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話便民 » 生物科學門戶網站

生物科學門戶網站

發布時間: 2021-03-16 07:28:32

Ⅰ 葉綠體的介紹在那裡比較詳細生物化學方面的網站有哪些

葉綠體是綠色植物細胞內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構,是一種質體。質體有圓形、卵圓形或盤形3種形態。葉綠體含有葉綠素a、b而呈綠色,容易區別於另類兩類質體──無色的白色體和黃色到紅色的有色體。葉綠素a、b的功能是吸收光能,通過光合作用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葉綠體扁球狀,厚約2.5微米,直徑約5微米。具雙層膜,內有間質,間質中含呈溶解狀態的酶和片層。片層由閉合的中空盤狀的類囊體垛堆而成,類囊體是形成高能化合物三磷酸腺苷(ATP)所必需。 在生物幫那裡可以詳細的了解。上面有大量的資訊,生物幫是生物行業門戶網站,信息內容豐富、科學、專業,樓主想了解生物科學方面的技術,資訊。 大部分高等植物和藻類微生物的葉綠體內類囊體緊密堆積。主要含有葉綠素(a和b)、胡蘿卜素和葉黃素,葉綠素a和葉綠素b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胡蘿卜素和葉黃素主要吸收藍紫光。這些色素吸收的光都可用於光合作用。葉綠素的含量最多,遮蔽了其他顏色,而且,葉綠素吸收綠光最少,綠光被反射,所以呈現綠色。主要功能是進行光合作用。葉綠體(chloroplast)存在於藻類和綠色植物中的色素體之一,光合作用的生化過程在其中進行。因為葉綠體除含黃色的胡蘿卜素外,還含有大量的葉綠素,所以看上去是綠色的。褐藻和紅藻的葉綠體除含葉綠素外還含有藻黃素和藻紅蛋白,看上去是褐色或紅色[有人分別稱為褐色體(phacaplost)、紅色體 (rhodoplast)]。許多植物的葉綠體是直徑5微米左右,厚2—3微米的凸透鏡形狀,但低等植物中則含有板狀、網眼狀、螺旋形、星形、杯形等非常大的葉綠體。葉肉細胞中含的葉綠體數通常是數十到數百個。已知有的一個細胞含有數千個以上葉綠體的例子,以及僅有一個葉綠體的例子。用光學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它的平面相多數為0。5微米大小的濃綠色粒狀結構(基粒)。基粒的清晰程度和數量隨植物和組織的種類及葉綠體的發育時期而不同,反映著內膜系統的分化程度。包著葉綠體的包膜由內外兩層膜組成,對各種各樣的離子以及種種物質具有選擇透過性。在葉綠體內部有基質、富含脂質和質體醌的質體顆粒,以及結構精細的內膜系統(片層構造,內囊體)。在基質中水占葉綠體重量的60%—80%,這里有各種各樣的離子、低分子有機化合物、酶、蛋白質、核糖體、RNA、DNA等。在綠藻、褐藻,紅藻、接合藻、硅藻等許多藻類的葉綠體中存在著澱粉核。構成內膜系統微細結構基礎的是內囊體。在具有基粒的葉綠體中重疊起內囊體或復雜地折疊起來,分化成所謂的基粒堆(grana stack)和與之相聯系的膜系統[基粒間片層(intergrana lamellae)。各種光合色素和光合成電子傳遞成分、磷酸化偶聯因子等存在於內囊體中,色素被光能激發、電子傳遞、直到ATP合成都在內囊體上及其表面附近進行。利用由此生成的NADPH和ATP在基質中進行二氧化碳固定。 參考: please click to connect www.bio1000.com/zt/rna/4734.html .hope that i can help you 幾乎可以說一切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來源於太陽能(光能)。綠色植物是主要的能量轉換者是因為它們均含有葉綠體(Chloroplast)這一完成能量轉換的細胞器,它能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貯藏能量的有機物,同時產生氧。所以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有機體生存、繁殖和發展的根本源泉。 古生物學家推斷,葉綠體可能起源於古代藍藻。某些古代真核生物靠吞噬其他生物維生,它們吞下的某些藍藻沒有被消化,反而依靠吞噬者的生活廢物製造營養物質。在長期共生過程中,古代藍藻形成葉綠體,植物也由此產生。 高等植物的葉綠體存在於細胞質基質中。葉綠體一般是綠色的扁平的快速流動的橢球形或球形,可以用高倍光學顯微鏡觀察它的形態和分布。

Ⅱ centrillion bioscience中文是什麼意思

bioscience
英 [ˌbaɪəʊˈsaɪəns] 美 [ˌbaɪoʊˈsaɪəns]
n.生物科學;生命科學;生物科學期刊
派生詞:bioscientist

雙語例句
1. A bioscience curriculum planning is presented baccalaureate nursing ecation.
提出我國本科護理教育的生物醫學課程計劃.

2. Description ( En ) Portal site to biology and bioscience.
生物和生物科學 門戶網站.

centurion
英 [senˈtjʊəriən] 美 [senˈtʃʊriən]
n.百人隊長,百夫長(古羅馬的軍官,指揮百人)

Ⅲ 什麼是生物科學

生物學
biology

研究生物各個層次的種類、結構、功能、行為、發育和起源、進化以及生物與周圍環境關系等的科學。又稱生命科學。20世紀30、40年代以後,生物學與物理學、化學和數學相結合,逐漸步入精確科學的行列,人們已經認識到生命是物質的一種運動形態。生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它是由蛋白質、核酸、糖類、脂類等生物大分子組成的物質系統。生命現象就是這一復雜系統中物質、能量和信息綜合運轉的表現。生物有許多非生物所不具備的特性。例如,生物能在常溫、常壓下利用從環境中吸收的物質合成多種有機化合物,包括復雜的生物大分子,其效率遠遠超出最好的機器;生物能儲存和傳遞信息,並具有自我調節和自我復制能力;生物還以不可逆的方式進行著個體發育和物種演化;地球上各種生物在沒有強烈外界因素干擾下,能夠相互制約以維持生態的平衡等等。揭示生命過程中各種運轉機制具有巨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簡史 早在公元前5000多年,為了自身的生存,人類已經逐漸積累了有關動、植物的初步知識。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的著作和中國秦漢之際的《爾雅》中,記載了數百種動物和植物,並有初步的分類描述;中國戰國晚期的《黃帝內經》對人體的外形和內臟都有詳細的直觀描述 。古希臘的加倫(129~199)完成了《解剖綱要》16卷和其他著作共130多部,成為西方學術界1000多年中遵循的典籍。中世紀時期,生物學在西方幾乎沒有什麼發展,而阿拉伯醫學卻迅速發展起來。中國醫學、葯用植物「本草」和農學都有較快的發展。
生物學隨著文藝復興而得到顯著的發展。比利時的解剖學家A.維薩里的《人體構造》,糾正了加倫的不少錯誤。英國醫生和生理學家W.哈維在《動物心血運動的研究》一文中,闡明了血液循環的閉路途徑,只缺毛細血管部分。由於他的結構是根據用動物,包括活體做實驗的結果,哈維被公認是實驗生物學的奠基人。中國明代李時珍的 《本草綱目》記載了約1500種葯物和2000多個醫方,對草葯的描述和插圖都很詳細,並在草、木、動物等大類下,再分為部、類、種3級。所以,該書不僅在國際葯典中有重要地位,也是一部高水平的植物學典籍。
17、18世紀,歐洲野外考察興起,動、植物標本大量積累。瑞典植物學家林奈,在18世紀30~50年代,完成了以屬、種為基礎的林奈分類體系,並建立起對物種的雙名法。他的成就對生物學影響巨大,被公認是分類學的奠基人。由於顯微鏡的發明,英國物理學家R.胡克(1635~1703 )於1665年觀察到軟木塞薄片上的空室,稱之為細胞。荷蘭的顯微鏡學家A.van列文虎克作了大量顯微觀察,於17 世紀70年代發現了細菌,首先揭示了微生物的存在。
19世紀中葉,隨著門戶開放,西方較高水平的生物學逐漸傳入中國。到20世紀中期,經過移植,西方生物學在中國得到了發展。從此,中國近現代生物學就納入了世界生物學發展的主流。其中,一些地區性較強的學科具有一定的地區特點。
生物學在19世紀得到了全面的發展。生理學、細菌學和胚胎學都已成為獨立的學科。而細胞學說和達爾文進化論則是影響生物學理論基礎的重大成就。1838年德國植物學家 M.J.施萊登提出細胞是組成植物的基本單位。1839年德國動物學家T.施萬進一步提出「一切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從40年代到50年代,德國動物學家R.雷馬克(1815~1865)和德國病理學家R.C.菲爾肖(1821~1902)分別提出細胞分裂的普遍性,後者在1858年進一步提出了「一切細胞來自細胞」的名言。以細胞的結構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細胞學逐漸發展成為獨立的學科,直接影響著組織學和胚胎學等的發展。生物進化的思想早在1776年就為法國博物學家G.-L.de布豐所提出。1809年法國生物學家J.-B.de拉馬克在《動物哲學》中闡述了生物的進化,認為物種變異的機制是「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但全書的思辨性強,而證據不足。英國生物學家C.R.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根據大量事實,提出了以自然選擇為核心的生物進化理論。《物種起源》的出版給社會以極大的震動,經過和宗教的斗爭而逐漸得到普遍的承認,科學史上稱之為達爾文的革命。但達爾文在物種如何變異上仍留有獲得性遺傳的痕跡。德國動物學家A.魏斯曼,於1894~1896年之間,先後提出種質學說和種質選擇學說,是為新達爾文主義。世紀交替時,又盛行了一段時間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把進化論推廣到人類現實社會斗爭中,適應了資產階級的需要。
20世紀,遺傳學、生物化學和微生物學蓬勃發展,而1953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DNA雙螺旋結構的闡明,更為有力地推動了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對生物學和醫學、農學等產生了巨大影響。
雖然奧地利天主教修士J.G.孟德爾早在1866年就發表了他用豌豆進行雜交的實驗報告,發現了遺傳因子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由於被埋沒了35年,直到1900年由荷蘭植物學家H.德弗里斯(1848~1935)等3人重新發現後,才在科學上起到了推動遺傳學建立和發展的作用。此後,他所發現的定律被稱為孟德爾定律,孟德爾也被譽為遺傳學的奠基人,進入20世紀,遺傳學的研究與細胞學相結合,取得了輝煌成果。以美國遺傳學家T.H.摩爾根為代表的小組,從1911~1930年,用果蠅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結果表明,遺傳基因坐落在染色體上,基因有連鎖和交換現象和不同基因間有相對固定的位置等,發展了孟德爾定律,建立起染色體(或細胞)遺傳學,正當遺傳學蓬勃發展之際,蘇聯從30年代到60年代,發生了否定孟德爾、魏斯曼、摩爾根遺傳學的政治批判,樹立起Т.Д.李森科(1898~1976)主義。在此期間,阻礙了遺傳學在蘇聯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多數社會主義國家中的發展。
20世紀前葉,生物化學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分析了生物大分子蛋白質、核酸、糖類和脂類的化學組成和部分結構;證明了生物催化劑——酶的蛋白質本質;研究清楚了各種激素和維生素的結構與功能。在此基礎上,闡明了各生物大分子的基本代謝途徑、光合作用、呼吸,以及腺苷三磷酸(ATP)在能量轉換中的關鍵作用和作用部位等 。這些主要是德國、英國和美國的生化學家所作的貢獻。
隨著對傳染病的研究,細菌學得到很大發展。19世紀末,俄國和德國的微生物學家發現了比細菌還小的致病微生物病毒。20世紀第二個十年中又發現了比病毒還小的、寄住於細菌中的噬菌體,這兩類已知最小的微生物,結構簡單,只有在活細胞中才具備自我復制的能力,被遺傳學家作為研究自我復制的材料而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遺傳學發展到20年代後期,提出了探索遺傳基因是什麼化學實體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既非遺傳學家,也非生化學家,而是美國細菌學家O.T.埃弗里。他在1944年用實驗證明不同種的肺炎雙球菌之間的轉化因子是DNA,從此DNA就逐漸登上了遺傳學的舞台。1953年,美國生物學家J.D.沃森和英國熟悉蛋白質晶體結構的物理學家F.H.C.克里克在英國劍橋大學合作,闡明了DNA的雙螺旋結構,從此打開了分子遺傳學的大門。緊接著重大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雙螺旋分開成兩條單鏈,經過互補形成兩個雙螺旋;指導蛋白質生物合成的中心法則的提出和遺傳密碼的破譯;原核細胞基因調控的操縱子機制的闡明;重組體DNA技術和基因工程的建立(70年代)等等。80年代末,制定出了跨世紀的國際合作項目,《人類基因組計劃——制圖和測序》,並且付諸實施,為解決人類遺傳與進化諸問題創建基礎設施 。DNA雙螺旋結構的闡明,推動了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關系的研究,分子生物學隨之誕生,對生物學的各分支學科,對醫學和農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DNA雙螺旋結構的闡明,被公認是20世紀生物學甚至是自然科學的最偉大成就,而且引發出生物學的革命。
遺傳奧秘的突破鼓舞著科學界向著生物學另外一個需要進一步探索的堡壘——神經和大腦進軍。從19世紀80年代發現了神經細胞並建立起神經元理論後,英國生理學家C.S.謝靈頓等對神經細胞的結構和傳導等作了大量研究。1921 ~1932年,奧地利葯理學家O.勒維(1873~1961)和英國生理學家H.H.戴爾(1875~1968)發現了交感神經末梢在傳導過程中釋放出一種化學物質——乙醯膽鹼,開辟了神經遞質的研究領域,新的成果不斷出現。圍繞大腦功能的研究,對腦電波,大腦兩半球功能和大腦對外界信息綜合加工的機制等等都有不少進展,初步表明由109~1011個神經細胞組成的大腦活動是有層次和規律的。
20世紀生物科學的重大成就同樣地影響著進化論的發展。從30年代後期至40年代中期,經俄裔美國遺傳學家T.多布然斯基等一批生物學家的努力,使進化論與遺傳學相結合,發展為綜合進化論,徹底否定了獲得性遺傳強調了漸進性,承認了進化是群體現象,重新肯定自然選擇在進化中佔有壓倒一切的重要地位。1968年,受到分子生物學的影響,出現了分子進化的中性學說。1972年,根據新的古生物的發現而提出了間斷平衡論等。
生態學在20世紀初還停留在對動植物與環境的關系和生物群落等的研究上。1926年蘇聯的V.I.韋爾納斯基明確提出了生物圈的概念。1935年英國生態學家A.G.坦斯萊(1871~1955)提出生態系統的概念後,生態學的研究逐漸轉到用數學的方法研究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的方向。而生物圈就是全球的生態系統。由於地球上人口的急劇增長和工業污染嚴重,環境問題威脅著人類的生存,60年代以後,幾次制定有關人和生物圈問題的全球合作研究。以生態學為理論基礎的綜合性學科——環境科學誕生了。
研究對象 地球上現存的生物種約有200~450萬;估計至少有1500萬生物種已經滅絕。各物種的形態結構多種多樣,生活方式五花八門。其中,有的由原核細胞構成,有的由真核細胞構成;有的是單生或群體單細胞生物,有的是多細胞生物;有的是光合自養,有的是吸收異養或腐食性異養,有的是吞食異養;有的是有機物的生產者,有的是消費者,有的是分解者。美國R.H.惠特克於1969年提出一個生物分類的5 界系統。他將細菌、藍菌等原核生物劃為原核生物界,將單細胞的真核生物劃為原生生物界,將多細胞的真核生物按營養方式劃分為營光合自養的植物界、營吸收異養的真菌界和營吞食異養的動物界。中國陳世驤於1979年提出6界系統。這個系統由非細胞、原核和真核3個總界組成。非細胞總界中只有病毒1界。原核總界分為細菌和藍菌2界。真核總界包括植物、真菌和動物3界。(見生物分類學)
非細胞生命形態 病毒和噬菌體不具備細胞形態,沒有完整的酶系統,也不能產生腺苷三磷酸(ATP)。因此病毒只有在進入寄主細胞之後,才能利用其中的全套裝備來繁殖自己的後代。近年發現了比病毒還簡單的類病毒,只有小的RNA分子。另外還發現一類只有蛋白質卻沒核酸的朊粒,可以使哺乳動物染上慢性疾病。這些不完整的生命形態縮小了無生命與生命之間的距離。
原核生物 原核細胞的主要特徵是沒有線粒體和質體等膜細胞器,染色體不含組蛋白及其他蛋白質,沒有核膜。原核生物包括細菌和藍菌。
細菌 繁殖快,數量大,在地球上幾乎無處不在,在生態系統中是重要的分解者,在自然的氮、碳等循環中起著重要作用。有些細菌能使無機物氧化,從中取得能量來製造食物;有些細菌含有細菌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細菌的繁殖為無性繁殖,在某些種類中存在兩個細菌間交換遺傳物質的一種原始的性過程——細菌接合。藍菌又名藍藻是行光合自養的原核生物。
最早的生命是在無游離氧的還原性大氣環境中發生的(見生命起源)。藍菌的光合作用使地球大氣從缺氧變為有氧,這就為好氧生物的發生創造了條件。在現代地球生態系統中藍菌仍然是生產者之一。
近年發現的原綠藻,含葉綠素a、葉綠素b和類胡蘿卜素,類似綠藻和高等植物的葉綠體,受到生物學家的重視。
真核生物 真核細胞有線粒體和高爾基體等各種細胞器,圍以雙層膜的細胞核,DNA長鏈分子與組蛋白以及其他蛋白質結合而成染色體。真核細胞的增殖為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分裂的結果使復制的染色體均等地分配到子細胞中去。
原生生物是最原始的真核生物。其原始性不但表現在單細胞或其群體的結構水平上,也表現在自養、異養和混合營養等多種營養方式上。這些說明它們還沒有明確地分化為動物、植物或真菌。根據這些特性,惠特克將原生生物列為他的5界系統之一。但是對於這一界的劃分尚存在爭議。
植物是光合自養的真核生物。其細胞一般都含有液泡和以纖維素為主要成分的細胞壁。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中有葉綠體。綠藻和高等植物的葉綠體在進行光合作用時都以水為電子供體而放氧。植物界是沿著適應光合作用的方向發展的。在高等植物中植物體分化成光合器官(葉)、支持器官(莖)以及用於固定和吸收的器官(根)。植物大多數進行有性生殖,形成配子體和孢子體世代交替的生活史。植物是生態系統中最主要的生產者,也是地球上氧氣的主要來源。
真菌是以吸收為主要營養方式的真核生物。真菌的細胞壁多含幾丁質,也有含纖維素的,細胞中沒有質體和光合色素。真菌的分布廣泛,繁殖能力很強而方式多樣,主要的繁殖單位是無性或有性生殖產生的各種孢子 。在生態系統中,真菌也是重要的分解者。粘菌是一種特殊的真菌。它的生活史中有一段是真菌性的 ,而另一段則是動物性的,其結構、行為和取食方法與變形蟲相似。粘菌被認為是介於真菌和動物之間的生物。
動物是以吞食為營養方式的真核生物。單細胞動物吞入食物後形成食物泡,食物為細胞內消化。多細胞動物在進化過程中逐漸演變為細胞外消化,消化後的小分子營養物經消化道吸收,並通過循環系統而被輸送給身體各部的細胞。與此相適應,多細胞動物逐步形成了復雜的排泄系統、氣體交換系統,以及復雜的感覺器官、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運動系統等。在生態系統中,動物是有機食物的消費者。在生命發展的早期,地球上只有藍菌和細菌時,生態系統是由生產者和分解者組成的兩環系統。隨著真核生物特別是動物的出現和發展,兩環生態系統就發展成由生產者、分解者和消費者所組成的三環系統。出現了今日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生物的共同特徵 生物不僅具有多樣性,而且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和屬性。
生物化學的同一性 組成生物體的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在各種生物中都是一致的。例如各種生物的蛋白質都是由20種氨基酸組成的,各種生物的核酸都是由含有 4種鹼基之一的核苷酸構成的長鏈,其功能在各種生物體中都相同。在不同的生物體內基本代謝途徑相同,甚至其中不同步驟所需要的酶也基本相同。不同生物體在代謝過程中都以ATP的形式傳遞能量。
多層次的結構模式 多種多樣的生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單位——細胞所組成。在結構上,細胞是蛋白質、核酸、脂類、糖類等組成的多分子動態體系;從資訊理論觀點看,細胞是遺傳信息和代謝信息的傳遞系統;從化學觀點看,細胞是由小分子合成的復雜大分子。
除細胞外,生物還有其他結構單位。在細胞之下有細胞器、分子和原子,在細胞之上有組織、器官、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等單位。各種結構單位,按照復雜程度和逐級結合的關系而排列成一系列的結構層次。每一個層次上的生命活動取決於其組成成分的相互作用和特定的有序結構。因此在較高層次上可能出現較低的層次所沒有的性質和規律。
有序性和耗散結構 生物的代謝途徑和空間結構都是有序的。生命系統無休止的新陳代謝,不可避免地使系統內熵值增漲。生物有序性正是依賴新陳代謝這種能量耗散過程才得以產生和維持的。
穩態 生物所處的環境是多變的,但能通過自我調節保持自身的穩定。例如,人的體溫保持在37℃上下,血液的酸度保持在pH7.4左右,人體的化學成分和代謝速率也趨向穩態等。生物內環境的穩定即穩態是通過一系列調節機制來保證的 。 現在穩態概念的應用已遠遠超出個體內環境的范圍,生物群落和生態系統等在沒有激烈外界因素的影響下,也都處於相對穩定狀態。
生命的連續性 除了最原始的生命是從無生命物質在當時的地球環境條件下發生的以外,生物只能通過繁殖來實現從親代到子代的連續。因此,遺傳是生命的基本屬性。現已查明,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生命的連續性首先表現在DNA的連續性上。
個體發育 生物個體發育是按一定的生長模式進行的穩定過程。胚胎的發育和器官的發生是以內、中、外三個胚層為出發點,並通過各部分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現在生物學證明,個體發育由遺傳信息控制,發育的基本模式都是由基因決定的。
進化 1859年C.R.達爾文所著《物種起源》的出版,創立了以自然選擇為基礎的生物進化論。進化是普遍的生物現象。進化導致物種的分化。生物世界是一個統一的自然譜系,各種生物,歸根結底,都來自一個最原始的生命類型。生物不僅具有復雜的縱深層次(從生物圈到生物大分子),還具有個體發育歷史和久遠的種系進化歷史。
生態系統中的相互關系 在自然界里,各種生物都是以種群的形式存在的。在生態系統中,不同的種群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生物彼此之間以及它們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決定了生態系統所具有的特點。任何一個生物,其外部形態、內部結構和功能、生活習性與行為等,同它在生態系統中的地位與作用總是相對適應的。這種適應是長期演變的結果。
根據上述特徵,不難看到,盡管生物界存在驚人的多樣性,但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物質基礎,並且遵循著共同的規律。
研究方法 主要有觀察描述的方法、比較的方法和實驗的方法。
觀察描述方法 這是生物學中最基本的、也是早期生物學研究中最主要的方法。隨著探險家頻繁的活動,物種的記錄幾十倍地增長。這就需要對物種進行鑒別和整理,細致的觀察和描述的方法獲得巨大發展。形態學、解剖學和分類學隨之建立。為了明確地鑒別不同物種,需要用統一的、規范的術語為物種命名,這一繁重的術語制定工作,主要是C.von林奈完成的。
比較的方法 運用比較的方法研究生物,是力求從物種之間的類似性找到生物的結構模式或原型。無論在宏觀或微觀上 , 比較研究的結果都揭示出生物界在結構上的統一性,勢必觸及不同類型生物的起源問題。早期多為靜態的、共時的比較,C.R.達爾文的進化論確立後,增加了動態的、歷史的比較 。比較的方法在20世紀已深入到不同屬種的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

Ⅳ 對生物谷網站的認識

生物谷,英文名BioonGroup。生物谷|BioonGroup創始於2001年,隸屬於上海北岸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經過多年不斷的發展,目前已成為國內乃至整個亞太地區最大的生物醫葯門戶。 生物谷是生物產業全球第一中文媒介平台。生物谷依託互聯網,面向生物醫葯產業園區,企業和研究機構,提供全面的咨詢,行業分析,醫葯外包服務,旗下擁有五大網站群,兩大服務機構,擁有全球最大的生物產業核心資料庫,針對行業不同的人群進行服務細分,提供領先、精準、高效地服務體系和解決方案。 在互聯網領域,五大網站群擁有國內整個生物領域每天互聯網訪問量的一半,每天超過200萬人次的訪問,其中七成以上碩博士以上學歷,涵蓋生物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科學研究人員、研發技術人員、銷售市場,以及生物醫葯領域的企業高管,風險投資,專家教授。

Ⅳ 生物幫最新資訊我需要呢,有網址嗎,給一個

生物幫,創始於2011年,依託互聯網,在注重科學性、實用性和權威性的前提下,面向生物研究者、企業和研究機構,提供最新、領先、精準、高效、全面的生物產品和技術信息。 生物幫bio1000是生物行業門戶網站,信息內容豐富、科學、專業,內容主要包括生命科學領域產品、技術文檔、視頻、生物問答、在線交流核心版塊,每一個版塊中有細分的欄目和內容。 產品中心:擁有包括了生物各個領域的試劑、試劑盒、醫療設備、抗體、輔料原料、實驗方面記錄、分析及處理的軟體系統及應用教程等各類產品供求信息及相關技術內容和視頻。產品分類一欄集中展示了產品信息,按照產品所屬專業和應用領域進行分類,可快速、方便的查找到所需產品,用戶瀏覽後可以對產品價格、性能進行初步了解,並詢價。在產品首頁還可看到最新的和正在促銷的生物產品。 技術文檔:擁有覆蓋所有實驗領域的精品技術文件,圖文並茂的提供生物領域的學科知識、實驗技術方法與技巧等,協助解決科研工作中相關技術問題。 視頻:擁有生物領域內豐富的視頻資源。通過專業視頻、知識講座、精品課程、科普視頻等,在實際操作層面為生物教研人員提供專業指引。專門針對生物各個領域的視頻平台,讓專業學習和交流更加生動、直觀和高效。 ……………… 詳細資料請參考:on http://www.bio1000.com/latest.html

Ⅵ 江蘇雙螺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生物探索是一個門戶網站,主要關注生物科技相關信息。能夠幫助用戶快速了解和梳理生物科技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隸屬於賽業健康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梁波
成立時間:2010-12-14
注冊資本:1445.2664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058500013473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太倉市城廂鎮人民南路168號1016室

Ⅶ 有沒有生物新聞方面的專業網站啊

生物新聞方面的專業網站可以去看看生物幫 http://www.bio1000.com/news/ , 生物幫bio1000是生物行業門戶網站,信息內容豐富、科學、專業,內容主要包括生命科學領域產品、技術文檔、視頻、生物問答、在線交流核心版塊,每一個版塊中有細分的欄目和內容。

Ⅷ 中科院國家科學數字圖書館的學科門戶網站

圖書館員精心挑選和組織網際網路上專業學科的文獻信息資源和服務版,為提供用戶權威、可靠權的目錄導航。已建成化學、資源環境、生命科學、數學物理和圖書情報5個學科門戶,科技政策,微生物等5個特色門戶網站,2004年9月又啟動了海洋學科、種子植物、新生傳染性疾病等5個特色門戶網站建設。

Ⅸ 生物技術專業的論壇有哪些啊,關於動物細胞培養的基本技術哪位了解

生物幫就不錯,這是一個生物行業門戶網站,生命科學領域產品、技術文檔、視頻資源豐富,而且還可以在線問答,幫助你解決遇到的問題。不論對於整個生物工程技術,還是其中之一的生物克隆技術來說,細胞培養都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是生物技術中最核心、最基礎的技術。
參考:
httttp://
www.bio1000.com/

熱點內容
駐馬店上蔡縣郵編 發布:2021-03-16 21:53:57 瀏覽:888
新發地招聘 發布:2021-03-16 21:51:19 瀏覽:217
漯河大偉 發布:2021-03-16 21:51:07 瀏覽:401
相親愛一家 發布:2021-03-16 21:49:54 瀏覽:504
校園跳蚤市場系統 發布:2021-03-16 21:48:31 瀏覽:929
洛陽到鞏義汽車時刻表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108
男人胖相親 發布:2021-03-16 21:47:49 瀏覽:948
蘇寧鄭州網點電話查詢 發布:2021-03-16 21:47:42 瀏覽:459
同城幫二手良品真假 發布:2021-03-16 21:47:20 瀏覽:227
河南周口甲醇 發布:2021-03-16 21:42:35 瀏覽:197