊觀光。下面選幾個著重介紹(推薦2-3個):
(1)萬山之祖——嵩山
中嶽嵩山,「峻極於天」且「居天下之中」,自古就被認為是「萬山之宗歟」。單是一個「嵩」字就可看出嵩山的地位,「嵩」者「高」「山」也,而實質上,嵩山海拔只有1492米。嵩山地區產生了中國最早的國家文明,且長期是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因而留下了大量極其珍貴的古代文化遺址。2009年中國唯一申報的世界文化遺產「嵩山古建築群」,共8項11處,其每一項都有資格單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嵩山是一部用石頭和建築書寫的中國歷史教科書。
嵩山(3張)嵩山更是舉世罕見的地質博物館。小小的嵩山,竟然橫跨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個地質年代,是地質學領域的「五世同堂」。據說嵩山上既能見到大象的化石,也能見到海象的化石。這就是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嵩山群峰挺拔,氣勢磅礴,景象萬千。由峰、谷、澗、瀑、泉、林等自然景素構成的八景為:嵩門待月、軒轅早行、潁水春耕、箕陰避暑、石淙會飲、玉溪垂釣、少室晴雪、盧崖瀑布。唐代光啟年間(885年~887年)進士鄭谷游中嶽時,為登封八景同賦詩以贊:
月滿嵩門正仲秋,軒轅早行霧中游。
潁水春耕田歌起,夏避箕險溽暑收。
石淙河邊堪會飲,玉溪台上垂釣鉤。
余雨少室觀晴雪,瀑布崖前墨浪流。
(
(2)中國最美的地方——白雲山
白雲山位於洛陽市嵩縣境內,2006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聯合眾多旅行社評為「中國最美的地方」。白雲山位於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區,奇峰俊秀,白雲悠悠,瀑布飛跌,林深谷幽。整個景區融山、石、水、洞、林、草、花、鳥、獸為一體,雄、險、奇、幽、美、妙交相生輝,形成各具特色的白雲峰、玉皇頂、小黃山、九龍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觀光區,成為中原地區集觀光旅遊、度假避暑、科研實習、尋古探幽為一體的復合型旅遊區,被譽為「人間仙境」、「中原名山」。
望採納,謝謝!
E. 保護河湖手抄報內容
保護河湖手抄報內容:圍繞水資源的珍貴,在地球上,哪裡有水,哪裡就有生命版。一切生命活動都是起源於水的權。
正文
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充滿著大自然的奇妙之處,或江河,湖海,或山川原野,或天空日月,也或者是風雨雷電,這些看似平凡的自然風景,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溪水是屬於大自然的,我們沒有資格破壞它。但是隨著人們的隨意破壞,更致使他們無奈的消失。
水不久將成為一個深刻的社會危機,石油危機之後的下一個危機便是水。沒有食物,人可以活較長時間,如果連水也沒有,頂多能活一周左右。所以我們要珍惜水資源。
(5)關於開封手抄報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除報頭按內容設計、繪制外,每篇文章的標題也要作總體考慮,按文章主次確定每篇文章標題的字體、字型大小、顏色及橫、豎排位置。文章內容以橫排為主,行距大於字距,篇與篇之間適應用些題花、插圖、花邊及尾花等穿插其中,起裝飾、活潑片面的作用。
2、手抄報的編排設計,總的要求是:主題明確,版面新穎美觀。版面劃分成兩塊,每塊中還可以再分成片。劃分文章塊面時,要有橫有豎,有大有小,有變化和有對稱的美,也可繪畫圖案進行劃分。報頭要放在顯著位置,最好是在左上或右上位置。
F. 關於黃河的手抄報內容
黃河
黃河 中國古代也稱河,發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於山東省東營墾利縣注入渤海。幹流河道全長5464千米,僅次於長江,為中國第二長河。黃河還是世界第五長河。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為上游,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為中游,河長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千米。(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里採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面積達752443平方千米。
黃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
黃河中遊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長度 5464 km
源頭海拔 4800 m
平均流量 1774.5 m³/s
流域面積 752443 km²
源頭 青海省
注入 渤海
流經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維系炎黃子孫的血脈.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與民族情感的象徵。
黃河,像一頭脊背穹起,昂首欲躍的雄獅,從青藏高原越過青、甘兩省的崇山峻嶺;橫跨寧夏、內蒙古的河套平原;奔騰於晉、陝之間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龍門」而出,在西嶽華山腳下調頭東去,橫穿華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濱。它流經9個省、區,匯集了40多條主要支流和1000多條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積達75萬多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河。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黃河平均年徑流總量僅574億立方米,在中國河流中居第八位。流域內,連同下游豫、魯沿河地區共有2億多畝耕地,1億左右人口。黃河水利資源豐富,流域內地下礦藏眾多,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這里辛勤勞動,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的搖籃。
關於黃河的源頭歷史上曾有過多種說法。早在公元7世紀上半葉,就有人提出卡日曲是黃河的正源,但沒有被公認。公元1280年元朝的都實和1704年清朝的拉錫,為探求河源曾到達星宿海。因此,星宿海為河源的說法已經流傳多年。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8月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河源考察隊,又把約古宗列曲作為黃河正源。20多年來,雖然以錯就錯,但也有不少人提出疑問。直到1978年夏天,再次組織河源考察隊,伸入河源地區實地查勘,查清在河源地區西部,有3條河流匯入星宿海,它們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流程最短,水量又小,只能算作約古宗列曲的一條支流。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相比,卡日曲較約古宗列曲長近30公里,流域面積多700平方公里,水量也大2倍多。因此,確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的依據較為充分。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各姿各雅山,各姿各雅山海拔4 800米,山腳下幾個泉眼溢出的清水,就是「咆哮萬里觸龍門」的黃河最初水流。
中華民族的搖籃
「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5000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兒發源……」這是人們熟知的歌曲《黃河頌》的歌詞。每當人們唱起這首歌的時候,就會浸沉在對黃河的無限追憶之中。
早在80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黃河流域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在黃河流域內已經發現了2000多處原始村落的遺址,它表明,在新石器時代,祖先們就在這遼闊的土地上定居,從事原始的農業生產。
新石器時代中期,散布在黃河中游黃土高原上的黃帝族,和當時的蚩尤族、炎帝族同為中國遠古時代的3個部族。他們過著遷徙不定的游牧生活。後來炎帝聯合黃帝攻殺了蚩尤。不久,炎帝族和黃帝族的人民逐漸融合,並定居在陝、甘、晉地區,共同開發黃河中下游地區。
3500多年前進入奴隸社會的夏、商、周王朝都是黃帝的後裔。他們自稱「華」或「夏」。華族就是漢族的前身,所以漢族人民都把黃帝奉為始祖,自稱為黃帝(也稱炎黃)的子孫。當時的華族居住在中原地區,人們認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又稱這一帶為「中華」。後來,華族的文化向全國各地傳播,「中華」二字便成了整個中國的名稱。
商王朝的盤庚遷都殷墟(今河南省安陽縣),他的勢力范圍已達太行山與泰山之間的華北大平原,稱為殷帝國。殷朝的文化相當發達,與當時的埃及、巴比倫並稱為3個古代帝國,是世界古代三大文化中心。在殷墟,至今還保存著刻畫挺秀、文句嚴密的甲骨書和美麗細致的青銅器皿。可是,在3個古代帝國以外的世界上,大多數人類還過著原始生活。由此可見,我們的祖國是世界文化古國之一,古國的文化就在黃河的懷抱里發祥。
殷朝以後,直至北宋,近2500年,黃河流域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西安(古稱長安),從西漢至隋唐,先後有11個朝代建都於此,歷時 1100多年,不僅為中國古代經濟、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為國際間經濟、文化交流留下了不朽的篇章。洛陽,先後有9個朝代在此建都,歷時近千年,故稱「九朝古都」。史學家、科學家、文學家雲集於洛陽,為中國和世界文化寶庫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幾千年來,黃河流域是封建統治的中心,而廣大勞動人民反對壓迫的斗爭也接連不斷。秦末的陳勝、吳廣,兩漢的赤眉、銅馬、黃巾,隋末的瓦崗軍,唐朝的黃巢、王仙芝,明末的李自成、張獻忠等,都在黃河流域這塊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雄壯的史劇。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陝甘寧地區是中國人民可靠的革命根據地,直至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偉大的黃河,哺育了中華民族;中華民族的兒女,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我們為黃河自豪,為黃河歌唱。
釋名「河」字在秦漢以前基本上是黃河的專稱,而河流稱為「川」或者「水」(但也有例外,如《山海經》曰:「昆侖山,縱廣萬里,高萬一千里,去蒿山五萬里,有青河、白河、赤河、黑河環其墟。」)先秦的文獻中找不到黃河一詞,成書於漢武帝征和年間的《史記》全篇也不見黃河的說法。據學者李鄂榮考證,黃河一詞最早見於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中「常山郡·元氏縣」的釋文里。黃河的「黃」字用來描述河水的渾濁,這在古書中也早有記載:戰國時期的《左傳·襄公八年》鄭國的子駟引《逸周詩》說「俟河之清,人壽幾何!」;《爾雅·釋水》記有「河出昆侖,色白,所渠並千七百一川,色黃。」
黃河上源的星宿海由扎陵湖、鄂陵湖等數量眾多的水泊和海子組成,在陽光照耀下星宿海的無數湖沼光彩奪目,如同孔雀開屏,十分美麗壯觀,因而當地的藏族居民把這一段黃河稱作「瑪曲」(rma chu),即「孔雀河」的意思。甘肅省「瑪曲」縣即以此河段命名。
水文特徵
源頭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脈,但真正源頭所在現在依然存有爭議。歷史上人們對黃河源頭的認識有一個過程。
《尚書·禹貢》曾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的記載,「積石」在現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的阿尼瑪卿山,離黃河源頭還有距離。《山海經》、《爾雅》有河出昆侖的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後,有黃河發源於於闐,東流至鹽澤,再潛行地下,南出為河源的說法(見於《史記·大宛列傳》)。這些說法都不確切,但卻延續到隋唐。
隋唐以後人們逐漸對黃河河源建立了正確的認識。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滅吐谷渾後置河源郡,即現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區,表明人們已知黃河發源於此。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為平定吐谷渾叛亂,將領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率領人馬到達星宿海一帶,《新唐書》載他們「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覽觀河源。」。唐宋以來,長期將星宿海稱為黃河源頭。
至元代人們開始對對黃河河源進行實地考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實等人勘察黃河河源,對星宿海一帶作了詳細考察。 1315年潘昂霄根據都實的調查寫成《河源志》一書,明確指出黃河發源於星宿海西南百餘里處,該處有「水從地湧出如井,其井百餘」。
清康熙帝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帝命拉錫、舒蘭探黃河河源。他們到達星宿海,發現星宿海上源還有三條河流,但並未追至源頭。拉錫、舒蘭歸京後繪有《河源圖》,舒蘭還寫有《河源記》。康熙帝末年組織全國性的地形測量,康熙帝五十六年(1717年)派喇嘛楚兒沁藏布、蘭木占巴及理藩院主事勝住等人前往河源地區進行測量,此行「逾河源,涉萬里」,回京後將測量結果繪入《皇輿全覽圖》。此次測繪把星宿海以上的河源也勘查和繪制出來。
清乾隆帝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帝命門侍衛阿彌達「恭祭河源」。阿彌達到達星宿海以西300里處,對星宿海上源三條河流進行了實地勘查,認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為黃河上源。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西方探險者和地理學家深入青藏高原進行考察活動,他們也曾到達河源地區搜集自然、人文資料,如印度人阿喀,法國人竇脫勒、敖倫,俄國人普爾熱瓦爾斯基、士納可、科茲洛夫,德國人費士勒、台裴爾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黃河源頭進行了多次考察。1952年,由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在項立志、董在華率領下,對黃河河源進行了數月勘查。河源勘查隊認定約古宗列曲為黃河正源,雅合拉達合澤山是它的源頭,鄂陵湖在上,扎陵湖在下。這一結果與前人考察結果不相吻合,在學術界引起爭論,但黃河發源於約古宗列曲的說法廣為流傳。1978年,青海省邀請中央和地方有關科研專業人員,再次對黃河源頭和扎陵、鄂陵兩湖進行實地勘查,確認卡日曲為黃河正源,扎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1981年—1982年,學者楊聯康徒步考察了黃河全程。他認為黃河最遠源流是始於巴顏喀拉山山脊的拉郎情曲,它長於約古宗列曲30.5千米,長於卡日曲11.9千米。198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家意見,確認瑪曲為黃河正源,並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瑪曲曲果樹立了黃河源標志。
星宿海上源的三條支流分別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居於最北部,發源於查哈西拉山,河長70千米,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斷流。約古宗列曲位於星宿海西,在三條上源中居中,發源於約古列宗盆地西南隅,海拔4750米,水量甚小,為寬1.0-1.5米,深0.1-0.2米的小溪。南部支流為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海拔4800米,有5處泉水從谷中湧出,匯成寬約3米,深0.3-0.5米,流速約3米/秒的一條小河,河流終年有水。約古宗列曲與卡日曲匯合成黃河源頭最初的河道瑪曲,然後注入星宿海。根據十萬分之一航測地圖測量,卡日曲比約古列宗曲長25千米。卡日曲流域面積為3126平方千米,約古宗列曲流域面積為2372平方千米。在卡日曲的和古宗列曲匯合處附近,測得卡日曲流量為6.3立方米/秒,測得約古宗列曲流量為2.5立方米/秒。據此1978年的黃河源頭考察認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
分界
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黃河水利委員會以河口鎮與桃花峪劃分上、中、下游;傳統的中學教科書以河口鎮與孟津劃分上、中、下游;學者楊聯康經考察後認為以青銅峽、孟津劃分更合適;學者許韶立主張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作為黃河中下游分界線。本文採取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
上游
在蘭州的「黃河第一橋」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以上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上游。上遊河段全長3472千米,流域面積38.6萬平方千米,流域面積佔全黃河總量的51.3%。上遊河段總落差3496米,平均比降為10‰;河段匯入的較大支流(流域面積1000平方千米以上)43條,徑流量佔全河的54%;上遊河段年來沙量只佔全河年來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黃河的清水來源。上遊河道受阿尼瑪卿山、西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S形彎曲。黃河上游根據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為河源段、峽谷段和沖積平原三部分。
從青海卡日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以上部分為河源段。河源段從卡日曲始,經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瑪多,繞過阿尼瑪卿山和西傾山,穿過龍羊峽到達青海貴德。該段河流大部分流經於三四千米的高原上,河流曲折迂迴,兩岸多為湖泊、沼澤、草灘,水質較清,水流穩定,產水量大。河段內有扎陵湖、鄂陵湖,兩湖海拔高程都在4260米以上,蓄水量分別為47億立方米和108億立方米,為中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青海瑪多至甘肅瑪曲區間,黃河流經巴顏喀拉山與阿尼瑪卿山之間的古盆地和低山丘陵,大部分河段河谷寬闊,間或有幾段峽谷。甘肅瑪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區間,黃河流經高山峽谷,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發源於四川岷山的支流白河、黑河在該段內匯入黃河。
從青海龍羊峽到寧夏青銅峽部分為峽谷段。該段河道流經山地丘陵,因岩石性質的不同,形成峽谷和寬谷相間的形勢:在堅硬的片麻岩、花崗岩及南山系變質岩地段形成峽谷,在疏鬆的砂頁岩、紅色岩系地段形成寬谷。該段有龍羊峽、積石峽、劉家峽、八盤峽、青銅峽等20個峽谷,峽谷兩岸均為懸崖峭壁,河床狹窄、河道比降大、水流湍急。該段貴德至蘭州間,是黃河三個支流集中區段之一,有洮河、湟水等重要支流匯入,使黃河水量大增。龍羊峽至寧夏下河沿的幹流河段是黃河水力資源的「富礦」區,也是中國重點開發建設的水電基地之一。
從寧夏青銅峽至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部分為沖積平原段。黃河出青銅峽後,沿鄂爾多斯高原的西北邊界向東北方向流動,然後向東直抵河口鎮。沿河所經區域大部為荒漠和荒漠草原,基本無支流注入,幹流河床平緩,水流緩慢,兩岸有大片沖積平原,即著名的銀川平原與河套平原。沿河平原不同程度地存在洪水和凌汛災害。河套平原西起寧夏下河沿,東至內蒙古河口鎮,長達900千米,寬30~50千米,是著名的引黃灌區,灌溉歷史悠久,自古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
中游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中游,河長1206千米,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45.7%;中遊河段總落差890米,平均比降0.74‰;河段內匯入較大支流30條;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42.5%,增加沙量佔全黃河沙量的92%,為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
河口鎮至禹門口是黃河幹流上最長的一段連續峽谷—晉陝峽谷,河段內支流絕大部分流經黃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粗泥沙的主要來源,全河多年年均輸沙量16億噸中有9億噸來源於此區間;該河段比降很大,水力資源豐富,是黃河第二大水電基地;峽谷下段有著名的壺口瀑布,深槽寬僅30—50米,枯水水面落差約18米,氣勢宏偉壯觀。
禹門口至三門峽區間,黃河流經汾渭平原,河谷展寬,水流緩慢。河段兩岸為渭北及晉南黃土台塬,是陝晉兩省的重要農業區。該河段接納了汾河、洛河、涇河、渭河、伊洛河、沁河等重要支流,是黃河下游泥沙的主要來源之一,多年年均來沙量5.5億噸。該河段在禹門口至潼關(即黃河小北幹流)的132.5千米河道,沖淤變化劇烈,河道左右擺動很不穩定。該河段在潼關附近受山嶺約束,河谷驟然縮窄,形成寬僅1000餘米的天然卡口,潼關河床的高低與黃河小北幹流、渭河下遊河道的沖淤變化有密切關系,故此有「潼關高程」這一水文術語。
三門峽至桃花峪區間的河段由小浪底而分為兩部分:小浪底以上,河道穿行於中條山、崤山之間,為黃河幹流上的最後一段峽谷;小浪底以下,河谷漸寬,是黃河由山區進入平原的過渡地段。
下游
河南鄭州桃花峪以下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下游,河長786千米,流域面積僅2.3萬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3%;下遊河段總落差93.6米,平均比降0.12‰;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3.5%。由於黃河泥沙量大,下遊河段長期淤積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河」,黃河約束在大堤內成為海河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除大汶河由東平湖匯入外,本河段無較大支流匯入。
下遊河段除南岸東平湖至濟南間為低山丘陵外,其餘全靠堤防擋水,堤防總長1400餘千米。歷史上,下遊河段決口泛濫頻繁,給中華民族來了沉重的災難。由於黃河下游由西南向東北流動,冬季北部的河段先行結冰,從而形成凌汛。凌汛易於導致冰壩堵塞,造成堤防決溢,威脅也很嚴重。
下遊河段利津以下為黃河河口段。黃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積,不斷延伸擺動。目前黃河的入海口位於渤海灣與萊州灣交匯處,是1976年人工改道後經清水溝淤積塑造的新河道。最近40年間,黃河輸送至河口地區的泥沙平均約為10億噸/年,每年平均凈造陸地25至30平方公里。
主要支流與湖泊
黃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厲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無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黃河上的主要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烏梁素海、東平湖。
幹流峽谷
黃河幹流上的峽谷共有30處,位於上遊河段的28處,位於中游段流的2處,下遊河段流經華北平原,沒有峽谷分布。幹流峽谷段累計長1707千米,占幹流全長的31.2%。
茫尕峽—多石峽—麥多唐貢瑪峽—官倉峽—拉加峽—野狐峽—拉干峽—龍羊峽—阿什貢峽—松巴峽—李家峽—公伯峽—積石峽—寺溝峽—劉家峽—牛鼻子峽—朱喇嘛峽—鹽鍋峽—八盤峽—柴家峽—桑園峽—大峽(下峽)—烏金峽—紅山南峽—紅山北峽—黑山峽—虎峽—青銅峽—晉陝峽谷—晉豫峽谷(包括三門峽—任家堆—八里胡同—小浪底)
幹流水利樞紐
* 三門峽水利樞紐:山西平陸、河南三門峽市交界處,1960年投入使用
* 三盛公水利樞紐:內蒙古磴口,1966年 投入使用
* 青銅峽水利樞紐:寧夏青銅峽市,1968年投入使用
* 劉家峽水電站:甘肅永靖,1974年投入使用
* 鹽鍋峽水利樞紐:甘肅永靖,1975年投入使用
* 天橋水利樞紐:山西保德、陝西府谷交界處,1977年投入使用
* 八盤峽水利樞紐:甘肅蘭州,1980年投入使用
* 龍羊峽水電站:青海共和,1992年投入使用
* 大峽水利樞紐:甘肅蘭州,1998年投入使用
* 李峽水利樞紐:青海化隆,1999年投入使用
* 萬家寨水利樞紐:山西偏關、內蒙古准格爾旗交界處,1999年投入使用
* 小浪底水利樞紐:河南濟源和孟津交界處,2001年投入使用
另請參看:黃河大堤、黃河防洪、黃河防凌、汴渠、鴻溝、京杭運河、茅津渡、南水北調工程、河套灌區
橋梁
* 濟南黃河斜拉橋:山東省濟南市北側。1978年12月開工,1981年底建成。曾更換幾次鋼索。
* 濟南黃河公路橋:山東省濟南市北郊。1978年12月開工,1982年7月正式投入運營
* 濟南黃河浮橋:只在非汛期(夏汛和凌汛)使用,位於市北洛口渡口,免費使用。
* 蘭州黃河鐵橋:甘肅省蘭州市城北。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竣工於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
* 鄭州黃河橋:河南省鄭州市以北
水土流失
黃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2000年間(黃河流域仰韶文化時期至安陽殷墟)的地理環境適宜於植被的生長與人類生產生活活動的開展,高出約2℃的氣候環境為農作物和植被的發展創造了優良的條件。在這一時期,黃河中下游流域有雷夏澤、大野澤等大量的湖泊存在。《孟子·滕文公上》曾記載黃河流域「草木暢茂,禽獸繁殖」,關中平原直到中國戰國時期依然有著「山林川穀美,天才之力多」(《歷史時期黃河中游的森林》,史念海,1981年)。
戰國以後隨著鐵農具的廣泛使用和秦國經濟中心向關中遷移,黃河流域與黃土高原的植被開始遭到破壞。由於黃河流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中國文明的中心之地(《中國歷史地理學》,藍勇,2002 年),加之以古代中國重農輕牧的現象,黃河流域植被破壞成為長期、大量的現象。隨著公元11世紀氣候轉冷的開始,伴隨著中國經濟中心的南遷,黃河流域的生態破壞開始減少,然而森林覆蓋已經難以恢復到公元前3世紀的狀況。並隨著植被的破壞,黃土高原開始受到黃河的侵蝕而被捲走大量的土壤,形成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
斷流
從1972年起黃河經常出現斷流的情況[1]。斷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全球變暖。隨著近年來全球變暖情況的加劇,一方面使得河道的蒸發量大增,另一方面春夏季上游冰川的溶化大量吸收熱量,造成內陸局部氣溫低於往常,這就減小了內陸和海洋之間的溫差,進而造成季風減弱,缺少了季風從海面帶進內陸的水汽。雖然全球變暖使得冰川融化加大了上游水源的流量,但卻抵消不了蒸發量的提高和季風減弱的影響效應。最終造成中下游的水量逐年減少。
2. 植被破壞。黃土高原地區植被破壞嚴重,缺少了植被涵養的土地逐步沙漠化,蒸發量變得更高,土地乾燥地下水需要不停的吸收流經河道才能得以補充。
3. 灌溉方式落後。黃河中上游流經的多為經濟較不發達的老少邊窮地區,缺少節水灌溉的技術和資金,多為大水漫灌,黃河水浪費嚴重。
河道變遷
據歷史記載,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間,黃河受到近1593次泛濫威脅,而因泛濫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
最近的一次黃河大改道是在1855年(清咸豐帝5年)。在那次黃河大改道之前,黃河下游流經路缐,按照現時中國行政區域劃分,大體上經過河南的滎陽、鄭州、原陽、延津、封丘、中牟、開封、蘭考、濮陽,後經山東的曹縣、單縣,再經安徽的碭山、蕭縣、最後入江蘇的豐縣、沛縣、徐州、邳縣、睢寧、宿遷、泗陽、淮安、漣水、阜寧、濱海然後入黃海。但在改道後,於銅瓦廂缺口後,黃河沖破原有的河道,改東北走向,在山東境內借大清河入渤海。
黃河被稱為中華文明的母親河。公元前2000多年華夏族在黃河領域的中原地區形成、繁衍。
2.1960年出生,陝西省富平縣人。博士、教授、十屆全國人大代表。1983年 畢業於西北政法學院,2005年2月24日政協西安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西北政法大學教授、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農工黨省委副主任委員、農工黨西安市委主任委員黃河同志當選為政協西安市第十一屆委員會副主席。兼任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經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商業法研究會房地產與物業管理法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住宅與房地產研究會房地產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黃河源頭沙化問題嚴重
黃河最近因為風化問題越來越嚴重,現在專家說,如果人類再濫砍濫伐的話,黃河的源頭很可能會被淹沒在風沙之中。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起源,但是這條被譽為母親河的源頭今天卻被荒山大圍斬,風沙處處。
有專家指出,人類違反自然的生活方式濫砍濫伐是破壞水源的主要原因,使這個具有數千年歷史的生態系統面臨崩潰,也很可能成為人類文明破壞下的另一個遺址。
黃河的資料
黃河,中國的第二大河。發源於青海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約古宗列盆地,蜿蜒東流,穿越黃土高原及黃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幹流全長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總面積79.5萬平方公里(含內流區面積4.2萬平方公里)。
據 地質演變歷史的考證,黃河是一條相對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萬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內還只有一些互不連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獨立的內陸水系。此後,隨著 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蝕、奪襲,歷經105萬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間逐漸連通,構成黃河水系的雛形。到距今10萬至1萬年間的晚更新世,黃河才逐步演變 成為從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貫通的大河。
由於黃河的洪水挾帶大量泥沙,進入下游平原地區後迅速沉積,主流在漫流區游盪,人 們開始築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斷淤積抬高,成為高出兩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條件下就決溢泛濫,改走新道。黃河下遊河道遷徙變化的劇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獨一 無二的。根據有文字記載,黃河曾經多次改道。河道變遷的范圍,西起鄭州附近,北抵天津,南達江淮,縱橫25萬平方公里。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 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間,黃河的遷徙大都在現行河道以北地區,侵襲海河水系,流入渤海。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間,黃河 改道擺動都在現行河道以南地區,侵襲淮河水系,流入黃海。1855年黃河在河南蘭考東壩頭決口後,才改走現行河道,奪山東大清河入渤海。由於黃河下遊河道 不斷變遷改道,以及海侵、海退的變動影響,黃河下游地區的河道長度及流域面積也在不斷變化,這是黃河不同於其他河流的突出特點之一。遠古時期,黃河中下游 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於原始人類生存。黃土高原和黃河沖積平原,土質疏鬆,易於墾殖,適於原始農牧業的發展。黃土的特性,利於先民們挖洞聚居。特 殊的自然地理環境,為我國古代文明的發育提供了較好的條件。早在110萬年前,「藍田人」就在黃河流域生活。還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 在流域內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遺址遍布大河上下。這些古文化遺跡不僅數量多、類型全,而且
G. 關於黃河手抄報的資料............
黃河僅次於長江,是中國第二大河,幹流全長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綏遠、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九個省份,成「幾」字形,向東注入渤海,沿途匯集了三十多條主要支流和無數溪川,流域面積達七十五萬多平方公里。中游段流經廣大的黃土高原地區,許多支流夾帶大量泥沙匯入,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河水呈黃色,因而得名。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占宗列渠,海拔五千四百多公尺,四周高山終年積雪。黃河源流段有星宿海,是一片無數小湖的沼澤。出星宿海後進入鄂陵湖和札陵湖到瑪多,繞過積石山和西傾山,穿過龍羊峽到達青海貴德,長一千九百多公里。上游段自貴德至綏遠省河口鎮,長一千五百多公里。黃河在甘肅境內,穿過不少大峽谷,匯集許多支流。中游段從河口鎮到河南盂津,長一千一百多公里。河水折向南流,縱貫黃土高原,夾帶著大量泥沙,洶涌而下,到了壺口,地勢陡落,形成壺口瀑布,接著穿過龍門峽流到潼關,河道變寬,因匯人汾沁、洛河和消水等支流,水量大增。河水到潼關為華山所阻,折向東流,過三門峽到盂洛,便進入平原地區。下游段自孟津到山東利津縣注入渤海,長八百七十多公里,由於泥沙淤積,水流緩慢,兩岸築有大堤,成為高出地面的"地上河"。
黃河河道以源流段和上游段最曲折,中游段次之,而下游段則筆直。從蘭州到潼關,河水繞流一個長方形的三邊,那就是著名的河套,約長二千公里。古時下遊河道游移不定,河水有時在山東丘陵以北注入渤海,有時在山東丘陵以南奪淮流入黃海,兩者相距達五百公里。
在歷史上,黃河流城經常泛濫成災。據記載,二千多年來,黃河下游潰堤達一千五百多次,較大規模的改道有二十六次,水災范圍北至天津,南達江蘇、安徽,廣達二十五萬平方公里。河水夾帶到下游的泥沙總量,平均每年超過十六億公噸。由於下游段地勢低平,河道坡降平緩,流速減低,大量泥沙於是沉積在河床上,平均每年逾四億公噸,其餘泥沙則流到河口,沖積成向海伸展的河口三角洲,平均每年造陸達二十多平方公里。黃河流域有肥原沃土,物產豐富,山川壯麗,居民幾佔中國總人口四分之一,耕地則約佔全國四成。
H. 關於黃河的手抄報
一、世界第五長河
黃河,世界第五長河,一條5464公里長的大河,在中國北方 蜿蜒流動。從高空俯瞰,它恰似一個巨大的"幾"字,又隱隱就是我 們民族那獨一無二的圖騰。
二、黃河的表徵
它不僅僅是一條大河。黃河,黃土地,皇帝,黃皮膚,這一切黃色表徵,把這條流經中華心臟地區的濁流升華為聖河。《漢書.溝洫 志》就把黃河尊為百川之首:"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河 為宗。"
三、黃土風成說
在久遠的地質年代,在亞洲內陸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驟冷驟 熱的嚴酷環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內陸盛行的西北氣流, 經年累月地把它們吹向東方,粗砂落於蒙古高原,最細膩的粉末隨風 飄落到今天甘肅、陝西、山西、青海、寧夏、河南6省。千百萬年的 搬運堆積,終於形成了一個北起長城,南至秦嶺,西抵日月山,東達 太行山的黃土高原。
四、深厚廣闊的黃土層
這是一片無與倫比的黃土,它的面積廣達41萬平方公里,黃土 覆蓋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隴東、陝西、晉西等地,黃土深達 100到200米,蘭州地區更厚達300米以上。
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園
植物學家們研究發現,雖然黃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豐沛,但養 分的淋溶損失也較少,非常適合楊樹、樺樹、櫟樹、油松、雲杉和酸 棗、黃荊條等生長。那時繁茂的植被,涵養著一個溫暖多雨的伊甸園。 今天山西、陝西、甘肅、寧夏等省份,分布著大片原始森林。地處中 原的河南省簡稱為"豫",顯示在倉頡造字的時代,它仍是大象出沒 之地。
六、歷史興盛的基礎
地質學家們發現,黃土具備優良的解理性,適合開掘窯洞居住; 農學家們發現,黃土中各種礦物營養物質豐富,具有較高的天然肥力。 先民們漸漸在這片黃土地上開鑿窯洞居住,種植五穀為生。5000 多年前,皇帝、炎帝的部落興盛起來,華夏先祖的足跡踏遍了黃土地。 隨後的日子裡,中國第一個王朝夏興盛於此,立國800年的周朝源 起於此,而橫掃六合,一統天下的秦帝國也勃興於此。
七、遠古時代文明的啟蒙
在160多萬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類活動遺址中,人們找到 了被火燒過的動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萬年前的山西藍田人類遺址中,人們找到了多處碳末堆積。
從那以後,藍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黃河的臂灣里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黃土地上出現了以半坡文明為代表 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們的祖先,就在這樣一片綠野間狩獵採集,度過了華夏文明 的金色童年。
八、歷史記述改造自然的功績
這里確實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這里也難免最早被受了文明之火。 上古傳說,神農氏曾教民稼穡。耐人尋味的是,神農就是炎帝,也就 是火神,他所傳授的實際上是焚林墾殖。
《孟子》中記載了三皇五帝燒山林的"功績": "當堯之時...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
在詩經中,我們聽到了先民們砍伐時的吟唱: "侃侃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漪。""伐木叮叮, 鳥鳴嚶嚶。"
九、黃土高原植被第一次受大損
始皇帝統一六國,大量人口隨之進入關中,墾殖面積大增。與此同 時,他大興土木,建造宮殿陵寢,大肆砍伐關中山地森林,始皇三十三 年(公元前214年),蒙恬擊潰匈奴,取得河套地區大片土地,隨後 實行屯墾戍邊,多次向鄂爾多斯高原地區移民,每次人數多達數十萬, 原本一望無際的草原變成了農耕區。
十、黃土高原森林第二次受大損
西漢時期,天下大治,中國人口激增至6000萬。向西北開拓移 民成為解決人口膨脹壓力的主要手段,僅漢武帝時期,就向西北邊塞遷 徙了70餘萬人口。西漢將匈奴趕到遙遠的漠北,將大片林牧區變成了 農耕區。西漢在河套開發的引黃灌溉工程,是以寧夏內蒙的賀蘭山森林 和陝北森林的大破壞為代價的。
十一、黃土高原森林第三次受大損
唐朝立國之初,勵精圖治,經濟迅速恢復。由於其經濟貿易外交 的中心皆偏於西北,因而西北地區的屯田墾殖搞得有聲有色。黃土高 原的林牧區開辟了大片農田,墾田數十萬畝。每丁耕田有二三百畝, 廣種薄收,造成植被大面積破壞。
唐代定都黃土地的中心城市-長安。盛唐氣象,國力達到頂峰, 都城的規模當然前無古人,耗用木材無數。僅就長安附近而言,唐代除了在寶雞、眉縣、周至、戶縣等鄰近山中採伐外,還遠到岐山、隴山和當時嵐州(今嵐縣)、盛州(今內蒙額爾多斯高原一帶)采辦。
十二、黃土高原森林第四次受大損
宋代建都開封,因為洛陽附近黃河南北的山嶺早被砍伐一空了, 不得不遠去呂梁山採伐,當時渭河上游林區也橫遭暴劫。史載北宋剛 剛立國,就在秦隴之間大肆採伐。陝西秦嶺、子午嶺、羅山,寧夏賀 蘭山、大盤山,甘肅沼河、隴南山地,森林先後遭到破壞。宋朝官商 每年僅從陝甘間的隴山就採得大木萬株以上,竟使當時開封城內良木堆積如山,私商采賣木材更是不計其數。
十三、黃土高原森林第五次受大損
明朝重得西北,重視屯田,以便以屯養軍,以軍隸民。當時"屯 田普天下","而西北為最"。明初駐屯雁門、偏關長城附近時,那 里因山勢峭壁拔,林木茂盛,"人鮮徑行,騎不能入"。到了明中葉, 北京的高官顯貴,邊關將士,當地居民,群起砍伐,"百家成群,千 夫為鄰,逐之不可,禁之不從"。單是每年販運到北京的林木,就不 下百萬根。
十四、黃土高原森林第六次受大損
滿清入關,短短幾十年休養生息,人口由8000萬增至兩億。 華北、江南人滿為患,於是大量流民自發湧向西北。黃土高原又一次成為破壞的重災區,祈連山、六盤山明代以前尚有巨木參天,此時完 全成了光山禿嶺。
十五、六千年後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
六千年後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成了名副其實的一片黃土。 黃土本身土質疏鬆,沒有任何抗沖性,完全依靠地面植被及其根系的保 護。植物的水土保持作用,森林為最,草原次之,農作物則幾乎為零。 幾千年來,我們一直在掃平具備保護能力的天然植被,代之以沒有保護 能力的農作物。
I. 關於黃河的手抄報(要圖)
先來點資料
黃河
黃河 中國古代也稱河,發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於山東省東營墾利縣注入渤海。幹流河道全長5464千米,僅次於長江,為中國第二長河。黃河還是世界第五長河。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為上游,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為中游,河長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千米。(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里採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面積達752443平方千米。
黃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
黃河中遊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長度 5464 km
源頭海拔 4800 m
平均流量 1774.5 m³/s
流域面積 752443 km²
源頭 青海省
注入 渤海
流經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維系炎黃子孫的血脈.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與民族情感的象徵。
黃河,像一頭脊背穹起,昂首欲躍的雄獅,從青藏高原越過青、甘兩省的崇山峻嶺;橫跨寧夏、內蒙古的河套平原;奔騰於晉、陝之間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龍門」而出,在西嶽華山腳下調頭東去,橫穿華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濱。它流經9個省、區,匯集了40多條主要支流和1000多條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積達75萬多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河。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黃河平均年徑流總量僅574億立方米,在中國河流中居第八位。流域內,連同下游豫、魯沿河地區共有2億多畝耕地,1億左右人口。黃河水利資源豐富,流域內地下礦藏眾多,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這里辛勤勞動,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的搖籃。
關於黃河的源頭歷史上曾有過多種說法。早在公元7世紀上半葉,就有人提出卡日曲是黃河的正源,但沒有被公認。公元1280年元朝的都實和1704年清朝的拉錫,為探求河源曾到達星宿海。因此,星宿海為河源的說法已經流傳多年。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8月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河源考察隊,又把約古宗列曲作為黃河正源。20多年來,雖然以錯就錯,但也有不少人提出疑問。直到1978年夏天,再次組織河源考察隊,伸入河源地區實地查勘,查清在河源地區西部,有3條河流匯入星宿海,它們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流程最短,水量又小,只能算作約古宗列曲的一條支流。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相比,卡日曲較約古宗列曲長近30公里,流域面積多700平方公里,水量也大2倍多。因此,確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的依據較為充分。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各姿各雅山,各姿各雅山海拔4 800米,山腳下幾個泉眼溢出的清水,就是「咆哮萬里觸龍門」的黃河最初水流。
中華民族的搖籃
「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5000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兒發源……」這是人們熟知的歌曲《黃河頌》的歌詞。每當人們唱起這首歌的時候,就會浸沉在對黃河的無限追憶之中。
早在80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黃河流域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在黃河流域內已經發現了2000多處原始村落的遺址,它表明,在新石器時代,祖先們就在這遼闊的土地上定居,從事原始的農業生產。
新石器時代中期,散布在黃河中游黃土高原上的黃帝族,和當時的蚩尤族、炎帝族同為中國遠古時代的3個部族。他們過著遷徙不定的游牧生活。後來炎帝聯合黃帝攻殺了蚩尤。不久,炎帝族和黃帝族的人民逐漸融合,並定居在陝、甘、晉地區,共同開發黃河中下游地區。
3500多年前進入奴隸社會的夏、商、周王朝都是黃帝的後裔。他們自稱「華」或「夏」。華族就是漢族的前身,所以漢族人民都把黃帝奉為始祖,自稱為黃帝(也稱炎黃)的子孫。當時的華族居住在中原地區,人們認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又稱這一帶為「中華」。後來,華族的文化向全國各地傳播,「中華」二字便成了整個中國的名稱。
商王朝的盤庚遷都殷墟(今河南省安陽縣),他的勢力范圍已達太行山與泰山之間的華北大平原,稱為殷帝國。殷朝的文化相當發達,與當時的埃及、巴比倫並稱為3個古代帝國,是世界古代三大文化中心。在殷墟,至今還保存著刻畫挺秀、文句嚴密的甲骨書和美麗細致的青銅器皿。可是,在3個古代帝國以外的世界上,大多數人類還過著原始生活。由此可見,我們的祖國是世界文化古國之一,古國的文化就在黃河的懷抱里發祥。
殷朝以後,直至北宋,近2500年,黃河流域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西安(古稱長安),從西漢至隋唐,先後有11個朝代建都於此,歷時 1100多年,不僅為中國古代經濟、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為國際間經濟、文化交流留下了不朽的篇章。洛陽,先後有9個朝代在此建都,歷時近千年,故稱「九朝古都」。史學家、科學家、文學家雲集於洛陽,為中國和世界文化寶庫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幾千年來,黃河流域是封建統治的中心,而廣大勞動人民反對壓迫的斗爭也接連不斷。秦末的陳勝、吳廣,兩漢的赤眉、銅馬、黃巾,隋末的瓦崗軍,唐朝的黃巢、王仙芝,明末的李自成、張獻忠等,都在黃河流域這塊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雄壯的史劇。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陝甘寧地區是中國人民可靠的革命根據地,直至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偉大的黃河,哺育了中華民族;中華民族的兒女,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我們為黃河自豪,為黃河歌唱。
釋名「河」字在秦漢以前基本上是黃河的專稱,而河流稱為「川」或者「水」(但也有例外,如《山海經》曰:「昆侖山,縱廣萬里,高萬一千里,去蒿山五萬里,有青河、白河、赤河、黑河環其墟。」)先秦的文獻中找不到黃河一詞,成書於漢武帝征和年間的《史記》全篇也不見黃河的說法。據學者李鄂榮考證,黃河一詞最早見於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中「常山郡·元氏縣」的釋文里。黃河的「黃」字用來描述河水的渾濁,這在古書中也早有記載:戰國時期的《左傳·襄公八年》鄭國的子駟引《逸周詩》說「俟河之清,人壽幾何!」;《爾雅·釋水》記有「河出昆侖,色白,所渠並千七百一川,色黃。」
黃河上源的星宿海由扎陵湖、鄂陵湖等數量眾多的水泊和海子組成,在陽光照耀下星宿海的無數湖沼光彩奪目,如同孔雀開屏,十分美麗壯觀,因而當地的藏族居民把這一段黃河稱作「瑪曲」(rma chu),即「孔雀河」的意思。甘肅省「瑪曲」縣即以此河段命名。
水文特徵
源頭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脈,但真正源頭所在現在依然存有爭議。歷史上人們對黃河源頭的認識有一個過程。
《尚書·禹貢》曾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的記載,「積石」在現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的阿尼瑪卿山,離黃河源頭還有距離。《山海經》、《爾雅》有河出昆侖的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後,有黃河發源於於闐,東流至鹽澤,再潛行地下,南出為河源的說法(見於《史記·大宛列傳》)。這些說法都不確切,但卻延續到隋唐。
隋唐以後人們逐漸對黃河河源建立了正確的認識。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滅吐谷渾後置河源郡,即現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區,表明人們已知黃河發源於此。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為平定吐谷渾叛亂,將領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率領人馬到達星宿海一帶,《新唐書》載他們「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覽觀河源。」。唐宋以來,長期將星宿海稱為黃河源頭。
至元代人們開始對對黃河河源進行實地考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實等人勘察黃河河源,對星宿海一帶作了詳細考察。 1315年潘昂霄根據都實的調查寫成《河源志》一書,明確指出黃河發源於星宿海西南百餘里處,該處有「水從地湧出如井,其井百餘」。
清康熙帝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帝命拉錫、舒蘭探黃河河源。他們到達星宿海,發現星宿海上源還有三條河流,但並未追至源頭。拉錫、舒蘭歸京後繪有《河源圖》,舒蘭還寫有《河源記》。康熙帝末年組織全國性的地形測量,康熙帝五十六年(1717年)派喇嘛楚兒沁藏布、蘭木占巴及理藩院主事勝住等人前往河源地區進行測量,此行「逾河源,涉萬里」,回京後將測量結果繪入《皇輿全覽圖》。此次測繪把星宿海以上的河源也勘查和繪制出來。
清乾隆帝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帝命門侍衛阿彌達「恭祭河源」。阿彌達到達星宿海以西300里處,對星宿海上源三條河流進行了實地勘查,認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為黃河上源。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西方探險者和地理學家深入青藏高原進行考察活動,他們也曾到達河源地區搜集自然、人文資料,如印度人阿喀,法國人竇脫勒、敖倫,俄國人普爾熱瓦爾斯基、士納可、科茲洛夫,德國人費士勒、台裴爾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黃河源頭進行了多次考察。1952年,由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在項立志、董在華率領下,對黃河河源進行了數月勘查。河源勘查隊認定約古宗列曲為黃河正源,雅合拉達合澤山是它的源頭,鄂陵湖在上,扎陵湖在下。這一結果與前人考察結果不相吻合,在學術界引起爭論,但黃河發源於約古宗列曲的說法廣為流傳。1978年,青海省邀請中央和地方有關科研專業人員,再次對黃河源頭和扎陵、鄂陵兩湖進行實地勘查,確認卡日曲為黃河正源,扎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1981年—1982年,學者楊聯康徒步考察了黃河全程。他認為黃河最遠源流是始於巴顏喀拉山山脊的拉郎情曲,它長於約古宗列曲30.5千米,長於卡日曲11.9千米。198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家意見,確認瑪曲為黃河正源,並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瑪曲曲果樹立了黃河源標志。
星宿海上源的三條支流分別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居於最北部,發源於查哈西拉山,河長70千米,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斷流。約古宗列曲位於星宿海西,在三條上源中居中,發源於約古列宗盆地西南隅,海拔4750米,水量甚小,為寬1.0-1.5米,深0.1-0.2米的小溪。南部支流為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海拔4800米,有5處泉水從谷中湧出,匯成寬約3米,深0.3-0.5米,流速約3米/秒的一條小河,河流終年有水。約古宗列曲與卡日曲匯合成黃河源頭最初的河道瑪曲,然後注入星宿海。根據十萬分之一航測地圖測量,卡日曲比約古列宗曲長25千米。卡日曲流域面積為3126平方千米,約古宗列曲流域面積為2372平方千米。在卡日曲的和古宗列曲匯合處附近,測得卡日曲流量為6.3立方米/秒,測得約古宗列曲流量為2.5立方米/秒。據此1978年的黃河源頭考察認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
分界
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黃河水利委員會以河口鎮與桃花峪劃分上、中、下游;傳統的中學教科書以河口鎮與孟津劃分上、中、下游;學者楊聯康經考察後認為以青銅峽、孟津劃分更合適;學者許韶立主張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作為黃河中下游分界線。本文採取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
上游
在蘭州的「黃河第一橋」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以上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上游。上遊河段全長3472千米,流域面積38.6萬平方千米,流域面積佔全黃河總量的51.3%。上遊河段總落差3496米,平均比降為10‰;河段匯入的較大支流(流域面積1000平方千米以上)43條,徑流量佔全河的54%;上遊河段年來沙量只佔全河年來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黃河的清水來源。上遊河道受阿尼瑪卿山、西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S形彎曲。黃河上游根據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為河源段、峽谷段和沖積平原三部分。
從青海卡日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以上部分為河源段。河源段從卡日曲始,經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瑪多,繞過阿尼瑪卿山和西傾山,穿過龍羊峽到達青海貴德。該段河流大部分流經於三四千米的高原上,河流曲折迂迴,兩岸多為湖泊、沼澤、草灘,水質較清,水流穩定,產水量大。河段內有扎陵湖、鄂陵湖,兩湖海拔高程都在4260米以上,蓄水量分別為47億立方米和108億立方米,為中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青海瑪多至甘肅瑪曲區間,黃河流經巴顏喀拉山與阿尼瑪卿山之間的古盆地和低山丘陵,大部分河段河谷寬闊,間或有幾段峽谷。甘肅瑪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區間,黃河流經高山峽谷,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發源於四川岷山的支流白河、黑河在該段內匯入黃河。
從青海龍羊峽到寧夏青銅峽部分為峽谷段。該段河道流經山地丘陵,因岩石性質的不同,形成峽谷和寬谷相間的形勢:在堅硬的片麻岩、花崗岩及南山系變質岩地段形成峽谷,在疏鬆的砂頁岩、紅色岩系地段形成寬谷。該段有龍羊峽、積石峽、劉家峽、八盤峽、青銅峽等20個峽谷,峽谷兩岸均為懸崖峭壁,河床狹窄、河道比降大、水流湍急。該段貴德至蘭州間,是黃河三個支流集中區段之一,有洮河、湟水等重要支流匯入,使黃河水量大增。龍羊峽至寧夏下河沿的幹流河段是黃河水力資源的「富礦」區,也是中國重點開發建設的水電基地之一。
從寧夏青銅峽至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部分為沖積平原段。黃河出青銅峽後,沿鄂爾多斯高原的西北邊界向東北方向流動,然後向東直抵河口鎮。沿河所經區域大部為荒漠和荒漠草原,基本無支流注入,幹流河床平緩,水流緩慢,兩岸有大片沖積平原,即著名的銀川平原與河套平原。沿河平原不同程度地存在洪水和凌汛災害。河套平原西起寧夏下河沿,東至內蒙古河口鎮,長達900千米,寬30~50千米,是著名的引黃灌區,灌溉歷史悠久,自古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
中游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中游,河長1206千米,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45.7%;中遊河段總落差890米,平均比降0.74‰;河段內匯入較大支流30條;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42.5%,增加沙量佔全黃河沙量的92%,為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
河口鎮至禹門口是黃河幹流上最長的一段連續峽谷—晉陝峽谷,河段內支流絕大部分流經黃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粗泥沙的主要來源,全河多年年均輸沙量16億噸中有9億噸來源於此區間;該河段比降很大,水力資源豐富,是黃河第二大水電基地;峽谷下段有著名的壺口瀑布,深槽寬僅30—50米,枯水水面落差約18米,氣勢宏偉壯觀。
禹門口至三門峽區間,黃河流經汾渭平原,河谷展寬,水流緩慢。河段兩岸為渭北及晉南黃土台塬,是陝晉兩省的重要農業區。該河段接納了汾河、洛河、涇河、渭河、伊洛河、沁河等重要支流,是黃河下游泥沙的主要來源之一,多年年均來沙量5.5億噸。該河段在禹門口至潼關(即黃河小北幹流)的132.5千米河道,沖淤變化劇烈,河道左右擺動很不穩定。該河段在潼關附近受山嶺約束,河谷驟然縮窄,形成寬僅1000餘米的天然卡口,潼關河床的高低與黃河小北幹流、渭河下遊河道的沖淤變化有密切關系,故此有「潼關高程」這一水文術語。
三門峽至桃花峪區間的河段由小浪底而分為兩部分:小浪底以上,河道穿行於中條山、崤山之間,為黃河幹流上的最後一段峽谷;小浪底以下,河谷漸寬,是黃河由山區進入平原的過渡地段。
下游
河南鄭州桃花峪以下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下游,河長786千米,流域面積僅2.3萬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3%;下遊河段總落差93.6米,平均比降0.12‰;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3.5%。由於黃河泥沙量大,下遊河段長期淤積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河」,黃河約束在大堤內成為海河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除大汶河由東平湖匯入外,本河段無較大支流匯入。
下遊河段除南岸東平湖至濟南間為低山丘陵外,其餘全靠堤防擋水,堤防總長1400餘千米。歷史上,下遊河段決口泛濫頻繁,給中華民族來了沉重的災難。由於黃河下游由西南向東北流動,冬季北部的河段先行結冰,從而形成凌汛。凌汛易於導致冰壩堵塞,造成堤防決溢,威脅也很嚴重。
下遊河段利津以下為黃河河口段。黃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積,不斷延伸擺動。目前黃河的入海口位於渤海灣與萊州灣交匯處,是1976年人工改道後經清水溝淤積塑造的新河道。最近40年間,黃河輸送至河口地區的泥沙平均約為10億噸/年,每年平均凈造陸地25至30平方公里。
主要支流與湖泊
黃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厲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無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黃河上的主要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烏梁素海、東平湖。
幹流峽谷
黃河幹流上的峽谷共有30處,位於上遊河段的28處,位於中游段流的2處,下遊河段流經華北平原,沒有峽谷分布。幹流峽谷段累計長1707千米,占幹流全長的31.2%。
茫尕峽—多石峽—麥多唐貢瑪峽—官倉峽—拉加峽—野狐峽—拉干峽—龍羊峽—阿什貢峽—松巴峽—李家峽—公伯峽—積石峽—寺溝峽—劉家峽—牛鼻子峽—朱喇嘛峽—鹽鍋峽—八盤峽—柴家峽—桑園峽—大峽(下峽)—烏金峽—紅山南峽—紅山北峽—黑山峽—虎峽—青銅峽—晉陝峽谷—晉豫峽谷(包括三門峽—任家堆—八里胡同—小浪底)
幹流水利樞紐
* 三門峽水利樞紐:山西平陸、河南三門峽市交界處,1960年投入使用
* 三盛公水利樞紐:內蒙古磴口,1966年 投入使用
* 青銅峽水利樞紐:寧夏青銅峽市,1968年投入使用
* 劉家峽水電站:甘肅永靖,1974年投入使用
* 鹽鍋峽水利樞紐:甘肅永靖,1975年投入使用
* 天橋水利樞紐:山西保德、陝西府谷交界處,1977年投入使用
* 八盤峽水利樞紐:甘肅蘭州,1980年投入使用
* 龍羊峽水電站:青海共和,1992年投入使用
* 大峽水利樞紐:甘肅蘭州,1998年投入使用
* 李峽水利樞紐:青海化隆,1999年投入使用
* 萬家寨水利樞紐:山西偏關、內蒙古准格爾旗交界處,1999年投入使用
* 小浪底水利樞紐:河南濟源和孟津交界處,2001年投入使用
另請參看:黃河大堤、黃河防洪、黃河防凌、汴渠、鴻溝、京杭運河、茅津渡、南水北調工程、河套灌區
橋梁
* 濟南黃河斜拉橋:山東省濟南市北側。1978年12月開工,1981年底建成。曾更換幾次鋼索。
* 濟南黃河公路橋:山東省濟南市北郊。1978年12月開工,1982年7月正式投入運營
* 濟南黃河浮橋:只在非汛期(夏汛和凌汛)使用,位於市北洛口渡口,免費使用。
* 蘭州黃河鐵橋:甘肅省蘭州市城北。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竣工於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
* 鄭州黃河橋:河南省鄭州市以北
水土流失
黃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2000年間(黃河流域仰韶文化時期至安陽殷墟)的地理環境適宜於植被的生長與人類生產生活活動的開展,高出約2℃的氣候環境為農作物和植被的發展創造了優良的條件。在這一時期,黃河中下游流域有雷夏澤、大野澤等大量的湖泊存在。《孟子·滕文公上》曾記載黃河流域「草木暢茂,禽獸繁殖」,關中平原直到中國戰國時期依然有著「山林川穀美,天才之力多」(《歷史時期黃河中游的森林》,史念海,1981年)。
戰國以後隨著鐵農具的廣泛使用和秦國經濟中心向關中遷移,黃河流域與黃土高原的植被開始遭到破壞。由於黃河流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中國文明的中心之地(《中國歷史地理學》,藍勇,2002 年),加之以古代中國重農輕牧的現象,黃河流域植被破壞成為長期、大量的現象。隨著公元11世紀氣候轉冷的開始,伴隨著中國經濟中心的南遷,黃河流域的生態破壞開始減少,然而森林覆蓋已經難以恢復到公元前3世紀的狀況。並隨著植被的破壞,黃土高原開始受到黃河的侵蝕而被捲走大量的土壤,形成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
斷流
從1972年起黃河經常出現斷流的情況[1]。斷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全球變暖。隨著近年來全球變暖情況的加劇,一方面使得河道的蒸發量大增,另一方面春夏季上游冰川的溶化大量吸收熱量,造成內陸局部氣溫低於往常,這就減小了內陸和海洋之間的溫差,進而造成季風減弱,缺少了季風從海面帶進內陸的水汽。雖然全球變暖使得冰川融化加大了上游水源的流量,但卻抵消不了蒸發量的提高和季風減弱的影響效應。最終造成中下游的水量逐年減少。
2. 植被破壞。黃土高原地區植被破壞嚴重,缺少了植被涵養的土地逐步沙漠化,蒸發量變得更高,土地乾燥地下水需要不停的吸收流經河道才能得以補充。
3. 灌溉方式落後。黃河中上游流經的多為經濟較不發達的老少邊窮地區,缺少節水灌溉的技術和資金,多為大水漫灌,黃河水浪費嚴重。
河道變遷
據歷史記載,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間,黃河受到近1593次泛濫威脅,而因泛濫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
最近的一次黃河大改道是在1855年(清咸豐帝5年)。在那次黃河大改道之前,黃河下游流經路缐,按照現時中國行政區域劃分,大體上經過河南的滎陽、鄭州、原陽、延津、封丘、中牟、開封、蘭考、濮陽,後經山東的曹縣、單縣,再經安徽的碭山、蕭縣、最後入江蘇的豐縣、沛縣、徐州、邳縣、睢寧、宿遷、泗陽、淮安、漣水、阜寧、濱海然後入黃海。但在改道後,於銅瓦廂缺口後,黃河沖破原有的河道,改東北走向,在山東境內借大清河入渤海。
黃河被稱為中華文明的母親河。公元前2000多年華夏族在黃河領域的中原地區形成、繁衍。
2.1960年出生,陝西省富平縣人。博士、教授、十屆全國人大代表。1983年 畢業於西北政法學院,2005年2月24日政協西安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西北政法大學教授、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農工黨省委副主任委員、農工黨西安市委主任委員黃河同志當選為政協西安市第十一屆委員會副主席。兼任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經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商業法研究會房地產與物業管理法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住宅與房地產研究會房地產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黃河源頭沙化問題嚴重
J. 關於宋朝的手抄報
一、宋朝疆域與政區
政和元年宋遼夏對峙圖宋因五代之舊,建都開封,結束了自安史之亂以來的分裂局面。宋朝與遼國的疆界長期穩定在雁門山-大茂山-白溝一線。由於失去燕雲十六州的屏障,朝廷只能在邊界上廣植柳樹。在與西夏的作戰方面,宋神宗力圖開擴疆土,取得了綏、熙、河、洮、岷、蘭等州。哲宗時又進一步取得了湟水流域,洮河上游與貴德一帶的土地。宣和三年(1121年)西安州、懷德軍又被西夏所取。建炎南渡之後,宋朝領土僅限於秦嶺淮河以南、岷山以東地區。宋朝也在與大理交界處設立了黎、敘、瀘、黔、邕等州。 宋朝汲取了唐朝藩鎮割據的教訓,一級行政區劃改為「路」。至道三年(997年)始定為十五路,包括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陝西、淮南、江南、荊湖南、荊湖北、兩浙、福建、西川、峽、廣南東、廣南西五路。咸平四年(1001年)分西川為利州、益州二路,分峽路為夔州、梓州二路。天禧四年(1020年)分江南路為江南東、西二路。熙寧五年(1072年)分京西路為南北二路,分淮南路為東西二路,分陝西為永興軍、秦鳳二路。之後又將河北路分為東西二路,分京東為京東東、京東西二路。崇寧五年(1106年)又將開封府升為京畿路。宣和四年(1122年)宋金盟約,約定滅遼後宋得燕山府路和雲中府路。結果後來並未設置。建炎南渡後,宋朝設立兩浙東、兩浙西、江南東、江南西、淮南東、淮南西、荊湖南、荊湖北、京西南、成都府、潼川府、夔州、利州、福建、廣南東、廣南西十六路。宋朝的行政區劃設置與地方政治制度可謂重內輕外,中央高度集權。雖然避免了藩鎮割據的局面,但導致地方防務貧弱,也讓終宋一代外患不止。
二、宋朝的政治體制大體沿襲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長官擔任,而是另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又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通稱執政,與宰相合稱「宰執」。宋朝的相權大幅萎縮,僅負責行政職能。中書門下與樞密院合稱二府,掌文武大權。又設鹽鐵、戶部、度支三司,主管財政大權,號稱計省。這樣三司、宰執、樞密使三權互相制衡,因此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宋朝還在御史台之外增設諫院和置諫官,這些都是監察機構,負責彈劾等事宜。 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防止將領奪權。建隆二年三月,宋太祖削去了都點檢這個重要的禁軍職位。同年七月,宋太祖通過杯酒釋兵權解除了武官的軍權,禁軍的領導機構改為殿前司和侍衛司,分別由殿前都指揮使、步軍都指揮使和馬軍都指揮使(三帥)統領。但是,三帥無發兵之權。宋朝在中央設立樞密院來負責軍務。樞密院直接對皇帝負責,其他任何官員都不得過問。而樞密院雖能發兵,卻不能直接統軍,這樣就導致了統兵權與調兵權的分離。同時,宋朝經常更換統兵將領,以防止軍隊中出現個人勢力。宋朝的兵力部署可謂「強干弱枝」「守內虛外」。宋朝的軍隊分為四種,即禁軍、廂軍、鄉兵、藩兵。禁軍是中央軍,也是宋朝軍隊的主力。廂軍是各州的鎮兵,由地方長官控制。鄉兵則是按機關抽調的壯丁。藩兵是防守在邊境的非漢民族軍隊。 宋代的農材賦役制度,大致延續唐末的兩稅法,但增加了丁稅。而差役則甚為繁重造成人民負擔,因此王安石變法時有免役法的推行。
三、宋朝簡史
宋朝開國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來藩鎮割據和宦官亂政的現象,採取重文輕武的施政方針,一方面在軍事上積弱,1127年徽、欽二帝受金人擄去,迫使宋室南遷;1276年,忽必烈破宋都臨安,宋朝亡國。但宋朝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之一,儒學復興,社會上彌漫尊師重教之風氣,科技發展亦突飛猛進,政治也較開明廉潔,終宋一代沒有嚴重的宦官亂政和地方割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著名史學家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而西方與日本史學界中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也頗有人在。宋朝的經濟文化發展與繁榮是規模空前的,農業,手工業,制瓷業,造船業等都十分繁榮。
四、國號釋義
後周恭帝繼位後,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使,歸德軍駐扎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次年,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即位,因其發跡在宋州,故國號曰「宋」,定都汴梁(今開封)。靖康年間,金兵攻陷汴京,北宋遂亡。徽宗第九子趙構在臨安(今杭州)重建宋王朝,史稱「南宋」。
五、靖康之恥
宋徽宗是一位天才藝術家,卻也是亡國之君。
哲宗沒有留下子嗣,死後由他弟弟趙佶即位,是為宋徽宗。徽宗專好享樂,對朝政毫無興趣。徽宗自幼愛好筆墨、丹青、騎馬等。趙佶的生活糜爛,喜好逛青樓。還大興土木,聽信道士所言,在開封東北角修建萬歲山,後改名為艮岳。艮岳方圓十餘里,其中有芙蓉池、慈溪等勝地。裡面亭台樓閣、飛禽走獸應有盡有。徽宗還在蘇州設立應奉局,專門在東南搜刮奇石,是為花石綱,引得民怨沸騰。
徽宗不理朝政,政務都交給以蔡京為首的六賊。蔡京以恢復新法為名大興黨禁,排斥異己。蔡京即位次日,就下達了一個禁止元佑法的詔書。此即謂元佑奸黨案。正直的大臣因此全被排斥出政治中心。徽宗本人好大喜功,當他看到遼國被金國進攻後,便於重和元年(1118年)春,派遣使節馬政自登州渡海至金。雙方商議兩國共同攻遼,北宋負責攻打遼的南京和西京。滅遼後,燕雲之地歸宋,過去宋朝給遼國的歲幣改繳金國。此即為海上之盟。但宋朝軍隊卻被打得大敗。最後金兵掠去燕京的人口,並剋扣營、平、灤三州。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分兩路南下攻宋。趙佶嚇得立刻傳位其子欽宗趙桓。欽宗患得患失,在戰和之間舉棋不定。後來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啟用李綱來保衛東京。雖然一度取得了勝利,但是金朝並未死心,二度南下。靖康元年(1126年)九月,太原淪陷。十一月,開封外城淪陷,金軍逼迫欽宗前去議和。閏十一月卅日,欽宗被迫前去金營議和,三日後返回。金人要求索要大量金銀。欽宗因此大肆搜刮開封城內財物。開封城被金軍圍困,城內疫病流行,餓死病死者不在少數。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六日,欽宗被廢,貶為庶人。七日,徽宗被迫前往金營。金朝另立張邦昌,建立一個名為「大楚」的傀儡政權。徽欽二宗被金人掠到五國城。北宋後宮和大量官民女眷被抵押給金國,其中大部分被沒入金國官妓院--洗衣院,史稱靖康之恥或靖康之禍。徽宗被封為昏德公,欽宗被封為重昏侯。最後兩人客死異鄉五國城。
盡管徽宗在朝政上毫無建樹,但無庸質疑,他在書畫上的造詣無與倫比。徽宗的書法和繪畫都在中國藝術史上有重要地位。徽宗獨創瘦金體,並重視書畫事業。翰林書畫院的地位大幅提高,著名畫家,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就是其提拔。就連其子趙構也受到薰陶,成為傑出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